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目的:研究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老年患者的短、中期随访结果及对髋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5月至2016年9月股骨转子间骨折老年患者10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各54例。对照组给予股骨近端解剖型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观察组给予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情况(手术时长、失血量)、住院时长、骨折愈合时间,随访6个月、12个月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结果:观察组失血量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长、住院时长、骨折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随访6个月、12个月后Harris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股骨转子间骨折老年患者采用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内固定治疗,可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失血量,促进骨折愈合,改善髋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侧卧位闭合或有限切开复位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股骨转子下粉碎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41例股骨转子下粉碎性骨折患者,手术方式为闭合或有限切开复位髓内钉固定,根据手术体位不同分为侧卧位组(n=21)和对照组(n=20)。侧卧位组侧卧位于可透视手术床手术,对照组在传统仰卧位牵引床手术。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髋关节Harris评分等指标。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2~36月,平均16.8月。侧卧位组及对照组各1例术后出现转子下骨折不愈合内固定失效,予再次手术固定并取髂骨植骨后骨折均愈合。侧卧位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骨折愈合时间、髋关节Harri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侧卧位闭合或有限切开复位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股骨转子下粉碎性骨折,可缩短手术时间及减少出血,有利于骨折复位及固定,保护断端血运,有望取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不同固定方式治疗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影响。方法选取确诊的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62例,按照随机分配原则分为股骨近端髓内钉内固定组(PFNA组)和滑动加压髋螺钉内固定组(DHS组),DHS组给予滑动加压髋螺钉内固定转子间骨折手术治疗,PFNA组给予股骨近端髓内钉内固定转子间骨折手术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手术治疗时间、出血量、人工髋关节疗效(Harris)评分和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PFNA组手术治疗时间、出血量明显低于DHS组,PFNA组Harris评分明显高于DH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FNA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明显低于DH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股骨近端髓内钉内固定转子间骨折手术可有效缩短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手术时间,降低术中出血量,利于提高治疗效果,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锁定钢板内固定术在股骨近端粉碎性骨折治疗中的效果及对Harris评分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2016年12月至2017年12月股骨近端粉碎性骨折患者80例,根据治疗方案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解剖钢板内固定术治疗,实验组采用锁定钢板内固定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Harris评分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骨折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而Harri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7.5%)与对照组(27.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541,P0.05)。结论在股骨近端粉碎性骨折治疗中,采用锁定钢板内固定术可以缩短骨折愈合的时间,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取得较高的Harris评分,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微创内固定系统(LISS)钢板髓外固定与髓内钉固定治疗股骨转子下骨折的手术方法与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股骨转子下骨折患者资料,根据患者内固定方式分成髓内钉组(18例)和钢板组(14例),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出血量、骨愈合时间及Harris评分情况。结果髓内钉固定患者的出血量、骨愈合时间均明显少于LISS固定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2.61、2.12,P均<0.05),且髓内钉固定患者6个月后Harris评分亦明显优于LISS固定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3,P<0.05)。结论在治疗转子下骨折患者中,髓内钉固定的疗效可能优于LISS钢板固定。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某院2015年3月至2017年2月股骨粗隆间骨折老年患者93例,依据术式不同分组,对照组46例予以动力髋螺钉内固定治疗,研究组47例予以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内固定治疗,分析比较两组手术用时、术后下床活动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及手术前后疼痛程度(VAS)、髋关节功能(Harris)、生活质量(SF-36)评分。结果研究组手术用时、术后下床活动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研究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而Harris、SF-36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股骨粗隆间骨折老年患者予以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内固定治疗,可明显缩短手术用时、术后下床活动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显著改善其髋关节功能及疼痛程度,且有助于提升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14):2693-2694
探究防旋股骨近段髓内钉在股骨转子下骨折治疗中的应用。选取本院2013年7月~2016年7月收治的股骨转子下骨折患者80例。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0例。研究组给予防旋股骨近段髓内钉(PFNA)治疗,对照组给予股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髋关节Harris评分、疼痛评分,以及围手术期各项指数。治疗后,研究组髋关节Harris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VAS疼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手术时长、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以及切口长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防旋股骨近段髓内钉对治疗股骨转子下骨折具有操作简单、方便、安全等优势,且手术切口小,可快速改善患者髋关节功能,减轻患者疼痛感,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半髋关节置换与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老年A2型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5年3月至2016年8月A2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86例,按治疗方式不同分为两组,每组43例。对照组实施锁定钢板内固定术,观察组实施半髋关节置换术。