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评价Ⅰ、Ⅱ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切除术后辅助化疗的疗效.方法辅助化疗组102例于术后接受3~4周期的化疗,单纯手术组172例患者术后来行化疗.结果辅助化疗组术后复发、转移43例(42.2%),单纯手术组术后复发、转移85例(49.4%),两组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辅助化疗组和单纯手术组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45.1%(46/102)和42.4%(73/172),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根治切除术后Ⅰ、Ⅱ期NSCLC患者不需常规进行辅助化疗.  相似文献   

2.
166例乳腺癌术后辅助治疗远期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乳腺癌根治术后辅助治疗的远期疗效。方法:166例乳腺癌病人(Ⅱ期90例,Ⅲ期76例)均行根治性手术治疗,术后分别采用单纯放疗、单纯化疗及化疗加放疗等辅助治疗。结果:Ⅱ期和Ⅲ期乳腺癌患者10年生存率分别为51.1%(46/90)、22.4%(17/76)。术后放疗组、术后放疗加化疗局部复发率(局部及区域淋巴结复发)均低于术后单纯化疗组(P<0.05);术后化疗组及术后放疗加化疗组远处转移率均低于术后单纯放疗组(P<0.05);术后放疗加化疗组10年生存率较术后单纯化疗及单纯放疗组明显提高(P<0.05)。结论:Ⅱ、Ⅲ期乳腺癌术后辅助放疗可以减少局部复发率,术后化疗可以减少远处转移率,术后放疗加化疗可以明显提高10年生存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Ⅰ、Ⅱ期乳腺癌保乳治疗和改良根治术的比较,探讨Ⅰ、Ⅱ期乳腺癌保乳治疗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3年1月~2005年8月我院接受保乳手术治疗的15例乳腺癌临床资料,其中Ⅰ期9例,Ⅱ期6例(ⅡA期4例、ⅡB期2例)。手术方式为肿瘤广泛切除术或象限切除术,联合腋窝淋巴结清扫。术后常规行辅助放疗、化疗和内分泌治疗。与同期107例行改良根治术常规综合治疗的Ⅰ、Ⅱ期(Ⅰ期32例、ⅡA期46例、ⅡB期29例)乳腺癌做临床疗效对比研究。结果:1)病理检查:保乳手术组手术标本石蜡病理检查各切缘均无癌浸润,腋窝淋巴结平均检出9.6枚,阳性3例(20.0%。改良根治术组腋窝淋巴结平均检出10.6枚,阳性21例(22.1%)。2)生存情况:经过19个月中住随访期(8~36个月),保乳手术组无局部复发及远处转移,全部生存。改良根治术组局部复发率为0(0/107),远处转移率1.9%(2/107),手术至远处转移间期16~27个月,转移部位分别为左锁骨上淋巴结、肺,其中1例死亡。3)两个组的近期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Ⅰ、Ⅱ期乳腺癌保乳治疗与仿根治术相比较能取得满意的疗效。规范化的切除和术后化疗、放疗、内分泌治疗等综合治疗是保乳治疗成功的关键。保乳治疗是Ⅰ、Ⅱ期乳腺癌理想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4.
