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抗-HCV检测设置灰区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不同抗HCV的检测试剂对丙型肝炎的检测结果有明显差异[1],设置抗HCV检测灰区的必要性越来越引起各血液检测的重视。本站2004年开始设置抗HCV的检测灰区,将抗HCV检测值位于阈值下30%的范围,落在灰区内的样本需重复检测。笔者对抗HCV检测值落于灰区内的24份样本的重复检结果进行分析,报告如下。1材料与方法1.1样本来源本站2004年1月1日~12月31日无偿献血样本32459份中抗HCV检测结果落在灰区内的样本24份。1.2试剂与仪器Murex丙型肝炎病毒抗体诊断试剂盒(美国雅培公司,酶联免疫法)。RSP200型全自动样品处理系统(瑞士帝肯公司),贝灵Ⅲ…  相似文献   

2.
丙型肝炎病毒现已成为输血后肝炎的主要病原,如何提高献血者血液抗-HCV检测的特异性及灵敏度倍受大家的关注。不同试剂厂家抗-HCV检测试剂对丙型肝炎检测结果有明显不同。本文对献血者标本用两种不同厂家试剂进行抗-HCV检测,同时设置了抗-HCV检测的灰区,将灰区定位阈值下30%的范围,并对灰区标本用相同试剂重复检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筛查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结果,探讨实验室ELISA中灰区范围设置的必要性。方法回顾性分析34 942例患者抗-HCV筛查结果,比较抗-HCV与HCV-RNA及临床确诊丙型肝炎患者间的关系;以初筛S/CO值在0.4~2.0范围内的标本为灰区样本,进行不同厂家试剂复检及HCV-RNA检测,探讨设置抗-HCV检测灰区范围的必要性。结果抗-HCV筛查阳性率0.61%;31~50岁阳性率最高;男性高于女性,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CO≥10时抗-HCV与HCV-RNA检测结果符合程度高,S/CO≥3.8时抗-HCV与临床确诊丙型肝炎符合程度高。灰区样本的阳性率0.38%,双试剂双孔复检后阳性率0.20%和0.05%。结论抗-HCV筛查阳性率在不同地域、性别及年龄段存在差异;S/CO值越大,HCVRNA阳性率越高,与临床丙型肝炎的确诊符合程度越高,而抗-HCV筛查落在灰区范围的样本应复检并检测RNA,以减少实验室漏检或假阳性结果的产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献血者血样"灰区"标本进行确证试验及核酸检测,探讨如何设置"灰区"。方法对本中心2011-2013年无偿献血者血液标本进行HBs Ag、抗-HCV、抗-HIV、梅毒抗体常规酶免检测,对Cut off值为0.5≤S/CO<1的标本进行统计分析,核酸检测和确证试验。结果对随机选取的部分"灰区"标本,进行NAT和确证试验的结果表明,HBs Ag、抗-HCV、梅毒抗体的"灰区"标本均有一定比例的确证试验及核酸检测阳性。所有抗-HIV"灰区"标本的确认试验及NAT均为阴性。结论 HBs Ag、抗-HCV、梅毒抗体进行"灰区"设置,可以提高血液安全;抗-HIV设置"灰区",则会造成血液浪费。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ELISA法检测抗-HCV灰区的设置。方法对本中心33份ELISA法检测"灰区"标本进行重组免疫印迹试验(RIBA)。结果本中心为最大程度的保障血液安全,将灰区范围设置在Cut off值以下50%范围。在33份样本中,位于Cut off值以下10%~20%范围内,通过RIBA确认方法检测出"不确定性"1例。结论证实"灰区"范围内的标本很有可能还存在病毒复制,有一定的传染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 比较血袋辫血与试管样本在国产ELISA初筛反应性献血者复试结果的差异及漏检情况,评价辫血复试的可靠性。方法 收集血站2014年7月1日~2018月11月30日HBsAg,抗-HCV,HIV Ag/Ab和抗-TP项目初筛反应性样本的复试结果,按不同试剂厂家进行分组,分析辫血与试管样本检测结果(S/CO值)的差异和漏检情况。