比较两组手术各项指标、治疗前后髋关节功能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下地负重时间均低于对照组,而术后引流量与对照组相比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术后6个月观察组Harris评分有明显改善,且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锁定钢板内固定相比,对老年A2型股骨转子间骨折实施半髋关节置换术疗效更佳,能有效优化各项手术指标,改善髋关节功能,减少并发症发生率,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加压交锁髓内钉内固定对股骨转子下长段粉碎性骨折患者术后骨折愈合时间及髋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接收的股骨转子下长段粉碎性骨折患者82例,行解剖型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的40例为钢板组,行加压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的42例为髓内钉组,对比两组引流液量、切口长度、手术失血量、手术时间、早期下床活动时间、骨折愈...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比锁定加压钢板与髓内钉内固定对急诊胫骨开放性骨折患者术后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6月收治的急诊胫骨开放性骨折患者80例,按随机双盲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实验组采用髓内钉内固定术治疗。对比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术前、术后1个月足功能评分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及术后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实验组足功能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5.00%低于对照组的2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采用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比较,采用髓内钉内固定治疗急诊胫骨开放性骨折患者具有更好的临床疗效,且创伤更小,可促进患者术后肢体功能的早日恢复,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比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与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7月至2018年7月在该院骨科诊治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135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研究组80例与对照组55例。研究组采用PFNA内固定治疗,对照组采用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所有患者均完成手术,术后1个月无严重并发症,研究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负重时间及骨折愈合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1个月并发症发生率(6.2%)显著少于对照组(21.8%),术后3个月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优良率(93.8%)显著高于对照组(67.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对于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PFNA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能减少患者创伤,从而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促进髋关节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髓内固定联合张力带钢丝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不稳定性骨折的疗效.方法 93例股骨粗隆间并大粗隆骨折患者依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2组,治疗组42例在常规髓内固定治疗基础上联合张力带钢丝固定大粗隆,对照组51例仅行髓内固定术,评价2组术后治疗效果.结果 术后随访8~32(18.5±2.1)个月,2组骨折愈合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Trendelenburg征阳性例数、Harris评分以及行走疼痛发生例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2例发生张力带钢丝断裂.结论 髓内固定联合张力带钢丝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不稳定性骨折疗效可靠,可有效减少患者术后步态异常、髋关节疼痛等并发症.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骨水泥型人工髋关节置换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97例患者临床资料,行骨水泥型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关节置换组)56例,股骨近端髓内钉内固定(内固定组)41例,比较2组术后1 a患者Harris评分。结果:随访1~7 a,平均3.2 a,术后1 a关节置换组优良率87.5%,内固定组优良率73.2%,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水泥型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疗效好,较股骨近端髓内钉内固定更具优势。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究Inter Tan髓内钉内固定联合自体髂骨植骨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钉板系统内固定失败的可行性和疗效。方法 前瞻性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6月桂林市中医医院58例股骨粗隆间骨折钉板系统内固定失败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分为两组,每组29例。观察组采用Inter Tan髓内钉内固定联合自体髂骨植骨治疗,对照组采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联合自体髂骨植骨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指标、手术前后疼痛评分(VAS)、髋关节功能评分(Harris评分),评估术后恢复优良率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及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骨折愈合时间为(12.35±2.15)周,短于对照组(16.38±3.64)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手术前,两组患者VAS、Harri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手术后,观察组患者VAS评分为(2.58±0.17)分,低于对照组(4.08±0.21)分,Harris评分为(83.22±5.35)分,高于对照组(72.41±4.34)分,差异均有统计...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人工股骨头置换术(ATBA)与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比较分析2015年5月—2017年5月诊治的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切术后随访时间超过6个月的患者,共收集40例,其中采用PFNA内固定治疗20例(PFNA组),采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20例(人工假体均为骨水泥型)。比较2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术后下地负重时间、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术后6个月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结果:2组切口长度有统计学意义(P0.05),PFNA组手术切口长度小于ATBA组;2组手术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FNA组手术用时少于ATBA组;2组手术出血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FNA组手术出血量少于ATBA组;2组下地负重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TBA组下地负重时间早于PFNA组;2组术后6个月Harri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FNA组术后6个月Harris评分优于ATBA组;2组术后6个月Harris评分优良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FNA组术后6个月Harris评分优良率比较优于ATBA组。结论:针对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PFNA内固定治疗的效果优于ATBA治疗,能够促进关节功能的尽快康复,提高了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6,(8):1525-1527
选取我院2010年4月~2015年4月收治的56例老年性股骨粗隆间粉碎性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8例。对照组采用股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观察组采用股骨近端交锁髓内钉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Harris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老年性股骨粗隆间粉碎性骨折患者采用股骨近端交锁髓内钉PFNA治疗的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广泛应用及推广。  相似文献   

17.
