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年来,颈椎前路减压、植骨融合术已成为治疗颈椎病和颈椎骨折、脱位最常用的方法。随着新的颈椎内固定器材不断应用于临床,使该传统方法得到了改良。内固定器材的设计不尽相同,其共性皆在于固定邻近椎体并覆盖在植骨块前方使其不易脱出。为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围术期的护理尤为重要。本科自2006年1月以来开展颈椎前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139例,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患者139例,其中男性86例,女性53例;年龄31~73岁,平均年龄48.2岁。其中颈椎病患者96例,颈椎骨折患者43例,伴高位截瘫患者19例,不全截瘫患者24例。采用ORI-ON、ZEPHIR钢板内固定,术后伤口愈合好。2护理措施2.1术前护理2.1.1心理护理颈椎前路手术风险大,患者常认为颈椎为手术禁区,不敢轻易接受手术,但神经压迫症状或意外的创伤又使其万分痛苦,以及对疾病预后悲观,容易产生焦虑、恐惧等心理反应。医护人员应主动热情接待患者,向患者及其家属说明手术的必要性,介绍成功的病例,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说明情绪与疾病关系,良好的心理状态会促进机体康复,从而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2.1.2气管推移训练及体位练习颈椎前路术中要求患者仰卧,颈部... 相似文献
2.
余启碧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2,5(28):136-137
颈椎前路椎体次全切除减压植骨内固定术是目前治疗颈椎病和颈椎骨折脱位的较有效方法。该术式具有简便、安全、暴露好、出血少的和特点,既可解除脊髓前方的致压物、又可行椎间植骨融合稳定颈椎。但由于颈前部解剖复杂,以及颈脊髓损伤的全身生理、病理改变,科学规范的围术期护理对提高疗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临床接受颈椎前路手术的患者在整个围手术期的护理措施进行分析,并总结相关护理体会。方法抽取22例笔者所在医院就诊的患有颈椎疾病的临床确诊患者病例,对其实施颈椎前路手术治疗,对患者在围手术期内的护理措施和相关护理体会进行总结。结果术前对患者进行常规准备、心理护理、气管食管推移训练、体位训练、佩戴颈托等护理;术后对患者进行常规监测、体位护理、饮食护理、切口护理、康复锻炼等护理,所有患者的手术均顺利完成,并均在预计的时间内康复出院。结论对接受颈椎前路手术的颈椎病患者在患者的围手术期为其提供有针对性的护理服务,可以有效保证患者的手术顺利完成,确保手术达到预期的治疗效果,促进患者迅速恢复,在今后的临床护理工作中应该给予充分的重视。 相似文献
4.
5.
赵秋珍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4,(8):177-179
目的:探讨颈椎前路围手术期护理方法。方法通过对56例颈椎前路手术患者术前术后的护理观察,总结各种情况的处理措施及各种并发症的防治。结果本组患者无术后并发症,切口甲级愈合,3个月后均达到骨性融合。结论系统有效地术前术后护理,能提高颈椎前路手术的安全性,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及满意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并评价颈椎骨折经前路颈椎手术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措施.方法 本组患者均采用颈前路减压、复位内固定以及植骨融合术实施治疗.结果 经治疗后12例患者治愈出院,4例好转,1例最终死亡.结论 对颈椎骨折经前路颈椎手术患者给予精心的围手术期护理能够提高治疗效果,加快患者的康复进程. 相似文献
7.
马红霞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3,(2):115-115
目的探讨颈椎前路手术围手术期的护理效果。方法将行颈椎前路手术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行综合护理,比较两组的住院时间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间为(18.10±5.00)d,对照组住院时间为(23.26±6.12)d,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073,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7%(29/3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24/3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864,P〈0.05)。结论综合护理可明显缩短患者住院时间,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并评价颈椎骨折经前路颈椎手术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措施.方法 本组患者均采用颈前路减压、复位内固定以及植骨融合术实施治疗.结果 经治疗后12例患者治愈出院,4例好转,1例最终死亡.结论 对颈椎骨折经前路颈椎手术患者给予精心的围手术期护理能够提高治疗效果,加快患者的康复进程.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颈椎前路手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围术期护理方法。方法:对44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行颈椎前路手术,并给予精心围术期护理。结果:本组患者顺利出院,无护理并发症发生,随访1~12月,均双上肢或四肢肌力较前有不同程度的恢复,肢体麻木或无力感较前减轻。结论:对脊髓型颈椎病患者术前行气管推移训练,术后加强监测和护理以及功能训练,可有效提高手术的治愈率并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总结颈椎前路手术病人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方法 对21例病人术前做好心理护理.床上肢体功能锻炼床上排便训练,气管及食管推移训练。术后要密切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并及时发现有无血管、食管及喉返神经损伤.了解四肢感觉功能恢复情况.时刻保持颈部制动.施行轴向翻身.预防术后并发症。结果 经过科学的围手术期护理,本组病例均获不同程度的恢复.未发生护理并发症。结论 经前路进行颈椎手术,其手术复杂.风险极大.而科学的围手术期护理是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并发症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1.
