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研究四君子汤对脾虚大鼠胃粘膜TNF-α、IL-6表达及各组大鼠胃黏膜损伤指数的影响,探讨其对胃黏膜保护相关作用机制。方法: 将大鼠随机分成空白对照组、脾虚模型组、四君子汤干预组、西药组、自然康复组,以小承气汤灌胃联合饮食失节进行脾虚大鼠造模,经药物灌胃干预4周后取出胃组织,运用Cuth法计算各组胃黏膜损伤指数,ELISA检测TNF-α、IL-6表达水平,分析胃黏膜损伤的情况。结果:与模型组相比,四君子汤组能下调脾虚大鼠TNF-α、IL-6的表达(P<0.01)和保护胃黏膜。结论:四君子汤能显著改善脾虚证胃粘膜组织的溃疡损伤,可能通过下调TNF-α、IL-6的表达来修复胃黏膜从而改善脾虚。  相似文献   

2.
刘友章  王昌俊  刘静  周俊亮  刘兆周 《中国临床康复》2006,10(39):170-173,F0003
背景:脾与线粒体具有相关性,中医脾主运化不仅仅是指食物在胃肠的消化吸收,更重要的是线粒体的生物氧化产能过程。 目的:分析经典健脾益气方剂四君子汤对脾虚大鼠肝、心肌、胃黏膜和骨骼肌细胞线粒体损伤的修复作用。 设计:随机对照观察。 单位: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二内科和广州中医药大学。 材料:实验于2004—06/12在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内科实验室和广州中医药大学测试中心完成。选择SD大鼠40只,由广州中医药大学动物中心提供。小承气汤由厚朴、枳实、大黄(比例3:3:2)组成;四君子汤由党参、白术、茯苓、甘草(比例2:2:2:1)组成,均由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药剂科提供,并由该院制剂室制成100%煎剂。 方法:大鼠饲养1周后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4组,即正常对照组、脾虚模型组、自然复健组和四君子汤组。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3组均制作大鼠长期脾虚模型。 ①正常对照组大鼠常规喂养,生理盐水3mL/(次&;#183;只)灌胃,隔日1次,共34周。②脾虚模型组大鼠小承气汤3mL/(次&;#183;只)灌胃,隔日1次,同时隔日喂食,共34周。③自然复健组喂养方法前26周同脾虚模型组,26周后改为常规饲养,共34周。④四君子汤组喂养方法前26周同脾虚模型组;26周后改为常规饲养,同时用四君子汤灌胃8周,4mL/(次&;#183;只),1次/d。于实验34周末麻醉断头处死大鼠后,迅速取出骨骼肌、肝脏、胃黏膜、心肌组织,用双缩脲法测定线粒体悬液的蛋白量,并根据组织质量计算出每克组织的线粒体含量;应用透射电镜观察线粒体形态。 主要观察指标:各组大鼠的骨骼肌、肝、心肌、胃黏膜组织线粒体含量及超微形态。 结果:40只大鼠全部进入结果分析,无脱失。(里)实验34周末各组大鼠骨骼肌、肝、心肌、胃黏膜组织线粒体含量比较:脾虚模型组大鼠各组织线粒体含量均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自然复健组显著高于脾虚模型组(P<0.05~0.01);四君子汤组大鼠各组织线粒体含量最高,除显著高于脾虚模型组和自然复健组外(P<0.05~0.01),并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②实验34周末各组大鼠骨骼肌、肝、心肌、胃黏膜组织线粒体形态比较:脾虚模型组大鼠心肌细胞线粒体高度肿胀;肝细胞线粒体致密质粒减少或消失,嵴断裂;骨骼肌细胞线粒体数量减少,线粒体变小,线粒体膜结构破坏;胃壁细胞线粒体减少,线粒体内部结构不清,胃主细胞线粒体峭断裂。自然复健组大鼠各组织的线粒体形态改变较轻,四君子汤组与正常对照组接近。 结论:四君子汤具有提高脾虚大鼠骨骼肌、肝、心肌、胃黏膜组织细胞线粒体含量,修复线粒体损伤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丹参肠内营养制剂对S-MODS大鼠TNF-α、IL-1β、IL-6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丹参肠内营养制剂对S-MODS大鼠TNF-α、IL-1β、IL-6的影响。方法:将55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能全素组和丹参组。模型组、能全素组和丹参组分别经鼠尾静脉注射LPS建立S-MODS模型。空白对照组、模型组灌胃生理盐水;能全素组灌胃肠内全营养素制剂;丹参组灌胃丹参制剂,灌胃12d。在无菌条件下经下腔静脉取血,检测血清TNF-α、IL-1β、IL-6。结果:丹参组血清TNF-α、IL-6浓度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丹参组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L-1β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参肠内营养制剂能保护肠黏膜屏障,降低炎性细胞因子浓度,对于防治MODS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4.
