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比较外固定术与内固定术治疗口腔颌面部创伤的效果。方法选取口腔颌面部创伤患者15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75)与观察组(n=75),分别采取外固定术、内固定术治疗。比较2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及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张口度大于对照组,术后感染、不愈合、皮糜、神经受损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生活质量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与外固定术相比,内固定术可显著缩短口腔颌面部创伤患者术后恢复时间,提高手术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循证护理干预在口腔颌面部创伤性骨折患者牵引复位固定术后的应用及对美观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本院接受牵引复位固定术治疗的112例口腔颌面部创伤性骨折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参照随机数表法分成对照组、干预组,各56例。对照组患者术后接受常规临床护理,干预组患者术后在常规护理基础上接受循证护理干预。观察并对比2组患者干预前后心理健康水平、生活质量变化及美观效果。结果实施护理前,2组患者心理状态(SAS、SD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2组患者SAS、SDS评分均低于干预前,且干预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护理干预后的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干预前,且干预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护理干预2个月,2组患者外表美观效果优于干预前,且干预组患者改善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循证护理干预在口腔颌面部创伤性骨折患者牵引复位固定术后应用效果显著,能有效提高患者的心理健康水平,改善生活质量及美观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钛板坚固内固定术治疗颌骨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09年1月至2012年6月广东医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46例颌骨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3例,对照组采用上、下牙弓夹板固定治疗,观察组采用钛板坚固内固定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延迟愈合率、口腔功能恢复情况、抑郁状态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5.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延迟愈合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口腔功能恢复情况、SDS和SAS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钛板坚固内固定术治疗颌骨骨折疗效显著,有助于患者口腔功能的恢复,减轻负性心理,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4.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9,(22):4018-4020
目的探究微小切口入路坚固内固定与传统颌间结扎内固定治疗口腔颌面部骨折的疗效。方法选取收治的100例口腔颌面部骨折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选择传统颌间结扎内固定术,观察组选用微小切口入路坚固内固定术。比较两组疗效、手术相关指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总优良率(96.00%)高于对照组(8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相关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4.00%)低于对照组(16.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微小切口入路坚固内固定比传统颌间结扎内固定术治疗口腔颌面部骨折具有明显的优越性,术后恢复快,且可降低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在颌骨骨折微型钛板坚固内固定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20例颌骨骨折微型钛板坚固内固定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8例与观察组62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综合护理干预,加强对患者的心理护理、健康教育和口腔护理。比较2组手术时间、骨折解剖复位、术后镇痛剂使用率、住院医疗费用和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后镇痛剂使用率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较对照组住院医疗费用明显减少(P<0.05);颌骨骨折解剖复位及护理满意度较对照组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完善的术前准备,做好患者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口腔护理、保证营养物质合理供给,积极锻炼口腔功能,对颌骨骨折微型钛板坚固内固定术后患者恢复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上肢骨折实施微创下内固定术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0年6月收治的上肢骨折30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钢板固定治疗,观察组给予微创下内固定术治疗。对比两组手术相关指标及骨折愈合时间、临床疗效、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优良率高于对照组(P<0.05),手术用时、骨折愈合时间、负重时间较对照组短,术中出血量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上肢骨折患者开展微创下内固定术治疗,可促进骨折早期愈合,同时预防及控制术后并发症发生,有效减少术中出血量,临床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爪型肋骨接骨板内固定术对多发性肋骨骨折(MRF)患者术后呼吸功能及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0月至2022年4月于医院治疗的82例MRF患者临床资料,依据固定方法的不同分为两组,将采用爪型肋骨接骨板内固定术治疗的41例患者纳入观察组,将采用胸带外包扎固定治疗的41例患者纳入对照组。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疼痛评分、呼吸功能、生活质量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优良率(97.56%)高于对照组(51.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的最大通气量、第一秒用力呼气量、用力肺活量及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各指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4.88%)低于对照组(19.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发性肋骨骨折患者采用爪型肋骨接骨板内固定术治疗有利于提高治疗优良率,患者术后恢复快且并发症少,在缓解疼痛、改善呼吸功能及生活质量方面更具优势。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骨肽注射液联合微创内固定术对下肢骨折患者肢体肿胀程度及骨代谢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1年1月进行治疗的86例下肢骨折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对照组行微创内固定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患者基础上联合骨肽注射液治疗。对比两组患者骨代谢指标、炎症介质水平、肿胀程度、疼痛程度。