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的研究海洋来源真菌Hypocrea virens发酵液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凝胶柱色谱、开放ODS柱色谱以及HPLC等方法进行分离纯化,通过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分离得到10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bisdethiobis-(methylthio)glio-toxin(1)、胶霉毒素(gliotoxin,2)、5-羟基-3-羟甲基-2-甲基-7-甲氧基色原酮(5-hydroxy-3-hydroxymethyl-2-methyl-7-methoxychromone,3)、6-甲基苯-1,2,4-三醇(6-methyl-benzene-1,2,4-triol,4)、3β-羟基-胆甾-5-烯(3β-hydroxy-cholesta-5-ene,5)、3-异丁基-8-羟基吡咯并哌嗪-2,5-二酮(3-isobutyl-8-hydroxypyrrolopiperazine-2,5-dione,6)、3-苄基哌嗪-2,5-二酮(3-benzylpiperazine-2,5-dione,7)、3-苄基-8-羟基吡咯并哌嗪-2,5-二酮(3-benzyl-8-hydroxypyrrolopiper-azine-2,5-dione,8)、3S*,4R*-二羟基-3-甲基戊烷-2-酮(3S*,4R*-dihydroxy-3-methylpentan-2-one,9)、3R*,4R*-二羟基-3-甲基戊烷-2-酮(3R*,4R*-dihydroxy-3-methylpentan-2-one,10)。结论化合物1、3、4、8~10均为首次从Hypocrea属真菌中分离得到,化合物5为首次从真菌Hypocrea virens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2.
首乌藤的化学成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离和鉴定首乌藤中的化学成分。方法利用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柱色谱法等进行分离纯化,并通过理化常数测定和光谱分析鉴定了其化学结构。结果分离得到9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大黄素甲醚(physcion,1)、大黄素-8-甲醚(questin,2)、2,5-二甲基-7-羟基色原酮(2,5-dimethyl-7-hydroxychromone,3)、大黄素(emodin,4)、儿茶素(catechin,5)、大黄素甲醚-8-O-β-D-葡萄糖苷(physcion-8-O-β-D-glucopyranoside,6)、决明蒽酮-8-O-β-D-葡糖苷(torachrysone-8-O-β-D-glucopyranoside,7)、大黄素甲醚-8-O-β-D-葡萄糖苷(emodin-8-O-β-D-glucopyranoside,8)、2,3,5,4′-四羟基二苯乙烯-2-O-β-D-葡萄糖苷(2,3,5,4′-tetrahydroxystil-bene-2-O-β-D-glucopyranoside,9)。结论化合物3、7为该种植物中首次分离得到的化合物。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水团花Adina pilulifera根茎醋酸乙酯提取部位的化学成分.方法 溶剂法进行提取和萃取,采用硅胶柱色谱进行分离,利用光谱数据结合理化性质鉴定其结构.结果 分离得到5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去甲丁香色原酮(1)、7-O-β-D-葡萄糖基-去甲丁香色原酮(2)、鸡纳酸(3)、2-羟基-3-甲基葸醌(4)和3,8-二羟基-1-甲氧基-2-甲氧基亚甲基-9,10-葸醌(5).结论 化合物4、5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草酸青霉菌(Penicillium oxalicum)HSY-P-17的次级代谢产物,以期得到有抗肿瘤活性的先导化合物。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凝胶柱色谱、开放ODS柱色谱及HPLC等方法进行分离纯化,通过理化性质和波谱手段分析确定化合物的化学结构。结果从草酸青霉菌HSY-P-17的乙酸乙酯萃取物中分离得到8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3-羟基异斯科勒酮(3-hydroxyisosclerone,1)、4-羟基-小柱孢酮(4-hydroxyscytalone,2)、2-乙酰基-3,5-二羟基苯乙酸甲酯(methyl 2-acetyl-3,5-dihydroxyphenylacetate,3)、大黄酚(chrysophanol,4)、7-羟基-2-(2-羟基丙基)-5-甲基色原酮[7-hydroxy-2-(2-hydroxypropyl)-5-methylchromone,5]、2-(4-羟基苯基)喹唑啉-4(3H)-酮[2-(4-hydroxybenzyl)quinazolin-4(3H)-one,6]、环(脯-缬)二肽[cyclo-(Pro-Val),7]和环(脯-甘)二肽[cyclo-(Pro-Gly),8]。结论化合物18均为首次从草酸青霉菌HSY-P-17次级代谢产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盐碱地来源的佩特曲霉菌在静置发酵条件下的次级代谢产物。方法 用正反相硅胶柱、Sephadex LH-20、高效液相等色谱技术对目标菌株的次生代谢产物进行分离纯化,经核磁共振谱、质谱、单晶X衍射等光谱方法和理化性质确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 从佩特曲霉菌的静置发酵物中分离得到6个单体化合物,分别鉴定为:5-甲基-2-乙酰基-7-羟基色原酮 (1),2,5-二甲基-7-羟基色原酮 (2),avellanine A (3),avellanine B (4),(E)-N-[2-(4-羟基苯基)]乙烯基甲酰胺 (5),(Z)-N-[2-(4-羟基苯基)]乙烯基甲酰胺 (6)。结论 化合物1为新化合物,化合物2-6均为首次从佩特曲霉菌中获得。化合物1-6均没有明显的抗肿瘤活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益智仁的化学成分。方法用硅胶柱、Sephadex LH-20、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分离纯化,依据理化性质和光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益智仁的95%乙醇提取物中分离鉴定了10个化合物,分别为:7-表-香科酮(1)、11S-nootkatone-11,12-diol(2)、4S-isoprophy-6-methyl-1-tetralone(3)、香草酸(vanillic acid,4)、3,5-二羟基-4-甲氧基苯甲酸(3,5-dihydroxy-4-methoxybenzoic acid,5)、益智酮甲(yakuchinone A,6)、杨芽黄素(tectochrysin,7)、良姜素(izalpinia,8)、β-谷甾醇(β-sitosterol,9)和胡萝卜苷(daucosterol,10)。结论化合物15为首次从益智仁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7.