摘 要: 目的:通过观察益气活血方对机械通气肺损伤大鼠血清、肺泡灌洗液及肺组织中Ghrelin、AngII、肾素、IL-6、TNF-α表达的变化还有其对肺组织的影响,试发现其对肺组织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将40只SD大鼠随机分成空白组,模型组、中药组和阳性药物干预组,乙醚麻醉后用动物人工呼吸机通气的方式制备机械通气肺损伤大鼠模型,其中阳性药物干预组造模前腹腔给药Ghrelin,中药组在通气后给予益气活血方灌胃2周,观察肺组织结构及炎症细胞浸润程度,ELISA法检测Ghrelin、AngII、肾素、IL-6、TNF-α在各组大鼠血清和肺泡灌洗液中的表达,RT-PCR法检测肺组织 IL-6、TNF-αmRNA表达。结果:与空白组比较,造模后,机械通气肺损伤模型组大鼠血清及肺组织中AngII、肾素、IL-6、TNF-α均有不同程度水平升高,Ghrelin表达水平降低(P<0.05或P<0.01)。给药2周后,和模型组相比,中药组AngII、肾素、IL-6、TNF-α表达水平略微下降,Ghrelin表达上调 (P>0.05);HE染色病理提示两给药组大鼠肺组织形态结构明显改善。结论:益气活血方对VLLI大鼠肺组织有保护作用,可能与下调VLLI大鼠肺组织中AngII、肾素、IL-6、TNF-α,上调Ghrelin表达水平,减轻了炎症反应对肺组织的损伤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运用灌服耗气破气中药联合饥饱失节复合因素建立脾虚大鼠模型,观察四君子汤对脾虚大鼠线粒体细胞色素含量及其氧化酶活性的影响。方法:实验于2004-04/2005-02在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内科实验室和广州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实验室完成。①选取清洁级1月龄SD大鼠40只,随机数字表法分成4组:正常组、脾虚模型组、自然复健组、四君子汤治疗组,10只/组。②除正常组以普通饲料进行常规喂养外,其余3组均建立脾虚模型。脾虚模型组隔日喂食,并以小承气汤(厚朴、枳实、大黄比例为3:3:2,制成100%水煎剂)灌胃,每次3mL/只.隔日1次,共30周。自然复健组前26周同脾虚模型组,后4周同正常组。四君子汤治疗组前26周同脾虚模型组,后4周以四君子汤(党参、白术、茯苓、甘草按1:1:1:1制成100%水煎剂)灌胃,每次4mL/只。③检测各组大鼠骨骼肌、心肌、肝脏、胃黏膜4种不同组织线粒体细胞色素a,b,c,c1含量及细胞色素氧化酶水平,提取线粒体DNA,进行细胞色素氧化酶亚基COXⅠa, COXⅡ和COXⅢ序列分析。结果:40只SD大鼠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不同组织线粒体各种细胞色素含量检测结果:实验第30周,脾虚模型组骨骼肌、心肌、肝脏、胃黏膜部位的线粒体细胞色素a,b,c,c1均显著低于正常组(P〈0.05);自然复健组均有所升高,接近正常组(P〉0.05);四君子汤治疗组显著升高,超过正常组水平(P〈0.05)。②不同组织线粒体细胞色素氧化酶含量检测结果:四君子汤治疗组骨骼肌、心肌、肝脏、胃黏膜部位的细胞色素氧化酶含量均高于脾虚模型组、自然复健组(P〈0.01或0.05),与正常组基本相似(P〉0.05)。③线粒体细胞色素氧化酶基因序列分析:脾虚模型组和自然复健组COXⅠa, COXⅡ,COXⅢ存在突变现象,正常组和四君子汤组未见COX亚基突变。结论:四君子汤能够修复脾虚所导致的mtDNA编码COX亚基损伤,提高细胞色素含量及其氧化酶的活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雷公藤内酯醇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A)大鼠的疗效,并通过Toll-样受体4(TLR4)/核因子κB(NF-κB)信号通路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24只健康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RA模型组、阳性药双氯芬酸组、雷公藤内酯醇组,每组6只。