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评价抗菌敷料的体外抗菌功效。方法:本研究基于模拟临床创面微生物的实际生长状态,构建体外创面模型并建立抗菌敷料抗菌功效评价方法,用以评价抗菌敷料对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大肠杆菌和白色念珠菌的体外抗菌功效。结果:试验样品在12 h内抑制了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增殖,在72 h内杀灭对数值未超过1.00;在24 h对铜绿假单胞菌的杀灭对数值达到4.24,随后大幅下降, 在72 h的杀灭对数值降为0.37;在12 h对大肠杆菌的杀灭对数值达到4.10,在其后至72 h内杀灭对数值均大于3.00;在12 h对白色念珠菌的杀灭对数值达到1.11,在72 h的杀灭对数值仅为0.04。结论:该抗菌敷料对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大肠杆菌和白色念珠菌均显示了抗菌效果,其中对铜绿假单胞菌、大肠杆菌的抗菌功效要好于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白色念珠菌。  相似文献   

2.
目的 评价负载新型载药藻酸钙纤维的抗菌性能,探索藻酸盐纤维有效吸附抗菌药物的简便工艺,为该纤维在医用敷料领域的进一步开发应用奠定基础。 方法 将葡萄糖酸氯己定和藻酸钠的共混溶液通过湿法纺丝技术,制备成新型载药藻酸钙纤维(葡萄糖酸氯己定负载的藻酸钙纤维)。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铜绿假单胞菌为试验菌株,研究载药藻酸钙纤维在干态、半湿态及湿态下的阻菌性能,采用琼脂平皿扩散法对纤维抑菌性进行评价,在扫描电子显微镜下观察纤维对试验菌的吸附状况。采用喷涂法及Box-Behnken设计在实验室条件下探索使纯藻酸盐纤维有效吸附醋酸氯己定的简便工艺。结果 新型载药藻酸钙纤维在干态下对两种实验菌均具有明显的阻碍抑制;在半湿态下当γ为107cfu/mL时,4#纤维阻碍实验菌透过生长;在湿态下金黄色葡萄球菌γ=108cfu/mL,铜绿假单胞菌γ=106cfu/mL,4#纤维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铜绿假单胞菌具有良好阻菌性。随着载药量的增加,载药纤维表面积增大,抑菌圈面积增大,对菌体的吸附力增强。实验室条件,采用喷涂法可以使得藻酸盐纤维有效吸附抗菌药物。结论 新型载药藻酸钙纤维对于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菌均具有良好的阻菌性和抑菌性,有望应用于医用敷料。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不同炮制方法的知母提取物及其活性物质菝葜皂苷元的体外抗菌活性。方法采用试管连续稀释法对痢疾杆菌、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铜绿假单胞菌进行体外抑菌试验。结果 菝葜皂苷元对痢疾杆菌、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铜绿假单胞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不同炮制方法的知母提取物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其中以盐麸制法抗菌效价最高,其上述4种致病菌最低抑菌浓度(MIC)分别为12.5,25.0,25.0,50.0μg/mL。结论盐麸制法的知母其体外抗菌活性最强,菝葜皂苷元对知母的抗菌作用特异性较强。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双黄连口服液和庆大霉素联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的体外抗菌作用。方法采用微量溶液稀释法,测定双黄连口服液和庆大霉素分别对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采用棋盘联合药敏试验法,测定双黄连口服液和庆大霉素联用分别对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的部分抑菌浓度(FIC)指数。结果双黄连口服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铜绿假单胞菌的MIC分别是46.88 mg.mL-1(稀释度1∶32)和375 mg.mL-1(稀释度为1∶4);庆大霉素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铜绿假单胞菌的MIC分别是0.25和1 U.mL-1;双黄连口服液和庆大霉素联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铜绿假单胞菌的FIC指数均是0.56。结论双黄连口服液联用庆大霉素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铜绿假单胞菌药敏结果均呈相加作用。  相似文献   

5.
壳聚糖-黄酮复合膜的抑菌止血促愈合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壳聚糖-黄酮复合膜的抑菌、止血、促愈合作用。方法:从中药蒲黄中提取黄酮,与壳聚糖混合后冷冻干燥制成复合膜。肉汤稀释法测定复合膜溶液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铜绿假单胞菌的最小抑菌浓度。通过测定体外血液凝固时间和在体肝脏止血时间,评价复合膜的止血效果。复制大鼠皮肤损伤模型,敷以复合膜治疗,观察伤口HE染色结果,测定肉芽组织蛋白质和羟脯氨酸含量,评价复合膜的促愈合作用。结果:所制复合膜对3种细菌的抑菌效果均较好,能明显缩短体外和在体的血液凝固时间,提高创面愈合率。结论:壳聚糖-黄酮复合膜制备工艺简单,具有抑菌、止血和伤口促愈合作用。  相似文献   

6.