结果 不同试剂间辫血与试管检测结果的总体差值范围是-0.144~0.514(中位数),其中辫血在抗-HCV万泰组的S/CO值大于试管样本(Z=4.806,P=0.000),在其余试剂组的S/CO值均小于试管样本(Z=2.21513.332,P<0.05); S/CO值为0.9~2.0的弱阳性样本中,辫血的检测值低于试管的范围是0.016~0.651(中位数),相对于试管的漏检率为7.41%~60.67%,其中偏差最大的是HIV Ag/Ab万泰组,检测值偏差的四分位数和漏检率分别为0.651(0.206,0.886)和60.67%; 辫血在抗-TP新创试剂检测中,设置灰区(90% cutoff)后的漏检率33.71%低于不设灰区漏检率48.31%(χ2=3.925,P=0.048),但其它9种试剂组设置灰区不能降低辫血的漏检率(χ2=0.0003.065,P>0.05)。结论 血袋辫血进行ELISA的检测值普遍低于试管样本,在不同试剂或项目的检测结果偏差和漏检程度不同; 血站实验室对弱阳性样本使用辫血复试需谨慎对待,应根据实际情况调整血液复试流程或灰区设置。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合理设置抗-HCV筛查实验"灰区范围",使被技术认为阴性却含有较高OD值读数的可疑样本,增加一些被发现早期感染(血清阳转)的合理可信机会,避免抗-HCV漏检现象的发生。方法采用百分位数法,对阴性和阳性样本分别以单侧95%、5%计算百分数P9-5、P5+。采用极限稀释法对阳性样本进行稀释测定,绘制反应曲线图,发现抗-HCV反应规律。结果阳性样本P5+=0.588、阴性样本P9-5=0.761。稀释阳性样本Cov值随稀释位数增加而逐渐下降,在阳性和阴性结果转换期间,曲线由陡峭开始比较平坦,灰区样本Cov均值=0.731、SD=0.410。结论抗-HCV筛查实验Cov值下浮30%范围视为"灰区"较为合适,可以弥补ELISA试剂盒cut off值判断阴阳性的缺陷,可以增加被发现早期感染(血清阳转)合理可信的机会。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与验证本实验室抗-HCV试验设置0.7CO(临界值)的合理性。方法本研究内容包括4个方面:1)参照CLSI发布的EP12-A2指南,通过实验确定抗HCV试验C5-C95区间。2)对抗-HCV灰区标本进行抗体确认实验。3)绘制ROC曲线确定抗-HCV试验最佳CO值。4)通过实验室既往数据,分析HCV RNA单阳性标本ELISA结果分布(S/CO值)与灰区临界值的关系。结果 1)C50±20%浓度检测结果阴性数和阳性数≥95%,C50-20%-C50+20%浓度范围包含了C5-C95区间,灰区临界值范围应在S/CO值为0.88-1.39区间内。2)对58例抗-HCV灰区标本(S/CO值0.70-0.99)进行RIBA确认试验,其中51例确认结果为阴性,7例确认结果为可疑(IND);并对57例阴性标本(抗-HCV、NAT联检均为非反应性)进行RIBA试验,其中53例确认结果为阴性、4例确认结果为可疑。经卡方检验2组可疑结果检出情况无统计学意义(χ2=0.365,P0.05)。3)绘制抗-HCV的ROC曲线,AUC为0.977、最适CO值为0.857(现用CO值为0.62-0.66)。4)2010年11月2日-2013年12月31日检测标本886 291份,抗-HCV阳性中包括697份灰区标本、NAT检测结果均为阴性;共检出HCV RNA单阳性标本9例,其抗-HCV检测结果(S/CO值)分布区间为0.02-0.07,与阴性标本分布区间重叠、距0.7CO界限甚远。结论本实验室现阶段抗HCV试验设置0.7CO灰区临界值过于严苛、实验结果支持取消灰区设置。此外,本文所提供的4种评价方法为其他实验室在设置ELISA试验灰区临界值提供了一种思路。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呈灰区、弱阳性样本采用荧光定量PCR(FQ-PCR)的复检情况。方法选取2012年4月~2016年3月于本院手术和输血治疗的1 34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ELISA法抗-HCV检测结果将患者标本分为:A组:阴性(S/CO0.3)240例;B组:灰区(0.7≤S/CO1)902例;C组:弱反应性(1≤S/CO3.8)206例,所有研究对象均采用FQ-PCR复检,比较两种方法检测结果。