背景:采用扩张自锁髓内钉置入治疗简单闭合性骨折具有操作简单,无需交锁等优势。目的:对比扩张自锁髓内钉置入内固定与锁定钢板置入内固定治疗胫骨干闭合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分别采用自锁髓内钉与锁定钢板置入内固定治疗胫骨闭合性骨折。记录两组手术时间、出血量、术中与术后并发症、下地时间、骨折愈合时间、置入后1年膝关节KSS评分结果。结果与结论:自锁髓内钉组手术时间、出血量均低于锁定钢板内固定组(P<0.05)、下地时间快于锁定钢板内固定组(P<0.05),两组术中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骨折愈合时间、置入后1年膝关节KSS评分及生物相容性差异无显著性意义。提示采用髓内扩张自锁髓内钉置入治疗胫骨干闭合骨折更微创,具有手术时间短,下地时间早等优势。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髓外与髓内固定系统在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某院2016年1月至12月收治的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髓外固定系统治疗,观察组采用髓内固定系统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髓外固定优良率为72.5%,髓内固定优良率为87.5%,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固定治疗结果显示患者愈合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髓内固定手术时间较髓外固定明显缩短,出血量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时,髓内、髓外固定Harri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时,髓内固定治疗者Harris评分较髓外固定治疗者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髓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效果更好,可有效降低术中出血量,缩短手术时间,提高患者术后的髋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19.
邹文 《检验医学与临床》2012,9(16):1982-1983,1985
目的探讨两种手术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6例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按骨折类型均匀分为两组,分别采用骨近端髓内钉(PFN)固定及股骨近端解剖锁定钢板固定两种手术术式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时间、出血量、骨折复位情况、患者下床时间、骨折愈合情况及伤髋功能。结果两种手术方式在手术时间、出血量、骨折愈合及伤髋功能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骨折复位方面,使用股骨近端解剖钢板固定,骨折复位更理想,但需要特别强调大小转子重建及固定的重要性;在早期下床方面,PFN内固定治疗组下床时间更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术式对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均有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0.
背景:目前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内固定有动力髋螺钉、Gamma钉、股骨近端交锁髓内钉等,究竟使用何种内固定目前仍存在争议.近年来股骨近端锁定解剖钢板逐渐被用于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目的:比较股骨近端锁定解剖钢板内固定与传统动力髋螺钉内固定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2007-05/2009-06收治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4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股骨近端锁定解剖钢板内固定组及传统动力髋螺钉内固定组各24例.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伤口引流量、下地时间及内固定后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与结论: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5~18个月,平均12.6个月.两组间伤口引流量、下地时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解剖钢板组较动力髋螺钉组手术时间更短,术中出血更少(P<0.05).内固定后两组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较治疗前明显改善,解剖钢板组优良率更高,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提示与传统动力髋螺钉内固定相比,股骨近端解剖钢板内固定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术后功能恢复良好,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