新辅助动脉化疗在宫颈癌治疗中的近期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新辅助动脉化疗在Ⅰb2~Ⅱ期宫颈癌治疗中的近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妇产科2003年1月~2006年12月间行手术治疗的Ⅰb-Ⅱ期44例宫颈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根据术前是否行动脉介入化疗分为两组:术前化疗组和直接手术组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盆腔淋巴结转移率,以评价新辅助动脉化疗在Ⅰb2~Ⅱ期宫颈癌治疗中的价值。结果术前化疗组病例介入化疗后肿瘤体积有不同程度的缩小,病灶溃疡面缩小、变浅,出血明显减少,临床总有效率76.92%,8例IIb期患者介入化疗后宫旁浸润明显改善,降低了临床分期,获得了手术机会;术前化疗组和对照组的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间术中出血量比较,术前化疗组明显低于直接手术组(分别为400±25ml、600±30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2);术前化疗组与对照组淋巴结转移率分剐为15.38%(2/13)、48.39%(15/31),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4),宫旁切缘阳性率、阴道切缘阳性率、脉管癌栓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中期宫颈癌(肿瘤直径〉4cm、痛灶出血较多或宫旁浸润明显)术前采用新辅助动脉化疗治疗是安全有效的,能明显缩小肿瘤体积,减少病灶出血量,改善宫旁浸润,降低临床分期,为不能手术患者赢得了手术机会,可缩短手术时闻、明显减少术中出血量,同时降低了盆腔淋巴结转移,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术前新辅助化疗在治疗Ⅲ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经病理检查确诊的228例Ⅲ期初治NSCLC患者,于手术前随机分成两组,即新辅助化疗+手术治疗组(试验组)106例和单纯手术组(对照组)122例,观察新辅助化疗对肿瘤患者的缓解率和毒副反应,对比手术治疗后两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手术切除率和远期疗效。结果:试验组化疗总有效率为66.98%;化疗反应患者可耐受;术后试验组、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29.81%、25.41%,两组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手术切除率为91.35%.对照组为81.97%,两组间切除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与对照组3、5年生存率分别为66.35%、36.54%和38.52%、13.93%,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前新辅助化疗安全有效,能降低Ⅲ期NSCLC患者病期,提高手术切除率,改善患者术后长期生存率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Ⅰb~Ⅱb期宫颈癌术前先期治疗疗效。方法将我院84例宫颈癌患者分三组,其中,直接手术组28例,静脉化疗组25例,介入化疗组31例。静脉化疗组与介入化疗组在术前均进行先期化疗一疗程再手术,而直接手术组未进行任何处理直接手术治疗。分析三组化疗疗效及并发症情况。结果静脉化疗组与介入化疗组宫颈癌肿块缩小在临床分期、肿块大小、病理分类、病理分化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静脉化疗组与直接手术组不良因素、高危因素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介入化疗组与直接手术组不良因素、高危因素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直接手术组术中出血为(682.43±52.75)mL,与静脉化疗组的(557.45±49.28)mL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介入化疗组的(704.25±43.57)mL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直接手术组并发症发生率与静脉化疗组及介入化疗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前新辅助化疗已广泛应用于Ⅰb~Ⅱb期宫颈癌患者.在实际临床工作中取得了良好效果,不仅能够减少患者预后不良因素,而且对术中出血量无明显影响。术后并发症亦没有明显增加.可以提高患者5年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析宫颈癌患者Ⅱa2期、Ⅰb2期应用3种新辅助疗法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术前接受新辅助疗法的Ⅱa2期、Ⅰb2期宫颈癌患者150例的临床资料,根据疗法的不同分为3组,为术前接受单纯腔内放疗组(放疗组)75例、单纯新辅助化疗组(化疗组)81例、二者联合辅助治疗组(联合组)78例。比较3组患者的临床效果、术后高危因素及生存情况。结果放疗组的有效率40.0%,化疗组38.3%,联合组67.9%,联合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放疗组、化疗组(P<0.05);术后高危因素比较,联合组显著低于放疗组、化疗组(χ2=11.21,P<0.05);术后3年生存率比较,放疗组73.3%,化疗组69.1%,联合组88.4%,联合组显著高于放疗组、化疗组(P<0.05)。结论放化疗联合新辅助疗法术前治疗Ⅱa2期、Ⅰb2期宫颈癌疗效确切,3年总生存率高,术后高危因素比例少,预后较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Ⅰb—Ⅱb期宫颈癌于根治术前给予紫杉醇和顺铂新辅助化疗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65例Ⅰb—Ⅱb期巨块型宫颈癌患者(肿瘤直径〉4cm)随机分为新辅助化疗组和对照组。新辅助化疗组术前作2—3周期(紫杉醇和顺铂方案)的静脉化疗,化疗后行宫颈癌根治术,有指征者常规补充化疗或放疗;对照组除不做术前化疗外,手术及术后其他治疗相同。结果新辅助化疗组临床有效率(CR+PR+MR)95%,新辅助化疗组5a生存率和无瘤生存率分别为85.7%、80%,高于对照组60.0%、50.0%,p〈0.05(X^2=4.350,6.493)。结论新辅助化疗(紫杉醇和顺铂方案)可提高Ⅰb—Ⅱb期巨块型宫颈癌的手术成功率,延长患者的生存期。  相似文献   

9.