采用热杀死结核分枝杆菌诱导RA模型组、阳性药双氯芬酸组、雷公藤内酯醇组大鼠制作RA模型;造模成功后,阳性药双氯芬酸组给予10mg/kg双氯芬酸灌胃,雷公藤内酯醇组大鼠给予6mg/kg雷公藤内酯醇灌胃,空白对照组和RA模型组大鼠给予等量0.9%氯化钠溶液灌胃。采用ELISA法测定大鼠血清中炎性细胞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IL)-4、IL-6]表达水平;评价关节炎指数及足体积。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关节滑膜组织TLR4、NF-κB、p-NF-κB蛋白表达,q-PCR法检测滑膜组织TLR4mRNA的表达。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RA模型组血清中TNF-α、IL-4、IL-6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与RA模型组比较,阳性药双氯芬酸组血清中TNF-α、IL-4、IL-6表达水平显著下降(P0.05),且雷公藤内酯醇组TNF-α、IL-4、IL-6表达水平呈极显著下降(P0.01)。与RA模型组比较,雷公藤内酯醇组在第8、12、16、20天时关节炎指数和足体积显著降低(P0.05),阳性药双氯芬酸组在第12、16、20天时关节炎指数和足体积显著降低(P0.05)。与空白对照组比较,RA模型组滑膜组织中TLR4、NF-κB、p-NF-κB蛋白表达量和TLR4mRNA表达量显著上调(P0.05);与RA模型组比较,阳性药双氯芬酸组滑膜组织中TLR4、NF-κB蛋白表达量和TLR4mRNA表达量显著下降(P0.05),雷公藤内酯醇组滑膜组织中TLR4、NF-κB、p-NF-κB蛋白表达量和TLR4mRNA表达量显著下调(P0.05)。结论雷公藤内酯醇可能通过抑制TLR4/NF-κB信号通路的信号因子表达,从而降低炎性因子的产生,减少炎性反应,起到治疗RA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Janus激酶2(JAK2)/信号转导与转录激活子3(STAT3)信号通路在应激性溃疡(SU)的胃黏膜炎症反应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选用雄性清洁级SD大鼠96只,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正常对照组(NC组)、应激性溃疡组(SU组)、抑制剂组(AG490组)、二甲基亚砜组(DMSO组)。建立水浸束缚SU大鼠模型。4组大鼠分别于实验开始后2h、4h、8h、16h各取6只,测定胃黏膜血流量(GMBF),计算溃疡指数(UI)。观察胃黏膜组织学变化,测定TNF-α、IL-1β、IL-6以及JAK2、p-JAK2、STAT3、p-STAT3的表达量。结果:SU组GMBF明显低于NC组,而UI明显高于NC组(P〈0.01);AG490组GMBF明显高于SU组,而UI明显低于SU组(P〈0.01)。通过造模前给予抑制剂AG490,胃黏膜病理学变化明显改善。SU组TNF-a、IL-1β、IL-6以及p-JAK2、p-STAT 3表达量明显高于NC组(P〈0.01),而AG490组较SU组显著降低(P〈0.01)。结论:JAK2/STAT 3信号通路参与了SU大鼠胃黏膜炎症反应过程,使用JAK2特异性抑制剂AG490可以减轻SU大鼠胃黏膜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8.
