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据妇产科统计显示,育龄妇女放置宫内节育器(即“上环”)的成功率约在85%~90%左右,也就是说绝大部分妇女在上环后即可避孕。但有10%-15%的妇女上环会失败。归纳起来不外乎两种情况,一是节育环脱落,二是带环后怀孕。节育器(环)对子宫而言是一种异物,它能促使子宫收缩将其排出,一般多与月经同时流出,本人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总结剖宫产术后上环模式的临床效果及其应用价值。方法在产妇实施剖宫产后给予安置宫内节育器措施,术后通过定期B超检查进行检查,通过B超检查准确判断宫内节育器的位置和形态,通过观察宫内节育器是否存在下移,月经量是否改变来判断该模式优劣。结果150例剖宫产术后产妇中,上环者中下移31例,下移率20.7%,150例阴道分娩者中下移30例,下移率20%,两组产妇相比较结果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剖宫产术后上环下移率与自然分娩者相近,从长远来看,剖宫产术后上环并不会对产妇月经产生任何影响,但是为了保证上环效果,术后需安排患者进行定期检查,如果产妇出现下移应该及时采取补救措施,避免带器妊娠,定期行B超检查,以确定子宫形态及太小,尽量准确估计上环的大小、型号,使环与子宫大小相适应,降低宫内节育器的下移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宫内节育器(IUD)使用与子宫内膜癌的关系。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调查上海市区1997年1月~2000年12月间确诊、年龄在30~69岁之间的子宫内膜癌患者(n=1204)和普通对照人群(n=1212)的一般情况、月经生育史、饮食、个人生活习惯、口服避孕药(OC)及宫内节育器使用情况、疾病及家族史等。采用非条件Logisfic回归模型分析宫内节育器使用与子宫内膜癌的关系。结果上海市区女性所使用的宫内节育器类型主要为金属环和V型塑料环。分别占使用者的68.1%和20.7%。与从未使用过宫内节育器的女性比较,使用者发生子宫内膜癌的危险性显著降低。调整后OR=0.57(95%CI=0.47~0.69),且随使用时间增加而降低。分层分析显示,在从未服用口服避孕药的女性中,曾使用IUD者发生子宫内膜癌的危险降低,OR=0.51(95%CI=0.41~0.64)。结论绝经前后女性使用宫内节育器可能会降低子宫内膜癌的风险。  相似文献   

4.
2002年的世界卫生组织统计数字显示全世界已有1.56亿妇女使用宫内节育器(intrauterine contraceptive device,IUD),其中亚洲国家使用者占多数,中国使用者几乎占全世界的2/3。有研究表明我国使用IUD的育龄妇女人数在1亿以上。随着国家对避孕方法知情选择工作的推进,IUD的使用者呈上升趋势。宫内节育器不仅用于避孕,也广泛用于治疗妇科疾病。目前,对IUD的研究在临床效果、安全性及不良反应方面的研究较多。本文主要对近10年来IUD所致子宫异常出血的原因的研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5.
为什么带宫内节育环还会怀孕黑龙江读者一兰来信问:宫内节育器是常用的避孕方法,但个别带器妊娠是有的。其原因主要是宜内节育器在宫内的位置发生了变化,如环下移或们到子宫腔一侧,这种情况往往发生于哺乳期上环的妇女。上环时,子宫较小,选择了较合适的环。过一段时...  相似文献   

6.
宫内金属节育器异位包括子宫内节育器嵌顿或包埋于肌壁之间以及节育器子宫外异位。我国广泛使用闭合型环状金属节育器,节育器一旦异位于腹腔,可能危及带环者生命。现综合病例报告如下: 一般资料:1.年龄与孕产次:最小者24岁,最大者38岁。均为育龄妇女。孕产次为1~4胎。2.上环时间:15例中,11例为产后50~100日哺乳期、闭经时期上环:占11/15例为多数。1例为产后一年哺乳期闭经时期上环。3例为人工流产术后上环。3.上环期限:15例中最短一个月,最长者一年。4.上环单位:15例中有14例在基层医疗单位;卫生院或卫生所,由助产士或乡村医生上环,仅一例在某医院上环。  相似文献   

