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目的观察美沙拉嗪缓释颗粒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C)的疗效及对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8(IL-8)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3年6月UC活动期患者89例,随机分为美沙拉嗪组46例和柳氮磺吡啶(SASP)组43例。美沙拉嗪组给予美沙拉嗪缓释颗粒口服,SASP组给予SASP片口服。观察2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Sutherland评分变化、不良反应、治疗前后血清TNF-α、IL-8水平变化,以及随访情况。结果美沙拉嗪组总有效率93.48%,SASP组总有效率79.07%,2组差异显著(P〈0.05);2组治疗后Sutherland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美沙拉嗪组显著低于SASP组(P〈0.01);2组治疗后血清TNF-α、IL-8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组间差异显著(P〈0.01)。随访6个月后,美沙拉嗪组Sutherland评分低于SASP组(P〈0.01),2组复发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美沙拉嗪治疗UC的疗效优于SASP,且可有效降低患者血清TNF-α、IL-8水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益生菌联合美沙拉嗪对溃疡性结肠炎的效果。方法受试者为62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本院的收治时间均为2018年11月至2020年1月,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1例。对照组患者单用美沙拉嗪治疗,观察组患者联用益生菌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疾病活动指数以及腹痛程度评分明显降低,且观察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疾病活动指数以及腹痛程度评分明显更低(P<0.05);治疗后,两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血清IL-23、TNF-α和IL-17水平均明显降低,且观察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血清IL-23、TNF-α和IL-17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益生菌联合美沙拉嗪能明显改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症状,有效调节患者机体内相关炎症细胞因子的表达水平,临床能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单用美沙拉嗪及联用双歧三联活菌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C)的疗效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及白介素-8(IL-8)的影响分析。方法选择本院收治的90例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其中对照组给予美沙拉嗪治疗,观察组给予美沙拉嗪联合双歧三联活菌治疗,观察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治疗前后血清TNF-α、IL-6、IL-8等炎症因子水平变化等。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总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TNF-α、IL-6、IL-8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治疗后Fib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且MPV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在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治疗中联合使用美沙拉嗪与双歧三联活菌的治疗效果更佳,能有效保护黏膜,抑制炎症反应,且用药安全,临床上可以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究美沙拉嗪双途径给药治疗轻中度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收治的94例轻中度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7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采用美沙拉嗪肠溶片治疗,观察组采用美沙拉嗪肠溶片+美沙拉秦灌肠液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内镜评分、疾病活动指数评分及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 TNF)-α、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 CRP)、白细胞介素-1(Interleukin-1, IL-1)、血清CC趋化因子配体11(CC Chemokine Receptor 11, CCL11)、肠黏膜受体型蛋白酪氨酸磷酸酶O(PTPRO)表达水平。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1.49%高于对照组的76.60%(P<0.05);两组治疗后内镜评分、疾病活动指数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TNF-α、CRP及IL-1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CCL11及PTPRO表达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轻中度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采用美沙拉嗪双途径给药的治疗效果显著,可有效降低内镜评分、疾病活动指数评分,缓解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奥沙拉嗪对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及患者白细胞介素8(IL-8)和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临床对照研究的方法,将60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予以奥沙拉嗪治疗,n=30)和对照组(予以柳氮磺吡啶治疗,n=30)。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有效率、不良反应率以及治疗前后IL-8和TNF-α变化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76.7%(23/30),对照组为67.7%(20/30),观察组临床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率10.0%较对照组的33.3%低,差异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TNF-α和IL-8数值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但观察组下降更为显著(P0.05)。结论奥沙拉嗪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安全、有效的药物,能显著降低患者TNF-α和IL-8水平,减轻炎症反应,可能是其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双歧三联活菌联合美沙拉嗪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C)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收治的UC患者10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1例,观察组给予美沙拉嗪及双歧三联活菌口服,对照组只给予美沙拉嗪口服。观察两组的疗效及治疗前后的炎性细胞因子和凝血参数等变化。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达96.07%,而对照组仅为82.35%,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TNF-α、IL-6、IL-1、IL-8均低于对照组,Fib、MPV指标值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歧三联活菌联合美联合美沙拉嗪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优于单纯使用美沙拉嗪,具有临床运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太极拳运动对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血清中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的影响。 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74例稳定期COPD患者分为太极拳组及对照组。2组患者均给予对症支持治疗,太极拳组在此基础上辅以24式杨式太极拳训练,对照组仍按照往常习惯生活,未给予特殊训练干预。于入选时、干预6周及干预12周后分别抽取各组患者清晨空腹静脉血5ml,对其血清中IL-6、IL-8及TNF-α浓度进行测定。 结果对照组患者经干预6周及12周后,其血清中IL-6、IL-8及TNF-α浓度均较入选时无显著变化(P&rt;0.05);太极拳组患者经干预6周后,其血清中IL-6浓度[(248.86±64.18)pg/ml]较入选时无明显变化(P&rt;0.05),而IL-8浓度[(146.25±17.60)pg/ml]及TNF-α浓度[(57.03±12.19)pg/ml]均较入选时明显降低(P<0.05);通过组间比较发现,2组患者上述指标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rt;0.05);太极拳组患者经干预12周后,其血清中IL-6浓度[(220.89±62.25)pg/ml]、IL-8浓度[(138.28±24.86)pg/ml]及TNF-α浓度[(51.44±11.88)pg/ml]均较入选时进一步降低(P<0.05),并且上述指标亦显著低于同期对照组水平(P<0.05)。 结论太极拳锻炼能显著降低稳定期COPD患者血清中IL-6、IL-8及TNF-α浓度,推测太极拳锻炼改善COPD患者病情的作用机制可能与下调血清中IL-6、IL-8及TNF-α含量有关。  相似文献   

8.