栀子金花汤对腹腔感染脓毒症大鼠炎症介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中药栀子金花汤对腹腔感染导致脓毒症大鼠炎症介质的影响,评价中药在脓毒症治疗中的意义。方法:88只SD大鼠被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西药组、中药组、中西药结合组,其中各药物治疗组再按用药时间分为12、24和48 h 3个时间点。采用盲肠结扎穿孔术(CLP)制备大鼠脓毒症模型,各组均于术前2 h及术后每日2次给予相应药物干预。于各时间点取血检测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E-选择素、纤维蛋白原(Fbg)水平。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Fbg显著下降,TNF-α、IL-6、E-选择素均显著升高(P均〈0.05)。分别与中药组和西药组同时间点比较,中西药结合组能显著降低TNF-α、IL-6、E-选择素水平,升高Fbg水平(P均〈0.05)。与西药组比较,中药组能显著升高血浆Fbg水平,以48 h最为显著(P〈0.05)。结论:采用中药栀子金花汤结合常规的西药治疗脓毒症,能取得较为满意的效果,应作为首选的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冰黄凝胶干预治疗糖尿病足的作用,探讨糖尿病足大鼠血浆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vWF)表达水平变化及其相关性。方法雄性Wistar大鼠65只,以链脲佐菌素和降温法制备糖尿病足模型。造模成功后大鼠随机分为4组:正常组、造模后未治疗组(A组)、西药治疗组(B组)、冰黄凝胶治疗组(C组)。15天后,取大鼠血浆,采用ELISA法检测大鼠血浆TNF-α和vWF的变化。结果造模后未治疗组大鼠血浆TNF-α(4.6±0.9)和vWF(1442.4±38.2)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2.5±0.5,461.0±28,4),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冰黄凝胶组TNF—α(2.5±0.7)和vWF(957.6±37.1)的表达水平明显低于西药治疗组(3.8±0.3,1031.8±35.3),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未治疗组大鼠血浆TNF-α与vWF的表达呈正相关(r=0.01)。结论冰黄凝胶干预治疗糖尿病足大鼠。可显著降低血浆TNF—α与vWF的表达,疗效明显优于西药。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芍药苷(Paeoniflorin,PAE)对大鼠急性胰腺炎的作用及相关分子机制研究。方法建立大鼠急性胰腺炎模型,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5组,A组(空白对照组)、B组(急性胰腺炎模型组)、C组(PAE 20 mg/kg)、D组(PAE 40 mg/kg)、E组(PAE 80 mg/kg),每组12只,灌胃处理。48 h后干湿法检测胰腺水肿指数;血生化仪测定血清淀粉酶水平;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法)检测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以及白细胞介素6(IL-6)表达,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核转录因子κB(NF-κB)、凋亡蛋白Bax和Bcl-2表达。结果造模后,B组水肿指数和血清淀粉酶明显高于A组,而PAE治疗48 h后C、D、E组水肿指数和血清淀粉酶明显低于B组(P0.05);ELISA显示,造模后,B组TNF-α,IL-1β以及IL-6表达显著高于A组,而C、D、E组TNF-α,IL-1β以及IL-6表达明显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Western blot法显示,造模后,B组NF-κB和Bax蛋白表达显著高于A组,而Bcl-2表达明显低于A组,PAE治疗后,C、D、E组NF-κB和Bax蛋白表达显著低于B组,Bcl-2表达明显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AE可通过抑制炎症反应和胰腺腺泡细胞凋亡减轻大鼠的急性胰腺炎。  相似文献   

11.
