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胸腰椎爆裂骨折是由垂直压缩暴力所致的损伤 ,伤后椎体粉碎、爆裂 ,如椎体后壁骨碎片移位突入椎管易致脊髓或马尾神经损伤。随着交通、建筑等行业的飞速发展 ,此种骨折日益增多 ,但对其治疗方法选择目前尚有争议。我科自 1 993年以来根据其不同损伤程度 ,选择性采用保守或手术治疗共4 6例 ,效果满意 ,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4 6例中男 32例 ,女 1 4例 ,年龄 2 1~ 5 5岁 ,平均 35 .3岁。坠落伤 1 8例 ,车祸伤 1 5例 ,压砸伤 1 3例。全部病例均行X线片和 CT检查 ,骨折部位 :T1 1 2例 ,T1 2 7例 ,L1 1 1例 ,L2 1 4例 ,L36例 ,L4 2例 ,…  相似文献   

2.
胸腰椎爆裂骨折多由高能量外力所致,常伴有脊髓不同程度的受损,本院2003年1月~2006年1月共用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并不全截瘫患者26例,均行急诊手术,治疗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26例中,男18例,女8例,年龄19~72岁,平均36岁。致伤原因:高处坠落伤11例,车祸伤8例,重物砸伤7例。损伤部位:T111例,T123例,L110例,L28例,L34例。创伤程度:26例患者均伴有不同程度的截瘫,其脊髓损伤程度按Frankel分级,B级8例,C级12例,D级6例。损伤分类:术前患者均行X线片和CT检查显示椎体高度压缩超过50%,骨折块侵入椎管多…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经伤椎椎弓根植骨联合后路伤椎椎弓根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方法、原理和效果.方法 2008年1月~2010年12月,我院手术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48例,男30例,女18例;平均年龄38.3岁.骨折部位:T11 7例,T12 19例,L1 13例,L2 9例.按ASIA脊髓神经功能障碍分级标准:A级4例,B级5例,C级9例,D级13例,E级17例.按椎管阻塞 面积分为4度:Ⅰ度7例,Ⅱ度15例,Ⅲ度18例,Ⅳ度8例.手术方法:经伤椎椎弓根植骨,伤椎及相邻的上、下椎体经椎弓根置钉后,按固定区的正常矢状面形态将棒预弯;利用中间螺钉作为支点,将伤椎向前推顶,纠正伤椎后凸畸形及水平移位.结果伤椎高度恢复至正常的93.8%,水平移位恢复至正常的0.5%.随访3~36个月,无断钉及内固定物松动,椎体高度和后凸角无明显再丢失;骨折椎体愈合满意,不完全神经损伤患者手术后脊髓神经功能有1~2级的恢复.无神经损伤及加重等并发症.结论经伤椎椎弓根植骨联合经伤椎椎弓根螺钉固定可重建脊柱前中柱的稳定性,防止后期矫正角度及椎体高度的再丢失;对骨折直接复位和固定可提高复位质量,改善固定强度及应力分布,是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安全可靠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胸腰椎压缩与爆裂骨折是脊柱骨折的常见类型,由于此类骨折多并发骨折片刺伤或压迫脊髓,导致严重脊髓损伤,成为椎体骨折最严重的并发症。1999年4月~2007年3月,我们行急诊后路手术治疗并发脊髓损伤的胸腰椎压缩及爆裂骨折患者60例,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患者60例,其中,男42例,女18例;年龄26~63岁,平均42岁。压缩骨折37例,压缩并爆裂骨折23例。受伤原因:高处坠落27例,重物砸伤19例,交通事故11例,其他3例;受伤部位:T115例,T1219例,L128例;并发创伤失血性休克12例,骨盆骨折5例,跟骨骨折15例,其他四肢骨折及软组织创伤28例。入院时脊髓功能按Frankel标准分类:A级6例,B级8例,C级10例,D级15例,E级21例,其中马尾神经损伤9例。手术时间为伤后3~20小时。内固定物:脊柱AF固定系统16例,通用脊柱KSS-Ⅲ固定系统44例。1.2手术方法采用硬膜外阻滞麻醉,俯卧位,腹部悬空,两侧垫高,以受伤椎体棘突为中心,显露伤椎及上下各一个椎体棘突、椎板和上下关节突,按Weinstein标准定位,因骨折不能准确定位的,以人字嵴定位结合C形臂X线下...  相似文献   

5.