结果 B组灰区和C组弱反应性标本中,FQ-PCR复检分别有41例(4.54%)和172例(83.49%)HCVRNA浓度1 000 IU/ml;ELISA检测抗-HCV双试剂灰区HCVRNAFQ-PCR阳性率高于单试剂灰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LISA检测抗-HCV双试剂弱反应性HCVRNA FQ-PCR阳性率与单试剂弱反应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LISA法检测抗-HCV为灰区、弱反应性标本存在一定的HCV RNA阳性标本漏检和误诊,采用FQ-PCR检测对于HCV感染早期诊断和治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献血人群ELISA试剂抗-HCV不合格标本确认结果,探讨抗-HCV ELISA试剂组合及灰区限的设置。方法收集113份ELISA试剂抗-HCV不合格标本,采用重组免疫印迹实验(RIBA)进行确认,并比较不同ELISA试剂的检测情况。结果 113份ELISA检测不合格标本中,RIBA确认阳性46份,不确定39份,阴性28份。确认阳性比例为40.7%。RIBA确认阳性的标本中,2种抗-HCV ELISA试剂检测结果均呈阳性反应的有44份;1种抗-HCV ELISA试剂呈阳性反应的标本中,RIBA确认阳性有2份,其余为阴性或不确定;灰区标本中,确认结果均为不确定或阴性。2种ELISA试剂检测均呈阳性反应的标本中,确认阳性率为78.57%。结论选用国产和进口试剂相组合,并设定灰区限,对保证血液安全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6家实验室对相同抗-HCV ELISA试剂盒灰区设定的必要性和合理性。方法由卫生部临检中心组织6家血站实验室使用相同试剂对同一组标本(n=1 053)进行抗-HCV检测,并通过WB试验明确标本真实血清学状态。1)分析灰区设定的必要性:计算6家血站实验室抗-HCV真阳性检出率、灰区标本确证阳性率;2)分析灰区设定的适宜性:通过绘制ROC曲线确定6家血站实验室抗-HCV ELISA试验的最佳临界值,分析3种不同临界值(最佳临界值、厂商推荐临界值、实验室工作临界值)的逻辑关系,并比较不同临界值下灵敏度及特异性的变化。结果 1)6家血站实验室抗-HCV真阳性检出率分别为98.25%、97.37%、97.37%、97.81%、89.47%、98.25%;灰区标本确证阳性率分别为5.88%(1/17)、0、0、25.00%(1/4)、0、0。2)6家血站实验室抗-HCV ELISA试验最佳临界值均高于厂商推荐临界值、更高于实验室工作临界值,设置灰区的5家血站实验室对抗-HCV ELISA试验灵敏度提高有限、特异性有所下降。结论 1)6家血站实验室使用厂商推荐临界值可获得较高灵敏度、满足血液检测要求,研究结果支持取消灰区设置。2)实验室应在综合评估试验性能的基础上,科学、合理确定判定策略。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ELISA两步法用于献血者血液HBsAg、抗-HCV、抗-HIV、抗-TP筛检阳性标本与确证试验结果的符合性,探讨确证试验结果用于献血者管理、酶免试剂选择和ELISA灰区范围设置的理论依据。方法 HB-sAg采用电化学发光(ECLIA)中和试验、抗-HCV采用重组免疫印迹试验(RIBA)、抗-HIV采用蛋白质印迹(WB)法、抗-TP采用凝集法(TPPA)确证试验对ELISA两步法检测阳性及灰区标本456份进行检测,将2者结果对比分析。结果 HBsAg、抗-HCV、抗-HIV和抗-TP确认阳性率分别为41.18%、38.00%、18.52%和48.82%;抗-HIV、抗-TP灰区(S/CO值0.5~1.0)标本确证试验无阳性,HBsAg灰区(S/CO值0.8~1.0)、抗-HCV灰区(S/CO值0.7~1.0)均有阳性和不确定标本检出。结论为ELISA两步法应用于献血者酶免4项检验效果进行了科学评价,为假阳性献血者检验结果的告知及ELISA灰区设立原则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对比ELISA反应性、灰区、阴性标本与核酸检测结果,评估2种检测方法在降低经血传播疾病中的作用。方法对2011年4月~2012年3月498份ELISA法HBsAg、抗-HCV、抗-HIV反应性标本、灰区标本,以及2012年3月~2012年5月4 010份ELISA阴性标本,进行核酸检测,对比其结果。观察核酸阳性检出率,灰区设置的意义。