背景:脾与线粒体具有相关性,中医脾主运化不仅仅是指食物在胃肠的消化吸收,更重要的是线粒体的生物氧化产能过程。目的:分析经典健脾益气方剂四君子汤对脾虚大鼠肝、心肌、胃黏膜和骨骼肌细胞线粒体损伤的修复作用。设计:随机对照观察。单位: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二内科和广州中医药大学。材料:实验于2004-06/12在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内科实验室和广州中医药大学测试中心完成。选择SD大鼠40只,由广州中医药大学动物中心提供。小承气汤由厚朴、枳实、大黄(比例3∶3∶2)组成;四君子汤由党参、白术、茯苓、甘草(比例2∶2∶2∶1)组成,均由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药剂科提供,并由该院制剂室制成100%煎剂。方法:大鼠饲养1周后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4组,即正常对照组、脾虚模型组、自然复健组和四君子汤组。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3组均制作大鼠长期脾虚模型。①正常对照组大鼠常规喂养,生理盐水3mL/(次·只)灌胃,隔日1次,共34周。②脾虚模型组大鼠小承气汤3mL/(次·只)灌胃,隔日1次,同时隔日喂食,共34周。③自然复健组喂养方法前26周同脾虚模型组,26周后改为常规饲养,共34周。④四君子汤组喂养方法前26周同脾虚模型组;26周后改为常规饲养,同时用四君子汤灌胃8周,4mL/(次·只),1次/d。于实验34周末麻醉断头处死大鼠后,迅速取出骨骼肌、肝脏、胃黏膜、心肌组织,用双缩脲法测定线粒体悬液的蛋白量,并根据组织质量计算出每克组织的线粒体含量;应用透射电镜观察线粒体形态。主要观察指标:各组大鼠的骨骼肌、肝、心肌、胃黏膜组织线粒体含量及超微形态。结果:40只大鼠全部进入结果分析,无脱失。①实验34周末各组大鼠骨骼肌、肝、心肌、胃黏膜组织线粒体含量比较:脾虚模型组大鼠各组织线粒体含量均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自然复健组显著高于脾虚模型组(P<0.05~0.01);四君子汤组大鼠各组织线粒体含量最高,除显著高于脾虚模型组和自然复健组外(P<0.05~0.01),并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②实验34周末各组大鼠骨骼肌、肝、心肌、胃黏膜组织线粒体形态比较:脾虚模型组大鼠心肌细胞线粒体高度肿胀;肝细胞线粒体致密质粒减少或消失,嵴断裂;骨骼肌细胞线粒体数量减少,线粒体变小,线粒体膜结构破坏;胃壁细胞线粒体减少,线粒体内部结构不清,胃主细胞线粒体峭断裂。自然复健组大鼠各组织的线粒体形态改变较轻,四君子汤组与正常对照组接近。结论:四君子汤具有提高脾虚大鼠骨骼肌、肝、心肌、胃黏膜组织细胞线粒体含量,修复线粒体损伤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Ghrelin对乙醇诱导的大鼠急性胃黏膜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75%乙醇灌胃制作急性胃黏膜损伤模型。乙醇灌胃前1h分别腹腔内注射0.9%氯化钠液、0.5μg Ghrelin、5μg Ghrelin。乙醇灌胃1h后处死大鼠,组织学观察炎症程度并计算胃溃疡指数。逆转录聚酶链反应(RT-PCR)测定胃黏膜组织中环氧化酶-1(COX-1)和环氧化酶-2(COX-2)mRNA的表达。结果:Ghrelin组的大鼠胃黏膜损伤及炎性反应明显小于0.9%氯化钠液组,Ghrelin组的溃疡指数显著小于0.9%氯化钠液组,并呈剂量依赖性。Ghrelin组的COX-1的mRNA表达与0.9%氯化钠液组无显著差异,但Ghre-lin组的COX-2的mRNA表达较0.9%氯化钠液组显著减少。结论:Ghrelin对乙醇诱导的大鼠急性胃黏膜损伤有明显保护作用,对炎性反应有抑制作用,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COX-2的过度表达而起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硬膜外腔植入异体髓核对大鼠L6-S1脊髓背根神经节细胞TNF-α和IL-1表达的影响,以期为椎间盘源性疼痛发病机制提供细胞生物学基础。方法:雄性SD大鼠(体重260—280g)随机分为4组:脂肪+生理盐水组(FS组)、脂肪+胶原酶组(FE)、髓核+生理盐水组(NS)、髓核+胶原酶组(NE组),每组6只。术后第15天取L6-S1脊髓背根神经节,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观察髓核对背根神经节细胞炎性介质TNF-α和IL-1表达的影响。