Dick's系统治疗胸腰椎不稳定骨折(附35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DICk'S系统治疗胸腰椎不稳定骨折是近几年发展的新技术,已取得良好效果。我院1994年以来采用DICh'S系统治疗胸腰椎不稳定骨折35例,疗效较满意,现报告如下。II$床资料1.回一般资料35例中男34例,女1例,年龄19~44岁,平均27岁。损伤部位:T128例,LI13例,L。12例,L32例。1.2损伤类型根据损伤机制、X线片、CT检查,骨折类型均为屈曲型胸腰椎不稳定骨折。根据Frankel''分类,神经损伤类型分为A级21例,B级8例,C级4例,D级2例。1.3手术方法局部麻醉加强化,俯卧位,以伤椎为中心做包括上下各1个椎体的后正中切口,暴露棘…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微创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无神经损伤性胸腰椎骨折的手术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蚌埠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2012年2月—2013年10月采用微创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技术治疗无神经损伤性胸腰椎骨折18例。其中男性12例,女性6例,年龄25—56岁,平均41岁,T11椎体骨折2例、T12椎体骨折5例、L1椎体骨折7例、L2椎体骨折4例,车祸伤7例,重物砸伤3例,高处坠落伤8例。脊柱骨折按AO分型均为A型骨折,无脊髓或神经根损伤的临床表现。测定手术前后患者的伤椎前缘高度及Cobb角,并作统计分析。结果18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18个月,平均13个月。手术切口均为4个长约1.5~2.0cm的皮肤切口,远较常规腰椎后路开放手术为小;术中出血量约60~100ml,远较常规腰椎后路开放手术为少;均于术后2周腰痛明显缓解后带支具下床,术后患者的伤椎前缘高度及Cobb角均有所恢复,且较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脊髓神经损伤、切口感染、不愈合、腰背肌疼痛、椎弓根螺钉断裂等并发症发生。结论微创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无神经损伤性胸腰椎骨折,创伤小、出血少、恢复好、并发症少,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7.
不稳定性爆裂型骨折是因为脊柱外伤造成前柱和中柱的破坏 ,伴有后柱断裂的一类胸腰椎椎体骨折[1] 。我院自 1999年以来收治此类骨折 17例 ,均使用AR RIF器械[2 ] 内固定 ,术中节约大量时间 ,减少了出血 ,术后复查椎体复位情况良好 ,临床取得满意疗效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资料 17例 ,男 14例 ,女 3例 ,年龄 18~ 4 2岁 ,平均 31岁。损伤原因 :房屋坠落伤 9例 ,重物砸伤 6例 ,交通事故伤 2例。损伤脊段 :T12 7例 ,L15例 ,L2 4例 ,L4 1例。所有病例不同程度伴有脊髓损伤 ,见表 1。1 2 手术方法 :手术采用插管麻醉…  相似文献   

8.
手术治疗胸腰椎Chance骨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胸腰椎Chance骨折的发生机制和诊治方法.方法 2006年7月~2008年1月治疗胸腰椎chance骨折18例,平均年龄29.6岁.损伤部位:T111例,T125例,L17例,L2 4例,L31例;按Denis分型:Ⅰ型11例,Ⅱ型5例,Ⅲ型2例,Ⅳ型0例.全部患者采用经后路手术治疗,行椎弓根螺钉钉棒固定.结果 随防时间平均9.5个月.骨折复位满意,椎体前份高度恢复,分离的后部结构闭合.术前有神经损伤的患者术后不同程度恢复,植骨全部骨性愈合.结论 Chance骨折属屈曲牵张型损伤,不只发生于车祸伤,CT矢状位重建对诊断有重要意义.其损伤涉及了脊柱的三柱,属于不稳定骨折,需要手术内固定治疗.后路经椎弓根螺钉钉棒固定可以达到满意复位、脊柱的三柱即刻稳定等,是治疗Chance骨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伤椎置钉单节段固定植骨融合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13年4月采用伤椎置钉单节段固定植骨融合术治疗的35例胸腰椎骨折患者的病历资料,其中男21例,女14例;年龄25~67岁,平均年龄34.6岁;重物压砸伤6例、车祸致伤18例、高处坠落19例;T11椎体骨折2例、T12椎体骨折13例、L1椎体骨折10例、L2椎体骨折10例;10例合并不同程度的脊髓损伤,14例合并椎间盘损伤;A1型骨折9例、A2型骨折13例、B2型13例,所有骨折椎体的双侧椎弓根均完整。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内固定及植骨,术中未发生血管、神经损伤,随访时间6~24个月。所有患者的植骨全部融合,未发生感染及内固定断裂。末次随访时按照从庆武等制定的胸腰椎骨折疗效标准评定,优13例、良17例、可5例。结论:伤椎置钉单节段固定植骨融合术可有效恢复骨折椎体高度、纠正后凸畸形、缓解疼痛,对脊柱活动功能影响较小,并发症少,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C T扫描在胸腰椎爆裂性骨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在本院检查治疗的56例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 C T表现;结果 56例共有62个爆裂性骨折的椎体中,稳定性骨折20个椎体,不稳性骨折有42个椎体.结论 CT扫描能很好地显示脊柱骨折的类型,和椎管狭窄程度,对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稳定性能作出准确的评估,及对脊髓损伤程度作出推测,给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提准确的必要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新型内固定系统在治疗胸腰椎不稳定性骨折中应用较广,疗效确切。我院从1999年5月~2002年5月,采用AF钉系统治疗胸腰椎损伤患者52例,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52例,男41例,女11例;年龄20~65岁。受伤原因:高处坠落伤35例,塌方压伤12例,车祸伤5例。伤后就诊时间:2小时~48小时42例,48小时~1周者10例。X线正侧位片及CT扫描示骨折部位:T117例,T1211例,L120例,L210例,L34例。其中双椎体骨折4例,CT扫描显示47例椎管内有不同程度的占位性改变。脊髓损伤按照Frankel神经功能分级:A级6例,B级3例,C级5例,D级13例,E…  相似文献   

12.
