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神经生长因子和中枢神经系统创伤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6,他引:6  
神经生长因子(NGF)是最早发现和最典型的神经营养因子,其生物学效应可以分为神经系统和非神经系统两大类,有促进神经元分化、保护效应神经元、诱导神经纤维定向生长和再生等多种效应。NGF生理作用的发生与其高亲和受体密切相关,NGF释放后和细胞膜受体结合形成NGF-NGF受体复合物,通过细胞内蛋白激酶系统,引起一系列生物效应。许多研究表明中枢神经系统(CNS)的损伤能触发损伤组织中多种营养因子的表达,其中NGF能被多种损伤因素所诱导表达。脑损伤可使NGF及其受体水平发生变化,在CNS创伤后表达增高对创伤修复有重要意义。本文对NGF及其受体、基因转录及调控、生物学效应和NGF在CNS创伤中作用等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
目的:回顾神经生长因子的研究现状及其在周围神经损伤修复中的应用,明确其是否为治疗周围神经损伤的理想药物。资料来源:应用计算机检索“Medline1993-01/2004-05”,检索词“NerveGrowthFactor,并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English,并应用计算机检索CNKI中文期刊全文数据库,检索词“神经生长因子”,检索年份“2000/2004”限定文章语言为中文,检索词“神经生长因子”。资料选择:对PubMed检索到的资料进行初审,筛除明显不随机对照试验的研究,对剩余的文献手工检索查找全文。纳入标准为随机对照试验,并以相同标准筛选从CNKI中检索到的文章。共收集到符合标准的英文全文文献57篇,中文全文文献642篇。选择以动物为对象的文章,其中研究内容相似的,以近3年且发表在较权威杂志者优先的,排除综述类文献。数据提炼:将收集到的23篇文章,包括英文文献13篇,中文文献10篇,其中与神经生长因子的分子结构相关的2篇,与神经生长因子的分布、受体、生物学的作用相关的5篇,神经生长因子在周围神经损伤中的作用的16篇。资料综合:23篇文献包括725只动物,论述了神经生长因子的分子结构,神经生长因子的分布,生物学作用以及在周围神经损伤中的作用。结论: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给予外源性神经生长因子是帮助受损周围神经修复和再生的重要手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周围神经损伤后神经系统发生的可塑性变化以及如何利用周围神经具有的可塑性修复周围神经损伤做一回顾性综述。资料来源:通过计算机对CNKI,万方数据,维普数据库1994/2006的中文文章,ovid数据库1960/2006的英文文章进行检索,检索词:周围神经损伤,神经可塑性;peripheralnerveinjury,nerveplasticity。资料选择:选取与周围神经损伤和神经可塑性有关的论文,无论观察对象为人或动物均纳入。资料提炼:未直接检索出同类论文,可见70余篇相关报道,选取CNKI,万方数据,维普数据库收录的发表于核心期刊上的中文文献7篇,ovid收录的英文文献13篇进行分类归纳。资料综合:通过举例说明周围神经损伤后中枢及周围神经系统发生的可塑性变化,即脊髓和大脑皮质发生的动态功能重组,外周神经纤维发生的侧支发芽、神经自身的伸缩及神经的趋化性再生。同时介绍了神经端侧、侧侧吻合,神经自身延长,神经小间隙吻合,带神经血管的肌束植入术这些利用周围神经具有的可塑性来修复周围神经损伤的方法。结论:周围神经损伤后在中枢及周围神经系统中的确存在可塑现象,如何最大化利用和挖掘这种可塑性变化将是未来周围神经修复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周围神经损伤后神经系统发生的可塑性变化以及如何利用周围神经具有的可塑性修复周围神经损伤做一回顾性综述.资料来源:通过计算机对CNKI,万方数据,维普数据库1994/2006的中文文章,ovid数据库1960/2006的英文文章进行检索,检索词:周围神经损伤,神经可塑性;peripheral nerve iniury,nerve plasticity.资料选择:选取与周围神经损伤和神经可塑性有关的论文,无论观察对象为人或动物均纳入.资料提炼:未直接检索出同类论文,可见70余篇相关报道,选取CNKI,万方数据,维普数据库收录的发表于核心期刊上的中文文献7篇,ovid收录的英文文献13篇进行分类归纳.资料综合:通过举例说明周围神经损伤后中枢及周围神经系统发生的可塑性变化,即脊髓和大脑皮质发生的动态功能重组,外周神经纤维发生的侧支发芽、神经自身的伸缩及神经的趋化性再生.同时介绍了神经端侧、侧侧吻合,神经自身延长,神经小间隙吻合,带神经血管的肌束植入术这些利用周围神经具有的可塑性来修复周围神经损伤的方法.结论:周围神经损伤后在中枢及周围神经系统中的确存在可塑现象,如何最大化利用和挖掘这种可塑性变化将是未来周围神经修复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5.
