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36 毫秒
1.
目的 探讨以68镓(68Ga)标记的靶向前列腺特异性膜抗原(PSMA)分子探针PSMA-11为示踪剂的PET-CT(68Ga-PSMA-11 PET-CT)辅助前列腺癌全病程管理的应用效果.方法 收集2019年1月31日至12月31日于海军军医大学(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接受68Ga-PSMA-11 PET-CT检查的386例前列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回顾分析68Ga-PSMA-11 PET-CT对初诊、正在接受放射治疗和/或内分泌治疗、术后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水平持续升高或生化复发患者病灶转移和局部侵犯的检出情况.分析病灶总转移率及区域淋巴结转移、前列腺床侵犯或前列腺包膜外侵犯、骨转移、非区域淋巴结和/或脏器转移的发生情况.结果 160例初诊列腺癌患者中44.4%(71/160)发生病灶转移或局部侵犯,患者PSA水平≥30.0ng/mL时69.0%(49/71)的患者发生病灶转移或局部侵犯,其中50.7%(36/71)发生骨转移.157例正在接受放射治疗和/或内分泌治疗的患者中,68.2%(107/157)发生病灶转移或局部侵犯,其中32.5%(51/157)为区域淋巴结转移、9.6%(15/157)为前列腺床侵犯、47.1%(74/157)为骨转移、19.7%(31/157)为非区域淋巴结和/或脏器转移.69例术后PSA水平持续升高或生化复发的前列腺癌患者中,52.2%(36/69)发生病灶转移或局部侵犯,其中17.4%(12/69)、11.6%(8/69)、5.8%(4/69)的患者仅分别发生区域淋巴结转移、骨转移、非区域淋巴结和/或脏器转移,2.9%(2/69)仅发生前列腺床侵犯,10.1%(7/69)发生区域淋巴结转移合并骨转移,2.9%(2/69)发生骨转移合并非区域淋巴结和/或脏器转移,1.4%(1/69)发生区域淋巴结转移合并非区域淋巴结和/或脏器转移.结论 对于PSA水平≥30.0ng/mL的初诊前列腺癌患者,推荐行68Ga-PSMA-11 PET-CT检查进行术前评估;对于正在接受放射治疗和/或内分泌治疗的患者,68Ga-PSMA-11 PET-CT检查利于监测病情;对于术后PSA水平持续升高或生化复发的患者,68Ga-PSMA-11 PET-CT检查可明确病灶转移情况.  相似文献   

2.
目的:提高对临床罕见的前列腺粘液腺癌(MC)的认识和诊疗水平。方法:7年间收治前列腺粘液腺癌4例,2例行前列腺根治性切除术+盆腔淋巴结清扫术,2例给予去势手术及氟他胺抗雄激素治疗。结果:随访2-49个月,平均23个月,均存活,血清tPSA均低于0.2ng/mL。其中1例血尿消失;另1例骨转移病灶较前缩小,无骨痛,余患者复查ECT提示未见明显骨转移,血清前列腺特异抗原水平下降。结论:前列腺粘液腺癌治疗原则与普通前列腺癌相同,内分泌治疗对前列腺粘液腺癌仍有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本研究旨在对比研究PET-CT和MRI在宫颈癌盆腔淋巴结转移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2年9月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接受广泛性子宫切除和盆腔淋巴结清扫术的79例宫颈癌病人资料,所有患者术前均行PET-CT和MRI检查。结果 79例病人中有22例(27.8%)存在盆腔淋巴结转移。PET/CT和MRI检测淋巴结转移的敏感度分别为31.8%和59.1%(P=0.07);PET/CT和MRI的特异度分别为86.0%和66.7%(P=0.027)。PET/CT和MRI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589和0.629(P=0.570)。结论 PET-CT诊断宫颈癌盆腔淋巴结转移的敏感性低于MRI,但特异性优于MRI。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新型正电子发射型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体层摄影图像融合(PET-CT)示踪剂11C-胆碱对前列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4例前列腺病变患者的11C-胆碱PET-CT显像。前列腺癌12例,良性前列腺增生12例,均经组织病理学确诊,注射11C-胆碱后5min获取数据。对前列腺增生组织和前列腺癌部位分别计算标准摄取值(SUV)。结果:良性前列腺增生~(11)C-胆碱PET-CT表现为前列腺内放射性分布较均匀,轻度摄取增高或前列腺左右侧对称性结节状轻度摄取增高,平均SUV值为2.2(1.3~3.68)。