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 探讨肝硬变患者胃肠道壁增厚的发生率、多层螺旋CT(MSCT)的表现特点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的109例肝硬变患者和130例非肝硬变患者的MSCT资料,计算二者胃肠道壁增厚的发生率,评估肝硬变患者胃肠道壁增厚的特点(分布、对称性和增强方式).结果 胃肠道壁增厚发生率肝硬变患者为66%(72例),非肝硬变患者为9%(12例),前者发生率明显高于后者(P<0.005).肝硬变患者中空肠和升结肠最易受累,分别占44%(32/72)和43%(31/72),常累及2个以上解剖结构(64%),均表现为同心性增厚,均匀性强化.结论 肝硬变患者易发生胃肠道壁增厚,主要表现为多节段分布,其中空肠和升结肠最易受累,MSCT对诊断肝硬变引起的肠壁增厚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巨大子宫肌瘤的临床表现与MSCT、MRI特征。方法收集28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最大直径>7cm的巨大子宫肌瘤患者,分析其临床及MSCT、MRI表现并与手术病理对照。结果 28例共37个瘤体,其中浆膜下肌瘤15例,肌壁间肌瘤9例,黏膜下肌瘤4例。MSCT平扫肌瘤密度均混杂不均,增强扫描呈不均匀强化,其中4例主要表现为囊性变性。病变MR平扫T1WI为等或略低信号,T2WI为混杂信号,增强扫描呈不均匀强化。结论巨大子宫肌瘤的MSCT、MRI表现有一定特征性,对诊断巨大子宫肌瘤有较高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3.
肝内外周型胆管细胞癌临床表现特点和CT、MRI诊断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肝内外周型胆管细胞癌(IHPCC)的临床表现特点和影像诊断要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IHPCC病人30例,男16例,女14例,年龄39~78岁(平均56岁),27例行CT平扫和增强扫描,5例作了MRI检查,手术治疗24例,6例行肝穿活检,全部病例经病理证实。结果 合并肝内胆管结石5例;有胆囊切除、胆道探查病史4例;先天性胆管囊肿者2例;7例无任何黄疸表现;11例病史中有体重减轻。多数病灶呈类圆形或不规则形,增强扫描早期表现边缘强化,延迟后内部呈片状、分隔状或均匀性强化,3例未见明确肿块者和4例肿块周围无扩张胆管者术前影像误诊。结论 IHPCC临床表现多样,结石、胆道手术史和先天性胆管囊肿是重要发病诱因,体重减轻、黄疸和肿瘤标记物升高提示患病可能。早期边缘强化、延迟后内部有不均匀片状、分隔状强化是其影像诊断要点。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分析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摄影术(SPECT)、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摄影术联合同机CT扫描图像融合技术(SPECT-CT)与磁共振成像(MRI)对新鲜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VCF)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01 1年10月~2012年4月因OVCF就诊而又同时接受了胸腰椎MRI、SPECT及SPECT-CT检查的20例老年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女12例,男8例,年龄60~80岁,平均73.5岁,平均病程21d.根据MRI表现确定最终诊断,MRI上出现骨髓水肿像的椎体定义为新鲜骨折椎体,椎体形态有压缩改变但MRI信号无异常者定义为陈旧骨折.由2位核医学医师分别评估SPECT及SPECT-CT检查,记录出现核素浓集的椎体,并给出疾病诊断意见.采用Kappa检验对比MRI与SPECT-CT判断新鲜骨折及陈旧骨折的一致性以及定性诊断能力.参考MRI发现,采用卡方检验分析SPECT与SPECT-CT定位病椎能力的异同.结果:根据MRI或SPECT-CT,20例患者均确诊为新鲜OVCF,其中MRI发现32个椎体存在新鲜OVCF,SPECT-CT发现34个椎体存在新鲜OVCF;根据SPECT诊断新鲜OVCF 12例,疑似新鲜OVCF但难以与肿瘤、感染相鉴别8例,共发现34个椎体存在核素浓集.MRI发现新鲜OVCF 32个椎体、陈旧OVCF 10个椎体,SPECT-CT发现新鲜OVCF 34个椎体、陈旧OVCF 8个椎体,两者之问具有良好的一致性(Kappa=0.0577,P<0.05).在对病椎定位的准确性上,以MRI定位的病椎节段为参考,SPECT与MRI定位相同24个椎体,SPECT-CT与MRI定位相同30个椎体,SPECT-CT定位准确性优于SPECT(P<0.05).SPECT-CT检查还发现了MRI未能显示的骨骼病损,其中骶尾椎骨折1例,肋骨骨折2例,骶髂关节炎1例,胸锁关节良性病变1例.