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通过中医药治疗方法探索中医药手段对失眠症状的治疗效果。方法 :以中药头部熏蒸的方法使中药的药效直接通过头皮的吸收作用而起到安眠效果。结果 :发现使用中药头部熏蒸治疗失眠症与使用镇静安眠药治疗失眠具有相同的疗效 ,而且药物副反应相对较轻 ,病人较能够耐受  相似文献   

2.
本文分别从中西医角度阐述失眠的病因病机、常用治疗方法以及目前临床上常见的问题,探讨影响其治疗效果的因素,为更好地治疗失眠提供参考依据。文献研究发现西医安眠药物的副作用、不易戒断是其尚待解决的问题。西药联合中医药治疗此病症,可提高睡眠质量,更加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3.
正中国医师协会发布的《2015年中国睡眠指数报告》[1]显示,在30个省份的主要核心城市,失眠比例达到31.2%。现代医学治疗失眠以使用镇静、安眠药物为主,但均有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和依赖性;中医药以其不良反应低、远期疗效好的优势受到广大患者的青睐。笔者在临床中运用天王补心汤加减治疗阴虚火旺型失眠,取得了良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介绍安眠汤加味辨证治疗失眠经验。方法:通过对失眠中西的认识和治疗方法的分析,并结合笔者临床治疗失眠的病例总结失眠治疗经验。结果:安眠汤加味辨证治疗失眠效果好,不易反复。结论:安眠汤加味辨证治疗失眠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索治疗安眠药物依赖性失眠的较佳疗法。方法:23例安眠药物依赖性失眠患者,采用针刺背俞穴结合透灸法治疗,穴取肺俞、心俞、肝俞、脾俞、肾俞、太冲,留针加透灸40min。每日治疗1次,6次为一疗程,疗程间隔1 d,治疗5个疗程后进行疗效评价及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量表评分。结果:痊愈12例,有效9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1.3%(21/23);PSQI评分治疗后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结论:针刺背俞穴结合透灸法治疗安眠药物依赖性失眠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6.
中国有句古话:能眠者,能食,能长生。那么失眠了,怎么办呢?很多人首先想到了安眠药物。但是安眠药物只能暂时缓解失眠症状,而且,滥用安眠药还会加重一些药物因素所引起的失眠,甚至诱发精神抑郁等更加严重的精神疾病。  相似文献   

7.
失眠是临床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之一,属于慢性病,其发病率仅次于头痛,属于内科第二大疾病。失眠不仅严重损害人们的身心健康,还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对日常的生活、学习以及工作带来严重的困扰,甚至有研究表明,长时间的失眠容易导致焦虑抑郁的发生,对生命有严重的危害。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社会竞争力不断加大,近年来该病的发病率也处于不断上升之中,且趋于年轻化。现代医学对于失眠的治疗以运用镇静安眠类药物为主,虽然短期效果显著,但长期使用此类药物不仅会产生一系列不良反应,且药物戒断后患者更容易有药物依赖,甚至产生耐药。相反,中医治疗失眠的方法众多,涵盖针刺、中药、艾灸、埋线、穴位贴敷等,通过疏通经络激发人体经气,促进气血运行、调和阴阳而达到治疗作用。中医药治疗失眠不仅可以避免现代医学的不良反应,没有药物依赖性,而且治疗效果优于单纯西药治疗。文章通过中国知网检索近5年以来国内中医药治疗失眠的文献,发现运用中医药治疗失眠不仅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睡眠问题,提高其生活质量,而且未见明显不良反应,深受青睐,在临床中广为应用。文章将从失眠的病因病机、证型、治疗方法以及临床疗效等方面进行分析归纳总结,为临床医师...  相似文献   