前列腺癌11C-胆碱PET-CT表现为前列腺内局限性、灶状非对称性异常放射性浓聚或弥漫性不均匀性明显异常放射性摄取增高,平均SUV值8.7(2.3~29.61)。盆壁骨转移和盆腔内增大淋巴结均表现为异常放射性浓聚。结论:11C-胆碱PET-CT对前列腺癌的诊断、盆腔淋巴结转移及盆壁骨转移的检出具有较高的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18氟代脱氧葡萄糖(~(18)F-FDG)PET-CT联合血清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SCC-Ag)对检测宫颈癌盆腔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7年9月本院收治的56例宫颈癌术后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患者分别行~(18)F-FDGPET-CT、血清SCC-Ag检查以及~(18)F-FDGPET-CT联合血清SCC-Ag检测,并以术后病理结果或随诊(随访时间≥6个月)结果为金标准,评估三者对宫颈癌盆腔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结果 ~(18)F-FDGPET-CT联合血清SCC-Ag诊断宫颈癌盆腔淋巴结转移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91.67%、85.00%、89.29%,较~(18)F-FDG PET-CT诊断或血清SCC-Ag检测宫颈癌盆腔淋巴结转移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69.44%/75.00%、80.00%/65.00%、73.21%/71.43%)高。结论 ~(18)F-FDG PET-CT联合血清SCC-Ag检测对宫颈癌盆腔淋巴结转移的诊断有较高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度,有一定临床推广应用优势。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肾癌根治术中淋巴结快速冰冻切片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分析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1995年1月至2014年1月650例肾癌根治术病例,157例进行了区域性淋巴结清扫,120例发现肿大淋巴结,36例术中行淋巴结冰冻切片,比较有无淋巴结肿大者的实际淋巴结的转移率,及术中冰冻病理与术后石蜡病理的吻合情况。结果120例发现肿大淋巴结患者中27例术后证实有淋巴转移;36例术中送肿大淋巴结快速冰冻病理检查,8例(22.2%)提示有转移淋巴结,28例(77.8%)提示淋巴结炎性反应。8例提示淋巴结转移的患者中2例术后病理发现其他淋巴结转移。28例提示淋巴结炎性反应的患者中仅1例术后提示淋巴结转移。结论对于有淋巴结肿大的肾癌患者,根据术中冰冻结果决定是否行淋巴结清扫术,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PET-CT诊断早期子宫颈癌淋巴结转移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10月至2012年10月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术前行PET-CT检查的所有Ⅰ a~Ⅱa期子宫颈癌患者资料.并将淋巴结病理结果与区域淋巴结的组织径线相联系并比较.结果 共有102例患者纳入本研究.28.4%的患者存在盆腔淋巴结转移.PET-CT检测盆腔淋巴结转移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为分别为37.9%、91.8%、66.7%及 79.8%.11.1%的患者存在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PET-CT检测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为分别为40.0%、97.5%、66.7%及92.9%.真阳性和假阴性2组淋巴结的平均径线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PET-CT诊断早期子宫颈癌淋巴结转移的敏感性较低,特异性较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前列腺偶发癌的诊断及治疗。方法 :前列腺切除标本行HE染色病理报告为腺癌者行双侧睾丸切除术。结果 :71例良性前列腺增生中检出腺癌 5例 ,随访半年至 3年 ,均未发现复发及转移。结论 :对偶发性前列腺癌 ,术后行双侧睾丸切除术 ,可提高生存率 ,减少复发及转移。  相似文献   

9.