胸腰椎爆裂骨折并脊髓不全损伤24例的早期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天君  史亚民  侯树勋  姚长海  孙彦 《医学争鸣》2002,23(12):1139-1139
1 临床资料  1993年以来我所对 2 4 (男 8,女 16 )例胸腰椎爆裂骨折并脊髓不全损伤患者施行早期手术 .年龄 2 0~ 5 4(平均 33)岁 .骨折部位及类型 :T1 2 6例 ,L1 12例 ,L2 4例 ,L3及 L4 各 1例 ,均为爆裂骨折并脊髓不全损伤 .术前 ASIA分级 :A级 2例 ,B级 6例 ,C级 7例 ,D级 9例 .手术距受伤时间 5~ 2 4 h.术前行 X线照片与 CT检查以确定脊髓受压部位及范围 .确诊后 ,iv大剂量的激素和甘露醇 .局麻加强化或全麻俯卧位手术 .常规显露伤椎及相邻上下各一节段椎体棘突、椎板及横突 .于相邻椎体安置椎弓根螺钉 ,椎板切除根据有无棘突…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核磁共振成像(MRI)诊断胸腰椎爆裂性骨折中后部韧带复合体(PLC)损伤的准确性及损伤机制.方法:将60例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病人术前MRI诊断结果与手术结果相对比,得出MRI诊断后部韧带复合体中棘上韧带(SSL)和棘间韧带(ISL)损伤的准确率.将病人分为PLC完整组和PLC损伤组,对比两组间脊髓神经损伤程度及椎板骨折发生率大小.结果:MRI诊断SSL和ISL损伤的准确率分别为89.6%和93.0%,T1加权像诊断SSL损伤特异度明显高于T2加权像(P<0.05).PLC损伤组中病人脊髓神经损伤程度及椎板骨折发生率均明显高于PLC完整组(P<0.05).结论:MRI检查是诊断胸腰椎爆裂性骨折中后部韧带复合体损伤的可靠工具.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选择性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爆裂型骨折的可行性.方法选择7例无神经损伤且无严重椎管占位的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爆裂型骨折患者局麻下行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比较手术前后伤椎高度,观察术后患者症状改善及有无并发症发生.结果 7例无神经损伤的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爆裂型骨折患者顺利完成手术,术后24h内疼痛均明显缓解.骨折椎体前缘、中部高度基本恢复,患者均能于术后早期下地行走,未发现神经损伤、骨水泥渗漏,椎管狭窄等并发症.结论对无神经损伤且无严重椎管占位的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爆裂型骨折患者进行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治疗有可行性.宜局麻下手术.如果操作准确,观察严密可避免椎管狭窄和骨水泥渗漏,能恢复伤椎的高度,并能早期活动和缓解疼痛.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后路减压钉棒系统内固定结合伤椎植骨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合并脊髓损伤的疗效。方法2007年8—2014年5月,采用后路减压钉棒系统内固定结合伤椎植骨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患者49例,比较术前及末次随访时脊髓神经功能Frankel分级、椎体前缘高度比及Cobb角。结果经过10个月~23个月,平均(12.5±2.2)个月的随访,所有患者均未出现内固定物松动、断裂等并发症。至末次随访时,脊髓损伤Frankel分级:A级3例,B级8例,C级10例,D级11例,E级17例。骨折椎体前缘高度比及Cobb角均较术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后路减压钉棒系统内固定结合伤椎植骨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合并脊髓损伤可获得良好的脊柱稳定性,明显改善损伤脊髓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脊髓损伤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 对245例脊髓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45例脊髓损伤患者年龄(38.4±12.5)岁,其中20~49岁占72.7%;男女比例为5.3 ∶1;农民和工人占67.3%.