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口老龄化的问题越来越严重,老年工作作为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之一已受到特别的重视,尤其是军队离退休干部健康管理问题,军队离退休干部在国家建设中做出了自己的贡献,关注这些离退休干部的健康问题,做好对他们的服务管理工作,既是国家政策有关规定,又是我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为此探讨健康促进的开展对于军队离退休干部的重要意义,并相应的提出在军队离退休干部当中建立健康促进模式的构想,以提高军队离退休干部的生活质量,延长寿命。  相似文献   

2.
郓人离退休干部的健康状况受到各级部门的高度重视。但随着社会的发展,老年疾病潜已发生根本性变化,已往在军队离退休干部中开展健康促进的重要意义,提出建立军队离退休干部健康促进模式的构想,以期达到提高生活质量,延长健康预期寿命的目标。  相似文献   

3.
"三位一体"医疗模式,是根据军队离退休干部的需求,在干休所离退休干部家庭中为其设置家庭病房,由军队医院负责管理指导,干休所负责具体实施,离退休干部家庭成员共同参与管理服务的医疗模式。"三位一体"医疗模式与现代老年医学以患者为中心的个体化医疗保健服务模式相接轨,对处于"双高期"的老干部医疗、保健和康复意义重大。"三位一体"医疗模式的建立,是军队医院的宗旨所系、职责所在,军队医院在其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实施过程中医院要健全组织,明确各级人员任务;与干休所及离退休干部家庭相互协调,规范建立家庭病房;加强对干休所医务人员督促指导,定期培训,落实各项工作制度,不断提高为离退休干部的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4.
借鉴美国健康管理理念 完善离退休干部保健模式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健康管理最早由美国密西根大学Ed ingtond.W博士在1978年提出,在中国则从2003年非典以后才引起关注,还处于起步阶段。美国健康管理是指一种对个人或群体的健康危险因素进行全面管理的过程,其目的在于通过调动个人的积极性,以有限的资源实现最大的健康效果康管理,主要策略有六种。本文引入美国健康管理理念,分析军队离退休干部健康情况,根据军队老干部的医疗保健条件较普通人群要好,且配备有良好素质的医务人员的特点,提出从健康检查、健康评估和健康干预角度,探讨新时期军队离退休干部健康管理保健模式的构建,形成个体化、科学化和制度化的全程健康管理。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医务人员的生活方式及饮食习惯,为制定个体化的健康管理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健康检查、问卷调查的方法对某军队医院的598名在职及离退休的医务人员进行健康状况、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调查,统计分析采用SPSS 11.5统计软件进行。结果医务人员各种心脑血管病危险因子总患病率为61.6%;在职医务人员排在前10位的不良生活饮食习惯为摄入粗粮少(84.75%)、饮水少(71.61%)、缺乏体育锻炼(64.73%)、摄入蔬菜少(62.43%)、摄入鱼类少(60.11%)、喜食油腻(59.73%)、不坚持吃早餐(58.77%)、摄入水果少(55.83%)、摄入奶量不足(55.16%)、偏食(48.61%),离退休医务人员的主要不良生活饮食习惯为看电视时间过长(79.91%)、摄食种类少(47.44%)。结论医务人员是心脑血管病的高危人群,医务人员存在生活方式及饮食习惯不良。应加强医务人员的健康教育和健康管理。  相似文献   

6.
军队在职中高级干部医疗保健工作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如何做好新形式下军队在职中高级干部医疗保健工作,建立具有我军特色的健康保健管理模式,提高军队在职中高级干部的健康保健水平,是医务工作者面临的新挑战。文章阐明了做好军队在职中高级干部医疗保健工作是我军质量建设、提高战斗力的必然要求;分析了做好军队在职中高级干部医疗保健工作面临的形势与困难,就如何创造性地开展在职中高级干部医疗保健工作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军队离退休干部医疗保健需求情况,为提升和改善医疗保健水平提供依据和思路。方法通过调阅医院和干休所资料库、入户调查以及与卫生所医务人员的访谈,调查并收集了1所中心医院保障的12个干休所的344位离退休干部的医疗保健信息。结果离退休干部平均年龄86岁,人均患6.8种疾病并涉及各系统,48.26%的离退休干部生活不能完全自理,存在肢体瘫痪、认知障碍、语言障碍、视力障碍、听力障碍等不同程度的失能现象。急危重症患病率比例高,住院次数增加。家庭照料和护理功能日益弱化,医疗照护服务需求大。结论离退休干部的医疗保健需求呈现多元化特点;医院应完善医疗服务质量;干休所应进一步完善保健照护服务质量,提高干休所保健水平;积极推行远离体系干休所离退休干部军地"双体系"医疗保障社会化模式。  相似文献   