7.
宫内节育器的超声诊断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正> 宫内节育器是一种常用的节育器具,我国育龄妇女使用者占全世界的80%以上,是目前我国应用最为广泛的避孕工具。目前对节育器的检查有X线、宫腔镜及超声诊断。但X线检查只能显示节育器存在于盆腔内,而不能反映在宫腔内的准确位置及与宫壁关系;宫腔镜只可直接观察节育器在宫腔的情况,但节育器全部埋入宫壁则很难发现。而超声能直观地显示节育器与子宫的确切关系,因此超声现已成为检测节育器的一种不可缺少的手段。  相似文献   

8.
宫内节育器历史回顾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宫内节育器(IUD)由古代节育器发展而来。古代阿拉伯和土耳其人在骆驼子宫内放入小石块以防止骆驼在沙漠长途旅行中妊娠而影响体力。11世纪中期报道了避孕托的应用,19世纪有金属制成的有柄避孕托应用。实际上这些装置未进入子宫腔,不是真正的IUD。首次用于人体的IUD为1909年波兰医生RiehardRichter设计,并报道了其避孕效果。至今IUD用于人类整整有100年的历史,一百年来,人类在IUD的研究方面做了许多努力,让我们一起来回顾IUD的发展历史。  相似文献   

9.
带环时间久了节育器会长到子宫肌肉里吗北京协和医院妇产科副教授吴慕珍放置宫内节育器避孕,俗称“带环”,是一种比较简捷、方便的避孕方法。我国的育龄妇女采用放置宫内节育器避孕的人占世界应用此法者的70%,而国内放置宫内节育器避孕的占40%。经大量的实践证明...  相似文献   

10.
文章旨在综述宫内节育器对生殖系统感染的影响。宫内节育器是目前育龄女性的主要避孕措施,安全性与有效性均较好。对于宫腔来说,宫内节育器属于一种异物,放入宫内节育器之后可能会对宫腔内微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甚至会引起子宫产生不良反应。为此文章主要综述近年来宫内节育器对生殖系统感染等并发症的相关研究。  相似文献   

11.
目的为提高子宫位置过度倾屈上环对象的节育器放置成功率,减少手术并发症及术后不良反应。方法对2010年1月-2012年12月于都县计划生育服务站自愿放置宫内节育器但子宫位置过度倾屈的上环对象300例,采取手法子宫复位后,把节育器放置管前端,根据子宫的屈度折成一定弯度后,再顺着子宫方向将节育器送至宫底部。结果放置安舒环和爱母环的成功率分别为96%和93%。对以上两类放置失败的对象改用Tcu220c后仍采用以上方法放置,都能放置成功。结论改变节育器放置管前端弯度配合手法子宫复位用于上环术,可提高节育器放置成功率和续用率,可供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2.
故事发生在二干多年前,古埃及的队队商旅,在横跨沙漠时,常常遇到队里母骆驼怀孕这样令人尴尬的事情。不知何时何人,突发奇想,或是恶作剧,将小石块放入母骆驼的子宫。从此,商旅们再也不用为长途跋涉中的母骆驼怀孕而操心。这可真是一件令人欣快的事情!然而,二千多年前的恶作剧者做梦也没想到,这几粒小石块以后竟会演变成一类人们控制自身繁衍的器具——宫内节育器;并在人类的文明史上,写上了重重的一笔。[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产后立即放入宫内节育器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世界上大多数临床医生认为至少应在产后或流产后6至12周放入宫内节育器。一般认为早期放入宫内节育器有很高的脱落率,并增加子宫穿孔的发生和生殖道的感染。从理论上讲,如果在胎盘排出后的第三产程后立即放入节育器应当比出院前后的产褥期放入更有利。但实践中产后放节育器例数太少,所以效果尚不能肯定。本文作者认为产后立即放入宫内节育器是切实可行的措施,至少用带药物的宫内节育器是有效的。据世界人口委员会和世界卫生组织(Population Council and WHO)对产  相似文献   