邱彦  鲁毅  段靖  马静  司梁宏  刘子修 《药学实践杂志》2013,31(6):438-441,158
目的探讨一种新型止血敷料——血余炭纳米纤维膜促进家兔创面愈合的作用。方法建立家兔背部双侧圆形创伤模型,每只兔子6个创面,将创面随机分为3组,分别给予医用纱布、血余炭纳米纤维膜和明胶海绵进行治疗,观察创面的愈合时间和愈合率,检测组织中羟脯氨酸含量的变化,并观察组织病理学变化。结果实验结果显示,血余炭纳米纤维膜具有较好的止血性能,显著缩短创面愈合时间,提高愈合率。血余炭纳米纤维膜组在给药后3、7、14d的创面组织中羟脯氨酸含量均显著高于医用纱布对照组(P〈0.01);在给药后7d,血余炭纳米纤维膜组的创面组织中羟脯氨酸含量明显高于明胶海绵组(P〈0.05)。组织学观察结果显示,给药后3、7d,血余炭纳米纤维膜组的肉芽组织中成纤维细胞数量较医用纱布组和明胶海绵组均显著升高(P〈0.05,P〈0.01);血余炭纳米纤维膜组肉芽组织中毛细血管数量显著高于明胶海绵组和医用纱布组(P〈0.05,P〈0.01)。结论血余炭纳米纤维膜具有显著的促进皮肤创面愈合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烧伤搽剂体外抑菌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烧伤搽剂新剂型的体外抑菌作用。方法采用纸片扩散法测定烧伤搽剂原剂型、新剂型对3种烧伤常见致病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的抑菌活性,并以0.9%氯化钠溶液和醋酸氯己定溶液为对照。采用琼脂稀释法测定烧伤搽剂新剂型和阳性药物改性甲壳素创面修复凝露对3种菌的最低抑菌浓度,测定烧伤搽剂新剂型对临床烧伤创面分泌物中分离菌株的最低抑菌浓度。结果烧伤搽剂新剂型对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的抑菌圈直径分别为(16.13±0.27),(15.83±0.20),(15.55±0.15)mm,均较原剂型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铜绿假单胞菌的抑菌作用与醋酸氯己定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致病菌的最低抑菌浓度分别为1.56,6.25,1.56 mg•mL-1,对临床烧伤创面分泌物中分离菌株有一定抑菌作用。结论烧伤搽剂新剂型对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均具有较好的抑菌效果。  相似文献   

8.
诺氟沙星的体外抗菌作用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诺氟沙星对烧烫伤创面常见致病菌的抑菌、杀菌作用。方法:用浊度法测定诺氟沙星对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6538)、大肠杆菌(ATCC8099)和铜绿假单胞菌[CMCC(B)10110]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BC),实验平行3次,观察诺氟沙星培养液的浊度。结果:诺氟沙星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MIC为0.15μg·ml^-1,MBC为0.25μg·ml^-1;对大肠杆菌的MIC为0.25μg·ml^-1,MBC为5.0μg·ml^-1;对铜绿假单胞菌的MIC为4.57μg·ml^-1,MBC为14.0μg·ml^-1。结论:诺氟沙星在体外对烧烫伤创面常见致病菌均具有较强的抗菌作用,可为临床创面用药剂量的筛选提供一些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纳米银生物海绵的制备方法及其抑菌能力。方法含有硝酸银的壳聚糖等胶液经复合交联、冷冻干燥,最后经紫外线照射得载纳米银的生物海绵;扫描电镜观测纳米银粒径;扩散法测定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和铜绿假单胞菌的体外抑制作用,并与明胶海绵比较;大鼠后背创面涂抹混合菌液后,贴敷海绵,于不同时间点观测伤口愈合情况,取分泌液进行细菌培养考察海绵的在体抑菌能力。结果扫描电镜结果显示海绵中纳米银的粒径多为40 nm;相对于明胶海绵和生物海绵,载纳米银生物海绵对三个菌种无论是离体或在体都有一定的抑制作用,特别是对铜绿假单胞菌的抑菌作用更为明显。结论纳米银生物海绵对常见病菌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可望作为一种新型的生物敷料用于预防和治疗创面感染。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木芙蓉根不同提取物的体外抑菌作用。方法采用不同溶剂提取药材,用连续稀释法进行体外抑菌活性研究。结果木芙蓉根不同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和表皮葡萄球菌均有一定抑制作用。