不同剂型神经生长因子体内静脉注射的靶向性分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背景神经生长因子治疗周围神经的损伤已经得到充分的研究并被认可,但其能否通过血脑屏障发挥作用一直不能得到肯定结论,试图以脂质体包裹神经生长因子,并考察其与单纯神经生长因子的对比,证明其能通过血脑屏障,进入中枢神经系统.目的通过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技术(single photon emission computerized tomography,SPECT)对比分析不同剂型的神经生长因子经静脉注射后在体内的靶向分布情况.设计以试验动物为研究对象的随机对照研究.单位一所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材料实验于2003-06/2004-05于南京森科医药公司,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核医学科完成,选用健康新西兰兔3个月龄(19只),普通级,体质量(2.0±0.2)kg,南京安立默科技有限公司提供,随机分组.[99Tcm]-神经生长因子(南京森科医药公司帮助标记,标记率98.9%,放化纯度为99.7%);脂质体(沈阳药科大学提供);200 g/L乌拉坦注射液(南京医科大学试剂科提供).方法将[99Tcm]-神经生长因子用脂质体包裹后,按照以下条件处理将包裹含有1.48×10a Bq[99Tcm]-神经生长因子的脂质体A注射至新西兰兔体内,利用SPECT分析其在脑部分布的百分数.其他两组以相同放射剂量的[99Tcm]-神经生长因子,[99Tcm]-神经生长因子-普通脂质体B处理.主要观察指标静脉注射上述分组药物后,观察其在脑组织中的浓度及放射性计数占全身的百分比.结果自制注射用脂质体A组包裹的[99Tcm]-神经生长因子经SPECT显像,其在脑部的放射性计数较高,而[99Tcm]-神经生长因子组几乎全部从泌尿系统代谢、[99Tcm]-神经生长因子-普通脂质体B组基本被网状内皮系统吞噬后沉积于肝脏.结论此自制神经生长因子-脂质体A具有一定的脑组织靶向性,为携带药物透过血脑屏障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鼠神经生长因子在手足口病合并中枢神经系统损害中的作用.方法 收集北京佑安医院2010 年1 ~12 月收治的152 例手足口合并中枢神经系统损害的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组102 例,对照组50 例,回顾性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特点.结果 年龄在3岁以下的患者占84.9%,患病天数在5 d 以内者占84.0%,除谷丙转氨酶和乳酸脱氢酶以外,入院时两组在生命体征及生化指标方面无统计学差异,经治疗后,鼠神经因子组患者均痊愈出院,而对照组患者中47 例痊愈,2 例好转,1 例死亡,平均住院天数分别为(11.1 ±5.1)d 和(10.0 ±2.4)d(P =0.14).结论 鼠神经生长因子可能有益于手足口病合并中枢神经损害的转归.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糖尿病时肝组织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基因表达的异常及其与糖尿病外周神经病变的关系. 方法分离解剖出右侧坐骨神经,测定诱发电位出现的波幅 (amplitude of evoked potentials ,AEP)、感觉及运动神经传导速度 (sensory /motor nerve conduction velocity, SNCV/MNCV),用四氧嘧啶诱发糖尿病 SD大鼠模型. 48只糖尿病大鼠按经(胰岛素)控制后血糖水平分成 3组 ID-1, 2, 3组 ,16只正常大鼠用作对照组.反转录一多聚酶链扩增反应半定量分析坐骨神经 IGF-1 mRNA含量;酶联免疫吸附法分析组织 IGF-1肽含量;诱发肌电图测定坐骨神经电生理指标;观察坐骨神经形态学改变. 结果病程早期( 2周 ,2个月),正常对照组、 ID-2组大鼠肝组织 IGF-1mRNA含量( 1.15± 0.090, 0.79± 0.048, P < 0.001;1.17± 0.069,0.53± 0.023, P< 0.001)、肽含量均下降 [(196.66± 14.9), (128.2± 11.25) μ g/g, P< 0.001;(196.66± 14.9), (74.43± 5.33) μ g/g, P < 0.001]出现在相应糖尿病组大鼠坐骨神经电生理指标异常之前,程度均随糖尿病控制状态而异,且随病程进一步逐渐下降 [IGF-1 mRNA(0.71± 0.024)~ (0.47± 0.021);IGF-1 肽 (114.35± 8.09)~ ( 64.58± 3.89) μ g/g,P < 0.001].血清 IGF-1呈一致性下降 (r=0.99,P< 0.001).其变化与坐骨神经功能改变(感觉神经r=0.54,P< 0.05, 运动神经 r=0.49, P< 0.05)、组织形态异常关系密切 (神经纤维密度 r=0.68,P< 0.05),血糖正常糖尿病组大鼠与正常对照组间上述指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结论糖尿病早期即出现肝组织 IGF-1基因表达下降,程度依糖尿病严重状态而异并随疾病进程加重,血清 IGF-1水平相应地出现变化,提示肝组织为血循环 IGF-1的主要来源.这种表达异常可能导致外周神经病变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8.