结果 498份标本中双阳和单阳试剂的ELISA与核酸检测结果有所不同,灰区标本中仅HBsAg有反应性的检出4.1%(3/73)份标本,而抗-HCV、抗-HIV反应性标本均无核酸检测出有反应性。4 010份ELISA反应性标本中,核酸检测出6份反应性,鉴别试验结果 5份为HBV DNA反应性,阳性率0.012%(5/4 010),1份鉴别试验结果为阴性。结论对ELISA阴性标本进行核酸检测非常必要,灰区的设置值对降低窗口期感染的意义还需进一步研究。对于ELISA反应性性、灰区标本与核酸检测不一致的结果,以及HBsAg灰区、阴性结果而核酸有反应性的献血者还要通过跟踪随访区分窗口期、隐匿性感染、假阳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抗-HCV ELISA临床值样本不同检测试剂的结果分析。方法 用不同抗-HCV ELISA试剂及RT-PCR分别对临界值范围样本进行检测分析比较。结果 不同抗-HCVELISA试剂检测对抗-HCV临界值样本血清其结果存在一定差异,与RT-PCR符合率为50%。结论 所用试剂均应做好试剂质量评估,选择灵敏度高的试剂,对抗-HCV临界值样本必要时用RT-PCR确认,可进一步降低HCV阳性血清漏检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金免疫层析试验(GICA)检测丙型肝炎抗体(抗-HCV)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1611例样本(其中输血前常规检查样本1420例;抗-HCV阳性样本82例;HBsAg阳性样本18例;抗-HAVIgM阳性样本5例;类风湿患者样本15例;脂血样本12例;溶血样本14例;健康体检样本45例)。同时用酶联免疫吸咐试验(ELISA)和GICA检测抗-HCV。结果1611例样本,ELISA检测抗-HCV阳性168例;GICA检测抗-HCV阳性166例,且HBsAg阳性样本、抗-HAVIgM阳性样本、脂血样本、溶血样本和健康体检样本检测结果皆阴性,两种实验方法阳性检出率基本一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利用GICA检测抗-HCV简便、快速,干扰因素少,可信度高,适用于常规检测抗-HCV。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7家血站实验室抗-HCV ELISA实验灰区的必要性及适宜性。方法:7家血站实验室编码为1,2,3,4,5,6和7,而8种ELISA试剂分别编码为A,B,C,D,E,F,G和H。7家血站实验室使用8种不同厂商ELISA试剂中的1种或2种对同一组(n=1259)标本进行抗-HCV检测。对检测结果有差异的标本进行Western blot补充试验以明确标本血清学状态。统计各实验室真阳性检出率、灰区标本确证阳性率以分析7家血站实验室抗-HCV试验"灰区"设置的必要性。通过绘制ROC曲线确定7家血站实验室抗-HCV ELISA试验的最佳临界值,比较3种不同临界值(实验室工作临界值、厂商推荐临界值、最佳临界值)下灵敏度及特异性的变化以分析7家血站实验室抗-HCV ELISA试验"灰区"的合理性。结果:7家血站实验室(其中编码1号实验室采用了A、B两种试剂)真阳性检出率分别是95.40%(1A)、99.23%(1B)、94.25%(2C)、96.17%(3D)、98.08%(4E)、96.93%(5F)、97.32%(6G因为有1家血站使用了两种ELISA试剂)、93.10%(7H)。除2C(94.25%)、7H(93.10%)外其余均大于95%。设立灰区的6家血站实验室(1A、1B、3D、4E、5F、6G和7H)灰区确证阳性率分别为0.00%、0.00%、21.43%、0.00%、0.00%、0.00%、38.89%。绘制ROC曲线比较3种不同临界值关系显示,5家实验室(1B、2C、4E、5F、6G)抗-HCV最佳临界值厂商推荐临界值实验室工作临界值,使用厂商推荐的临界值已可以达到筛查实验室高灵敏的要求; 1A、3D、7H抗-HCV最佳临界值厂商推荐临界值,考虑使用适宜的灰区。设立灰区的6家实验室,使用实验室,工作临界值与使用厂商推荐临界值相比,仅3D、7H灵敏度略有提高(分别为1.60%、2.70%),其余实验室灵敏度无变化且特异性下降(0.20%-0.50%)。结论:除1A、3D、7H可适当设置灰区外,研究结果支持其他实验室抗-HCV ELISA试验取消灰区;即使是同一实验室也要对灰区设置进行科学评估,不宜盲目使用同一尺度,应建立适宜的判定策略。  相似文献   

17.