结论木芙蓉根乙酸乙酯提取物抑菌作用最强。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血余炭纳米纤维膜外用对皮肤的刺激性和过敏性反应,为评价其安全性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家兔皮肤刺激实验,分完整皮肤组和损伤皮肤组,分别在给药1 d、连续给药7 d后,观察皮肤有无红斑、水肿等刺激反应;采用豚鼠皮肤过敏实验,每周贴敷血余炭纳米纤维膜致敏1次,连续3周,于首次致敏后的第28天皮肤再次给药进行攻击,观察皮肤有无红斑、水肿等过敏反应。结果:血余炭纳米纤维膜对家兔的完整皮肤和破损皮肤,经单次给药或多次给药24 h后去除敷料,分别于1、24、48、72 h观察,均未见红斑及水肿,刺激反应平均分值均<0.5,无刺激性;豚鼠皮肤过敏实验中,未出现皮肤明显红斑、水肿等皮肤过敏反应及其他全身性过敏反应。结论:血余炭纳米纤维膜对家兔完整皮肤和损伤皮肤不会引起刺激性反应,对豚鼠皮肤无过敏性反应,具有良好的皮肤用药安全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制备载氟尿嘧啶的纳米粒,并考察其体外释放性能和胃癌细胞株对其的摄取能力。方法:以聚乙二醇单甲醚-聚乳酸乙醇酸-聚赖氨酸-(缬氨酸-精氨酸-甘氨酸-天冬氨酸-谷氨酸)环肽(PEAL-cRGD)为载体,用乳化-溶剂蒸发法制备氟尿嘧啶纳米粒,以粒径和包封率为评价指标,通过正交试验设计筛选最优制备工艺,并测定SGC-7901胃癌细胞株对该纳米粒的摄取能力。结果:以最优工艺制备的纳米粒为大小均匀的球形,粒径(172.9±2.3)nm,包封率(75.31±1.91)%,在pH7.4磷酸盐缓冲液中192h累积释放率为(58.63±2.47)%。SGC-7901胃癌细胞株能有效摄取该纳米粒。结论:本研究制备的氟尿嘧啶纳米粒包封率较高,粒径较小,能促进胃癌细胞对氟尿嘧啶的摄取。  相似文献   

13.
黄玲  黄春新 《中国药房》2012,(23):2123-2124
目的:研究十三味辛夷滴鼻剂的抗炎和体外抑菌作用。方法:采用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与乙酸致小鼠毛细血管通透性改变实验,观察十三味辛夷滴鼻剂的抗炎作用;用杯碟法测定十三味辛夷滴鼻剂的体外抑菌效果。结果:浓度为50%、25%、12.5%的十三味辛夷滴鼻剂对小鼠耳廓肿胀的抑制率分别为78.34%、70.46%、65.41%,对小鼠腹腔液的吸光度分别为(0.223±0.063)、(0.257±0.037)、(0.299±0.043);对金黄色葡萄球菌、酿脓链球菌、甲型溶血性链球菌、肺炎链球菌的抑菌圈直径均超过16mm。结论:十三味辛夷滴鼻剂具有较强的抗炎作用,体外抑菌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4.
许涛  刘双月 《中国药房》2012,(25):2336-2338
目的:研究α-硫辛酸(LA)对顺铂致离体小鼠耳蜗毛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分离3~5d的新生昆明种小鼠耳蜗基底膜,在含有1%牛血清白蛋白培养基中培养24h,分为对照组、模型组(顺铂16μg.mL-1)、药物对照(LA0.5mmol.L-1)组和低、高浓度LA(顺铂16μg.mL-1+LA0.2、0.5mmol.L-1)组(n=10),分别加入含相应药物的新鲜培养基2mL,培养24h,观察各组耳蜗毛细胞组织形态变化,计算内、外毛细胞缺失百分率,检测Bax、Bcl-2的表达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小鼠耳蜗毛细胞出现纤毛倒伏、排列紊乱,内、外毛细胞缺失百分率、Bax表达水平明显增加(P<0.01),Bcl-2表达明显减弱(P<0.01);与模型组比较,低、高浓度LA组小鼠耳蜗毛细胞的形态改变明显减轻,内、外毛细胞缺失百分率、Bax表达明显减弱(P<0.05或P<0.01),Bcl-2表达明显增强(P<0.05),且高浓度组改善效果明显优于低浓度组(P<0.05);对照组与药物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LA对离体培养的顺铂致小鼠耳蜗毛细胞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湿润烧伤膏(MEBO)联合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EGF)在治疗烧伤残余创面的临床效果,为临床医生提供参考。方法:将89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6例和对照组43例,前者应用MEBO和EGF治疗,后者应用京万红软膏治疗,治疗时间为两个疗程,每个疗程5~7 d,疗程结束比较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可以有效清除创面细菌、减少痛苦、缩短愈合时间和减少瘢痕形成,疗效显著(P〈0.01)。结论:MEBO联合EGF治疗烧伤残余创面效果显著,方法简单、方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周剑  王刚林 《中国药业》2013,(22):57-59
