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检查在前庭系统性眩晕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00 例我院门诊或住院的前庭系统眩晕患者根据中枢眩晕与周围性眩晕的诊断标准,区分为中枢性眩晕(中枢组)共72 例及周围性眩晕(周围组)共28 例,并选取同期30 例正常志愿者作为对照组,行BAEP检测.结果:中枢组BAEP检测异常率显著高于周围组(P>0.05).中枢组表现为Ⅲ、Ⅳ、Ⅴ波波峰潜伏期延长为主;周围组表现为Ⅰ、Ⅱ波延长为主.结论:BAEP检查对中枢性眩晕和周围性眩晕均有诊断价值,对中枢性眩晕的诊断价值更大.BAEP检测对鉴别中枢性眩晕与周围性眩晕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2.
王晓燕  刘罡  黄政  梁显泉 《贵州医药》2013,37(2):153-154
"眩晕"指自身或环境的旋转、摆动感,是一种运动幻觉[1],表现为患者主诉感觉自身或外界物体呈旋转感或升降、直线运动、倾斜、头重脚轻等感觉,Neuhauser[2-3]报道"眩晕"患病率约为4.9%,发病率约为1.4%,"眩晕"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可增加卒中的发生率,严重者可导致持久或进展性认知和  相似文献   

3.
柴滨  李萍  宋海涛  冯涛 《中国医药》2021,(4):562-566
目的 观察眩晕宁片治疗相关疾病所致眩晕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0年1-10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和北京医院门诊就诊的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单侧前庭病,单发眩晕为表现的后循环缺血眩晕患者300例.进行高刺激听性脑干反应检查异常者入组,采用随机、双盲、2∶2∶1阳性药物平行对照试验,分成眩晕宁组(120例)、联...  相似文献   

4.
余倩  贺纯静 《贵州医药》2012,36(4):315-316
颈性眩晕是由颈椎源性因素引起的一组以头晕或眩晕为主要表现的综合征,该综合征通常与颈椎病有关,但又不一定完全由颈椎病所致.与颈性眩晕有关的主要是交感型颈椎病和椎动脉型.目前临床常采用颈部牵引、理疗及药物治疗等方法,但疗效不甚满意.我院采用星状神经节阻滞术联合椎旁注射臭氧与血管扩张药物联合应用治疗颈性眩晕,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高益民 《首都医药》2001,8(5):68-69
眩晕类药 眩晕,是头晕目眩的总称.即俗话所说的"头晕眼花”的感觉.仔细推敲眩晕的含义,眩是指两眼发黑,视物乱动,晕是指头目眩晕,如坐舟车而旋转.  相似文献   

6.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enign paroxysmal positional vertigo,BPPV)是耳鼻喉科和神经科一种常见的引起眩晕的疾病.临床上发病率高,是以头部位置变化诱发短暂性眩晕和眼震为特征性表现的周围性眩晕性疾病.可分为后半规管性BPPV(PSC-BPPV)、水平半规管性BPPV(HSC-BPPV)、前半规管性BPPV (ASC-BPPV)3种不同的临床类型.正确的手法复位和复位后的护理对该病治疗有重要的作用.本文对各种不同类型的BPPV的诊断、治疗和护理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7.
乌梅丸乃仲景<伤寒论>厥阴篇之主方.原主治"蛔厥"、"久痢".夫厥阴者,内寄相火,阴中有阳,其为病,每厥热相兼,寒热错杂.同时肝为风木之脏,开窍于目,风木之为病易出现眩晕、目疾等疾病,影响中土则出现蛔厥、腹痛、下痢之证.余曾用此方治疗花翳白陷(慢性角膜炎、角膜溃疡)、眩晕(美尼尔综合征)、胃脘痛(十二脂肠球部溃疡合并憩室)、厥阴中风(持续低热)等证,取得了令人满意之效果.本篇就乌梅丸治疗上述病症介绍如下:眩晕之证已在眩晕证治中介绍、久痢已在"几种慢性炎症性疾患的证治要点"中介绍,故不重述.  相似文献   

8.
头晕眼花,视物模糊,旋转不定,名为眩晕.其病机为本虚标实,或上实下虚.治疗上常用平肝熄风、滋养肝肾、补养气血、健脾除痰四法进行.笔者采用湿经通络,活血祛痰为主的"当归通脉汤"治疗眩晕18例,颇有收获,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9.
梅尼埃病又称内耳眩晕症,为突发的非炎性迷路病变,具有眩晕、耳鸣、耳聋、有时患侧耳内闷胀感等临床表现[1],为临床上的一种常见病,目前没有特效办法彻底根治,西医多采取镇静剂、血管扩张剂、脱水剂等对症治疗,但效果有限。传统医学中梅尼埃病为眩晕的范畴,本病的发生多由内伤所致。早在《黄帝内经.素问》中就有"诸风掉眩皆属于肝"  相似文献   

