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非特异性腰痛(nonspecific low back pain,NLBP)是指腰痛症状的产生既不能通过临床检查探明其原因,也不能通过实验室检查观察到组织病理学改变的一类腰痛(lowbackpain,LBP)[1—3],占总LBP的85%以上[4]。临床上通常将病程<12周的称为急性NLBP,病程>12周的称为慢性NLBP。现代医学认为NLBP的病因错综复杂,在临床工作中,其治疗方法虽然多种多样,但是并没有特定的针对病因的治疗方法,而且患者治疗后较易复发,从而引发一系列的心理和社会经济负担。近年来中医治疗NLBP具有一定的优势,并取得了一定成果。本次研究探讨常规针刺和针刺配合腰腹肌训练治疗非特异性腰痛的疗效,取得了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麻玉慧  陈康  唐兰  刘坤  张也  马燕红 《中国康复》2023,38(6):354-357
目的:观察慢性非特异性腰痛(CNLBP)的髋部肌群肌力特征,并探讨其与腰部疼痛及功能的相关性。方法:选取CNLBP患者(CNLBP组)30例,30例正常健康人为对照组。评估CNLBP组疼痛侧、非疼痛侧与对照组右侧髋部肌群肌力。应用等速肌力测试系统(60°/s)测定2组髋屈曲、髋后伸、髋内收、髋外展、髋内旋和髋外旋肌群的峰力矩。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估腰部疼痛,采用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评估腰部功能。以峰力矩/体重评估髋部肌群肌力,并进行CNLBP组疼痛侧与非疼痛侧对比、两侧分别与对照组右侧对比。对CNLBP组髋部肌群肌力和腰部疼痛、功能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CNLBP组疼痛侧髋屈曲、髋外展、髋外旋肌群峰力矩/体重比值均低于非疼痛侧且低于对照组(P<0.05)。髋屈曲、髋外展肌群肌力与腰部疼痛程度具有中等程度相关性(P<0.05)。髋屈曲、髋外展、髋外旋肌群肌力与腰部功能评分有中等程度相关性(P<0.05)。结论:CNLBP患者存在疼痛侧髋屈曲、髋外展及髋外旋肌群肌力下降。以纠正髋部肌群肌力失衡为目标的康复训练对改善腰部疼痛及功能可能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悬吊运动疗法对慢性非特异性下腰痛(CNLBP)患者腰部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在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康复医院门诊部就诊的90例慢性非特异性下腰痛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推拿组、功法训练组和悬吊运动组,每组30例。常规推拿组采用腰部疾病的常规推拿手法进行治疗;功法训练组采用易筋经功法中的饿虎扑食势动作进行治疗;悬吊运动组采用悬吊运动训练(SET)进行治疗,动作以俯卧搭桥为主。3组治疗时间均为15 min/次,1次/d,共治疗10 d。分别于治疗前后采用脊柱测试评价训练系统检测腰部前屈及后伸时的最大肌力;采用表面肌电图均方根值(RMS)评价患者从坐位到站立位腹横肌、多裂肌的肌肉激活水平;采用Roland-Morris功能障碍量表(RMDQ)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定患者腰部功能。结果:与治疗前比较,3组治疗后腰肌最大前屈及后伸肌力、从坐位到站立位腹横肌及多裂肌RMS值均明显升高,RMDQ和ODI评分均明显降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常规推拿组比较,功法训练组及悬吊运动组治疗后腰肌最大前屈及后伸肌力、从坐位到站立位腹横肌及多裂肌RMS值均明显升高,RMDQ评分及ODI评分均明显降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功法训练组比较,悬吊运动组治疗后腰肌最大前屈及后伸肌力、从坐位到站立位腹横肌及多裂肌RMS均明显升高,RMDQ评分及ODI评分均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ET可以有效提高CNLBP患者腰腹部肌力,增强腰椎核心稳定性,改善其腰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慢性非特异性腰痛(chronic non-specific low back pain,CNLBP)患者的三维步态功能特征。方法 2020年3月至2022年1月,在广州市番禺区中心医院实习生中选取CNLBP患者20例,作为腰痛组,健康者20例,作为健康组。选择Gait Watch三维步态分析仪进行测试,并记录测试中的步态相关参数,如:步行周期、步频、步长、跨步长、步速、步长差、单支撑相百分比及髋膝关节屈伸活动范围等。结果 (1)健康组和腰痛组的步行周期分别为(1.0±0.1)s和(1.1±0.1)s,步频分别为(120.0±8.6)步/s和(114.3±8.5)步/s,跨步长分别为(128.7±12.4)cm和(120.5±12.7)cm,步速分别为(128.6±14.8)cm/s和(115.1±17.2)cm/s。相比健康组,腰痛组的步行周期时间延长,步频降低,跨步长缩短,步速减慢,二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健康组和腰痛组患侧肢体的步长分别为(63.2±8.9)cm和(55.8±8.4)cm,单支撑相百分比分别为(58.9±1.0)%和(58.2±...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针刺治疗后疼痛缓解对慢性非特异性腰痛(CNLBP)患者的步速、跨步长和地面反作用力(GRF)特征值的影响.方法 2019年5月至12月,网络招募CNLBP受试者28例,随机分为等待治疗组(n=14)和针刺治疗组(n=14).针刺治疗组接受针刺治疗,每次30 min,每周3次,共4周;等待治疗组入组后仅进行健康...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腰椎稳定性训练对慢性非特异性腰痛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91名慢性非特异性腰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6人)和对照组(45人).两组患者均接受6周共18次治疗,治疗组患者进行腰椎稳定性训练,对照组患者接受磁热治疗.在患者治疗前、治疗6周后以及随访1年后分别评价其疼痛和功能障碍程度.结果:治疗6周后,治疗组较对照组患者在疼痛和功能障碍方面具有更显著的改善(P<0.05),治疗组疗效在随访1年后仍然得到维持(P<0.05).结论:腰椎稳定性训练是一种有效减轻慢性非特异性腰痛患者疼痛程度并改善其功能障碍的疗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穴位强化埋线疗法治疗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疗效。方法以大肠俞、天枢、足三里等穴位进行穴位强化埋线疗法治疗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患者32例。结果痊愈25例,治愈率78.1%;好转7例,有效率100%。治疗后临床各主要症状及肠黏膜有明显改善。结论穴位强化埋线疗法治疗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简便易行,临床疗效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8.