致伤主要原因依次为交通事故伤(39.2%)、高处坠落伤(30.2%)、重物砸伤(12.2%)、摔伤(10.6%).骨折以下颈椎(C4~6)及胸腰椎移行部(T11~L2)为好发部位.脊髓损伤以颈髓损伤为主(55.5%).不完全脊髓损伤发生率高于完全性脊髓损伤;胸脊髓完全性损伤发生率最高(47.1%).并发症发生率为50.2%,以泌尿系感染(40.0%)、压疮(13.9%)、呼吸系感染(5.7%)多见.结论 脊髓损伤以青壮年多见,致伤原因以交通事故致伤多见;C4~6与T11~L2是脊柱椎体骨折常见部位;颈髓损伤发生率最高;胸髓完全性脊髓损伤发生率最高;最常见并发症是泌尿系感染.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分析胸腰椎爆裂骨折中柱损伤的病理特点,探讨其与脊髓神经损伤的关系及手术治疗价值。方法对97例胸腰椎爆裂骨折,结合X线片、CT、MRI检查,测量椎管阻塞狭窄率,分析占位骨块形态、移位特征及椎间盘、后纵韧带损伤情况,选择不同手术方式,比较术前术后伤椎压缩百分比和后凸Cobb角及椎管狭窄率、脊髓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术后所有患者骨折椎体均得到良好复位,随访6~28个月,4~6个月后88例植骨获得骨性融合,脊髓神经功能Frankel分级有1~3级恢复,术前、术后伤椎压缩百分比、后凸Cobb角及椎管狭窄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合并椎间盘损伤的9例,未做植骨融合,随访发现取除内固定后6例出现椎体高度及Cobb角不同程度丢失。结论胸腰椎爆裂骨折致椎管管径减小与脊髓神经损伤间有相互关系,椎管内不同形态的占位骨块预示着不同程度的瞬间暴力和脊髓神经原发损伤;选择适当的手术方式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椎间盘损伤对脊柱稳定性的潜在影响应予以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18.
庞彤  宁金沛  梁柱德  谭叙强  黄声乐 《广西医学》2003,25(11):2261-2263
胸腰椎骨折在脊柱骨折中是最常见的骨折 ,其中爆裂型骨折常并有骨折块的移而至椎管骨性受压 ,而引起脊髓受损伤。这类骨折常需手术减压以解除压迫 ,使受损伤的神经功能尽可能的得到恢复 ,以及重建脊柱的稳定性。作者应用胸腰椎侧前方减压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型骨折 11例 ,随访 6~ 2 4个月 ,疗效良好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共 11例 ,男 9例 ,女 2例。年龄 18~ 6 2岁 ,平均 30岁。致伤原因 :车祸伤 7例 ,高处坠落伤 3例 ,跌伤 1例。骨折部位 :T12 2例 ,L16例 ,L2 1例 ,L3 2例。全部病例均为新鲜骨折。所有病例均伴…  相似文献   

19.
1 临床资料 2003/2006年我院采用AF系统治疗胸腰椎暴裂骨折32(男24,女8)例,年龄23~64(平均41.2)岁.高处坠落伤12例,车祸伤20例.损伤部位:T11 4例,T12 9例,L1 15例,L2 3例,L3 1例.  相似文献   

20.
我院 1996年 5月至 1999年 5月应用 Dick系统治疗胸腰椎骨折 2 5例取得较满意的疗效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 2 5例胸腰椎骨折 ,男 2 0例 ,女 5例 ,年龄 17~ 6 0岁 ;骨折部位 :T1 0 1例 ,T1 1 2例 ,T1 2 6例 ,L110例 ,L2 6例 ;骨折类型 :屈曲压缩性骨折 (非稳定 ) 16例 ,爆裂型骨折 5例 ,骨折并脱位 4例。所有病例均合并不同程度脊髓或马尾损伤 ,其中完全性损伤 9例。1.2 手术方法 :俯卧位 ,以骨折椎体为中心 ,作正中切口 ,至少暴露包括伤椎上、下 3个椎体的上、下关节突 ,椎板及横突。作椎板切除减压后 ,确定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