8.
难治性失眠是指失眠时间大于1个月的慢性失眠,服用多种中成药和西药安眠药,仍然不能改变病状,而且有镇静安眠药物依赖的状况。笔者采用针刺与中药治疗难治性失眠42例,取得一定临床疗效,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现代社会工作节奏越来越快,压力也越来越大,失眠成为常见病和多发病。顽固性失眠给人们带来长期的痛苦,甚至形成对安眠药物的依赖,用药不当,还可引起医源性疾病。而中药通过调整人体脏腑气血功能,常能显著改善睡眠状况,且不引起药物依赖和医源性疾病,深受患者欢迎。笔者自2007年6月—2009年6月以来运用参枣安眠汤治疗失眠症96例,疗效肯定,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0.
头部丛刺治疗失眠症40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顽固性失眠是神经科的常见病与多发病,常规治疗主要以口服镇静安眠药物为主,但存在副作用大,药效衰减,依赖性强诸多缺点,笔者临床采用头针丛刺法治疗失眠症40例取得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耳压治疗顽固性失眠症42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失眠是临床常见病症 ,多属于西医“神经衰弱”的范畴。近几年来 ,笔者运用耳压治疗顽固性失眠(失眠时间超过 2年 ) 42例 ,并与西药氯硝安定对照组比较 ,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78例患者均以失眠为主症就诊 ,经过多种治疗效果不显 ,需要常规服用强力安眠药物。其中治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中药浸泡配合足部按摩治疗失眠症的效果进行观察.方法:将41例失眠者分为两组进行观察,其中21例失眠者的治疗采用中药浸泡并加以足部按摩,另一组20例失眠者口服镇静和安眠药物进行治疗.结果:采用中药浸泡配合足部按摩的有效率为95%,口服镇静和安眠药物治疗的有效率为75%.结论:用中药浸泡配合足部按摩治疗失眠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3.
宋任婴 《中医药导报》2007,13(5):40-40,68
目的:观察安眠汤治疗顽固性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7例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52例采用安眠汤治疗;对照组45例采用西药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6.2%,对照组为75.7%。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安眠汤治疗顽固性失眠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4.
失眠已经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及医学难题,对于本证的治疗,若长期服用镇静安眠药物,可产生药物依赖性,且易致患者头脑昏沉、精力不集中,严重影响白天的工作和学习。而采用非药物疗法,则多获良效,又能避免上述药物带来的不良反应,患者更乐于接受。笔者跟从导师王永泉主任医师在临床上运用背部推拿配合拔罐治疗失眠,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将导师治疗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5.
失眠可能是我们每个人在不同时期都会遇到的一个问题。通常所说的失眠症乃是非器质性失眠症,即患者的神经系统没有病变,临床上表现为不满意的睡眠质量,且持续相当长的时间。失眠给人们带来极大的苦恼。失眠症的治疗原则是综合干预:首先查明失眠的原因,并针对原发因素进行处理;其次是心理干预:包括认知干预(对失眠态度的调整)、生物反馈(各种放松技术)和行为干预(生活与作息规律,适应性锻炼)等;最后是安眠药物的治疗。安眠药是指具有镇静、安眠的精神药物,主要用途是催眠和维持睡眠,但各个药物的作用还是有些差异的。起效快、作用时间短的,用…  相似文献   

16.
正失眠,又称"不寐",是临床上常见的病证,多发于更年期阶段女性及生活、工作压力大的人群。近年来,失眠的发病率越来越高,并且不易治愈,因此对于失眠的治疗引起人们的关注。现代医学对于失眠症的治疗多数以口服安眠药物为主,虽然能够取得一定的治疗效果,但是副作用却接踵而来[1]。中医在治疗失眠方面有许多成功的案例。我院推拿科住院部运用推拿结合音乐疗法治疗失眠(心肾不交型)疗效显著。现报告  相似文献   

17.
临床上治疗精神分裂症失眠常用镇静催眠药,患者需长期服药,久之则对药物产生依赖性、不良反应等问题。中医药治疗精神分裂症失眠以其效果显著、副作用少等优点逐渐受到重视,医学者对其在精神科临床应用的研究也日渐深入。针对中医药在精神分裂症失眠中应用的理论基础进行论述,以促进中医药在精神科的进一步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别使用脑康II号和安定对脑动脉硬化失眠患者进行治疗,研究两者在改善患者睡眠质量方面的差异。[方法]将136例脑动脉硬化失眠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给予脑康II号,对照组给予安定2.5 mg,共治疗6周。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定睡眠质量;《治疗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药物干预后出现的不良反应。[结果]安定组患者睡眠质量,入睡时间及PSQI总分均有显著改善。脑康II号组患者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效率,安眠药物,日间功能及总分均较治疗前有极显著改善。与安定组比较,脑康II号组患者睡眠质量,睡眠效率,安眠药物,日间功能及总分均有显著改善。治疗副反应方面,脑康II号组在行为毒性、植物神经系统、其他及总分方面显著优于安定组。[结论]中医药治疗重视脑动脉硬化患者具有肾气虚衰的特点,从根本上调整人体阴阳的盛衰,在改善脑动脉硬化失眠患者的睡眠质量方面具有更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9.
<正>失眠常会影响人们的记忆力、注意力、反应能力、学习能力、免疫力等,且多伴发抑郁、焦虑等心理疾病,并加重或诱发其他疾病,如高血压、冠心病、慢性胃炎等。临床上常使用中枢镇静药治疗失眠,但助眠药常出现成瘾性、耐受性及宿醉现象等不良反应,且远期疗效差。中医药在治疗失眠有优势,笔者近年来采用"阳尽安眠汤"治疗肝郁化火型失眠40例,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80例病例均来自2012年3月—  相似文献   

20.
失眠是临床常见、多发疾病,严重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质量及身心健康.目前治疗失眠的方法繁多,以药物治疗为主,但因失眠的机制及影响因素复杂,临床疗效多不显著,且具有一定的药物依赖性,故而从中医药上寻求帮助.李延萍主任中医师长期从事中医药临床工作,治疗失眠效果显著.其临证以"主症"为纲,认为失眠的病位在肝、脾、心、肾四脏,始终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