张惠玲  杨玉杰  赵金媛 《护理研究》2014,(10):3672-3673
[目的]探讨美沙拉嗪联合锡类散、云南白药、十六角蒙脱石保留灌肠对溃疡性结肠炎治疗效果.[方法]将65例溃疡性结肠炎病人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采用美沙拉嗪联合锡类散、云南白药、十六角蒙脱石灌肠治疗,对照组单用美沙拉嗪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9%;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8.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美沙拉嗪联合锡类散、云南白药、十六角蒙脱石保留灌肠对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效果优于单用美沙拉嗪.  相似文献   

9.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21):3974-3975
探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联合美沙拉嗪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效果。将78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原则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9例。对照组单纯用美沙拉嗪治疗,治疗组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联合美沙拉嗪治疗。比较两组总有效率、腹痛消失时间、腹泻持续时间、黏液便消失时间;干预前后IL-8、TNF-α等炎症因子水平。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腹痛消失时间时间、腹泻持续时间、黏液便消失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IL-8、TNF-α等炎症因子水平相近(P0.05);干预后治疗组IL-8、TNF-α等炎症因子水平优于对照组(P0.05)。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联合美沙拉嗪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临床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病情,加速症状消失,降低机体炎症水平,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益生菌联合美沙拉嗪治疗对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白细胞介素(IL)-23/IL-17炎症轴的影响。方法选取100例UC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50)和对照组(n=50)。对照组给予美沙拉嗪治疗,观察组给予益生菌联合美沙拉嗪,连续治疗8周。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血清炎性因子(IL-23、IL-17)表达、复发率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观察组血清IL-23、IL-17水平分别为(407.2±93.4)、(256.3±32.4)pg/mL,对照组分别为(589.3±86.2)、(341.6±45.3)pg/mL,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94.0%(47/50)、80.0%(40/50),观察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复发率分别为4.2%(1/24)、26.3%(5/19),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益生菌联合美沙拉嗪治疗UC,可显著提高临床疗效,而调节IL-23/IL-17炎症轴可能是其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艾司西酞普兰对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神经功能、抑郁状态和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6(IL-6)的影响。 方法 选取脑卒中后抑郁状态患者80例,按随机数字表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40例。对照组给予口服艾司西酞普兰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药物治疗方案的基础上增加高频rTMS治疗,磁刺激强度为80%的静息运动阈值,频率为5 Hz,rTMS治疗每日1次,每周治疗5 d,连续治疗8周。于治疗前和治疗8周后(治疗后)采用美国国立卫生院脑卒中评分(NIHSS)、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分别评估2组患者的神经功能和抑郁状态,并同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2组患者血清标本中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2(IL-2)和白细胞介素-6(IL-6)。 结果 治疗后,2组患者的NIHSS和HAMD评分以及TNF-α、IL-2、IL-6较组内治疗前均显著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治疗后的NIHSS 和HAMD评分分别为7.07±1.97(分)和9.39±2.61(分),TNF-α、IL-2、IL-6分别为(84.82±11.35)pg/mL、(4.16±1.32)ng/L、(5.75±1.46)ng/L,上述各项指标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艾司西酞普兰联合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可更有效地改善脑卒中患者的抑郁状态和神经功能,抑制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12.