结果:术后15天FE组大鼠与FS组相比,背根神经节细胞TNF-α表达差异没有显著性意义(P〉0.05);NS组与FE组相比背根神经节细胞TNF-α表达显著增加(P〈0.05);NE组与NS组相比背根神经节细胞TNF-α表达显著降低(P〈0.05),接近于FS组水平(P〉0.05)。IL-1在各组大鼠背根神经节中未染色。结论:硬膜外腔植入异体髓核可引起背根神经节细胞TNF-α表达增加。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休克淋巴液对大鼠肺微血管内皮细胞(PMVECs)自由基及一氧化氮(NO)、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表达的影响,进一步探讨休克淋巴液损伤PMVECs的机制.方法 原代培养大鼠PMVECs至第3代进行研究.无菌条件下复制大鼠重症失血性休克模型(动脉压40 mm Hg维持90 min,1 mm Hg=0.133 kPa).引流正常大鼠和休克大鼠肠系膜淋巴液及门静脉血,与PMVECs孵育6h,同时以胎牛血清(FBS)和无血清的DMEM培养液作为对照.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诱生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TNF-α和IL-6的mRNA表达;检测培养上清液中丙二醛(MDA)、NO、TNF-α和IL-6的含量.结果 体积分数为4%终浓度的休克淋巴液作用6 h后,PMVECs中iNOS、TNF-α和IL-6的mRNA表达以及培养上清液中MDA、NO、TNF-α和IL-6水平均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正常淋巴液组、休克血浆组、正常血浆组和无血清对照组;且休克血浆作用PMVEC 6 h后的iNOS、TNF-α和IL-6的mRNA表达及培养上清液中NO水平均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正常淋巴液组、正常血浆组和无血清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 4%终浓度的休克淋巴液可致大鼠PMVECs中iNOS、TNF-α和IL-6的mRNA表达增强,促进自由基释放,从而诱导细胞损伤.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激活α7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对大鼠呼吸机相关肺损伤的影响。 方法采用随机数字法将32只雄性Sprague Dawley大鼠分为:对照组(C组)、机械通气组(V组)、烟碱预处理+机械通气组(N组)、甲基牛扁碱(MLA)+烟碱+机械通气组(MLA组),每组8只。C组大鼠气管插管后不进行机械通气,保留自主呼吸,其余各组大鼠机械通气2 h。N组大鼠在机械通气前30 min腹腔注射1 mg/kg的烟碱;MLA组大鼠在腹腔注射烟碱前30 min先腹腔注射1 mg/kg的MLA,其余各组大鼠腹腔注射等量等渗NaCl溶液。机械通气结束后即刻处死大鼠,计算各组大鼠肺组织湿重/干重、苏木素-伊红(HE)染色、肺组织损伤病理学评分,并采用Western-blotting检测白细胞介素1β(IL-1β)、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蛋白表达水平。 结果C组大鼠肺泡形态结构正常;V组大鼠肺泡形态结构破坏,大量炎症细胞浸润;N组大鼠肺泡形态结构稍破坏,少量炎症细胞浸润;MLA组大鼠肺泡形态结构破坏,肺泡萎陷,较多炎症细胞浸润。4组大鼠肺组织湿重/干重、损伤评分、IL-1β、IL-6及TNF-α蛋白表达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 = 168.009、647.579、138.005、192.706、178.094,P均< 0.05)。进一步两两比较发现,V组大鼠肺组织湿重/干重、损伤评分、IL-1β、IL-6、TNF-α蛋白表达水平均较C组更高(P均< 0.05);N组大鼠湿重/干重、损伤评分、IL-1β、IL-6、TNF-α蛋白表达水平均较V组明显降低(P均< 0.05);MLA组大鼠肺组织湿重/干重、损伤评分、IL-1β、IL-6、TNF-α蛋白表达水平均较N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 0.05)。 结论烟碱对呼吸机相关肺损伤的大鼠模型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与激活α7-nAChR有关。  相似文献   

16.
