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血液透析(HD)前后血电解质变化对心率变异性(HRV)是否产生影响。方法选取40例MHD患者为研究组及40例健康成人为对照组,两组均安装24 h动态心电图仪测定HRV时域指标,研究组测定HD前后血清钾(K+)、钠(Na+)、氯(Cl-)、钙(Ca2+)、碳酸氢根(HCO3-)。结果 24 h HRV时域指标比较,研究组各项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HD后血K+明显下降,血Ca2+、HCO3-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各项生化指标与HRV各项指标间无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 MHD患者存在自主神经功能紊乱,以迷走神经功能下降、交感神经功能相对亢进为主;HD前后血电解质、HCO3-的改变与HRV时域指标无显著相关性,提示血电解质指标的快速变化对HRV的改变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2.
采用动态血压和心经变异性检测技术,对低血压患者的血压昼夜变化和心率变异性进行检测并比较了二者的相关性,结果显示,原发性低血压患者24h血压呈节律性变化,24h心率变异性(SDNN)低血压且明显高于正常组,呈显著性差异(P〈0.01);正常组和低血压患者,自律神经系统参与血压的重要调节作用,但不是调节作用的全部,尚有其他因素参与,低血压自主神经的调节表现失衡的状态,其中以迷走神经占优势。  相似文献   

3.
张妍  陈孟华 《宁夏医学杂志》2011,33(8):707-709,680
目的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透析相关性低血压的相关因素进行探讨。方法选择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80例,将入选的患者根据年龄分为3组,Ⅰ组:年龄〈45岁25例;Ⅱ组:45岁≤年龄〈65岁23例;Ⅲ组:年龄〉65岁32例。分析年龄、透析过程平均心率、透析前平均动脉压(PreMAP)、透析间期体重增长率(IDWG%)与透析相关性低血压的关系。结果①全部4899例次透析中,共出现820例次低血压,其发生率18.2%。在透析过程中,451例次透析相关性低血压出现在透析开始后1h(50.6%),其次为透析开始后2h(25.0%)、3h(5.2%)、透析结束后(19.2%)。②与Ⅰ、Ⅱ组相比较,Ⅲ组透析相关性低血压发生率高于Ⅰ、Ⅱ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Ⅰ组比较,Ⅱ组透析相关性低血压发生率高于Ⅰ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发生透析相关性低血压的例次,其透析前PreMAP显著高于未发生透析相关性高血压例次(P〈0.01);其透析过程平均心率和ID-WG%高于未发生透析相关性低血压例次(P〈0.05)。④Logistic回归分析,透析相关性低血压的发生与透析前PreMAP、IDWG%呈正相关。结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透析过程心率越快、IDWG%越多、PreMAP越高,越容易出现透析相关性低血压。  相似文献   

4.
5.
低皿压是眦液透析过程中比较多见并且处理非常棘手的不良反应,有试验表明,低温透析能够维持血液动力学的稳定,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提高患者透析的耐受性,  相似文献   