对24例Ⅱb-Ⅲb乳腺癌患者进行术前新辅助化疗,并与36例术后化疗患者作随访对照。结果:术前新辅助化疗组总体有效率(CR+RP)75%,区域淋巴结缓解有效率(CR+PR)60%。化疗前后肿瘤平均体积缩小56.83%(P<0.05)。24例术后随访2-6年,死亡2例,局部复发1例,无瘤生存21例。对照组36例,死亡8例,局部复发2例,骨转移3例,肺胸膜转移2例,锁骨上转移1例,无瘤生存20例。无瘤生存率两组有显著差异(P<0.05)。提示术前新辅助化疗能使局部晚期乳腺癌原发灶缩小,肿瘤临床降低,减少肿瘤的远处转移,提高总生存率及无瘤生存率。  相似文献   

10.
许晓峰 《中原医刊》2011,(18):24-26
目的探讨两种途径新辅助化疗治疗Ih2-Ⅱb期宫颈癌的疗效。方法对我院2002年以来收治的83例Ib2~Ⅱb期行新辅助化疗的宫颈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经静脉全身化疗者(静脉组)42例,经子宫动脉栓塞化疗者(动脉组)41例。结果静脉组患者经新辅助化疗总反应率为86%(36/42);动脉组总反应率为90%(37/41),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静脉组新辅助化疗后可手术率为81%(34/42),其中Ⅱb期可手术率为64%(7/11);动脉组化疗后可手术率为85%(35/41),其中IIb期可手术率为68%(15/22),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新辅助化疗后在肿瘤反应率、宫旁缓解率、可手术率、手术时间、出血量和并发症发生率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Ⅱb期患者经新辅助化疗后手术,术后病理检查发现宫旁仍有肿瘤浸润者动脉组显著低于静脉组,分别为13%、57%(P〈0.05)。静脉组和动脉组患者治疗后复发率分别为14%、16%,病死率分别为11%、8%,分别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途径的新辅助治疗后反应率、可手术率及手术难度相当;子宫动脉栓塞化疗对改善宫旁浸润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吉非替尼术前辅助化疗对局限性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的作用。方法:将96例局限性NSCLC患者分为观察组(52例)和对照组(44例),两组患者均给予择期手术治疗,观察组在术前给予250mg/d吉非替尼辅助化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疗效。结果:观察组术后局部复发率为3.85%(2/52)、远处转移率1.92%(1/52),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1.36%(5/44)和6.82%(3/4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1年生活质量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1年生存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NSCLC术前给予吉非替尼辅助化疗,可在降低复发及转移率的同时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对减轻患者痛苦、改善患者预后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输尿管移行细胞癌术后放疗的应用价值。方法原发性输尿管癌患者44例,其中单纯手术治疗20例(单纯手术组),手术后辅助放疗24例(术后放疗组),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单纯手术组5年生存率为51.6%,术后放疗组为65.6%,两组5年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放疗组5年无复发生存率为62.3%,明显高于单纯手术组的18.0%(P<0.05)。结论输尿管移行细胞癌术后放疗不能提高患者的长期生存率,但是能提高5年无复发生存率,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肝动脉介入化疗栓塞术治疗原发性肝癌(简称肝癌)复发的效果。方法将60例肝癌复发患者分为介入治疗组与再次手术组,各30例。介入治疗组行肝动脉介入化疗栓塞术治疗,再次手术组行传统肝叶局限性切除或非规则肝叶切除术,随访观察效果。