14.
新婚﹃上环﹄因人而异中国医科大学教授王永来周欣“上环”的学名是放置宫内节育器,由于它使用简便、避孕效果好,而且安全、经济,所以成为一种最重要的避孕措施。但是不是所有的新婚妇女都可以采用宫内节育器避孕,凡有下列情况者,均为“上环”的禁忌症:1.生殖器官...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回顾分析宫内节育器嵌顿取出困难的临床资料,分析原因并总结其治疗经验.方法 对本院2010年7月—2012年6月收治的28例宫内节育器嵌顿取出困难患者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嵌顿的节育器类型主要为爱母环和金属圆环分别占39.3%和53.6%;上环年数较短的育龄期妇女主要嵌顿的是爱母环,上环年数较长的妇女主要嵌顿的是金属圆环;部分嵌顿和完全嵌顿为67.9%和32.1%,均成功取出. 结论 爱母环的放置需定期复查,围绝经期妇女适时取环,阴道彩超、宫腔镜及腹腔镜手术是诊治节育器嵌顿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6.
宫内节育器与盆腔炎症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宫内节育器(简称IUD)用做非永久性的避孕方法可以追溯到古代,但仅在本世纪才发展成为有效的避孕工具广泛用于全世界。自1968年Scott报导危重疾病和死亡与宫内节育器有关以来,近十年期间,大量的研究报导了这种避孕方法对使用者的危险性,其中盆腔炎症(简称PID),子宫穿孔,异位妊娠,自然流产或感染性流产是特别重要的合并症。  相似文献   

17.
目前,全世界应用宫内节育器(intrauterine device,IUD)避孕的妇女人数达一亿多,而中国占8000多万,其使用率在我国约占各种避孕措施的40%左右^[1]。进入围绝经期妇女,由于卵巢功能逐渐衰退,生殖器官开始萎缩,仍安放IUD者,应于停经半年内取出^[2]。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分析计划生育手术时导致子宫穿孔的常见原因,探讨总结处理方法及预防措施.方法:选取本院2011年9月~2016年8月期间因计划生育手术时导致子宫穿孔患者15例,全部患者病例资料齐全,将患者各类资料、手术方式、操作情况进行回顾分析,整理归纳,分析子宫穿孔原因.结果:15例计划生育致子宫穿孔患者中负压人工流产术造成因素最高(33.33%),其次为药物流产清宫术(26.67%),放置宫内节育器(20.00%),取宫内节育器(13.33%),钳刮术(6.67%),数据可见表1;其中探针操作引起子宫穿孔风险最高46.67%,其次为上环器及宫内节育器(26.67%);通过科学、全面、妥善治疗后,患者均痊愈出院.结论:计划生育手术的入侵性操作有着较高的风险造成子宫穿孔,对此手术操作前需准确掌握患者病情状况,子宫情况,针对高风险因素进行防控规避,结合医师一流的操作技术来最大程度降低子宫穿孔风险,保证患者手术安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剖宫产后子宫放置宫内节育器的临床意义。方法321例剖宫产后子宫在超声引导下放置宫内节育器,于术后1、3、6、12个月定期随访;记录术前、术中、术后情况。结果子宫腹壁粘连占6.5%,术中置器困难、宫颈暴露困难分别为21.2%和19.9%。术中根据超声测量子宫径线选择节育器种类,在术后12个月续用率96.0%,宫型、元宫、花式、安宫、芙蓉、TCU220节育器的脱落率分别为3.3%、1.9%、0、0、0和0;带器妊娠率分别为0.6%、0、0、0、0和16.7%;因症取出率1.1%、0、0、0、0和16.7%。结论剖宫产后子宫放置宫内节育器,在术前、术中、术后应用超声指导,可帮助选择节育器种类并确保放置到位,避免术中不安全隐患,提高续用率。  相似文献   

20.
徐美清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2,22(24):5558-5559,5642
目的 对使用宫内节育器的女性发生生殖道感染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以降低生殖道感染率.方法 对255例使用宫内节育器妇女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主要包括患者的年龄、孕次、官腔深度、宫内节育器的使用时间、是否发生异常子宫出血、节育器有无尾丝和节育环种类.结果 生殖道感染的发生与孕次、官内节育器的使用时间、是否发生异常子宫出血、节育器有无尾丝和节育环种类相关;感染率为40.4%;阴道炎、宫颈炎、盆腔炎患者感染分别占39.8%、42.7%、17.5%.结论 尽量减少孕次、注意异常子宫出血、避免节育器携带尾丝和使用含铜节育器可有效减少宫内节育器使用者发生生殖道感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