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和评价中药颈椎荣通方联合旋提手法治疗气滞血瘀型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0月~2020年1月收治的符合神经根型颈椎病诊断标准,中医辨证分型为气滞血瘀型的80例患者,按就诊顺序编号,采用单盲、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采用自拟颈椎荣通方结合旋提手法治疗,对照组仅采用旋提手法治疗,疗程均为2周。比较两组治疗2周后的临床疗效、疼痛视觉模拟评分、颈椎弓弦距。结果:经2周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92.50%)明显高于对照组(75.00%),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治疗前后颈椎弓弦距差值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颈椎荣通方结合旋提手法治疗神经根型(气滞血瘀型)颈椎病较单纯应用旋提手法疗效更优。  相似文献   

2.
网球时临床上常见病及多发病,患者以病痛为主要表现,严重者可影响关节的活动。本人从2005年以来,在临床上采用苍龟探穴法针刺配合微波治疗网球肘患者38例,获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摘要:目的:观察和评价中药颈椎荣通方联合旋提手法在治疗气滞血瘀型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0月至2020年01月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门诊收治符合神经根型颈椎病诊断,中医辩证分型为气滞血瘀证的80例患者,采用单盲、随机数字表法、按就诊顺序分为观察组40例、对照组40例。观察组采用自拟颈椎荣通方结合旋提手法治疗,对照组仅采用旋提手法治疗,疗程均为两周。比较两组治疗两周后的临床疗效、视觉疼痛模拟评分(VAS)、颈椎弓弦距。结果:经两周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92.50%)明显高于对照组(75.00)%,P<0.05,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视觉疼痛模拟评分(VAS)观察组(1.22±1.54)明显低于对照组(2.52±1.76),P<0.05,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治疗前后颈椎弓弦距差值(1.03±0.24)高于对照组(0.52±0.14),P<0.05,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颈椎荣通方结合旋提手法治疗神经根型(气滞血瘀证型)颈椎病较单纯应用旋提手法治疗疗效更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苍龟探穴针法治疗颈型颈椎病36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朱晓平  文幸  李勇 《中国临床康复》2006,10(15):162-163
目的苍龟探穴针法出自于《金针赋》,作者将之用于现代颈椎病临床,取得良好效果,并进行临床观察苍龟探穴针法对于颈型颈椎病的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纳入2005-04/2005-11广东省中医院针灸科住院或门诊颈型颈椎病患者74例,随机分为苍龟探穴针法组36例。常规电针组38例,苍龟探穴治疗组采用苍龟探穴针法:①取穴:百劳(双侧),肩井(双侧).阿是穴。②操作:选用1寸毫针,进针得气后退至皮下,更换针法方向,分别向前后左右多向斜刺,渐渐加深,操作完毕后不留针。常规电针组取穴同苍龟探穴组;调针至“得气”后接G6805Ⅱ型电针机,选连续波,频率1.5~3Hz,强度以患者能耐受为度。持续电针30min。以上两组均隔天进行治疗,5次治疗为1疗程01疗程结束后观察疗效。采用疼痛分级指数(含有11个感觉性词与4个情绪性词,程度分无、轻、中、重4级,分别记0,1,2,3分)进行量化计分,结合临床症状、体征进行疗效观察,在1个疗程结束后进行近期疗效观察,在1个疗程结束后4周后进行远期疗效观察。结果所有患者均完成近期疗效观察;在远期疗效观察中,因患者联系电话变更或不愿配合苍龟探穴组脱落2例,常规电针组脱落病例3例,实际共完成观察69例。①近期疗效评估:苍龟探穴针法组痊愈率与常规电针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50.0%,39.5%,P=0.50):苍龟探穴组疼痛分级指数评分显著低于电针治疗组(2.44&;#177;55,5.41&;#177;3.12,P〈0.05)。②远期疗效评估:苍龟探穴针法组痊愈率和疼痛分级指数评分均明显高于电针治疗组(67.7%,40.0%;3.16&;#177;0.55,8.91&;#177;3.22;P〈0.05)。③苍龟探穴组和常规电针组均未发现明显不良事件。结论苍龟探穴针法对于颈型颈椎病具有良好的近期疗效,远期疗效优于电针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 以视觉模拟评分法 ( VAS)为指标,观察苍龟探穴针刺天柱治疗颈源性头痛的疗效.方法 对治疗组36例采用苍龟探穴针刺天柱穴并设对照组常规针刺组34例治疗对比.结果 两组疗效在治疗前后经检验无显著性差异,但从针刺镇痛的起效时段上看,前者的即刻、第2次、第3次均快于后者,经统计学分析,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说明苍龟探穴组可以达到常规针刺的疗效而且较常规针刺镇痛起效快.  相似文献   