结果:术后3、7、14 d,两组视觉模拟评分法、肿胀程度评分均逐渐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与术前相比,术后4周两组血清碱性磷酸酶(ALP)、骨钙素(BGP)、骨保护素(OPG)水平均升高,且观察组较对照组高(P<0.05)。与术前相比,两组术后3 d血清白介素-2(IL-2)、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均升高,但观察组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骨肽注射液联合微创内固定术可减轻下肢骨折患者的肢体肿痛程度,降低炎症介质水平,对机体内骨代谢具有可观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初次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应用膝关节镜辅助双侧锁定钢板内固定术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0年6月收治的89例初次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采用掷币法分为内固定组44例和关节镜组45例。内固定组予以双侧锁定钢板内固定术治疗,关节镜组予以膝关节镜辅助双侧锁定钢板内固定术治疗,对比两组手术效果。结果:内固定组手术切口长度较关节镜组长,术中出血量较关节镜组多,骨折愈合时间较关节镜组长,手术时间较关节镜组短(P<0.05);内固定组优良率低于关节镜组(P<0.05);内固定组术后3个月Lysholm评分、Rasmussen评分均较关节镜组低(P<0.05);内固定组术后3个月胫骨平台后倾角、胫骨平台内翻角均大于术后1个月及同时间段关节镜组(P<0.05);内固定组并发症总发生率较关节镜组高(P<0.05)。结论:膝关节镜辅助双侧锁定钢板内固定术能够为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提供坚强内固定,且对机体损伤小,更利于膝关节功能早期恢复,减少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坚固内固定技术在颌面骨多发性骨折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我院在2013年5月至2014年6月期间收治的100例颌面骨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坚固内固定术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坚固内固定术联合颌间牵引进行治疗,将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的临床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颌面骨多发性骨折患者在进行治疗时使用小型钛板坚固内固定术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这种治疗方法传统的颌间固定与骨间固定的治疗方法相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且操作更加简便,有效提高了患者的康复时间。  相似文献   

11.
姜伟  王萍 《大医生》2024,(5):114-116
目的 分析牙弓夹板颌间牵引联合坚强内固定术治疗面积粉碎性骨折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2年6月至2023年6月蒙阴县人民医院收治的76例面部粉碎性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牙弓夹板颌间牵引组(38例,采用牙弓夹板颌间牵引)和联合组(38例,采用牙弓夹板颌间牵引联合坚强内固定术)。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恢复指标、牙周指标、并发症发生情况、口腔功能。结果 联合组患者临床疗效优于牙弓夹板颌间牵引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牙弓夹板颌间牵引组(均P<0.05);联合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张口度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均低于牙弓夹板颌间牵引组(均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菌斑指数、牙龈指数、软垢指数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联合组均低于牙弓夹板颌间牵引组(均P<0.05);联合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牙弓夹板颌间牵引组(P<0.05);两组患者各项口腔功能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联合组均高于牙弓夹板颌间牵引组(均P<0.05)。结论 牙弓夹板颌间牵引联合坚强内固定术治疗面部粉碎性骨折患者效果较好,能够改善牙周状况,促进口腔功能恢复,满足面部美观度的治疗需求,且...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微创锁定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疗效及其预后。方法选择2006年1月至2009年10月于崇州市人民医院骨科诊治的56例老年肱骨近端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微创锁定钢板内固定术治疗组(微创组)和闭合复位经皮穿针内固定术治疗组(闭合组),每组各28例,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负重锻炼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Neer评分、Mayo评分以及随访X线摄片检查结果。结果术后两组患者VAS评分均较术前明显下降(P<0.05),且术后第1、7天微创组VAS评分均明显小于闭合组(P<0.05)。微创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可负重时间、骨性愈合时间、继发感染发生率和固定失败率均明显低于闭合组(P<0.05)。微创组Neer评分和Mayo评分优良率分别为85.71%和96.42%,均明显高于闭合组(P<0.05)。结论与闭合复位经皮穿针内固定术相比,微创锁定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肱骨近端骨折可获得较满意的临床疗效,以及更好的关节功能恢复和预后。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跗骨窦入路内固定术对跟骨骨折患者术中出血量及并发症的影响。 方法:将我院 2017 年 2 月 ~2018 年 12 月收治的 72 例跟骨骨折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 36 例。 对照组给予外侧 L 形切口内固定术,观察组给予 跗骨窦入路内固定术。比较两组临床指标、关节功能及并发症发生情况。 结果: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切口 愈合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术后,观察组 Maryland 足部评分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 5.56% ,低于对照组的 25.00%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 结论:跗骨窦入路内固定术可有效减少跟骨骨折患者术中出血量,改 善临床指标,提高足关节功能,减少并发症发生情况。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微创切口双排锚钉缝线桥固定术与肱骨近端钢板内固定治疗Mutch Ⅰ型肱骨大结节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1年7月至2022年12月佛山市南海区第四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Mutch Ⅰ型肱骨大结节骨折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予微创切口双排锚钉缝线桥固定手术治疗,对照组予肱骨近端钢板内固定手术治疗,记录两组患者的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记录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术后3个月和术后6个月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Cons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评分。结果:58例患者顺利完成手术并获得有效随访。两组患者在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上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前VAS和Constant-Murley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3个月和术后6个月的VAS评分均低于术前,Constant-Murley评分均高于术前(P<0.05)。