替普瑞酮对十二指肠胃反流致胃黏膜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华  龚均 《实用医学杂志》2007,23(8):1118-1120
目的:观察替普瑞酮对实验性十二指肠胃反流(duodenogastric reflux.DGR)致大鼠胃黏膜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将SD大鼠分为空白对照组、DGR组和替普瑞酮干预组,手术建立大鼠DGR模型。其中DGR组每日给予生理盐水灌胃.替普瑞酮干预组每日予替普瑞酮(200mg/kg体重)灌胃。8周后对大鼠胃标本进行病理学检查,观察胃黏膜溃疡指数(ulcer index,UI)和胃黏液凝胶层厚度,测定胃黏膜氨基己糖、磷脂的含量。放射免疫法检测胃黏膜前列腺素E2(PGE2)水平。结果:替普瑞酮干预组胃黏膜病理改变和胃黏膜UI明显低于DGR组(P〈0.05),且胃黏液凝胶层厚度、胃黏膜氨基己糖、磷脂和PGE,含量均显著高于DGR组(P〈0.05或P〈0.0者);但替普瑞酮干预组胃黏膜UI仍高于空白对照组,其余各指标仍低于空白对照组(P〈0.01)。结论:替普瑞酮对DGR所致胃黏膜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金雀异黄素(Gen)对类风湿关节炎(RA)动物模型CIA大鼠炎症及细胞因子的作用.方法 采用Ⅱ型胶原建立CIA大鼠模型;通过Gen和/或MTX治疗后检测CIA大鼠关节炎指数(AI)评分和后肢容积,摄取大鼠关节X线片;观察大鼠关节病理学改变; Western Blot法检测血清中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表达.结果 CIA大鼠造模成功; Gen治疗组、MTX治疗组及Gen+MTX治疗组大鼠炎症反应较模型对照组减轻,血清中IL-1β、TNF-α表达明显降低(P〈0.05), Gen+MTX治疗组的效果更佳.结论 Gen能够降低CIA大鼠炎症反应,减缓关节炎病情进展,可能是通过抑制IL-1β、TNF-α的表达而发挥抗炎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三七总皂苷(PNS)对佐剂性关节炎(AA)大鼠的保护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以弗氏完全佐剂(FCA)制备AA大鼠模型,于造模第12天起,给药组分别灌胃给予相应的受试药物,疗程12d。足容积法测量大鼠继发侧足肿胀度;放免法测定血清白细胞介素IL-1、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含量;HE染色法检测大鼠关节病理组织学改变;RT-PCR法检测AA大鼠腹腔巨噬细胞(PMΦ)中TNF-αmRNA的表达。结果:PNS(100,200mg.kg-1)能明显抑制AA大鼠继发性足肿胀,改善关节病理损伤程度,降低血清IL-1、IL-6、TNF-α的含量,同时抑制PMΦ中TNF-αmRNA的表达。结论:PNS对AA大鼠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调节细胞因子的产生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已酮可可碱(pentoxifylline,PTX)对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ystemic inflammatory response syndrome,SIRS)大鼠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用内毒素复制SIRS大鼠。实验分3组,即正常对照组、SIRS组和PTX组。用ELISA的方法检测各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L-6)的表达。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SIRS组大鼠TNF-α和IL-6的表达明显升高(P〈0.01);与SIRS组比较,PTX组大鼠TNF-α和IL-6的表达明显降低(P〈0.01)。结论:PTX可明显抑制SIRS大鼠的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研究夏枯草对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AIT)大鼠促甲状腺激素(TSH)、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与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及辅助性T细胞(Th)相关细胞因子γ-干扰素(IFN-γ)、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4(IL-4)、白细胞介素17(IL-17)的调节作用,探讨夏枯草的作用机制,为临床运用提供理论基础。方法将40只4~6周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西药对照组(硒酵母组)、夏枯草组。每组各10只,空白组予以常规饲养,模型及药物组大鼠予以猪甲状腺球蛋白(PTg)注射及高碘水喂养造模,造模后药物组大鼠分别予以硒酵母及夏枯草的生理水溶液灌胃,干预6周后处死大鼠,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各组大鼠血清TSH、TGAb、TPOAb、IFN-γ、TNF-α、IL-4、IL-17水平。结果模型组大鼠TSH、TGAb、TPOAb、IFN-γ、TNF-α、IL-4、IL-17水平较空白组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硒酵母组与夏枯草组TSH、TGAb、TPOAb、IFN-γ、TNF-α、IL-4、IL-17水平均低于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夏枯草组TSH、IFN-γ、IL-4、IL-17水平均低于硒酵母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夏枯草可以降低AIT大鼠TSH、自身抗体及Th相关细胞因子的表达,具有免疫调节作用,值得在临床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