Fifty-four diabetic patients with or without clinical evidence of neuropathy and with no clinical evidence of CNS dysfunction were studied by somatosensory-evoked potentials after electrical stimulation of the median nerve at the wrist and recorded from the scalp electrode against a noncephalic reference. Peripheral conduction index, calculated as the distance from the wrist to the C7 spinous process divided by the P9 latency, was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P less than 0.01) in diabetic patients (69.81 +/- 6.47 m/s) compared with 28 age-matched nondiabetic subjects (76.85 +/- 5.65 m/s). The P11-P13 interpeak latency, representative of the transit time from the dorsal column at the level of the sensory input into the cervical cord to the brain stem along the somatosensory pathways (CCT1), and the P13-N19 interpeak latency, representative of the transit time from the brain stem to the somatosensory cortex (CCT2), were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in diabetic patients (CCT1, 2.51 +/- 0.63 ms; CCT2, 5.76 +/- 0.92 ms) compared with nondiabetic subjects (CCT1, 2.28 +/- 0.36 ms, P less than 0.05; CCT2, 5.18 +/- 0.51 ms, P less than 0.01). We conclude that, in diabetic patients, neurophysiological abnormalities may be present in two distinct parts of the CNS and the peripheral nervous system.  相似文献   

9.
背景:神经损伤后骨质疏松症发生机制与其他原因造成的失用性骨质疏松症不完全相同,在其发生发展过程中可能蕴含着更为复杂的因素,除了失去应力刺激外,细胞因子异常、神经功能的异常、激素水平的改变均参与了神经损伤后骨质疏松的发生。目的:通过活体动物实验探讨神经损伤后和骨质疏松的相互关系。方法: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和失神经组,失神经组大鼠切断股骨神经造成失神经支配模型,然后分为模型对照组和失神经支配注射鼠神经生长因子组(神经生长因子组)。神经生长因子组在两侧下肢腓肠肌处部位注射鼠神经生长因子0.2 mL,频率1次/d,失神经支配对照组注射同等量生理盐水,正常对照组不做处置。30 d后称质量、取血、处死动物,取股骨进行骨组织计量学检查。结果与结论:失神经支配大鼠注射鼠神经生长因子后,体质量、骨小梁量与模型对照组相比具有明显增加,提示局部予以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可明显减轻失神经支配后大鼠骨质疏松的程度,并可减弱因失神经导致的体质量减轻,而各组的血钙磷浓度无明显改变。说明神经性骨质疏松的发生并非源自钙磷流失,而是由骨小梁的结构改变所致,同时外源性鼠神经生长因子在神经性瘫痪后骨质疏松的恢复中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电生理学检测,探讨神经再生素对糖尿病大鼠周围神经病变的治疗作用,并与甲钴胺药物进行比较。