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3 毫秒
1.
异病同治,是中医辨证论治的特点在临床上的具体体现。“证同治可异,证异治可同”是祖国医学治疗方法之一,证的相同相异,是决定异治或同治的前提。不同的疾病,相同的原因,表现为相同的证候,可用相同的方法治疗;不同的疾病,在其发展过程中,出现了同一性质的证候,也可用相同的方法治疗,这就是“异病同治”。我们自1990年12月~1996年5月应用此法于临床,以自拟方壮阳饮治疗脾肾阳虚所致多种疾病60例,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
夏米娜 《北方药学》2014,(3):117-118
同病异治是仲景常用治疗方法,在现代临床应用中十分广泛。同病异治指同一种疾病,因时、因地、因人不同,或由于病情进展程度、病机变化以及用药过程中正邪消长、病势变化等差异,采取不同治法,使疾病得到控制,进而逐渐痊愈。"同病异治"的治法最早是在《黄帝内经》中提出,对这一学术观点进行了详尽的论述。《素问·五常政大论》":西北之气,散而寒之,东南之气,收而温之,所谓同病异治也。"仲景在临床实践过程中,通过对疾病的观察,总结出根据同种疾病的邪正盛衰,表里寒热及病变部位的不同,四诊合参,辨证论治,制定不同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3.
中医中药是中国五千年传统文化的瑰宝和精髓,在治疗常见病、多发病和疑难病等方面独具特色和优势,对人类健康和世界文明产生了积极的影响。近年,国家对中医药创新发展再次提出殷切希望和鼓励,要"坚持中西医并重,推动中医药和西医药互相补充,以及发挥中医药在疾病治疗和预防中的特殊作用"。因此,积极发展中医药特色疗法,结合现代技术对中医药的治病机制进行系统的阐明,对中医药的国际化进程以及临床价值的挖掘具有重大的意义。"异病同治"是在中医辨证论治原则指导下产生的具有中医特色、可被现代医学验证并证明的诊疗理念。"异病同治"辨证论治观认为,人体是一个整体,从整体辨证出发,不同的疾病如果发病机理相同,仅疾病表观现象各异,则可以辨为同一证候,治疗上也可采用相同的方法。比如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缺血性冠心病和急性高原缺氧病虽发病病位、表观反应皆不同,但其病因病机有着共同的特点,中医学可解读为存在相同的"证",即均为气血阻滞,气不行血导致的多系统参与的进展式疾病,"气滞"和"血瘀"贯穿疾病的始终,具有一致的证候表现;同时,现代医学研究认为三者具有共同的病理特征,即都是由血供下降、组织缺血缺氧引起的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局部组织细胞线粒体供能障碍、局部微循环障碍、病灶部位血液循环障碍等构成的复杂的疾病分子网络。因此,综合中医宏观辨证和西医微观研究,上述三者同为气滞血瘀型的组织缺血缺氧性疾病,按照中医药"异病同治"的理论,可采用活血化瘀、理气止痛的方剂进行治疗。本课题组针对"异病同治"这一中医药特色疗法,以复方丹参滴丸为例,从疾病的病理机制出发,通过构建机体微循环可视化技术、代谢组学技术、蛋白组学技术以及计算网络药理学技术等多种现代研究技术,阐释了复方丹参滴丸在治疗缺血性冠心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以及急性高原缺氧病三个"不同疾病"中的机制和作用,从现代医学分子生物学的角度为中药的"异病同治"提供了新解。  相似文献   

4.
<正> 异病同治是祖国医学中常见的一种治疗原则。所谓异病,就是病各不一,简单说即不是一种病。既然如此,那为什么同治呢?因祖国医学是“辨证论治”,不是“辨病论治”。同一疾病,常常出现不同的“证”,  相似文献   

5.
中医活血化瘀药的应用,是根据临床经验,按活血药的性味及其作用强弱分类选用,是在中医辩证的基础上,根据"异病同治"和"同病异治"的原则,辨证地选用活血化瘀药.根据血瘀辨证与辨病的性质,针对不同情况、不同病程,采取不同的配伍,能够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6.
论中医肾虚的辨证与治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肾”是中医学脏象学说中的一个重要内容,肾虚证可出现在多种疾病中,故补肾法也就广泛地运用于各科临床,对于提高、巩固疗效,改善机体体质等方面都起到了重要作用,成为当前异病同治的一个范例。但多年来,有关“肾虚的辨证”多种多样,很不统一;其治法亦法出多门,莫衷一是。  相似文献   

7.
培补肝肾法是治疗内科杂病中常用的治法,宋康教授采用该法在"异病同治"的辨证论治理论指导下,对肝肾不足型的老年骨质疏松、壮年不孕、青年黄褐斑和小儿遗尿症进行诊治,临床取得较为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8.
<正>"异病同治",就是不同的疾病,由于病因病理相同或处于同一性质的病变阶段(证候相同),而采用相同的治疗方法。根据笔者的临床经验,在用藿香正气散治疗四时感冒、痢疾、黄疸、头痛、泄泻、急性胃肠炎等病证,凡属湿邪所致者,均可用藿香正气散加减治疗,收效颇著。  相似文献   