6.
神经根型颈椎病是中老年常见病和多发病,也是臂神经病的最常见原因之一。2004年1月-2008年12月,笔者采用针刺经穴合中药离子导人治疗346例,获效满意,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苍龟探穴法针刺联合定点复位推拿在腰椎间盘突出症(LIDP)康复期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某院2017年9月至2020年4月76例LIDP康复期患者,依照随机数字表将其分为两组,各38例.对照组接受卧床休养、腰椎牵引、功能锻炼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苍龟探穴法针刺联合定点复位推拿治疗,比较两组治...  相似文献   

8.
高珊  毛红蓉  严言  李娜 《中国康复》2012,27(1):26-27
目的:观察针刺结合热敏灸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140例,随机分为2组各70例,2组均针刺双侧百劳、肩中俞及中渚穴。对照组加用电针;观察组同时在病变部位寻找热敏穴实施回旋、雀啄、往返和温和灸。结果:平均治疗24次后,2组疼痛总评均分较治疗前明显下降,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临床疗效比较,观察组治愈率及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60.0%、97.1%与44.3%、88.6%,P〈0.05)。结论:针刺配合热敏灸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能明显减轻疼痛症状,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苍龟探穴针法出自于《金针赋》,作者将之用于现代颈椎病临床,取得良好效果,并进行临床观察苍龟探穴针法对于颈型颈椎病的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纳入2005-04/2005-11广东省中医院针灸科住院或门诊颈型颈椎病患者74例,随机分为苍龟探穴针法组36例,常规电针组38例,苍龟探穴治疗组采用苍龟探穴针法:①取穴:百劳(双侧),肩井(双侧),阿是穴。②操作:选用1寸毫针,进针得气后退至皮下,更换针法方向,分别向前后左右多向斜刺,渐渐加深,操作完毕后不留针。常规电针组取穴同苍龟探穴组,调针至“得气”后接G6805II型电针机,选连续波,频率1.5~3Hz,强度以患者能耐受为度。持续电针30min。以上两组均隔天进行治疗,5次治疗为1疗程。1疗程结束后观察疗效。采用疼痛分级指数(含有11个感觉性词与4个情绪性词,程度分无、轻、中、重4级,分别记0,1,2,3分)进行量化计分,结合临床症状、体征进行疗效观察,在1个疗程结束后进行近期疗效观察,在1个疗程结束后4周后进行远期疗效观察。结果所有患者均完成近期疗效观察;在远期疗效观察中,因患者联系电话变更或不愿配合苍龟探穴组脱落2例,常规电针组脱落病例3例,实际共完成观察69例。①近期疗效评估:苍龟探穴针法组痊愈率与常规电针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50.0%,39.5%,P=0.50);苍龟探穴组疼痛分级指数评分显著低于电针治疗组(2.44±0.55,5.41±3.12,P<0.05)。②远期疗效评估:苍龟探穴针法组痊愈率和疼痛分级指数评分均明显高于电针治疗组(67.7%,40.0%;3.16±0.55,8.91±3.22;P<0.05)。③苍龟探穴组和常规电针组均未发现明显不良事件。结论苍龟探穴针法对于颈型颈椎病具有良好的近期疗效,远期疗效优于电针法。  相似文献   

10.
针刺结合牵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52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1.
池科德 《大医生》2021,(5):75-77
目的 研究针刀联合旋提手法对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炎症反应和疼痛程度的影响.方法 以2019年3月至2020年2月中山市中医院收治的8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基于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患者接受塞来昔布胶囊治疗,试验组40例患者采用针刀联合旋提手法治疗,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2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普通针刺治疗技术在神经根型颈椎病治疗中的应用。方法将71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6例采用传统推拿、牵引治疗,治疗组35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普通针刺,比较两组的有效率。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7.1%,优于对照组88.9%(P〈0.05)。结论普通针刺对神经根型颈椎病有良好疗效,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3.
“一穴三针”刺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112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敬君 《中国临床康复》2002,6(20):3068-3069
  相似文献   