方法:实验于2002-04/2003-05在南通医学院完成。选用健康的雄性SD大鼠38只。先取30只大鼠建立糖尿病模型,将模型制备成功的大鼠26只随机分为3组,甲钴胺治疗组8只:给予45μg/kg甲钴胺;神经再生素治疗组8只:给予10mg/kg神经再生素;模型组10只:给予等体积的灭菌生理盐水。另取8只大鼠为对照组:给予等体积的灭菌生理盐水。每只大鼠每日腹腔注射1次,连续给药8周后检测坐骨神经感觉神经动作电位和腓肠肌复合肌肉动作电位。并分别记录其潜伏期、波幅和神经传导速度。结果:参加实验38只大鼠,其中有4只大鼠在造模时死亡,模型组在治疗过程中死亡2只,共有32只大鼠进入结果分析,每组8只。①各组大鼠坐骨神经感觉神经动作电位:神经再生素治疗组坐骨神经感觉神经动作电位波幅、神经传导速度明显高于糖尿病模型组[(598.63±15.22),(506.63±27.01)μV;(51.25±3.19),(37.37±3.07)m/s,P<0.01]。潜伏期明显低于糖尿病模型组[(1.16±0.05),(1.36±0.08)ms,P<0.01]。神经再生素治疗组和甲钴胺治疗组各项指标较接近(P>0.05)。②各组大鼠腓肠肌复合肌肉动作电位:神经再生素治疗组坐骨神经感觉神经动作电位波幅、神经传导速度明显高于糖尿病模型组[(16.87±1.55),(11.75±1.91)mV;(40.13±1.73),(33.13±1.13)m/s,P<0.01]。潜伏期明显低于糖尿病模型组[(1.44±0.07),(1.93±0.18)ms,P<0.01]。神经再生素治疗组和甲钴胺治疗组各项指标较接近(P>0.05)。结论:①神经再生素能提高链脲佐菌素糖尿病大鼠的神经传导速度,能有效保护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神经纤维的损害功能,尤其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感觉神经的保护作用更为明显。②神经再生素治疗组动作电位的潜伏期、波幅以及传导速度与甲钴胺治疗组十分接近。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大鼠脑、小肠肌间神经丛神经元和血浆内胃动素的表达.探讨胃动素在水浸加束缚应激性胃溃疡中的作用。 方法:实验于2004—10/2005—10在青岛大学医学院完成。选择健康雄性Wister大鼠76只,随机分为水浸加束缚组10只;侧脑室注射胃动素组32只;皮下注射N-硝基精氨酸酯+侧脑室注射胃动素组8只和相应的3个对照组:正常对照组10只;侧脑室注射生理盐水组8只;皮下注射N-硝基精氨酸酯+侧脑室注射生理盐水组8只。采用放射免疫分析、荧光免疫组化双染和神经生理学等实验方法,观察脑、小肠肌间神经丛和血浆内胃动素的表达,探讨胃动素对大鼠束缚加水浸诱导的应激性胃溃疡的影响。 结果:76只大鼠均进入结果分析。①在正常大鼠小肠肌间神经丛内和原代培养的肠肌间神经结神经元均可见有胃动素样免疫反应阳性物的表达,且胃动素与一氧化氮合酶共同表达于同一神经元内,但胃动素不与消化道感觉性神经元内特有的钙结合蛋白共存。②在大鼠应激性胃溃疡产生的同时,其血浆内胃动素的含量明显少于正常对照组[(162.86&;#177;25.25),(221.54&;#177;31.82)ng/L,P〈0.05],而下丘脑、延脑、垂体和肌间神经丛神经元内胃动素的含量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127.66&;#177;9.61),(74.34&;#177;19.63)ng/g;(40.56&;#177;3.17),(17.26&;#177;6.55)ng/g;(28.97&;#177;3.24),(11.42&;#177;1.25)ng/g;(27.97&;#177;2.20),(13.81&;#177;1.05)ng/g,P〈0.05~0.01]。③侧脑室注射胃动素大鼠应激性胃溃疡的产生明显减少,且呈明显的量效依赖关系,(P〈0.05~0.01),但经皮下注射一氧化氮合酶抑制剂N-硝基精氨酸酯后,脑室注射胃动素,胃动素的胃黏膜细胞保护作用消失(溃疡数:89.00&;#177;12.61.81.12&;#177;11.39.P〉0.05)。 结论:胃动素与一氧化氮共存表达于肠肌间神经丛一氧化氮合酶神经元;应激性胃溃疡时神经系统和血浆内胃动素的表达发生变化;中枢胃动素对胃黏膜细胞具有保护作用,且呈明显的量效依赖关系。胃动素的细胞保护作用可能与一氧化氮的合成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大鼠脑、小肠肌间神经丛神经元和血浆内胃动素的表达,探讨胃动素在水浸加束缚应激性胃溃疡中的作用。