目的对克霉唑阴道片的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进行研究。方法采用常规的直接接种法、培养基稀释法和离心沉淀一培养基稀释联用法进行对比研究。结果细菌数检查可经1:10样品稀释液500r/min离心3mn,取上清液采用培养基稀释法(每皿0.2mL)进行检查;霉菌及酵母菌数检查采用培养基稀释法(每皿0.1mL)进行检查,但回收率不能达到相应规定;控制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铜绿假单胞菌可采用培养基稀释法(每100mL培养基加1:10供试液5mL)进行检查,白色念珠菌可采用培养基稀释法(每100mL培养基加1:10供试液2mL)进行检查。结论克霉唑阴道片细菌检查可采用离心沉淀一培养基稀释联用法消除抑菌成分,控制菌检查可采用培养基稀释法有效消除抑菌成分,霉菌及酵母茵检查采用培养基稀释法(每皿0.1mL)进行检查,但回收率不能达到相应规定。  相似文献   

17.
目的:建立8种头孢类抗菌药物的无菌检查方法,并进行方法学验证。方法:采用薄膜过滤法,以每筒300或500mL冲洗量,加入150万u·100mL-1或300万u·100mL-1的青霉素酶以消除抗菌药物的抑菌活性,分别设立试验组(样品+青霉素酶)、试验菌阳性对照组(阳性菌)、样品组(样品+阳性菌)和阴性对照组(稀释液)进行试验,观察各组菌生长情况。结果:样品组和阴性对照组均未见菌生长,所有阳性对照组及试验组菌在冲洗量为每筒300mL、加酶量每筒300万u的条件下,均在2d内菌生长良好。结论:对头孢类抗菌药物进行无菌检查时,将其制备成一定浓度后按薄膜过滤法操作,再加入青霉素酶每筒300万u、冲洗量每筒300mL,可以消除抗菌药物的抑菌活性对检查带来的干扰。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黄芪提取物联合表皮生长因子对皮肤烫伤愈合的疗效。方法:Wistar大鼠80只,每只背部造成2处直径2.8cm深Ⅱ度烫伤创面。将大鼠随机分为黄芪提取物联合表皮生长因子治疗组(联合组)、表皮生长因子治疗组(EGF组)、黄芪提取物治疗组(黄芪组)和生理盐水对照组(对照组),每组20只,观察伤后愈合情况。烫伤后第2、5、7、10、14、18、21天计算创面愈合率;第7、14、18天取大鼠创面皮肤采用羟脯氨酸测试盒测定烫伤创面羟脯氨酸含量;第7、14、21天取大鼠创面皮肤采用Ⅷ因子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计算微血管密度;第14、21天取大鼠创面皮肤做病理学分析。结果:联合组愈合时间显著小于其它组(P〈0.05,P〈0.01),EGF组和黄芪组愈合时间显著小于对照组(P〈0.05);联合组于烫伤后10、14、18、21d和7、14d创面愈合率、创面微血管密度明显大于其它组(P〈0.05,P〈0.01),EGF组和黄芪组创面愈合率以及创面微血管密度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联合组创面组织羟脯氨酸水平在伤后第7、14天均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P〈0.01),EGF组和黄芪组创面组织羟脯氨酸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黄芪提取物联合表皮生长因子能显著促进皮肤烫伤的愈合,缩短愈合时间。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luxa-core树脂(LC)、卡瑞斯玛前后牙通用树脂(CS)与三种纤维桩的微拉伸黏结强度。方法:玻璃纤维桩、石英纤维桩、碳纤维桩各10支,每种纤维桩随机分为两组,各5支,分别与luxa-core树脂、卡瑞斯玛前后牙通用树脂黏结成桩核样本,预备后的样本切割成1mm×1mm的条形试件进行微拉伸实验。结果:LC与CS两组组内,碳纤维桩分别与玻璃纤维桩及石英纤维桩拉伸强度值之间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玻璃纤维桩与石英纤维桩组拉伸强度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玻璃纤维桩和石英纤维桩在LC与CS两组组间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碳纤维桩在两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两组中luxa-core树脂与玻璃纤维桩和石英纤维桩微拉伸试件黏结强度无差异,优于其他组试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