14.
王华武 《中医药临床杂志》2014,26(12):1235-1236
目的:观察针刺联合井穴点刺放血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5例与对照组45例。对照组予以中医针刺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井穴点刺放血治疗,观察2组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与体征,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有效率为71.11%,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症状积分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改善,但治疗后观察组症状积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刺与井穴点刺放血联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可更好缓解患者的症状,消除疼痛,在临床上具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
电针夹脊穴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观察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邵萍  裘敏苗 《中国临床康复》2002,6(18):2767-2767
目的:观察对比电针夹脊穴与颈椎牵引治疗神经根型根病的临床疗效。并探讨电针夹脊穴的作用机制。方法:120例神经根型患,随机分为两个治疗组,60例采用电针夹脊穴治疗,60例采用颈椎牵引治疗。进行疗效对比分析,结果:电针夹脊穴治疗相对颈椎治疗来说,有更好的治疗效果和较短的治疗时间。结论:电针夹脊穴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显。安全可靠,操作简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针刺颈痛穴及颈夹脊穴对神经根型颈椎病(cervical spondylotic radiculopathy,CSR)颈痛患者颈功能活动度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鹤壁市中医院2018年6月至2020年6月收治的115例CSR颈痛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进行分组,对照组57例采用牵引治疗,观察组58例增...  相似文献   

17.
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以及各种电子产品的普及,颈椎病的发病人群逐渐趋于年轻化。神经根型颈椎病(cervical spondylotic radiculopathy,CSR)是常见颈椎病类型之一,其临床发病率占颈椎病发病率的7成以上。CSR主要以颈部局部僵痛,相应神经节段支配区域出现放射性麻痛为临床表现;目前现有研究证明针刺可有效缓解CSR的临床症状,然而CSR的针刺治疗机制尚无明确阐述。本文通过查阅相关文献,整理及归纳其研究成果以探讨针刺治疗CSR的相关机制。经总结与分析,本文将从3个方面阐述针刺治疗CSR相关可能性机制的研究进展:针刺治疗CSR相关发病机制;针刺治疗CSR相关中医机制;针刺治疗CSR相关可能机制。目前现有机制证明针刺治疗CSR主要与血清炎症细胞因子浓度、肥大细胞、小胶质细胞、脊髓背角神经元等因素可能相关;虽然现有机制研究相互关联,但仍存在不足之处;现有机制研究多集中在疼痛信号上行与下行通路中单一靶点的研究,尚未形成系统化研究。同时结合针刺治疗CSR临床特点,对未来CSR相关机制研究提出思考与展望。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对比电针夹脊穴与颈椎牵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并探讨电针夹脊穴的作用机制。方法120例神经根型患者,随机分为两个治疗组,60例采用电针夹脊穴治疗,60例采用颈椎牵引治疗。进行疗效对比分析。结果电针夹脊穴治疗相对颈椎牵引治疗来说,有更好的治疗效果和较短的治疗时间。结论电针夹脊穴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显著,安全可靠,操作简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周永田  孙利军 《现代康复》1998,2(10):1059-1059
神经根型颈椎病以手麻.颈、肩、臂部酸痛以及肌力减退为主要临床表现。本病多见于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以往的治疗方法多为牵引、推拿、手法复位、针灸、理疗、中药、手术等等。我们在临床实践中发现,单纯用手法复位有2个难以解决的问题:①有些病人由于椎体错位时间较长、肌肉、韧带附着部位粘连结疤严重,根本无法复位;⑦有的病人虽可成功复位,但极易再次脱位,多次治疗后仍难以固定在正常解剖位置上。针对这种情况,我们自1994年以来.采用银针疗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苍龟探穴针刺疗法联合拨穴通络推拿手法对肩周炎患者疼痛评分(VAS)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肩周炎患者92例,抽签法分2组,各46例。对照组予以常规针刺与推拿手法治疗,观察组采取苍龟探穴针刺疗法联合拨穴通络推拿手法治疗,均持续治疗15d。比较2组临床效果及治疗前、治疗15d后VAS评分、肩关节功能评分(CMS)、与生活质量评分(SF-36)。结果:治疗15d后观察组有效率89.13%(41/46)高于对照组的71.74%(33/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VAS、CM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5d后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VAS评分降低,CMS评分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5d后观察组SF-36评分较对照组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肩周炎患者予以苍龟探穴针刺疗法联合拨穴通络推拿手法治疗效果确切,可明显降低患者VAS评分,减轻其疼痛感,提高其肩关节功能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