6.
透析过程中发生低血压是血液透析的常见并发症,占所有并发症的25%左右.当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发生低血压时,多表现为头晕、恶心呕吐、面色苍白以及出汗等症状,更有甚者会出现一过性意识丧失,可危及生命安全.血液透析患者血液透析过程中发生低血压的原因很多,如果护理人员对这一并发症发生缺乏深入认识,极易因懈怠和疲于应付而致患者于危险处境.针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液透析过程中低血压发生原因进行深入分析,并给予针对性预防、护理措施是改善患者临床疗效,改善预后质量的最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7.
郭东风 《中外医疗》2012,31(21):88-88
目的探讨终末期肾病血液透析与心率变异性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行血液透析3个月以上的125例终末期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并与100名健康体检者进行对比性分析。结果血液透析组患者中单独副交感神经活性受损65例,单独交感神经受损5例,副交感与交感神经同时受损5例;其透析前的nLF值升高,nHF值降低,而透析全过程的SDNN值、pNN50值及TI值均显著降低,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终末期肾病患者多存在心脏自主神经受损.且以副交感神经受损为主,这是导致患者发生严重心律失常甚至心源性猝死的首要原因。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收缩压变异性(SBPV)和心率变异性(HRV)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风险的预测价值。方法 纳入2017年3月—2018年3月在宜昌市中心人民医院肾病内科血液净化中心接受规律治疗的MHD患者120例,根据是否发生MACE分为MACE组(n=59)与无MACE组(n=61)。在患者行血液透析前佩戴Holter,收集24 h心电活动信息,计算均值(MEAN)、RR间期总体标准差(SDNN)、RR间期平均值的标准差(SDANN)和相邻RR间期差值的均方根(r-MSSD)。采用自动血压监测系统记录24 h血压变化,计算白昼收缩压变异性(dSBPV)、夜间收缩压变异性(nSBPV)和24 h收缩压变异性(24 h SBPV)。Logistic回归分析MHD患者MACE发生的危险因素。调整混杂因素后,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回归分析24 h SBPV和SDNN与MHD患者MACE发生的关系。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AUC)、灵敏度、特异度,分析SDNN和收缩压变异性单独及联合对维持性MHD患者发生MACE的预测价值。根据SDNN和24 h SBPV水平将患者分成3组,绘制Kaplan-Meier生存曲线评价不同SDNN和收缩压变异性的MHD患者MACE发生情况。结果 与无MACE组相比,MACE组年龄较大,24 h SBPV、dSBPV、nSBPV较高,SDNN、SDANN较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Kt/V、24 h SBPV、dSBPV、nSBPV、SDNN、SDANN是MHD患者MACE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调整混杂因素后,多因素COX比例风险模型回归分析,24 h SBPV为MHD患者发生MACE的危险因素,而SDNN为MHD患者发生MACE的保护性因素(P<0.05)。SDNN与收缩压变异性联合预测MHD患者发生MACE的AUC为0.879,预测效能高于单项检测(P<0.05)。组1随访期间累积MACE发生率显著低于组2和组3(19.15% vs 65.12%vs 73.33%,P<0.001)。结论MHD不良预后患者中24 h SBPV升高,SDNN降低,24 h SBPV和SDNN单独预测MACE的具体价值尚可,两者联合预测效果更佳,可为临床上及早识别及干预MHD患者MACE发生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常晓东  薛痕  张彬  朱朝江 《西部医学》2019,31(2):260-263
【摘要】 目的 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肾胺酶与肺动脉高压及心率变异性的关系。方法 选取雅安市人民医院及重庆市九龙坡区第二人民医院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150例,根据患者肺动脉压力水平,分为肺动脉高压(PA)组(65例),及非肺动脉高压(非PA)组(85例),PA组又分为轻度组(32例)、中度组(22例)、重度组(11例)三个亚型。检测患者血清血常规、肝肾功、电解质、血脂、甲状旁腺激素等;心脏彩超检测患者心脏相关指标及肺动脉压力;检测患者血清肾胺酶水平及患者心率变异性相关指标,并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PA各组血清肾胺酶水平较非PA组明显降低(P<005);相关性分析提示血清肾胺酶水平与肺动脉高压呈负相关(r= 019,P<005);肾胺酶与心率变异性相关性指标(SDANN、SDNN、PNN50)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 0458、0438、0529,P<005)。结论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肾胺酶明显降低,同时肾胺酶与肺动脉压力呈负相关,与心率变异性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0.
王桂华 《中外医疗》2009,32(10):170-170
本文结合文献及血液透析临床实际,详细叙述了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低血压出现的可能原因、机制,以及对应措施,以期对透析过程中的并发症处理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构建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透析中低血压(IDH)风险预测模型,并内部验证模型性能。方法 便利选取2018年7月至2022年2月成都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的680例MHD患者进行回顾性非匹配病例对照研究,根据其是否存在IDH分为IDH组(n=170)和non-IDH组(n=510)。利用最小绝对收缩和选择算子(LASSO)算法筛选影响MHD患者发生IDH的关键预测变量,建立列线图模型、分类回归树(CART)模型以及极端梯度提升(XGboost)模型,使用自助抽样法对模型进行内部验证和性能比较。结果 在3个风险预测模型中,透析前收缩压(Predialysis-SBP)是影响MHD患者发生IDH最重要的预测变量。列线图模型、CART模型以及XGboost模型的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979(95%CI:971~0.988)、0.934(95%CI:0.914~0.954)和0.992(95%CI:0.988~0.996)。决策曲线分析(DCA)显示,XGboost模型提供的临床净收益最大。结论 基于正则化机器学习技术构建的3个MHD患者发生IDH的风险预...  相似文献   