结论:SPECT-CT在OVCF的定位、定性诊断上与MRI的价值相似,其准确定位病椎的性能优于传统SPECT检查;SPECT-CT还可以发现一些MRI未能显示的合并骨骼病损.SPECT-CT是患者不能接受MRI时的可靠选择.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胰岛素瘤的多层螺旋CT(MSCT)和磁共振成像(MRI)的影像学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18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胰岛素瘤的MSCT及MRI表现。结果 18例胰岛素瘤除1例为多发外其余均为单发,最大径0.3~2.0 cm。MSCT平扫多呈等密度或稍低密度结节,MRI平扫病灶呈T1WI为低或稍低信号,T2WI为高或稍高信号。MSCT及MRI动态增强扫描动脉期明显强化,实质期和门脉期强化降为等密度。 结论 胰岛素瘤的影像学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反映了胰岛素瘤的病理特点。MSCT动态增强应作为胰岛素瘤首选筛查手段,合理使用MSCT动态增强与MRI检查能显著提高诊断胰岛素瘤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CT与MRI检查对自身免疫性胰腺炎(AIP)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 6月至2013年12月期间眉山市中医医院收治的14例AIP患者的临床和影像学资料。结果 CT和MRI检查示AIP患者的胰腺弥漫性肿大呈腊肠状,T1WI示胰腺实质信号明显减低,扩散加权成像(DWI)示胰腺实质信号明显增高;增强扫描后动脉期胰腺实质强化幅度明显降低,延迟期呈持续性延迟强化伴包膜征,胆总管胰腺段呈鸟嘴样狭窄。结论 AIP的影像学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结合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可早期诊断,对选择治疗方案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急性机械性肠梗阻患者多层螺旋CT(MSCT)和磁共振成像(MRI)诊断的影像学特征以及其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21年7月至2022年7月收治的58例急性机械性肠梗阻患者为观察对象,分别采用MSCT和MRI进行诊断,观察2种诊断方式的影像学特征并分析其诊断价值,指标选取病因诊断准确率、肠梗阻类型诊断准确率,2种诊断方式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结果:MSCT与MRI在病因诊断准确率中,以肠粘连、肿瘤、肠扭转及肠套叠进行比较,最终结果证实,MRI诊断准确率均高于MSCT(P<0.05),且MSCT与MRI诊断肠梗阻类型准确率对比中以单纯性和绞窄性两种类型为主,最终证实,MRI诊断准确率高于MSCT(P<0.05),同时58例患者MSCT诊断与MRI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机械性肠梗阻患者采用MRI诊断的价值高于MSCT,患者影像学表现以肠粘连、肿瘤、肠扭转以及肠套叠为主。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胆囊癌侵犯胃肠道的螺旋CT表现,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8年儿月至2004年8月期间8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伴有胃肠道侵犯的胆囊癌患者的CT表现。8例均行CT平扫及增强双期扫描。并于扫描前饮入对比剂使上消化道充盈。结果8例中有2例胃窦受侵。6例十二指肠受侵,3例结肠肝曲受侵。术前CT诊断较为肯定的有2例胃窦和4例十二指肠受侵,表现为胆囊与受侵器官之间脂肪间隙不清、受侵处胃肠壁增厚、肿块形成、管腔狭窄等征象;对3例结肠肝曲受侵CT均不能肯定诊断。结论CT对判断胆囊癌是否侵犯胃和十二指肠有一定作用。但是对结肠肝曲受侵较难准确诊断。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胰腺黏液性囊性肿瘤(MCN)的CT及MR影像特点。方法18例胰腺黏液性囊性肿瘤均经病理证实,其中囊腺瘤11例,交界性肿瘤4例,囊腺癌3例。患者均进行了CT和(或)MR检查,回顾性分析肿瘤的CT及MR影像表现。结果胰腺黏液性囊性肿瘤平均大小为6.7cm,11例位于胰体、尾:除2例囊腺瘤为单房性无间隔外,其余16例均为多房性。3例囊腺癌囊壁及间隔明显增厚或囊壁上见壁结节,其中2例的囊腔直径大于2.0cm;13例非恶性肿瘤的囊壁及小房间隔较薄且均匀,无壁结节,小房直径大于2.0cm。1例囊壁钙化,4例合并胰腺炎改变,1例合并有胆总管扩张,1例周围血管包绕。结论胰腺黏液性囊性肿瘤的CT及MR表现具有一定的特点,有助于黏液性囊性肿瘤的诊断及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0.