王玉环  马树东  包和婧 《广东医学》2016,(17):2688-2688
患者,男,51岁,因背部疼痛1年余,肺癌骨转移确诊1月余于2015年10月8日入住我院。2015年7月前开始出现颈项部僵硬及紧绷感,颈部活动明显受限,右侧为重,仍无四肢感觉或运动障碍,无烟酒史,至我院脊柱科就诊,入院查体:四肢痛触觉正常,肌力V级,腱反射(++),病理征阴性。行颈椎正侧位提示“颈椎棘突多发骨质破坏”。2015年9月16日磁共振示寰椎后弓、C2~7双侧椎板及棘突呈膨胀性骨质破坏,C4~7椎体水平椎管右侧受累,多考虑为转移瘤可能;双侧颈部多发淋巴结影,多考虑为转移性,较大者为0.8 cm。2015年9月18日我院CT (图1)示:右肺上叶尖段结节影,大小约1.8 cm ×1.5 cm,并纵隔、右侧肺门多发淋巴结转移,较大者直径2.3 cm;双侧颈部及双侧锁骨上窝多发稍大淋巴结,较大者直径约0.8 cm。 C2~6椎体附件多发骨质破坏,考虑骨转移。于2015年9月18日脊柱外科在局麻下行经皮穿刺、C2棘突活检术,后送病理免疫组化:肌酸激酶(CK)(+),甲状腺转录因子-1(TTF-1)(+), NapsinA (+), CK5/6(-), p63(-), CK7(+),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 ALK-D5F3(-)(颈椎棘突灶)转移性低分化腺癌,免疫表型提示来源于肺。病理基因检测:发现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EGFR)基因18号外显子靶位突变,未发现存在EGFR基因19、20、21号外显子靶位。后入肿瘤科于2015年10月10日肿瘤标志物:CA24227.85 U/mL、CA19929.80 U/mL、组织多肽特异性抗原( TPS )134.00 U/mL、癌胚抗原(CEA)4.08 ng/mL。2015年10月10日开始服用厄洛替尼(0.15 g,口服每日1次)分子靶向治疗,并输注伊班膦酸钠注射液4 mL 护骨治疗。2015年12月2日(厄洛替尼治疗50 d后)复查CT(图2):对比前片(2015年9月16日)右肺上叶尖端可见结节状致密影,大小约7.46 mm ×6.4 mm,较前片体积明显缩小,纵隔内气管气管隆突上方,主肺动脉窗内见多发小淋巴结显示,最大直径约8.34 mm,较前片比较,体积减少,双侧锁骨见多发淋巴结影,较大者直径约0.8 cm;C2~6椎体附件多发骨质破坏,考虑骨转移,较前相仿。复查肿瘤标志物:CA2427.4 U/mL、CA19919.90 U/mL、TPS 34.50 U/mL、CEA 2.10 ng/mL。继续厄洛替尼治疗,定期护骨治疗。2016年1月25日(厄洛替尼治疗100 d后)复查胸部CT(图3):对比前片(2015年12月2日)右肺上叶尖段可见结节状致密影,大小约7.5 mm ×6.4 mm,大致同前,纵隔内气管气管隆突上方,主肺动脉窗内见多发小淋巴结显示,最大直径约8.34 mm,较前片比较,体积减少,双侧锁骨见多发淋巴结影,较大者直径约0.8 cm;C2~6椎体附件多发骨质破坏,考虑骨转移,较前相仿。复查肿瘤标志物示:CA2424.9 U/mL、CA19917.50 U/mL、TPS 102.3 U/mL、CEA 1.04 ng/mL。  相似文献   

10.
吕晓娟  俞华  陈鲁 《现代实用医学》2011,23(8):917-918,920
目的探讨早期浸润性子宫颈癌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的临床病理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了行手术治疗且术中行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切除的114例ⅠB1~ⅡA2期子宫颈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单因素、多因素分析早期浸润性宫颈癌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结果 114例患者术后病理证实,腹主动脉旁淋巴转移11例(9.65%),盆腔淋巴结转移55例(48.25%),其中髂总淋巴结转移21例(18.42%)。单因素分析显示:浸润深间质、脉管瘤栓、盆腔淋巴结转移、髂总淋巴结转移、血清鳞状上皮癌抗原水平与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有关(〈0.05),进行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仅髂总淋巴结转移是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独立的危险因素。结论髂总淋巴结转移是早期浸润性宫颈癌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相关的独立高危因素。  相似文献   

11.
汤元杰  孙颖浩  高旭 《上海医学》2004,27(5):295-297
目的 探讨前列腺癌根治术前新辅助治疗的疗效。方法  31例经前列腺活检证实为局限性前列腺癌患者 ,其中 12例于前列腺癌根治术前辅以诺雷德加氟他胺 (新辅助治疗组 )平均治疗 5 .6个月 ,19例单纯行前列腺癌根治术 (单纯根治术组 ) ,比较两组的临床特征。结果 两组患者的盆腔淋巴结清扫阳性率为 12 .9%(4 / 31例 ) ,术后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 (PSA)水平明显下降 (P <0 .0 1)。新辅助治疗组药物治疗后血清PSA明显降低 (P <0 .0 1) ,8例临床分期降低 ,术后前列腺切缘阳性 2例 ,精囊浸润 1例 ,淋巴结转移 1例 ;单纯根治术组前列腺切缘阳性 7例 ,精囊浸润 4例 ,淋巴结转移 3例。两组的前列腺切缘阳性率、精囊浸润率、淋巴结转移率的差异有显著性 (P值均 <0 .0 5 ) ,而手术时间、失血量和Gleason评分的差异无显著性 (P值均 >0 .0 5 )。结论 前列腺癌根治术是治疗局限性前列腺癌最有效的方法 ,术前辅以新辅助治疗可降低前列腺癌的临床分期和病理分期 ,其对远期疗效的影响有待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12.