12.
13.
年素娟 《浙江医学》2017,39(3):228-231
对维持性血液透析糖尿病肾病患者透析过程中发生低血压原因、特点及预防措施等方面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旨在为透中低血压的防治提供借鉴,以降低透析过程中意外事件发生、患者的病死率及医疗费用,提高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低血压的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维持性血液透析过程中发生低血压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30例,干预纽采用综合护理干预,对照组采用血透室常规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100%,对照组患者为68%,干预组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低血压较为常见,及时给予抢救和护理干预,能有效纠正低血压的发生,从而改善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5.
低血压是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常见的并发症,发生率为20%~30%[1].低血压发生时,患者常出现头晕、视物昏花、黑蒙、心慌,有的患者甚至出现大汗、恶心、呕吐、腹痛、胸痛、抽搐、意识丧失,并可诱发严重心律失常,导致血液透析不能顺利进行.因此,在血液透析过程中严密观察病人的血压变化,做好低血压的预防与护理工作十分重要.本文就其中的护理要点进行分析总结.……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可调钠透析对维持性血透患者透析低血压发生率及透析效果的影响。方法对27例经过常规维持性血透治疗8周的患者,采用自身对照,按照入选先后分别接受标准钠透析(SSD)与可调钠透析(VSD)两种不同透析模式治疗各8周,比较两组在透析过程中低血压发生率、透析期间平均血压、总超滤量和平均心率,透析前后血清钠、尿素氮与肌酐值的水平。结果每组共进行两种模式血透治疗各594例次,SSD组低血压发生率为26.59%;VSD组低血压发生率为14.81%。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VSD组透析中的平均动脉压、透析后的收缩压平均值均高于SSD组(P〈0.05),透析平均总超滤量二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可调钠透析是一种安全、可靠、行之有效地降低透析性低血压发生率、改善患者透析质量的透析方法,在预防透析低血压的发生中,疗效明显。  相似文献   

17.
可调钠透析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低血压的观察与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可调钠透析对血液透析中发生低血压的疗效及护理对策。方法将18例血液透析患者采取自身对照分为两组,即常用钠透析(CHD)组和可调钠透析(PHD)组各透析400例次进行观察。CHD组用常用钠透析,PHD组采用可调钠透析。对两组进行观察并实行各项护理对策预防及治疗透析中低血压。结果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18例,共进行800例次血液透析,有117例次在透析中出现低血压,其中CHD组出现86例次低血压,PHD组出现31例次低血压,经治疗处理后血压均恢复正常,可继续血液透析,无1例死亡。结论采用可调钠透析能有效防治透析中低血压,密切观察病情并及时处理也是治疗透析中低血压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血液透析低血压倾向患者血液透析时相对血容量(RBV)的改变,并与超滤量(UV)、血压(BP)和心率(HR)间进行相关分析,以研究RBV对预测低血压发生的价值。方法 选取有血液透析低血压倾向的慢性血液透析患者15例,每隔60min测定RBV、UV、BP和HR。记录149次血液透析过程中低血压的发生次数。结果 RBV的改变(ΔRBV)有明显的个体差异。在60、300min时,平均ARBV分别为-1.31%~-7.94%和-5.36%~-28.19%,变异系数(CV)分别为0.38和0.32。同一个体中不同次血液透析时,ΔRBV变化也相当大(CV从60min的0.59到300min的0.18)。经用UV校正后,仍然如此。300min时,△RBV与UV和HR间成负相关(r值分别为-0.302和-0.318,P值均<0.01)。出现低血压时RBV下降的水平也有明显变异,低血压时个体间ΔRBV为-5.77%~-28.40%(P<0.01,CV=0.33)。结论透析中,ΔRBV在同一患者、不同次血液透析时与不同个体间存在差异,且不能单用UV的不同来解释。ΔRBV与HR明显相关,提示在防止血液透析相关性低血压发生中,仅测1次RBV值不能预示低血压的发生。为预防低血压的发生,应重复多次测定,并个体化制定每个人的RBV临界值。  相似文献   

19.
20.
目的 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透析过程中影响血压变异性的危险因素.方法 以透析过程中的收缩压BPV、舒张压BPV为应变量,以年龄、干体重、体重指数(BMI)、透析龄、透析前收缩压、平均透析间期体重增长率(IDWG%)、平均脱水量、尿素清除指数(Kt/V)、血红蛋白(Hb)、白蛋白(Alb)、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血清钙(Ca)、磷(P)、全段甲状旁腺激素(iPTH)等为自变量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 高BPV组患者的年龄、平均IDWG%、平均脱水量、透析前收缩压均高于低BPV组,血红蛋白、白蛋白水平低于低BPV组.收缩压BPV的独立影响因素为年龄、透析前收缩压、IDWG%、Hb水平,收缩压BPV与年龄、透析前收缩压、IDWG%呈正相关,而与Hb水平呈负相关,舒张压BPV的独立影响因素为IDWG%、平均脱水量.舒张压BPV与患者的IDWG%、平均脱水量呈正相关.结论 年龄、透析间期体重增长率、脱水量、透析前收缩压、血红蛋白、白蛋白的变化对于BPV的影响可能会大于不同降压药物的影响.患者应在透析前积极控制血压与透析间期体重增长,适当纠正贫血可能对透析中保持血压平稳有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