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角膜显微手术缝线适时和正确的拆除对确保角膜手术最终效果具有重要意义.术后的拆除工作则是门诊治疗室护士的重要工作内容之一.现将我们进行角膜拆线工作的经验和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电脑验光仪引导下的角膜缝线拆除改善白内障术后散光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102例大切口和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手术后的患者,进行半年至一年的随访观察,并经电脑验光仪检测发现存在明显散光,根据其散光程度及散光轴向作散光调整,即拆除相应的角膜缝线。缝线拆除在显微镜下,采用手术刀或激光断线法进行。结果 不管大小切口ECCE,术后角膜散光较术前均有显著增加(P<0.05),并随时间增加逐步减小。在拆线后一周,角膜散光均值较术前相比均有明显减小(P<0.05)。结论 电脑验光仪引导下的角膜缝线拆除,能较好地改善白内障术后引起的角膜散光。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全层角膜移植术后由于连续缝线拆除引起的角膜功能和屈光度的改变情况。设计:回顾性连续病例研究。机构:临床试验。研究人群:此纵向调查共纳入67例有晶状体眼圆锥角膜患者(行中央准分子激光环钻术、初步角膜移植术、供/受体角膜直径为8.1/8.0mm,采用双向连续缝合法)。主要观察指标:分别在缝线在位时(时相1)、单向缝线拆除时(时相2)和所有缝线拆除时(时相3)这3个时相点进行Zeiss角膜散光计检查[等值屈光力(KEQ)、散光(KAST)、角膜地形图检查(等值屈光力TEQ)和散光(TAST)、主观屈光检查(球镜当量度SEQ)和柱镜度(RAST)]。  相似文献   

4.
罗莉丽  曾果 《西部医学》2006,18(4):466-466
目的观察巩膜瓣可拆除缝线在小梁切除中应用的效果.方法在巩膜瓣两侧切口中央处作一对外露可拆除缝线,外露端在角膜缘前透明角膜处约1毫米.结果 40例术后无1眼发生持续性浅前房,术后通过调整可拆除缝线及按摩眼球,眼压控制在21毫米汞柱以下.结论巩膜瓣可拆除缝线的应用有效调节眼压,大大减少术后浅前房发生率,提高手术成功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术前角膜屈光力与LASIK术中制作的角膜瓣直径和厚度的关系。方法:对59名接受LASIK手术患者的102只眼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术前角膜曲率与角膜瓣的直径和厚度呈显著正相关关系(P<0.01)。术前角膜曲率大于44.5D的患者,其角膜瓣的直径和厚度明显增大。其与术前角膜曲率小于43.5D患者的差异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分析LASIK术前患者角膜前表面形态参数,对于提高LASIK手术的预测性和安全性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李才柱  张正太 《广东医学》1995,16(8):532-533
表面角膜镜片术与角膜散光解放军第458医院(510602)李才柱,张正太表面角膜镜片术(简称“表镜术”)作为一种很有前途的屈光角膜手术,近年来在发达国家普遍开展,国内也已逐步开展,角膜散光是该手术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影响术后视力的提高[1],为了探讨与...  相似文献   

7.
随着近视眼发生率的升高和屈光性角膜手术的开展,角膜屈光手术并发症也有所发生,如角膜上皮植入等。现将我们行LASIK术后患者角膜瓣下上皮细胞植人的治疗及病理学特点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 对比分析3.5 mm自闭式无缝线透明角膜切口与2.0 mm透明角膜不缝合自闭式切口在白内障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8年4月至2019年4月收治的96例白内障手术患者,均行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根据手术切口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A组与B组,每组各48例。A组采用3.5 mm自闭式无缝线透明角膜切口,B组采用2.0 mm透明角膜不缝合自闭式切口,对比两组视力、手术源性散光、屈光度水平以及术后并发症。结果 B组术后1、4、12周的视力均高于A组,手术源性散光均小于A组,屈光度水平均大于A组,上述数据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085、3.194、3.479、4.601、5.494、3.891、3.986、5.411、5.584,均P<0.05)。B组术后1、4、12周屈光度改变率均低于A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A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4.800、4.042、4.631、4.800,均P<0.05)。结论 2.0 mm透明角膜不缝合自闭式切口在白内障手术中的应用效果优于3.5 mm自闭式无缝线透明角膜切口,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9.
放射状角膜切开术简称RK手术,是通过改变角膜的屈光度矫正视力的一种方法。这种手术简单,疗效显著,受到普遍欢迎,但手术前后应力分布及术中参数变化对手术的影响一直是医患双方共同关心的问题。以有限元软件ANSYS为工具,分别建立眼角膜RK手术前后的有限元模型,并在此基础上对比分析手术前后眼角膜的应力分布、眼内压对角膜的影响及RK手术中切口深度对整个手术效果的影响。仿真结果显示:正常情况下的角膜应力主要分布在水平边缘方向。RK手术后的刀口两端有明显的应力集中现象;RK手术中随着切口深度的增加,角膜曲率半径的变化会变大,对近视的矫正效果也越好,但术后风险会加大。  相似文献   

10.
吴晓云  朱敏  郑霄 《广东医学》2002,23(7):717-718
目的 评价高位结膜瓣联合外置可拆除巩膜瓣缝线小梁切除术的疗效。方法 对原发性青光眼患者18例(22眼)行以角膜缘为基底的高位结膜瓣联合外置可拆除巩膜瓣缝线小梁切除术。结果 术后随访3个月至半年,眼压控制在正常范围,形成功能性滤过泡者18例(22眼),占100%。术后1例发生短暂Ⅰ度浅前房,占5%,经处理恢复正常前房。拆除外置巩膜瓣缝线后1周视力较术前提高1行或以上者13例(14眼),占64%;维持原来水平者5例(8眼),占36%。结论 以角膜缘为基底的高位结膜瓣联合外置可拆除巩膜瓣缝线小梁切除术,可有效降低眼压,减少术后浅前房及滤过泡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手术成功率。  相似文献   