结果两组治疗后4周时甲胎蛋白(AFP)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 P <0.01);介入治疗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66.67%,再次手术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3.33%,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1年、3年生存率:介入治疗组分别为46.67%、16.67%,再次手术组分别为63.33%、30.0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肝动脉介入化疗栓塞术治疗肝癌复发与再次手术治疗效果相近,3年内生存率无明显不同。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研究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对前哨淋巴结活检及腋窝淋巴结状况的影响。方法对2005年6月至2007年6月165例I、Ⅱa、Ⅱb、Ⅲ期乳腺癌行^99mTc联合亚甲蓝示踪剂注射后前哨淋巴结活检术,再行腋窝淋巴结清扫术;其中65例Ⅱb、Ⅲ期先行3个疗程新辅助化疗后再行前哨淋巴活检及腋窝淋巴结清扫术,另100例I、Ⅱa期直接行前哨淋巴结活检及腋窝淋巴结清扫。结果行新辅助化疗组和未行新辅助化疗组每例平均腋窝淋巴结检出数分别为14.60枚和14.74枚(P〉0.05)、前哨淋巴结数分别为1.46枚和1.5枚(P〉0.05)、SLN检出率分别为96.7%和96.9%(P〉0.05)、SLN假阴性率分别为4.6%和4%(P〉0.05)。结论新辅助化疗后乳腺癌腋窝淋巴结检出数、前哨淋巴结的确认率和假阴性率与未行新辅助化疗患者的结果一致,新辅助化疗后前哨淋巴结活检能准确预测腋窝淋巴结的状况。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具有高危因素的Ⅰ期子宫内膜癌术后辅助化疗的临床意义。方法对95例Ⅰ期子宫内膜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高危组患者与低危组患者的复发及生存情况,分析化疗对Ⅰ期子宫内膜癌患者预后的影响。结果 95例患者中有20例(21.1%)行术后辅助化疗。高危组中14例(14/24,58.3%)行术后辅助化疗。95例患者治疗后复发10例(10.5%),其中高危组4例(4/24,16.7%),低危组6例(6/71,8.5%),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高危组的中位复发时间为13个月(11~23),低危组的中位复发时间为36个月(9~77),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行术后辅助化疗的高危组患者复发1例(7.1%),为盆腔复发;未行术后辅助化疗的高危组患者复发3例(30%),均为盆腔合并远处转移(P〉0.05)。高危组患者的5年无瘤生存率为79.5%,低危组患者为90.4%(P〉0.05)。高危组患者的5年总生存率为64.9%,低危组患者为97.1%(P=0.005)。行术后辅助化疗的高危组患者的3年无瘤生存率和3年总生存率分别为90.0%、88.9%,优于未行术后辅助化疗的高危组患者(分别为64.8%、83.3%)。结论具有高危因素的Ⅰ期子宫内膜癌患者术后应给予恰当的辅助治疗。化疗有利于减少高危Ⅰ期子宫内膜癌的远处转移。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保留盆腔神经直肠癌Dixon术加双侧髂内动物插管化疗术,术后病人生存率,生存质量,局部复发及性功能,排尿障碍等。方法:41例直肠前切除术,其中行全身化疗组24例,行保留贫腔神经+双侧髂内动物插管化疗术组17例,结果:行全身化疗组24例中,局部复发3例(12.5%),远处转移3例(12.5%),排尿障碍Ⅱ,Ⅲ级19例(79.2%),Ⅳ级4例(16.6%),无性功能22例(91.5%),5年生态率65%,行保留盆腔神经+双侧髂内动脉插管化疗术组17例中,局部复发3例(17.6%),远处转移3例(17.6%),排尿障碍Ⅱ,Ⅲ级4例(23.5%),Ⅳ级1例(5.9%),无性功能1例(5.9%),5年生存率61%,结论:保留分腔神经加双侧髂内动脉插管化疗与行直肠癌全身化疗组相比生存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生存质量得到了大大提高。