将110例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平均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服用美沙拉嗪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服用参苓白术散治疗。对比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和血浆IL-17、TNF-α及IL-23水平,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研究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6.3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1.82%(P<0.05);研究组血浆IL-17、TNF-α及IL-23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及治疗前(P均<0.05)。参苓白术散与美沙拉嗪联合治疗UC,疗效显著,可以有效降低炎性介质水平,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适于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
【摘要】目的 探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甲硝唑+布洛芬缓释胶囊联合应用治疗牙周炎伴牙龈炎及痛疼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2019年8月-2021年7月在我院治疗的60例牙周炎伴牙龈炎患者依据随机抽签法分为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30例,对照组施以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观察组则为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甲硝唑+布洛芬缓释胶囊。观察治疗前后菌斑附着水平(PAL)、菌斑指数(PLI)、龈沟出血指数(SBI)、牙周袋深度(PD)、以及IL-6、IL-1β、TNF-α、 hs-CRP水平和GSH-Px、SOD、MDA、eNO水平的变化。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SBI 0.64±0.09分、PLI 0.97±0.14分、PAL 2.04±0.30mm、PD 2.45±0.36mm显著低于对照组(1.15±0.17分、1.26±0.18分、3.16±0.47mm、3.53±0.52mm)(P<0.05);治疗后,观察组IL-6 2.03±0.30ng/L、IL-1β 1.46±0.21ng/ml、TNF-α 10.18±1.52ng/ml、hs-CRP 9.53±1.42μmol/L均明显低于对照组(3.56±0.53ng/L、1.83±0.27ng/ml、15.52±2.32ng/ml、12.46±1.86μmol/L)(P<0.05);治疗后,观察组GSH-Px 17.24±2.58mg/L、SOD 48.31±7.24 nU/ml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12.28±1.84 mg/L、35.28±5.29nU/ml),以及MDA 3.14±0.47mmol/L、eNO 27.48±4.12μmmol/L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6.66±0.99 mmol/L、38.44±5.76μmmol/L)(P<0.05);观察组患者PAL、PD水平和IL-6、IL-1β、TNF-α、hs-CRP均呈正相关(P<0.05)。结论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甲硝唑+布洛芬缓释胶囊治疗牙周炎伴牙龈炎疗效显著,有利于减轻炎症反应,改善牙周和氧化应激反应。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分析自拟补脾益肠汤辅助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6月~2020年8月期间于我院治疗的70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对照组(n=34)与试验组(n=36),对照组给予美沙拉嗪,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自拟补脾益肠汤,比较两组疗效、治疗前后血清IL-1β,IL-8、TNF-α水平及生命质量评分。结果: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治疗后血清IL-1β,IL-8、TNF-α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治疗后各项生命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自拟补脾益肠汤联合常规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效果良好,可明显降低患者血清炎性因子并提高患者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复方谷氨酰胺肠溶胶囊联合美沙拉嗪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9年2月~2020年3月我院接收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102例,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1例。对照组采用美沙拉嗪治疗,观察组采用复方谷氨酰胺肠溶胶囊联合美沙拉嗪治疗,均治疗2个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炎症因子水平: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TNF-α),比较两组肠粘膜屏障功能:细菌内毒素(LPS)、二胺氧化酶(DAO)、肠粘膜通透性(L/M)、D-乳酸。结果 治疗2个月后,两组CRP、TNF-α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个月后,两组LPS、DAO、D-乳酸均较治疗前降低,L/M较治疗前升高,且观察组变化较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复方谷氨酰胺肠溶胶囊联合美沙拉嗪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可减轻患者胃肠壁炎症反应,加强肠粘膜屏障功能,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参苓白术散合肾气丸加味方与美沙拉嗪栓对脾肾阳虚型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方法:选取安徽省中医院肛肠二科在2022年1月—2022年12月间接诊的60例脾肾阳虚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简单随机法将其为2组,对照组采用美沙拉嗪栓塞肛治疗,观察组采用参苓白术散合肾气丸加味方(朝夕互补方)口服配合美沙拉嗪栓塞肛治疗,治疗时间均为8周。观察2组治疗后的临床疗效情况。比较2组治疗后的腹痛、腹泻、腰膝酸软、黏液脓血便、里急后重的中医证候积分情况、Baron肠镜黏膜组织学评分、炎症水平指标。