治疗组术后3个月和术后6个月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治疗组术后3个月和术后6个月的Constant-Murley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微创切口双排锚钉缝线桥固定术和肱骨近端钢板内固定治疗MutchⅠ型肱骨大结节骨折均可获得满意的临床疗效,相比之下,微创切口双排锚钉缝线桥固定术具有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临床疗效更佳、不需二次手术拆内固定等优点。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弹性髓内钉、切开复位锁定加压钢板两种内固定术在股骨干骨折患儿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6月~2020年12月收治的80例股骨干骨折患儿病历资料,根据内固定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0例)。对照组给予切开复位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观察组给予弹性髓内钉内固定,比较两组术中相关指标、术后骨折愈合时间、术后完全负重时间、关节功能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完全负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儿骨性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骨折愈合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儿治疗后膝关节功能评分、膝关节活动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治疗后髋关节功能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未出现明显并发症,对照组术后出现骨不连3例、过度生长2例、成角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12.00%(6/50),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小儿股骨干骨折给予弹性髓内钉内固定治疗效果显著,术中创伤相对较小,术后骨折愈合效果好,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隐睾下降固定术对高位隐睾患儿睾丸发育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2020年6月至2022年6月安阳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高位隐睾患儿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行腹腔镜下隐睾下降固定术治疗,对照组行隐睾下降固定术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指标、睾丸发育情况以及预后效果。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一期手术成功率为96.67%(29/30),高于对照组的73.33%(22/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术前、术后睾丸容积、血清抑制素B(INHB)、抗苗勒管激素(AMH)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睾丸容积、INHB、AMH水平均高于同组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预后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位隐睾患儿采用腹腔镜下隐睾下降固定术与传统手术治疗均能增加睾丸体积,改善INHB、AMH水平,但腹腔镜手术创伤更小,出血量更少,一期手术成功率更高,术后并发症更少,利于缩短患儿住院时间,获得更好的预后。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比较经皮微创钢板内固定与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胫骨干骨折的临床疗效。 方法 选取2017年7月至2019年7月于我科收治的胫骨干骨折患者共50名,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25例,研究组行经皮微创钢板内固定术(MIPPO),对照组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ORIF),比较两组治疗效果、术中情况(手术时长、手术出血量)、术后恢复情况(负重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结果 研究组总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96.00 Vs 84.00%,P<0.05);研究组手术时长与术中出血量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负重时间与骨折愈合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4.00 Vs 20.00%,P<0.05)。 结论 MIPPO较ORIF治疗胫骨干骨折疗效更佳,骨折愈合更快,且创伤小,术后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蛛网膜下腔阻滞(SA)与腰硬联合麻醉(CSEA)在股骨骨折闭合复位内固定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法将2019年6月至2022年6月进行治疗的68例股骨骨折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4例。两组均行股骨骨折闭合复位内固定术治疗,对照组采用SA麻醉,观察组采用CSEA麻醉。比较两组血流动力学指标、疼痛程度、应激指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手术开始时(T1)、手术结束时(T2)的平均动脉压(MAP)及心率(HR)水平均高于麻醉前(T0),观察组T1、T2的MAP及HR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4 h、12 h时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皮质醇(Cor)、去甲肾上腺素(NE)及肾上腺素(E)水平均高于术前,且观察组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股骨骨折闭合复位内固定术中采用CSEA麻醉镇痛效果确切,有利于稳定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可避免Cor、NE及E水平的大幅度升高,减轻应激反应,临床应用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双切口双钢板内固定术治疗复杂型胫骨平台骨折(CTPF)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就诊的CTPF患者4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0例,分别行单切口锁定钢板内固定、双切口双钢板内固定术治疗。对比两组住院时长、骨折愈合时间,手术前后下肢功能评分、膝关节活动度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长、骨折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后12周及术后24周简式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A)、功能性步行量表(FAC)评分均高于对照组,膝关节活动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切口双钢板内固定术治疗可改善CTPF患者术后下肢功能,加快患者术后康复。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低温热塑颈椎矫形器在治疗颈椎内固定术后临床应用中的疗效.方法:颈椎内固定术后患者6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2组术后均进行康复训练,对照组使用常规颈托固定,观察组使用低温热塑颈椎矫形器固定.结果:术后,观察组下地活动时间明显早于对照组(P<0.01);颈椎活动度明显小于对照组(P<0.01).改良Barthel指数评分,观察组术后10d及术后1个月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术后6个月,观察组颈枕区疼痛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低温热塑颈椎矫形器对颈椎内固定术后的固定安全有效,且固定较常规颈托固定更有利于颈部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