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宫颈癌术前新辅助化疗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手术治疗的46例宫颈癌患者的病例资料,根据术前是否行化疗分为术前化疗组和直接手术组,比较两组的近期疗效、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留置尿管时间、术中及术后并发症、盆腔淋巴结转移率等。结果46例术后病理阴道切缘及宫旁切缘均无癌残留。术前化疗组淋巴结阳性3例,占术前化疗人数的14.3%;直接手术组淋巴结阳性9例,占直接手术人数的36%,术前化疗组术中出血〉400mL者3例,占术前化疗组14.3%;直接手术组术中出血〉400mL者11例,占直接手术组44%。术前化疗组与直接手术组比较,盆腔淋巴结转移显著减少(P〈0.01),术中出血量显著减少(P〈0.01),两组手术时间、术后留置尿管时间、术中术后并发症等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宫颈癌术前新辅助化疗并不增加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并发症,是比较安全而有效的治疗方法,应用于临床对病灶缩小、术中减少出血,提高手术切净率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高龄食管癌患者术前准备及新辅助化疗对外科手术治疗的作用。方法:142例60岁及以上高龄患者的术前准备方式进行回顾性总结和分析。观察组采用新辅助化疗+手术治疗。单纯手术组采用单纯手术治疗。所有病人术前均采用螺旋CT进行分期、评估。结果:观察组根治性手术切除率为93.8%(75/80),对照组为69.3%(43/62)。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41.3%(33/80),单纯手术组为32.3%(20/62),围手术期均无死亡,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单纯手术相比,中晚期食管癌术前新辅助化疗结合手术治疗能显著提高老年患者根治性手术切除率。螺旋CT扫描对评估食管癌术前分期具有重要价值,是评估手术适应证的重要检查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19.
大肠腺癌5-FU门静脉插管化疗临床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5-FU门静脉插管(port vein infusion,PVI)化疗对大肠腺癌患者的疗效。方法:将97例大肠腺癌患者,随机双盲分为根治性切除加门静脉化疗组(治疗组)和单纯根治性切除术组(对照组);对照组住院期间不辅助化疗,治疗组在根治术后立即行门静脉插管化,术后第1日开始每天持续滴5-FU1g,肝素5000U/1000mL,共7d,两组患者出院后系统辅助化相同,随访5a ,观察患者术后转移及发生存情况。结果:治疗组肝转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15.4%,36.4%,P<0.05)其术后3a生存率(84.4%,60.4%,P<0.05)、5a生存率(71.1%,51.1%,P<0.05)显著高于对照组,术后局部复发率及其他器官移植率无明显差异,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无明显差异,结论:对大肠腺癌患者术后进行门静脉化安全有效地降低肝转移发生率,提高生存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Ⅱ、Ⅲ期直肠癌术后加放、化疗的疗效和预后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可手术切除、无远处转移的Ⅱ、Ⅲ期直肠癌116例,其中单纯手术63例,术后化疗43例,术后放疗10例,三组病例进行疗效和预后分析。结果全组5a总生存率为50.0%。Ⅱ、Ⅲ期5a总生存率分别为75.0%、38.8%,两者之间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Ⅱ和Ⅲ期5a内累积复发率分别为19.4%、31.3%,复发率有显著性差异p〈0.01;单纯手术组、术后化疗组、术后放疗组5a生存率分别为50.8%、51.2%、40.0%,5a复发率分别为39.7%、16.3%、0%,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直肠癌分期对生存、局部复发有明显影响,术后化疗、术后放疗能明显降低直肠癌的局部复发率,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