悬吊运动疗法治疗慢性非特异性腰痛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悬吊运动疗法对慢性非特异性腰痛患者的治疗效果。 方法26例慢性非特异性腰痛患者接受6周的悬吊运动治疗。在患者初次就诊、治疗6周后以及治疗结束3个月后分别用目测类比评分(VAS)和Roland-Morris功能障碍问卷(RMDQ)评价其疼痛程度和功能障碍程度。 结果和初诊时相比,治疗6周及治疗结束3个月后随访时,患者疼痛程度明显减轻(P<0.05);患者功能障碍得到明显改善(P<0.05)。 结论悬吊运动疗法是一种有效减轻慢性非特异性腰痛患者疼痛程度并改善其功能障碍的疗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气动弹道式体外冲击波治疗慢性非特异性下腰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66例慢性非特异性下腰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脱落1例,对照组脱落2例),治疗组患者使用气动弹道式体外冲击波治疗,对照组患者使用热磁治疗,共2周。治疗前后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和指地距离(FFD)进行评定。结果两组治疗后VAS评分及FFD均改善(P<0.05),治疗后VAS评分及FFD的差值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气动弹道式体外冲击波对慢性非特异性下腰痛的疗效优于热磁疗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经筋辨证理论针刺治疗慢性腰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慢性腰痛患者96例(2018年9月—2019年6月),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48)与研究组(n=48).两组均实施核心稳定训练,对照组采取传统取穴针刺方法,研究组于对照组基础上采取经筋辨证理论针刺.统计两组治疗前及治疗结束后疼痛程度(VAS)及腰部功...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坐位压力生物反馈(PBU)疗法联合Flexi-bar运动对慢性非特异性腰痛(CNSLBP)患者的效果。方法 2022年6至9月,招募徐州医科大学及周边高校CNSLBP大学生27例,随机分为PBU组、Flexi-bar组和联合组各9例。在常规康复指导的基础上,PBU组行PBU疗法,Flexi-bar组行振动疗法,联合组行振动疗法+PBU疗法。分别于治疗前、治疗3周后,采用Stabilizer压力生物反馈仪评估核心稳定性,采用iHandy水平仪测量腰椎重新定位误差(LJRE),B型超声测量双侧腹横肌厚度和多裂肌横截面积,采用视觉模拟量表(VAS)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进行疼痛和功能评定;首次治疗后加测核心稳定性1次。结果 首次治疗后,3组双下肢滑动试验波动值、腹横肌重压测试值和多裂肌轻抬测试值均改善(|t|> 3.000, P <0.05),联合组的增强程度均优于其余两组(F> 10.909, P <0.001)。治疗3周后,除PBU组LJRE无显著性差异外,3组其他各项指标均有改善(|t|> 2.604, P <0.05)。...  相似文献   

12.