荧光定量PCR检测HCV-RNA和ELISA检测抗-HCV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血站开展HCVRNA检测的必要性。方法对48份抗-HCV阳性标本(s/co≥1)、19份抗-HCV灰区可疑标本(0.8≤s/co〈1)及1000份抗-HCV阴性标本(s/co〈0.8)进行FQ—PCR检测。结果三类标本HCV RNA阳性数分别为30例、5例、2例。结论在ELISA检测抗-HCV基础上加做HCV RNA核酸检测,有助于保证输血安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维持血液透析患者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抗-HCV检测灰区标本确认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ELISA检测抗-HCV吸光度/临界值(S/CO)比值在0.5~3.5之间的标本95份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R-PCR)进行确认。结果在抗-HCV灰区(0.5≤S/CO3.5)的95份标本中,0.5≤S/CO1.0的标本13份,经PR-PCR荧光定量进行确认阳性2份,阳性率15.4%(2/13);1.0≤S/CO3.5两个区段标本82份,经PR-PCR确认25份,阳性率分别33.3%(10/30)和28.8%(15/52)。结论维持血液透析患者(MHD)抗-HCV ELISA检测灰区标本应进一步确认,以防止漏诊误诊。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加样过程中,全自动加样仪对室内质控品进行混匀处理的实验意义。方法 质控品在加样前均进行漩涡震荡混匀,后在相同的检测条件下经STAR全自动加样仪加至同1块酶免板中进行检测,比较质控品在加样针混匀与不混匀情况下S/CO值的差异以及2种情况下质控品检测值的频数分布,受混匀参数影响较大的质控品用同厂家不同批号试剂进行同样的试验并分析结果是否一致。结果 全自动加样仪不对质控品进行混匀处理时,抗-HCV质控品S/CO值明显低于混匀质控品的检测值(P<0.000 1)。部分检测系统所测不混匀抗-TP质控品以及抗-HIV质控品的S/CO值与该项目混匀质控品检测值也有差异(P<0.05)。未经加样针混匀的抗-HCV质控品有部分S/CO值分布在<2的区间。同厂家不同批号试剂分别检测抗-HCV质控品,混匀与不混匀处理的质控品检测值之间均存在差异(部分P<0.05)。结论 尽管加样前质控品均进行漩涡震荡混匀,如果STAR全自动加样仪不设置质控品混匀参数,部分质控品的检测结果依然会受到影响。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九江地区献血者丙肝ELISA检测不合格标本,了解丙肝试剂的使用情况,探讨丙肝ELISA检测灰区设置的必要性和单试剂检测阳性献血者的回归问题。方法 2013年1月-2015年12月本地区无偿献血标本用2种丙肝ELISA检测,阴性标本再进行核酸检测,单试剂阳性的标本进行核酸检测和丙肝确认试验。结果 2种抗-HCV ELISA试剂不相符合率高达53.88%(125/232),但2种试剂无统计学差异;125份单试剂阳性的标本中有5份(4.0%)确认试验为阳性。结论丙肝ELISA检测灰区设置有必要性,但设置的范围有待于进一步的探讨;抗-HCV ELISA检测单试剂阳性标本假阳性高,我们应根据本站的实际情况,制定反应性献血者屏蔽和回归的方案,既最大限度地保证血液安全,同时减少不必要的血液资源浪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