8.
对居住西安市22个军队干休所的1268名男性军队离退休干部进行了10年前瞻性队列研究。共观察11689人年,死亡252人,调整死亡率为2155/10万人年;死因构成比显示:恶性肿瘤(41%)、冠心病(17%)、呼吸系统疾病(13%)、脑血管病(13%)及糖尿病(6%)分居前5位;年龄、高血压、吸烟和高甘油三酯血症为该队列总死亡的主要危险因素,而规律性的体育锻炼为保护因素,提示:军队老年人群的主要死亡谱与普通社区人群基本一致,但总死亡水平低于一般同龄人群。控制主要危险因素,加强对慢性病的防治和通过健康教育提高自我保健意识,是进一步提高军队老干部生活质量、延年益寿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9.
离退休干部体检便捷式服务的做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索做好离退休干部体检的医疗服务模式。方法:确立温馨、方便、零距离的服务理念,建立一门式体检中心,以流水线形式安排体检科室,设立电子体检卡,召开各类卫勤人员会议,协调体检工作,保证体检工作安全、有序、方便、高效进行,对体检结论采用纸质文本和远程医疗信息网络传送电子文本,并提供健康指导。结果:一门式体检服务,为年老体弱、行动不便的离退休干部提供了便捷周到的服务,得到了好评。结论: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军队医院要不断探索,不断深化为兵服务的新模式,打造军队医院姓军为兵的新品牌。  相似文献   

10.
目的:为了解离退休干部急性心肌梗塞(AMI)的发病规律,进一步做好预防保健工作。方法:根据整群抽样调查获得的4801名华北地区军队离退休干部1984年7月 ̄1995年7月11年间的疾病状况资料,对其中330例急性心肌梗塞患者的发病与死亡情况进行动态分析。结果:1984年7月 ̄1995年7月11年间华北地区军队离退休干部AMI总发病率为6.9%,总死亡率为1.4%,病死率为20.9%,从年龄段分析,  相似文献   

11.
为了解沿海地区军队离退休干部健康及生活质量状况,我们于2001年7月对辖区军队离退休干部慢性病现状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调查分析.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军队离退休干部的心理健康状态,有针对性做好心理保健服务。方法:以问卷调查和人机对话等方式对319名离退休干部进行了症状自评量表(SCL-90)测评。结果:9项因子中以躯体化症状最为严重;高中学历的精神病性症状比其他学历更为明显;女性除精神病性因子外,总分和其他8项均高于男性。结论:全方位的失落感、身体器官功能的退行性变化、内心冲突的长期积累和心理上的不安全感是这一特定人群身心疾病的主要原因。对策:有针对性地在军队离退休干部中开展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我省军队离退休干部的日常生活能力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问卷访问和体格检查相结合的方法对我省军队离退休干部767人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分析。结果 日常生活能力与心理卫生、生活满意度有显著相关性。影响离退休老年人日常生活能力的主要因素是婚姻家庭、膳食营养、娱乐活动、睡眠质量、躯体疾病等。结论 加强老年人躯体疾病的防治,重视心理卫生和健康教育,以不断提高军队离退休干部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我省军队离退休干部的日常生活能力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问卷访问和体格检查相结合的方法对我省军队离退休干部767人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分析.结果日常生活能力与心理卫生、生活满意度有显著相关性.影响离退休老年人日常生活能力的主要因素是婚姻家庭、膳食营养、娱乐活动、睡眠质量、躯体疾病等.结论加强老年人躯体疾病的防治,重视心理卫生和健康教育,以不断提高军队离退休干部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军队离退休干部社会支持度与其老年幸福度的关系,以期提高军队离退休干部的幸福程度。方法:利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及老年幸福度量表共同对324名军队离退休干部进行评估。结果:社会支持总分与老年幸福度总分及各因子分均存在相关关系;不同的社会支持等级对于其幸福度总分及正性体验存在显著的影响;拥有较多社会支持的受测者的幸福度总分要显著高于拥有一般及较少的社会支持的受测者;男性与女性干部在幸福度总分没有差异,但是女性的负性情感因子分要显著高于男性;受测者的年龄与其幸福度之间不存在明显的关系。结论:军队离退休干部的社会支持度与其老年幸福度存在相关性,加强社会支持度可增强其幸福度。  相似文献   