CT扫描在肾脏外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院自 1 992年底至今 ,先后对 2 8例重度以上肾脏外伤患者经急诊 CT检查确诊后 ,及时行手术治疗 ,挽救了患者的生命 ,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现总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临床资料本组 2 8例 ,男 2 0例 ,女 8例 ,年龄 5~ 44岁 ,平均 39岁。发病至就诊时间最短者 1 0 min,最长 1 0d。肉眼血尿 1 2例 ,镜下血尿 6例 ,无血尿者 8例 ,未查尿常规者 2例。闭合性损伤 (钝性伤 ) 2 5例 ,占89.2 8% ,开放性损伤 (穿透伤 ) 3例 ,占 1 0 .71 % ;左肾损伤 1 5例 ,右肾损伤 1 1例 ,双肾损伤 2例 ,并发其他脏器损伤 1 6例。1 .2   检查方法常规用东…  相似文献   

11.
急性胆囊炎的CT和MRI诊断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CT及MRI诊断急性胆囊炎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1~5月确诊为急性胆囊炎并行CT或MRI检查且资料完整的21例患者的资料.其中11例行多排螺旋CT平扫和双期增强扫描,10例行MRI多序列多期动态增强扫描.结果 急性胆囊炎的主要影像征象包括:胆囊轮廓模糊不清19例(90.5%);胆囊壁均匀增厚15例(71.4%),胆囊壁不均匀增厚6例(28.6%);不同程度的胆囊壁强化21例(100%);胆汁密度增高或T1信号增高11例(52.4%);胆囊周围游离性积液10例(47.6%);胆囊周围粘连或脂肪肿胀16例(76.2%);胆囊床邻近肝组织出现动脉期一过性片状强化16例(76.2%);合并胸水和(或)腹水12例(57.1%);胆囊穿孔并腹膜炎、胆囊腔积气和囊壁小脓肿以及胆囊憩室各1例.结论 胆囊轮廓模糊不清、胆囊周围粘连或脂肪肿胀、胆囊床邻近肝组织出现动脉期一过性片状强化等征象诊断急性胆囊炎价值较高,CT及MRI多期增强扫描有助于急性胆囊炎的早期诊断和并发症的发现.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癌(IPMC)的多层螺旋CT(MSCT)表现,以提高其诊断水平.方法 对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2例IPMC的MSCT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2例患者中主胰管型7例,表现为主胰管不规则明显扩张,胰管内呈较均匀低密度,多数可见管壁小结节,CT呈稍高密度;分支胰管型4例,表现为分叶状单发或多发囊性低密度病变,腔内见分隔及结节样突起或肿块,呈稍高密度,2例CT的MPR图像显示病灶与主胰管相通;混合型1例,表现为胰头部囊状病灶,内有附壁结节,合并主胰管轻度扩张,内呈较均匀低密度.8例病灶主胰管不同程度扩张(4~68 mm),7例胰腺不同程度萎缩,4例显示十二指肠乳头膨大,2例见不规则点状钙化.增强扫描囊内分隔强化较明显,附壁结节强化稍弱且不均匀,以胰腺期较明显.结论 MSCT薄层扫描对IPMC诊断价值较大,结合MPR、CPR图像能够较清晰显示胰腺 IPMC的病理特征,有利于显示胰管壁小结节及胰管扩张、十二指肠乳头改变,多数可与胰腺导管内良性乳头状黏液性肿瘤鉴别.  相似文献   

13.