方法:实验于2004-10/2005-10在青岛大学医学院完成。选择健康雄性Wister大鼠76只,随机分为水浸加束缚组10只;侧脑室注射胃动素组32只;皮下注射N-硝基精氨酸酯 侧脑室注射胃动素组8只和相应的3个对照组:正常对照组10只;侧脑室注射生理盐水组8只;皮下注射N-硝基精氨酸酯 侧脑室注射生理盐水组8只。采用放射免疫分析、荧光免疫组化双染和神经生理学等实验方法,观察脑、小肠肌间神经丛和血浆内胃动素的表达,探讨胃动素对大鼠束缚加水浸诱导的应激性胃溃疡的影响。结果:76只大鼠均进入结果分析。①在正常大鼠小肠肌间神经丛内和原代培养的肠肌间神经结神经元均可见有胃动素样免疫反应阳性物的表达,且胃动素与一氧化氮合酶共同表达于同一神经元内,但胃动素不与消化道感觉性神经元内特有的钙结合蛋白共存。②在大鼠应激性胃溃疡产生的同时,其血浆内胃动素的含量明显少于正常对照组[(162.86±25.25),(221.54±31.82)ng/L,P<0.05],而下丘脑、延脑、垂体和肌间神经丛神经元内胃动素的含量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127.66±9.61),(74.34±19.63)ng/g;(40.56±3.17),(17.26±6.55)ng/g;(28.97±3.24),(11.42±1.25)ng/g;(27.97±2.20),(13.81±1.05)ng/g,P<0.05~0.01]。③侧脑室注射胃动素大鼠应激性胃溃疡的产生明显减少,且呈明显的量效依赖关系(P<0.05~0.01),但经皮下注射一氧化氮合酶抑制剂N-硝基精氨酸酯后,脑室注射胃动素,胃动素的胃黏膜细胞保护作用消失(溃疡数:89.00±12.61,81.12±11.39,P>0.05)。结论:胃动素与一氧化氮共存表达于肠肌间神经丛一氧化氮合酶神经元;应激性胃溃疡时神经系统和血浆内胃动素的表达发生变化;中枢胃动素对胃黏膜细胞具有保护作用,且呈明显的量效依赖关系。胃动素的细胞保护作用可能与一氧化氮的合成有关。  相似文献   

13.
神经再生素对糖尿病大鼠周围神经病变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通过电生理学检测,探讨神经再生素对糖尿病大鼠周围神经病变的治疗作用,并与甲钴胺药物进行比较。方法:实验于2002—04/2003—05在南通医学院完成。选用健康的雄性SD大鼠38只。先取30只大鼠建立糖尿病模型,将模型制备成功的大鼠26只随机分为3组,甲钴胺治疗组8只:给予45斗g/kg甲钴胺;神经再生素治疗组8只:给予10mg/kg神经再生素;模型组10只:给予等体积的灭菌生理盐水。另取8只大鼠为对照组:给予等体积的灭菌生理盐水。每只大鼠每日腹腔注射1次,连续给药8周后检测坐骨神经感觉神经动作电位和腓肠肌复合肌肉动作电位。并分别记录其潜伏期、波幅和神经传导速度。结果:参加实验38只大鼠,其中有4只大鼠在造模时死亡,模型组在治疗过程中死亡2只,共有32只大鼠进入结果分析,每组8只。①各组大鼠坐骨神经感觉神经动作电位:神经再生素治疗组坐骨神经感觉神经动作电位波幅、神经传导速度明显高于糖尿病模型组[(598.63&;#177;15.22),(506.63&;#177;27.01)&;#168;V;(51.25&;#177;3.19),(37.37&;#177;3.07)m/s,〈0.01[。潜伏期明显低于糖尿病模型组f(1.16&;#177;0.05),(1.36&;#177;0.08)ms,P〈0.01]。神经再生素治疗组和甲钴胺治疗组各项指标较接近(P〉0.05)。②各组大鼠腓肠肌复合肌肉动作电位:神经再生素治疗组坐骨神经感觉神经动作电位波幅、神经传导速度明显高于糖尿病模型组[(16.87&;#177;1.55),(11.75&;#177;1.91)mV;(40.13&;#177;1.73),(33.13&;#177;1.13)m/s,〈0.011。潜伏期明显低于糖尿病模型组[(1.44&;#177;0.07),(1.93&;#177;0.18)ms,〈0.01]。神经再生素治疗组和甲钴胺治疗组各项指标较接近(P〉0.05)。结论:①神经再生素能提高链脲佐菌素糖尿病大鼠的神经传导速度,能有效保护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神经纤维的损害功能,尤其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感觉神经的保护作用更为明显。②神经再生素治疗组动作电位的潜伏期、波幅以及传导速度与甲钴胺治疗组十分接近。  相似文献   

14.