目的 基于OSMAC策略指导下研究雷斯青霉菌Penicillium raistrickii次级代谢产物的多样性及抗肿瘤活性研究。方法 采用大米作为培养基,静置发酵获得粗提物。对粗提物采用硅胶柱层析、LH20凝胶色谱、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PHPLC)和半制备薄层色谱法(PTLC)等方法,对总浸膏进行分离纯化;利用波谱技术包括核磁共振(NMR)和质谱(MS)等技术结合文献报道数据,确定所得化合物结构;利用CCK8法评价所得化合物对HepG2肿瘤细胞增殖抑制活性。结果 从雷斯青霉菌中共分离鉴定了10个化合物,包括2个萘醌类化合物(1~2),4个色原酮类化合物(3~6)和4个??酮类化合物(7~10),其结构分别鉴定为7-carbomethoxy-2,8-dimethoxy-5-hydroxy-l,4-naphthoquinone (1),2,7-dimethoxy-5-hydroxy-1,4-naphthoquinone (2),5-甲基-2-乙基-7-羟基色原酮 (3)、2,5-二甲基-7-羟基色原酮(4),2-甲基-5-羧甲基-7-羟基色原酮(5),lamellicolic anhydride (6),1,3,6-trihydroxy-8-methyl xanthone (7),1,6-dihydroxy-3-methoxy-8-methyl xanthone (8),1,5,6-trihydroxy-3-methoxy-8-methyl xanthone (9)和1,3,5,6-tetrhydroxy-8-methyl xanthone (10)。结论 从雷斯青霉菌大米静置发酵物中分离得到了10个聚酮类化合物化合物,其中化合物1为新萘醌衍生物,化合物3为新色原酮类天然产物。所得化合物对HepG2细胞无增殖抑制活性。  相似文献   

8.
祖师麻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 研究祖师麻的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硅胶柱色谱、Pre-TLC、Pre-HPLC等方法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常数和波谱数据鉴定结构。结果 从祖师麻提取物中分离得到7个已知化合物,分别鉴定为1-(4-羟基-3,5-二甲氧基苯基)-1,2-丙二酮(1)、4-羟基-3,5-二甲氧基苯甲醛(2)、4-甲基-7-羟基香豆素(3)、伞形花内酯(4)、7-羟基-8-甲氧基香豆素(5)、祖师麻甲素(6)和 α-D-吡喃果糖(7)。结论 化合物1为新天然产物,化合物2、3、7是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9.
互花米草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互花米草的化学成分 方法 采用硅胶柱色谱与Sephadex LH-20葡聚糖凝胶柱色谱联用分离互花米草的化学成分,结合1H-NMR、13C-NMR、ESI-MS鉴定结构。结果 分离得到15个化合物,经鉴定为2,3-二氢吲哚(1)、豆甾-4-烯-3,6-二酮(2)、麦角甾醇(3)、对羟基苯甲醛(4)、豆甾-4-烯-6β-羟基-3-酮(5)、5,7,4’-三羟基-3’,5’-二甲氧基黄酮(6)、二十四烷酸-1-甘油酯(7)、对羟基肉桂酸(8)、3,5-二羟基呋喃-2(5H)-酮(9)、二十四烷醇(10)、羽扇豆醇(11)、阿魏酸甘油酯(12)、降倍半萜S-(+)-去氢催吐萝芙叶醇(13)、丁香醛(14)、1H-吲哚-3-醛(15)。 结论 化合物(1-15)均为首次从该种互花米草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0.
《中南药学》2017,(2):143-145
目的对毛枝卷柏黄酮类化学成分进行系统研究。方法采用正相硅胶柱、Sephadex LH-20柱色谱以及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等分离纯化方法,根据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和光谱方法鉴定其结构。结果从毛枝卷柏70%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5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4'-甲氧基穗花杉双黄酮(1)、穗花杉双黄酮(2)、7,4',7',4'-四甲氧基穗花杉双黄酮(3)、橡胶树双黄酮(4)和2,6,8-三甲基-5,7-二羟基色原酮(5)。结论化合物1~5均首次从毛枝卷柏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