9.
杨纯新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21):247-248
本文通过分析黄芪、黄芪注射液的药物性状及功效,以及黄芪注射液用于多种疾病治疗的实例,说明黄芪注射液在临床上可用于异病同治且效果独特。最终得出中医辨证施治、异病同治具有重要意义的结论。  相似文献   

10.
文中用"异病同治"方法对胸痹证、郁证、胁痛三种不同疾病,采用疏肝解郁法,用逍遥散加味治疗,临床取得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11.
《伤寒论》中桂枝加葛根汤为治太阳病,项背强几几,反汗出恶风者而设。临证若能抓住疾病的病机关键所在,根据异病同治的原则,以此方为基本方,根据疾病的不同症状加减用药,对于一些疑难杂症的治疗会起到很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并分析异病同治常用方剂的选方及应用特点。方法以“异病同治”为关键词检索中国知识资源总库(CNKI)自1992年1月~2012年11月收录的文献,并导入NoteExpress2文献管理软件,按照选方的不同分类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有关异病同治研究的文献中常选的方剂多为经方,如龙胆泻肝汤、温胆汤、补中益气汤、逍遥散、归脾汤、血府逐瘀汤、补阳还五汤、四逆散等,各方的治疗范围均很广泛。结论经典方剂在临床中应用广泛,用法灵活,牢牢抓住病机并对证选方施治是关键,临床学习时应加以重视。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仲景《伤寒杂病论》吴茱萸汤之方剂方义,其方不为一证一经一病而设,《伤寒杂病论》中吴茱萸汤出现在阳明篇、少阴病、厥阴篇及呕吐哕下利篇中,只要病机同为肝脾肾阳虚、阴寒内盛者皆可用之,文中列举了厥阴头痛、胃脘痛、咳喘之疾病不同,但病机相同者,其病虽异但应用吴茱萸汤皆有奇效,举一反三。  相似文献   

14.
龙胆泻肝汤的临床运用体会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笔者在运用毛主席光辉哲学思想指导医疗实践中,注意从不同疾病的错综复杂的临床表现中,分析其部位(脏腑辨证)、原因(病因辨证)、性质(八纲辨证),找出它们之间共同的、内在联系的实质,探求不同疾病的证治规律,进行异病同治。本文就运用龙胆泻肝汤治疗传染性肝炎、急性胆囊炎、高血压病、尿路感染、功能性子宫出血、失眠等几种常见疾病的体会作一介绍。  相似文献   

15.
凉血化瘀法属于活血化瘀治法之一,是将具有凉血化瘀两类功效或双重作用的药物组合成方,用以治疗血热和血瘀两者相互因果所致的“瘀热相搏证”。举凡外感内伤多种疾病表现有瘀热病理特点者,按照异病同治的原则,采用凉血化瘀基本方药,结合病的特异性和具体表现,配伍相应药物,每可取得良好的疗效。现仅举临床治例数则为证。  相似文献   

16.
<正>"异病同治"是指"不同的疾病,若促使发病的病机相同,可用同一种方法治疗"。瘀者,淤也。祖国医学对瘀血的认识是建立在对血的生理病理基础上的,现在统一的认识是,凡离经之血不能及时排出和消散,停留于体内,或血行不畅,壅遏于经脉之内及瘀积于脏腑组织器官的均称瘀血,它既是脏腑功能失调的病理产物,又是导致疾病发生的  相似文献   

17.
目的综述中药名方加减在糖尿病及其并发症中的临床新应用。方法参阅近年来各种中医药文献进行综合整理。结论在中医辨证论治和异病同治的原则指导下,多种中药名方加减在糖尿病及其并发症诸如糖尿病肾病、糖尿病性胃轻瘫、糖尿病病足等疾病中发挥了很好的医疗价值。  相似文献   

18.
五苓散临床运用心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五苓散在《伤寒论》用于治疗蓄水证,其功用通阳化水、健脾利水。临床上很多种疾病有其特殊性,但同时都有水液代谢失常、饮留为患的共性,应用五苓散方强调从其病机入手,不要囿于《伤寒论》蓄水证之说,临床上才能大大拓宽了五苓散之运用,起到药到病除之效,本文从病机出发,根据“异病同治”的原则治疗相关疾病取得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血府逐瘀汤的临床新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介绍血府逐瘀汤的临床新应用。方法参考近年的各种医药文献。结果与结论在中医“异病同治”的原则指导下,血府逐瘀汤在临床得到拓展应用,对肿瘤(癌症)、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等多种病症有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20.
王海彤 《家庭医药》2014,(12):34-34
慢性咳喘常见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咳嗽变异性哮喘、肺气肿、肺心病等病.中医对付咳嗽以治肺为主,如宣降肺气、清肺化痰等治法大家容易理解,但若咳喘日久,尤其是有上述慢性咳喘基础病的患者,中医用肺肾同治的方法往往能取得很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