我科自1998年2月~2005年1月共收治脊髓型颈椎病及颈部外伤患者行前路减压植骨融合术56例,经围手术期护理,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护理要点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2.
2001—2003年我院共开展颈前路手术13例,通过细心护理。取得满意疗效。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颈椎前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手术治疗颈椎伤病患者围手术期护理效果。方法对16例颈椎伤病患者术前认真收集资料,评估患者的身体和心理状况,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护理、加强呼吸、气管食管推移训练等呼吸道准备,术后体位的摆放、生命体征的监测、呼吸道的管理、伤口情况的观察和护理、饮食指导、康复训练指导等全面、细致的护理。结果通过护理,无1例患者出现并发症,均顺利出院。结论术前全面的评估、术后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能有效预防颈椎伤病前路减压术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14.
目的总结对38例颈髓损伤患者的护理经验。方法通过对行手术治疗的38例颈髓损伤患者在术前充分评估患者心理状况,行上呼吸道的护理及有效的术前护理,术后严格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严密观察和防止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指导患者康复功能锻炼。结果本组病例中的35例患者症状有不同程度的改善.未出现因护理不当而造成并发症的发生。结论护士围术期的密切观察和精心护理,对促进手术成功和患者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分析护理干预在颈椎前路治疗颈椎骨骨折围手术期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从2010年1月至2012年收治的2月收治的60例颈椎骨折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30例,行普通护理干预,护理组3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行系统围手术期护理干预。统计分析两组术后情况,包括治疗有效率、术后并发症和患者满意度等。结果护理组治疗有效率为83.3%(25/30)高于对照组的76.7%(23/30),并发症少于对照组,满意度96.7%高于对照组86.7%,疼痛指数2.1±1.低于对照组12.9±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颈椎前路手术治疗颈椎骨折的围手术期护理干预能有效提高临床疗效,降低术后并发症和患者疼痛指数,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颈椎前路手术治疗颈椎骨折脱位的围术期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颈椎骨折是一种严重的创伤性损伤,临床上常见合并高位脊髓损伤伴截瘫,伤情常较严重而复杂,往往给患者造成致命的身心创伤甚至终身残疾。手术是颈椎骨折合并颈髓损伤常用的方法,由于颈椎手术危险性很大,因此,在围术期,如何配合医生做好充分的准备,一直是骨科护士共同关注的问题。本科2007年1月至2008年4月采用前路减压植骨钢板内固定术治疗颈椎骨折脱位,均取得良好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患者中,女7例,男19例;年龄18~68岁,平均42岁。车祸伤10例,高处摔伤16例。其中颈椎爆裂型骨折11例,骨折伴脱位15例;全瘫8例,不全瘫12例,6例无截瘫。卧床时间最短9d,最长77d。2护理2.1术前护理2.1.1颅骨牵引的护理颈椎骨折有明显脱位、半脱位患者入院后,应用颅骨牵引是最常见的治疗方法。牵引重量根据需要而定,一般为5~10kg[1]。头部垫枕圈,保持牵引力线与颈椎轴线一致,抬高床头15cm,颅骨牵引弓针道保持清洁干燥,每天3次生理盐水冲洗。进手术室后应解除牵引,临床时颈托固定,才能搬动。2.1.2心理护理患者病情通常较危重,有的还合并复合伤。认为颈椎手术危险性大,容易发生死亡,从而产生恐惧、焦虑、悲... 相似文献
17.
傅勇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3,6(10):21-22
目的探讨经颈椎前路手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围术期护理方法。方法对经颈椎前路手术治疗的脊髓型颈椎病患者85例行围术期康复护理,观察其护理效果。结果经全面的围术期护理后,85例患者均痊愈出院,无手术并发症或护理并发症发生。结论经颈椎前路手术治疗的脊髓型颈椎病患者经围术期全面的康复护理可明显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8.
122例颈椎前路减压术围手术期的呼吸指导与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颈椎前路减压,植骨融合术是治疗颈椎疾患的一种疗效好、并发症少的手术方式,临床报道优良率达70%~90%。我院自1993年以来,对脊髓型颈椎病及颈部外伤患者行颈椎前路减压植骨融合术122例,经围手术期呼吸指导及护理,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戴慧玲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2,6(15):108-109
目的探讨颈椎前路手术治疗颈椎骨折脱位的围手术期护理措施。方法回顾分析2010年3月至2011年9月在我院行颈椎前路手术的11例颈椎骨折脱位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术前、术后的护理措施。结果 11例患者顺利度过围手术期,经6~15个月的随访,11例患者均获稳定性融合,无手术和护理并发症发生。结论科学有效的围手术期护理能降低并发症,有利于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20.
围手术期是指从确定手术治疗时起,至与这次手术有关的治疗基本结束为止的一段时间。围手术期护理是指从病人确定入院治疗时起,对病人从心理、生理、社会等整体护理,贯穿术前、术中、术后直至与这次手术有关的治疗基本结束为止。为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围手术期病人的观察与护理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