10.
沈丽 《贵州医药》2007,31(10):938-939
颈椎病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主要是由于颈部椎体功能紊乱,压迫周围神经血管产生的眩晕、耳鸣、颈部上肢疼痛麻木、恶心、心慌等一系列临床症状的一种常见病.在中医学里属于"眩晕"、"头痛"等范畴.  相似文献   

11.
陈俊卓 《河北医药》2006,28(8):705-705
脑梗死最常发生在放射冠区、颞叶、顶叶,小脑梗死较少见,现报告以突发眩晕为主要表现的小脑梗死3例如下.  相似文献   

12.
高血压病足以体循环动脉收缩压及(或)舒张压增高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根据临床表现,本病多属于中医学"眩晕""头痛"等范畴.前人虽无"高血压"病之病名,然对本病有一定的认识.<索问、至真要大论>云:‘诸风掉眩,皆属于肝',<素问.五脏生成论>日:‘头痛巅疾,下虚上实'.随着人口老龄化和劳动、饮食结构的改变,高血压病成为威胁人类健康及导致死亡的主要疾病.  相似文献   

13.
“分型论治”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陆统 《中国医药指南》2011,9(17):131-132
目的探讨"分型论治"治疗法在临床治疗颈性眩晕上的临床应用疗效。方法通过笔者对2010年6月至2011年5在浙江省特殊教育职业学院就诊的62例临床颈性眩晕的确诊患者进行的运用推拿手法治疗法的疗效观察进行讨论。结果上颈性眩晕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4.3%,下颈性眩晕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6.3%。结论 "分型论治"治疗法治疗颈性眩晕,临床疗效显著,是缩短疗程、提高疗效、保证远期疗效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选择尼麦角林对后循环缺血(PCI)所致眩晕患者完成治疗后获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7月至2016年7月收治的PCI眩晕患者72例作为本次对比实验观察对象;观察组40例以及对照组32例患者分组依据为不同的PCI眩晕治疗方法;观察组:尼麦角林+尼莫同;对照组:倍他司汀+尼莫同;通过对比眩晕等级评分以及眩晕障碍评分以突出尼麦角林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在眩晕等级评分方面,观察组同对照组PCI患者之间未表现出显著的差异(P>0.05);在眩晕障碍评分方面,观察组同对照组PCI患者之间未表现出显著的差异(P>0.05)。结论对于PCI眩晕患者,临床治疗药物选择尼麦角林,在改善患者的眩晕症状方面可以获得明显效果,并且未表现出药物应用不良反应的现象,可以将患者的眩晕等级评分以及眩晕障碍评分显著改善,最终显著提高PCI眩晕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眩晕是神经内科常见的综合征,指以目眩与头晕为主要表现的一组症状。目眩是指眼花、视物模糊,头晕则是感觉自身或外界景物晃动、旋转,二者同时出现,称为眩晕。导致眩晕发作的病因很多,涉及多个临床科室,  相似文献   

16.
磁共振血管成像 (MRA)为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VBI)提供了诊断依据 ,也明确了眩晕的病因。 2 a来 ,对16位老年眩晕患者进行 MRA检查并分析发现 ,其中 12例表现为椎—基底动脉系统 (VBS)的闭塞或狭窄 ,2例表现为颈内动脉的狭窄 ,1例表现为前后交通动脉的狭窄 ,1例正常。可见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是导致老年眩晕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7.
Epley法治疗后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眩晕症是以眩晕为主要表现的一组疾病,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enign paroxysmal positional vertigo,BPPV)约占眩晕症的20%~40%。但容易被误诊,药物治疗效果欠佳。作者采用Epley手法复位治疗后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50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眩晕是机体对于空间关系的定向感觉或平衡感觉障碍,临床可表现为旋转感,直线运动感及摇晃等。在眩晕发作的同时可伴有平衡失调、站立不稳。  相似文献   

19.
目的 TCD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性眩晕的诊断价值。方法以216例眩晕患者为选择对象,应用彩色经颅多普勒仪测定基底动脉及双侧椎动脉血流速度、频谱形态、血流方向及音频信号。结果检查表现为216例眩晕患者中有192例表现为椎基底动脉(VBA)异常,其阳性率为88.9%。结论笔者认为TCD检查是一项安全、简便且又准确的检查方法,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的临床诊断具有重要意义,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0.
眩晕是临床常见症状,表现为自身或外物的运动性幻觉,研究表明约有数十余种疾病可伴随眩晕或产生眩晕,而且与颈椎疾病相关的颈性眩晕在临床上最为常见。颈性眩晕患者数量占50岁以上老年眩晕患者的50%以上,由于缺乏典型性症状,常常与其他疾病相混淆,临床诊断不易。由于本病的发病机制与临床分型尚不明确,因此给临床治疗带来诸多困难,使患者延误治疗。本研究通过查阅大量文献资料,对颈性眩晕的治疗现状进行综述,以期为本病寻找一种更加简单、有效、省时、省力的治疗方案,促使颈性眩晕治疗更加规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