目的:调查慢性非特异性腰痛患者居家运动治疗依从性的现状,分析影响依从性的因素,为预测患者居家运动治疗的依从性及采取针对性措施提高依从性提供依据。方法:对2021年2—12月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康复科接受慢性非特异性腰痛运动治疗指导6周后的患者进行电话随访,通过自编问卷收集其社会人口学资料和依从性影响因素。按依从性好否进行分组,采用χ2检验、非参数检验、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结构方程模型分析慢性非特异性腰痛患者居家运动治疗依从性的影响因素。结果:依从性现状结果显示:参与本研究的202例患者的平均年龄为(37.52±13.32)岁,男77例(38.1%),女125(61.9%)例,依从好的患者为73例(35.8%),依从不好的患者有129例(63.2%);依从性影响因素的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调整运动处方、记录运动习惯、设立分阶段目标频率、运动习惯、指导满意程度、职业状态、症状缓解程度是影响患者依从性的独立影响因素。结构方程模型能很好反映影响因素与运动依从状态的关系,是否调整运动处方、记录运动习惯、设立分阶段目标频率、运动习惯、对运动指导的满意程度、职业状态、症状缓解程度对依从状态产...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基于正念减压疗法的物理干预对慢性非特异性腰痛患者的影响。方法对2013年至2014年在理疗科就诊的慢性非特异性腰痛患者90例进行基于正念减压疗法的物理干预,包括肌力训练和日常生活姿势训练。干预前后均采用疼痛数字评价量表、抑郁自评量表、焦虑自评量表、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问卷对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干预后,患者的疼痛得分、焦虑得分、抑郁得分及功能障碍得分均低于干预前(P0.01)。结论基于正念减压疗法的物理干预对慢性非特异性腰痛患者的疼痛、情绪及功能异常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脊柱手法治疗与常规理疗方案(中、高频)对慢性非特异性腰痛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0例慢性非特异性腰痛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20例和对照组2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理疗方案(中、高频)治疗,研究组另外予以脊柱手法治疗.2组患者均于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后1个月、3个月,进行视觉模拟评分(VAS)、Oswe-stry 功...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比较四位一体推拿疗法与传统推拿疗法治疗慢性非特异性腰痛的近期疗效。方法 慢性非特异性腰痛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四位一体推拿疗法组和传统推拿组各30例,分别采用传统推拿和四位一体推拿,每周治疗2次,每次40 min,连续治疗4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结束后1个月的腰部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Roland腰椎功能障碍评分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结果 治疗后1月,两组患者VAS评分、Roland评分、ODI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四位一体推拿疗法组评分低于单纯推拿组,好转率优于单纯推拿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四位一体推拿疗法和传统推拿法治疗慢性非特异性腰痛均能使腰部疼痛得到缓解,改善腰部活动功能,四位一体推拿疗法近期临床疗效更佳。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悬吊运动训练技术治疗社区慢性非特异性腰痛的效果。方法 35例成人慢性非特异性腰痛患者分成治疗组(n=18)和对照组(n=17),分别采用电疗+悬吊运动训练和单纯电疗治疗4周。使用疼痛数字评分(NRS)、Oswestry腰痛功能障碍问卷,分别在治疗开始前、治疗4周后进行评估。结果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NRS、Oswestry腰痛功能障碍问卷评分改善(P<0.05)。结论悬吊运动训练可以有效减轻社区慢性非特异性腰痛患者的疼痛及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17.
非特异性腰痛为腰骶部疼痛,就其康复治疗进行循证,在cochrane图书馆收集了11篇文章,系统评价了针灸、推拿、物理疗法、运动疗法在康复治疗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正>非特异性下腰痛(nonspecific low back pain,NLBP)是原发于腰部、不伴有神经根受累或腰部器质性病变的慢性腰痛[1],其临床特点为患者疼痛和功能障碍明显[2]。根据欧盟委员会COST B13工作组颁布的下腰痛预防指南,NLBP被定义为无可识别的明确病理学改变(如感染、肿瘤、骨质疏松、强直性脊柱炎、骨折、马尾综合征等)的下腰痛(Low back pain,LBP)[3]。NLBP的现代临床诊断属于腰肌劳损、腰肌筋膜炎、急性腰扭伤、腰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核心稳定性训练联合认知行为疗法(CBT)对慢性非特异性腰痛(CNLBP)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康复医院住院部收治的60例CNLBP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均接受核心稳定性训练,治疗组在此基础上行CBT干预。比较两组功能障碍指数(ODI)、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精神状况自评量表(SCL-90)、腰部活动度及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及复发情况。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VAS、ODI评分均低于治疗前,治疗组下降程度大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惧、偏执的评分低于对照组,前屈、后伸和侧弯的活动度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及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核心稳定性训练联合CBT治疗CNLBP,临床疗效良好,有效改善患者心理状况和腰部活动度。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价体外冲击波疗法联合氟比洛芬凝胶贴膏治疗慢性非特异性腰痛疗效。方法选取慢性非特异性腰痛患者46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予以氟比洛芬凝胶贴膏1贴贴于腰部目标部位,每日2次,共2周;观察组在氟比洛芬凝胶贴膏外贴治疗基础上,使用体外冲击波治疗仪进行腰部目标范围治疗,每周3次,共2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以及治疗后12周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第1周、第2周、第4周、第8周及第12周VAS评分和ODI评分低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7.59、9.90、17.39、19.40、19.95、2.87、5.92、8.22、9.83、10.16,P均<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第1周、第2周、第4周、第8周及第12周VAS评分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2.99、3.62、9.95、11.89、12.98,P均<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第2周、第4周、第8周及第12周ODI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4.01、5.63、7.41、7.42,P均<0.05)。两组患者治疗后12周内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体外冲击波疗法联合氟比洛芬凝胶贴膏治疗慢性非特异性腰痛疗效持久,无明显不良反应,是值得临床推广的无创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