神经胶质生长因子促进受损周围神经功能恢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评价了重组体人类神经胶质生长因子Ⅱ(rhGGF2)对大鼠坐骨神经挤压伤后运动功能恢复的效果.方法73只大白鼠被分为3组.一组(n=5)实施模拟挤压操作.在二组(n=34)、三组(n=34)中,每只动物选一5mm长的坐骨神经段承受100g挤压2h.其中,三组用rhGGF2治疗(1mg/kg挤压后皮下注射,1次/d,连续4d),二组用相同量的载体治疗.通过计算坐骨神经功能指数(SFI)和测量趾长伸肌(EDL)强直收缩力来评价神经运动功能恢复.结果与二组相比,三组神经在术后11~21d表现出显著的SFI改善.三组肌肉收缩力强于二组,并从4~14d在70Hz和100Hz刺激下有显著性差异.组织学切片显示三组呈现较轻的轴突溃变和较早的神经再生.结论用rhGGF2治疗坐骨神经挤压伤能有效的促进神经再生,进而显著改善其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5.
鼠神经生长因子不同给药方式修复周围神经损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背景:鼠神经生长因子对神经损伤后的修复和再生有促进作用,但目前实验研究表明不同用药方式的作用尚有争议。目的:评价鼠神经生长因子不同给药方式治疗周围神经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52例周围神经损伤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试验组27例局部注射鼠神经生长因子;对照组25例全身注射鼠神经生长因子,1次/d,一个疗程4周,比较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的修复情况及疗效。结果与结论: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优良率85%(23例),有效率93%(25例);对照组的优良率72%(18例),有效率84%(21例),两组优良率与有效率相比试验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中13例出现注射部位一过性痛,其中1例患者口服镇痛药物缓解;对照组中12例患者出现注射部位一过性疼痛,未做处理。结果提示,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周围神经损伤安全有效,局部注射疗效优于全身用药。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神经生长因子(NGF)及神经纤维在膝骨性关节炎(OA)和单纯膝关节外伤患者的表达和分布。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定性和半定量分析检测NGF在膝骨性关节炎及单纯膝关节外伤患者膝关节内下方滑膜组织的表达。用G less神经纤维染色法对滑膜组织进行神经纤维染色,观察神经纤维分布差异。结果 NGF主要在滑膜血管平滑肌层表达。实验组NGF的表达(阳性血管比率70.97%)明显高于对照组(阳性血管比率37.85%)。实验组内疼痛高分组NGF的表达高于疼痛低分组(P<0.05),膝关节功能欠佳组的表达高于膝关节功能良好组的表达(P<0.05)。滑膜内神经末梢分布广泛,在滑膜血管周围分布尤为明显。实验组神经纤维分布较对照组密集。结论 NGF与膝关节OA患者疼痛程度呈正相关,其表达增高可能是患者疼痛加重及膝关节功能障碍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利用新型神经再生小室模型探讨联合应用神经生长因子(NGF)和睫状神经营养因子(CNTF)促进周围神经电生理功能恢复的效果。方法 用自行研制的梭形双通道桥接管桥接36只大鼠坐骨神经10mm缺损,根据梭形管的两支管内注入的药物不同将动物随机分为A组(两支管内均注入几丁糖凝胶)、B组(一侧支管内注入几丁糖+NGF,另一侧支管内注入几丁糖+NGF+CNTF)和C组(一侧支管内注入几丁糖+CNTF,另一侧支管内注入几丁糖+NGF+CNTF)。于术后8,12周对再生神经的大体形态、组织病理学进行观察,并对术后12周的再生神经行皮质感觉诱发电位(CSEP)、复合肌肉动作电位(CMAP)及神经传导速度(CV)测定。结果 A组两支管内再生神经纤维组织形态学及电生理功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B组和C组注入NGF+CNTF侧再生纤维粗细均匀,排列整齐,明显优于对照侧,CSEP、CMAP的潜伏期短、振幅高、传导速度快,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NGF与CNTF对周围神经电生理功能的恢复具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同种异体羊膜材料复合应用神经生长因子替代神经材料桥接周围神经缺损的可行性。方法48只健康SD大鼠制备坐骨神经缺损模型,随机分为4组,即自体神经原位移植组(A组),异体神经移植应用环孢素A(CyclosporineA,CSA)5mg/(kg.d)5周组(B组),异体羊膜材料桥接缺损复合应用神经生长因子组(C组),单纯异体神经移植组(D组)。6只Wistar大鼠取双侧坐骨神经作为供体。于术后12周取移植段神经行光镜、电镜形态学观察,测定神经运动诱发电位潜伏期、神经运动诱发电位峰值、神经传导速度和振幅积分、腓肠肌最大收缩力,再生轴突计数及髓鞘厚度测定。结果12周时A、B、C组的各项检测指标明显优于D组(潜伏期、诱发电位峰值、传导速度、腓肠肌最大收缩力、髓鞘厚度及再生轴突计数ANOVA结果分别为F=12.87,P<0.05;F=19.54,P<0.05;F=35.21,P<0.01;F=56.33,P<0.01.F=75.26,P<0.05;F=14.83,P<0.05;F=96.11,P<0.01),3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再生神经形态与功能恢复良好。结论对于长段周围神经缺损,应用异体羊膜复合神经生长因子进行桥接可以有效促进神经再生及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9.