李波 《基层医学论坛》2013,17(14):1833-1834
目的观察磁共振前列腺成像套餐对前列腺癌诊断的应用价值,结合前列腺特异抗原(PSA)化验,比较磁共振成像与螺旋CT动态增强对前列腺癌诊断的准确性。方法收集我院病理确诊前列腺疾病患者20例,均行磁共振前列腺成像套餐及64排螺旋CT动态增强扫描。结果术后病理确诊前列腺癌16例,前列腺结节状增生4例。磁共振诊断前列腺癌18例,前列腺结节状增生2例;螺旋CT扫描动态增强均见前列腺明显肿大,其中强化不均仅7例,突破前列腺包膜3例,盆腔淋巴结肿大及骨转移各4例。结论相较CT动态增强扫描,磁共振成像对前列腺癌敏感性较高,但可能出现假阳性,DWI序列与波谱成像诊断价值更高。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PET-CT)、CT检查在口腔鳞癌(OSCC)患者颈部淋巴结转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7年1月-2018年12月在我院经手术病理明确诊断的OSCC患者98例,术前均行PET-CT、CT检查,以手术病理结果为金标准,分析两种检查方法对颈部淋巴结转移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等差异。结果 98例OSCC患者,术后病理证实颈部淋巴结阳性者38例,阴性者60例。术前PET/CT诊断OSCC患者颈部淋巴结转移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1.58%、80.00%、80.61%、72.09%、87.27%,高于CT检查的76.32%、73.33%、74.49%、64.44%、83.02%,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ET/CT对于OSCC颈部淋巴结转移的诊断有重要价值,较CT检查有一定优势。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与CT联合诊断甲状腺乳头状癌颈部微小转移淋巴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8月我院收治的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68例,均进行CT及超声诊断,以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来评价超声、CT及超声联合CT的检查率。结果超声对甲状腺乳头状癌恶性率为72.05%,CT对甲状腺乳头状癌的恶性率为83.82%,CT检出恶性率显著优于超声(P<0.05)。超声联合CT对甲状腺乳头状癌的恶性率为92.64%,显著优于单一CT与超声检查(P<0.05);术后病理诊断颈淋巴结转移61例(89.70%),无颈淋巴结转移7(10.29%);CT、超声、超声联合CT阳性预测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T、超声联合CT准确率显著优于超声(P<0.05)。结论甲状腺乳头状癌颈部微小转移淋巴经CT与超声检出率比较,CT诊断效果显著较佳,通过超声联合诊断CT可显著增强甲状腺乳头状癌颈微小淋巴转移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超声、CT、MRI对子宫内膜癌分期、粘膜层侵犯及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5年4月我院收治且经病理证实为子宫内膜癌的8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术前均已接受超声、CT、MRI检查,且影像学资料完整,比较不同影像学检查方法对子宫内膜分期、粘膜层侵犯及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结果 MRI与病理分期符合度最高,为97.5%;80例患者术后病理证实肌层浸润58例,45例术前超声提示肌层受侵,44例CT提示受侵,52例MRI提示受侵;14例病理证实宫颈浸润,超声、CT、MRI分别检出16例、12例、15例;术后病理提示淋巴结转移9例,超声、CT、MRI分别检出2例、8例、10例。结论 MRI在子宫内膜癌术前分期、粘膜层侵犯、淋巴结转移评估方面效能最佳,CT次之,超声最低。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肺腺癌是否因淋巴转移而需进行系统性淋巴清扫并寻找预测因素。方法通过回顾性分析198例外周型小结节的肺腺癌患者发生淋巴结转移的情况,并对患者的临床因素进行分析,记录曾行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 PET-CT)检查患者的最大标准摄入值( SUVmax),单因素与多因素进行相应分析,寻找容易使淋巴结转移的临床相关因素。结果34例CT影像学类型为纯磨玻璃影患者中无淋巴结转移,混合型磨玻璃影的72例患者中67例(93.1%)无淋巴结转移,只有5例(6.9%)患者发生淋巴结转移,而表现为实性结节的92例患者中共有29例(31.5%)发生淋巴结转移,P〈0.01,差异有显著性。单因素分析中,肿瘤直径大于1cm,混合性结节及实性结节及CEA〉5μg/L成为重要预测因素。另外通过行PET-CT患者中最大标准摄入值的分析表明,SUVmax〉5时,患者发生淋巴转移的发生率更高,P〈0.05,差异有显著性。对这类患者需要实行淋巴结清扫。结论肺腺癌患者在高分辨CT 纯磨玻璃影的患者淋巴结转移较少。肿瘤直径大于1cm,影像学表现为混合性结节或实性结节,癌胚抗原CEA〉5μg/L,PET-CT检查的SUV-max〉5的情况有淋巴结转移发生,暗示需要进行系统性淋巴结清扫。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前列腺基底细胞癌的临床特点及其诊治方法。