16.
军队健康教育工作世纪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本文对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以来的健康教育工作进行了回顾与展望。全文共分为四个部分:(1)革命战争时期我军的健康教育;(2)7新中国建立后我军的健康教育;(3)我军健康教育的基本经验;(4)对未来我军健康教育的思考。其主要内容是:建军初期,我国的健康教育随着医疗卫生工作的开展而诞生了;抗日战争时期,我军在医疗卫生工作的实践中,确立了“预防为主”的指导思想,把健康教育作为推动卫生防疫运动、保障人民和部队健康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新中国成立后,我军继承发扬了这一优良传统,构筑了较为完善的健康教育的组织体系,取得了健康教育的巨大成绩,使我军的健康教育工作从最初随病、随机、随意式的卫生宣传发展成为目前科学化、系统化、规范化的健康教育体系,并取得了一些有益的经验,即健康教育要系统组织、系统建设、系统教育和系统考评。本文还对未来的军队健康教育工作提出6点设想。  相似文献   

17.
我国现已步入老龄化社会,很多老年职工日渐退出一线工作区,离退休干部数量与日俱增,形成了庞大的社会群体,对我国经济和社会以及文化等方面的发展产生了诸多影响。离退休职工队伍中,军队离退休干部占有很大份额,其健康问题不断受到各方重视。本文从实际角度出发,对军队离退休干部中医养生教育实践方案进行详细分析和阐述,旨在强化离退休干部的身心素质,使其拥有强健体魄。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运用PDCA模式管理军队离退休干部健康教育的效果,完善疗养绩效考核。方法遵循PDCA方法管理疗养全程健康教育。结果运用PDCA模式管理,医护人员用于疗养员的个别教育所用的时间、疗养员住院期间自我学习时间、对医护的依从性、自身所患疾病的认识、保健知识的掌握等方面,实验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PDCA模式应用疗养期间的健康教育管理是以疗养员为中心的全程、互动、动态、有效的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19.
军队基层医务人员心理健康调查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军队基层医务人员的心理健康状况及相关因素,为心理卫生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包括生活事件在内的一般资料调查问卷,对军队基层267名医务人员进行测试。结果:军队基层医务人员总均分、阳性项目数和各因子分均非常显著低于军人常模(P〈0.001);军队基层医务人员躯体化、人际关系敏感、敌对性3个因子和总均分非常显著低于中国常模(P〈0.001);军队基层医务人员心理卫生水平与负性生活事件呈非常显著正相关(P〈0.001);男性、海军、未婚、初级职称者的SCL-90总均分显著高于对比组,而在年龄、专业、教育程度上没有显著差异。结论:军队基层医务人员心理卫生水平总体较好;产生心理问题可能主要因为工作压力大、不适应工作环境和自身发展受限等原因。  相似文献   

20.
钟志宏  杨春梅 《职业与健康》2012,28(9):1139-1140
目的了解各类军队人员的疾病构成,并分析其规律,为合理配置卫生资源,制定科学的防病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住院军队人员按战士、团以下干部、师职干部、军以上干部、离退休干部(18~97岁)分别统计住院疾病谱及构成比。结果师、军职干部和离退休干部的住院疾病谱类似,排在前列的主要是慢性非传染性疾病;而战士人群住院疾病谱与干部特别是师、军职及离退休干部明显不同,排位比较靠前的疾病大多是一些常见病、多发病;团以下干部与战士接近,但胆石症和胆囊炎、心血管疾病、高血压以及支气管炎、糖尿病和脑血管疾病排位明显提前。战士和团以下干部疾病谱比较分散,而师、军职干部和离退休干部疾病谱相对比较集中。结论各类军队人员住院疾病构成各有其特点,应针对不同人群制定防病措施和健康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