背景:生物套管小间隙桥接修复周围神经损伤的效果好于断端相对旋转的传统神经外膜缝合,但套管内添加促进神经再生的因素是否可以更加有效的促进神经再生还不清楚。 目的:观察剪碎的神经片断和神经生长因子在生物套管小间隙桥接修复周围神经损伤中的作用。 设计、时间及地点:随机对照动物实验,在体神经电生理学及组织学观察,于2006-08/2007-11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完成。 材料: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20只,体质量250~300g,在坐骨神经盆腔出口与胫腓神经分叉之间坐骨神经的中点处切断坐骨神经造成神经损伤。中空圆柱形套管为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与中国纺织科学院共同发明的一种部分脱乙酰甲壳质生物套管。注射用神经生长因子由军事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提供。 方法:SD大鼠20只双腿40根坐骨神经随机分为4组,每组10根。正常对照组:未做处理;单纯套管组:切断坐骨神经,作单纯海洋生物套管小间隙桥接缝合;神经生长因子组:桥接后在管腔内注射神经生长因子:神经碎片组:套管中加入切碎的自体神经片断。 主要观察指标:术后6周计数单位视野有髓神经纤维,进行神经电生理检查,测量各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感觉神经传导速度。以苏木精-伊红染色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单纯套管组再生神经纤维的形态变化。 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其他3组单位视野有髓神经纤维数增多(P〈0.01),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和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均降低(P〈0.01)。苏木精-伊红染色可见单纯套管组套管轮廓仍然存在:套管内可见大量连续的组织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再生神经纤维和髓鞘连续平直地通过管腔,远近端之间在纤维数量差别不大;神经组织之间以及与管壁之间出现大量血管组织。 结论:剪碎的神经片断和神经生长因子在生物套管小间隙桥接修复损伤周围神经过程中未发生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国产依帕司他在Ⅱ期临床试验中改善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患者感觉神经传导速度的作用。方法:2000-07/2001-07解放军总医院院门诊及住院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350例。符合标准患者40例。将其随机分为依帕司他治疗组(n=20)和甲钴胺治疗组(n=20)。对比两组患者自觉症状、神经功能及实验室检查结果。结果:两组糖尿病神经病变患者经治疗后4周依帕司他治疗组和甲钴胺治疗组的主观症状均有改善,至16周时改善程度达最大,但两组间改善程度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61)。治疗后第8周依帕司他治疗组和甲钴胺治疗组的客观体征开始改善,无论从客观征评分还是从疗效判断上,改善程度不如主观症状改善明显,两组间平均改善程度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57)。治疗16周后依帕司他治疗组和甲钴胺治疗组正中神经的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均有所增加。依帕司他治疗组尺神经的感觉神经传导速度下降,甲钴胺治疗组尺神经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增加,胫后神经感觉神经传导速度、腓神经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均增加。有效率上肢分别为50.0%和68.4%,下肢分别为55.6%和61.9%。两组主客观症状、体征和感觉神经传导速度的综合疗效分别为76.2%和84.2%。结论:国产依帕司他与甲钴胺疗效相似,且具有安全,耐受性良好,无毒副作用的特点,可有效的改善糖尿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