方法分析1例前列腺基底细胞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并结合文献对前列腺基底细胞癌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治疗及预后进行分析。结果肿瘤位于前列腺左侧叶,切面实性,灰白色。组织学检查:癌细胞排列成实性团块状或筛网状,瘤细胞体积较小,细胞核大并呈卵圆形,大小一致,胞浆少,可见核分裂象。肿瘤呈浸润性生长,肿瘤边缘部分见前列腺基底细胞增生,病理诊断为前列腺基底细胞癌。肿瘤组织中前列腺基底细胞特异抗体(34E12)、p53和p63基因阳性表达,PAP、PSA和S100蛋白阴性表达。术后患者恢复良好,无尿失禁及血尿。随访27个月未见肿瘤复发及转移。结论前列腺基底细胞癌是一种罕见的前列腺恶性肿瘤,虽然具有惰性生物学行为,但常与前列腺腺癌伴发,且肿瘤有侵袭和转移的潜能,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应作为治疗的第一选择。  相似文献   

18.
The most common method of spreading of prostate cancer is via direct invasion to the pelvic organs or vertebral bodies. Supraclavicular lymph node metastasis is uncommon in patients with prostate cancer. Previously researchers have shown that the prognosis after such a presentation is generally poor. We herein present three patients with prostate carcinoma presenting with supraclavicular lymph node enlargement at the initial diagnosis. Abdominal computed tomography showed multiple enlarged lymph nodes in retroperitoneal space. All of our patients had hormone therapy and the prostate specific antigen (PSA) level declined. The mean follow up time was 16 months (range, 6-24 months). None of our patients experienced progression during follow up. Prostate carcinoma should always be considered in the differential diagnosis of elderly men with cervical lymphadenopathy, even in the absence of lower urinary tract symptoms. Evaluation of the PSA level and lymph node biopsy with PSA immunohistochemistry stain can lead to the final diagnosis. In addition, hormone treatment has been shown to be of benefit even in patients in the advanced stages.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18F-脱氧葡萄糖(18F-FDG)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PET-CT)糖代谢参数和甲状腺癌临床病理的关系。方法收集2015年1月~2018年12月在我院行18F-FDG PET-CT显像检查并经手术病理证实的甲状腺癌患者49例,分别对甲状腺癌灶和正常组织的最大标准摄取值(SUVmax)进行测量,分析不同病理类型及有无淋巴结转移的甲状腺癌灶的SUVmax的差异。结果49例患者,18F-FDG PET-CT显像共检出癌灶49个。病理检查发现癌灶57个,分化型甲状腺癌38例,非分化型甲状腺癌11例;淋巴结转移22例,无淋巴结转移27例。甲状腺癌灶SUVmax为(5.39±1.42),明显高于正常甲状腺组织(1.62±0.39)(P<0.05)。分化型甲状腺与非分化型甲状腺癌的SUVmax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有淋巴结转移与无淋巴结转移的甲状腺癌灶SUVmax对比亦无统计学差异(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甲状腺癌灶SUVmax与病灶大小呈正相关(r=0.412,P<0.05)。结论18F-FDG PET-CT显示糖代谢增高对甲状腺癌有高度提示价值,但糖代谢水平与肿瘤病理类型及肿瘤分期可能无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20.
骨髓前列腺特异抗原诊断前列腺癌骨转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检测骨髓前列腺特异抗原(PSA)筛选前列腺癌骨转移的价值。方法:选择20例前列腺癌患者,按同位素骨扫描结果,分为无骨转移的阴性组(8例)和有骨转移的阳性组(12例),20例良性前列腺增生症患者为对照组,分别检测骨髓及血清中PSA值,并测定骨髓PSA与血清PSA的比值。 结果:有骨转移组和无骨转移组骨髓PSA值差异有显著性(P<0.05),以骨髓/血清PSA比值为0.70作为筛选骨转移阳性的参考值时,预测前列腺癌骨转移的敏感性为78%,特异性为86%,准确率为73%。 结论:骨髓PSA与前列腺癌骨转移有关,可作为前列腺癌骨转移的肿瘤标记物,骨髓/血清PSA比值0.70可作为骨转移的筛检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