11.
角膜曲率对准分子激光屈光性角膜切削术手术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琼  曾怡谋  罗雄伟  黄玲 《河北医学》2001,7(6):497-499
目的 :探讨角膜曲率对角膜屈光手术效果的影响及近视患者角膜曲率的部分规律。方法 :检查所有手术眼术前角膜曲率 ,按角膜曲率的高低分为 10组 ,分析对比每一组的人数、手术效果 ;对比分析所有术眼术前两眼曲率差值。结果 :①发现近视眼角膜角膜曲率的分布曲线。②各个组别的近视眼手术后达到或超过术前最佳矫正视力的百分比近似。③双眼的角膜曲率的差值最小为 0D ,最大为 0 .75D ,平均为 0 .2 6± 0 .2 2D。结论 :①角膜曲率的高低对准分子激光屈光性角膜切削术的疗效没有影响。②近视眼的角膜曲率分布有一定的规律。③双眼角膜曲率差值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表面麻醉和角膜牵引缝线的方法在小梁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术前10min内用0.5%爱尔卡因点眼表麻3次,5-0尼龙线于11~1点方位角膜做角膜板层牵引线,行小梁切除术。结果105例160眼成人青光眼患者行小梁切除术,单纯表面麻醉,效果良好顺利完成手术者155眼,占97%;疼痛明显,精神紧张不能配合手术5眼,占3%,改做球后麻醉。结论应用表面麻醉及角膜牵引缝线进行小梁切除术安全、可靠,无麻醉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角膜厚度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应角膜的健康状况,能够反应角膜屏障功能和内皮细胞的泵功能。角膜中央厚度的测量是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及准分子激光屈光性角膜切削术(PRK)必须的术前检查项目。为保证手术安全,准确测量角膜中央厚度显得十分重要。由于检查时取得病人的配合对检查结果的准确性有  相似文献   

14.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是目前手术矫治近视最有效的方法。成功的LASIK手术依赖于一个完美的角膜瓣和准确的准分子激光角膜基质层的切削。角膜瓣制作是否成功与显微板层刀的先进性与手术医师操作的热练程度有关。我院最近应用Moria M2自动微型角膜刀联合Allegretto鹰视准分子激光器行LASIK手术912例(1785眼),观察术中术后角膜瓣的并发症及术后视力、屈光状况,探讨该手术刀的安全性及有效性。  相似文献   

15.
角膜裂伤是常见眼外伤之一,常采用10.0无损伤缝合线间断缝合治疗,而为减轻或消除手术后术眼异物感及流泪等不适,常将缝合线打结头埋入角膜层内,拆线有一定困难,且拆线时亦常引发角膜组织的再次损伤.延边大学医院利用特制一次性注射针头给75例82眼角膜裂伤缝合术后患拆除了角膜缝合线,方法简单实用.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由于科技的发展及人们对近视力需求的提高,近视眼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迄今,仍无一种方法可以从根本上治疗近视.现市场上主流的矫正近视方法包括佩戴框架眼镜,佩戴角膜接触镜以及进行屈光手术[1].随着现代眼科显微手术的快速发展,角膜屈光手术的理论不断发展以及新技术的完善.角膜屈光手术是通过各种手段改变角膜的屈光力,从而改变眼镜的屈光状态,最终达到矫正屈光不正的目的.角膜屈光技术现已经非常成熟,其安全、有效且并发症少等优点使之成为最受患者青睐的屈光手术.在角膜屈光手术在眼科领域面市的二三十年时间里,角膜屈光手术术式已经经历了几次跨越性的变革.  相似文献   

17.
蔡敏玲 《微创医学》2007,2(3):260-260
角膜移植手术是解除各种角膜病所致角膜白斑、久治不愈的局限性角膜炎症和先天性圆锥角膜等疾息以使患者重见光明的一种现代手术方法。我院于2006年1月~6月对8例患者施行了角膜移植手术,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8.
陈凤莲 《广西医学》2005,27(12):2059-2060
激光角膜上皮磨镶术(Laser Epithelial Keratomileusis,LASEK)是介于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术(PRK)和激光角膜原位磨镶术(UASIK)之间的一种矫正近视的新型手术方式,可使因角膜偏薄、近视度数而无法行LASIK手术的病人受益,又克服了PRK手术在治疗高度近视时的可预测性低、术后疼痛、角膜雾浊及近视回退等弱点。LASEK手术毋需负压吸引及微型角膜刀制瓣,与LASIK相比更为安全,但在治疗过程中如因护理不当,也会直接影响到手术效果。2001年以来我院近视激光治疗中心以该术式共作近视、近视散光手术142例281眼。取得了满意的手术效果,现将护理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80年代出现的准分子激光屈光性角膜手术引起了屈光手术的一场革命,1992年Buratto等将准分子激光机和微型角膜成形刀两套设备结合起来,提出了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被认为是一项最合理、最有研究前景的屈光性角膜手术,我院自1998年2月开始施行该手术,目前已行33例59眼,现将术后随访3月以上的20例37眼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本文采用WFM-角膜厚度测量仪观察了45例白内障术后角膜厚度的变化,探讨角膜内皮细胞功能失代偿情况及其恢复过程。结果表明:白内障手术后角膜均有程度不同的增厚(100%),测量角膜厚度为0.759±0.29mm;角膜水肿程度与患者年龄大小、手术刺激轻重呈正相关;内皮细胞功能失代偿一般是暂时性的,但其功能恢复所需时间不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