结果 :2组治疗后,对照组有效率为80.0%,观察组有效率为93.3%,观察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除腹痛外,其余中医证候积分与对照组相比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的Baron肠镜黏膜组织学得分低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治疗后白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明显低于治疗前,白介素-10(IL-10)明显高于治疗前,且治疗后组间和组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以参苓白术散合肾气丸加味方能有效地改善临床症状,调...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美沙拉嗪联合锡类散、云南白药、十六角蒙脱石保留灌肠对溃疡性结肠炎治疗效果。[方法]将65例溃疡性结肠炎病人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采用美沙拉嗪联合锡类散、云南白药、十六角蒙脱石灌肠治疗,对照组单用美沙拉嗪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9%;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8.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美沙拉嗪联合锡类散、云南白药、十六角蒙脱石保留灌肠对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效果优于单用美沙拉嗪。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经皮经肝胆囊穿刺置管引流(PTGD)联合腹腔镜手术治疗急性胆囊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5月至2020年5月88例进行治疗的急性胆囊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4例。对照组进行单纯腹腔镜手术治疗,观察组加用PTGD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情况、炎症介质水平[白介素-6(IL-6)、白介素-4(IL-4)、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C反应蛋白(CRP)]、肝功能指标[胆红素(TBil)、间接胆红素(IBil)、碱性磷脂酶(ALP)及淀粉酶(AMY)]和并发症发生状况。结果:观察组术后引流量、术中出血量分别为(16.85±3.25) ml、(70.13±6.51) ml,少于对照组的(23.68±4.37) ml、(81.47±7.95) ml,手术时间、术后卧床时间和术后排气时间分别为(89.85±7.79) min、(3.75±0.89) d、(19.33±2.58) h,短于对照组的(104.36±8.74) min、(5.28±1.02) d、(23.65±3.17) 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炎症介质水平术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IL-6、IL-4、TNF-α、CRP水平术后均低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IL-6、IL-4、TNF-α、CRP水平为(28.13±3.65) pg/ml、(25.14±3.08) pg/ml、(14.33±2.29) pg/ml、(10.33±2.04) mg/L,低于对照组的(34.58±4.12) pg/ml、(31.25±3.53) pg/ml、(20.17±2.86) pg/ml、(14.53±2.31) 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肝功能指标术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TBil、IBil、ALP、AMY水平术后均低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TBil、IBil、ALP、AMY水平为(13.21±2.25) μmol/L、(10.13±2.02) μmol/L、(89.63±6.52) U/L、(114.85±12.34) U/L,低于对照组的(16.15±2.36) μmol/L、(13.41±2.15) μmol/L、(97.85±7.43) U/L、(133.52±15.35) U/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55%,较对照组的18.18%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TGD联合腹腔镜手术可减轻急性胆囊炎患者炎症反应,加快TBil、IBil、ALP、AMY水平复常,减少术中出血量,加速手术进程,降低并发症风险,利于患者病情康复。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氨甲喋呤(MTX)治疗大鼠胶原型关节炎的免疫学机制。方法健康SD大鼠,用牛Ⅱ型胶原诱导产生胶原型关节炎(CIA),CIA大鼠经MTX肌注治疗4周后,观察各组大鼠关节炎指数,ELISA方法测定大鼠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IL-1)、白细胞介素-4(IL-4)、白细胞介素-10(IL-10)及抗牛Ⅱ型胶原抗体的含量。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肌注MTX能明显改善大鼠胶原型关节炎症状(P<0.05);CIA大鼠肌注MTX后,血清中TNF-α含量(60.6±21.3)pg/ml和抗牛Ⅱ型胶原抗体的OD值水平(0.68±0.07),分别与对照组(246.1±29.3pg/ml和0.81±0.04)相比明显降低(P<0.05);肌注MTX的CIA大鼠血清中IL-10含量(33.4±9.8)pg/ml与对照组相比(4.6±1.5)pg/ml明显升高(P<0.05)。结论MTX能有效地降低CIA大鼠血清中TNF-α和抗Ⅱ胶原抗体的水平,同时提高IL-10的含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美沙拉嗪联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本院收治的100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将患者分为单独治疗组(n=50,美沙拉嗪单独治疗)与联合治疗组(n=50,美沙拉嗪联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免疫功能。结果联合治疗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单独治疗组(P<0.05)。治疗后,两组的血清IL-6、IL-8、hs-CRP及TNF-α水平均降低,且联合治疗组低于单独治疗组(P<0.05)。治疗后,两组的血清IgA、IgG、IgM水平、CD8+均降低,CD3+、CD4+及CD4+/CD8+均升高,且联合治疗组优于单独治疗组(P<0.05)。结论相较于美沙拉嗪单独治疗,美沙拉嗪联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效果更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