<正>腰椎椎体后缘离断症,又称为腰椎后缘软骨结节、腰椎软骨板破裂症等[1-4],是指多种原因引起椎体后缘骨突与椎体分离,向椎管内突出,进而造成椎管狭窄、神经根受压等改变[5]。以往对该病的认识不足,相关的研究报道较少。近年来随着多排螺旋CT的飞速发展以及多平面重组等后处理技术的广泛应用,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本病,对其研究愈发深入[1-2]。本文对我院收治的35例腰椎椎体后缘离断症患者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直肠内充气MSCT检查在直肠癌术前肠系膜浸润及淋巴结转移分期中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2010年1月至2010年7月期间辽宁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68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直肠癌患者,术前行直肠内充气MSCT检查,以术后病理结果作为金标准,比较直肠内充气MSCT在诊断肠系膜浸润及淋巴结转移方面的准确性、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结果 直肠内充气MSCT扫描患者的直肠及乙状结肠充分扩张,直肠周围脂肪间隙与相对较高密度的肠壁及极低密度肠腔对比清晰.直肠内充气MSCT对直肠癌肠系膜浸润Ⅰ、Ⅱ、Ⅲ度的准确性分别为92.6(63/68)、91.1%(62/68)及95.6%(65/68),敏感度分别为91.2%(31/34)、85.0%(17/20)及92.9%(13/14),特异度分别为94.1%(32/34)、93.8%(45/48)及96.3%(52/54),阳性预测值分别为93.9%(31/33)、85.0%(17/20)及86.7%(13/15),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1.4%(32/35)、93.8%(45/48)及98.1%(52/53);直肠癌肠系膜淋巴结转移N0、N1、N2分期的准确性分别为92.6%(63/68)、85.3%(58/68)及92.6%(63/68),敏感度分别为86.2%(25/29)、90.0%(27/30)及66.7%(6/9),特异度分别为97.4%(38/39)、81.6%(31/38)及96.6%(57/59),阳性预测值分别为96.2%(25/26)、79.4%(27/34)及75.0%(6/8),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0.5%(38/42)、92.1%(35/38)及95.0%(57/60).结论 直肠内充气MSCT扫描能够清晰显示直肠癌直肠系膜浸润深度,对肠系膜淋巴结转移术前N分期诊断与病理N分期具有较高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在直肠癌术前分期中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可作为术前影像学评估的常规手段,为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膝关节周围神经MSCT、MRI表现及解剖学特点。[方法]观察37例正常成年人膝关节周围神经在MSCT及磁共振图像上的表现,并对CT图像及磁共振3D-BRAVO T1WI图像在GE公司AW4.6工作站上进行多平面重组,取膝关节周围神经其同层显示层面,观察其影像学解剖特点。[结果]膝关节周围神经影像表现为索条样结构,内含脂肪组织。在MSCT图像与MRI测量并对比胫神经不同水平层面轴截面面积,二者无显著性差异。对照观察多平面重组图像与常规图像,测量胫神经与腓总神经单支显示最大长度、二者走行夹角及同层时神经长度,二者有显著性差异。主要神经走行方向、形态、粗细、张力及毗邻关系通过多平面重组同层能清晰显示。[结论]膝关节周围神经在MSCT与磁共振成像表现基本一致,其解剖特征能利用多平面重建同层理想地显示,3DBRAVO T1WI序列可以应用于外周神经的显示,为膝关节周围神经相关病变的影像学诊断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6.

Background  

The surgical outcome and prognostic factors of intrahepatic cholangiocarcinoma are not fully understood. This study aimed to establish the clinical significance of cirrhosis for prognosis in patients with intrahepatic cholangiocarcinoma after surgery.  相似文献   

17.
18.
腰椎MR成像椎间盘终板区Modic征象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探讨腰椎终板区椎体MRI征象特征及其在腰腿痛病因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分析106例有腰痛伴或不伴下肢放射痛病人132个椎间节段和86例正常成人112个椎间节段腰椎间盘近终板区椎体MRI信号改变(Modic征)发生率,并与手术病理学检查对照,评价其诊断价值。临床治疗效果依据手术前、后Oswestry下腰痛功能障碍指数评定法评定。MRI敏感性=阳性/(阳性+假阴性)×100%。结果腰腿痛病人组和正常对照组Modic征发生率分别为53.03%、3.57%,二者有显著性差异(P<0.05)。其中Ⅰ、Ⅱ、Ⅲ型发生率分别12.7%、23.9%和2.1%。以腰腿痛为主要症状者多表现为Ⅰ、Ⅱ型病变(P<0.05)。病程在1年以内者多表现为Ⅰ型和Ⅱ型病变,超过1年者以Ⅲ型变化为主。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由74.68%改善为18.37%,手术效果良好。Modic征对诊断椎间盘源性腰腿痛敏感性为73.9%。结论腰腿痛病人腰椎MR成像Modic征发生率较正常人高,且以Ⅰ、Ⅱ型多见,是诊断椎间盘退变性下腰痛较敏感的影像学参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