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研究低频rTMS结合外周神经肌肉磁刺激对脑梗死患者下肢功能障碍的康复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3月—2021年3月在南昌大学第四附属医院康复科住院的发病3周~4周的脑梗死患者118例,根患者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为常规治疗组(A组)、常规+低频rTMS组(B组)及常规+低频rTMS+外周磁刺激治疗组(C组)三组,通过治疗前及治疗3个月后Fugl-Meyer下肢运动功能评分、患侧下肢伸膝肌群MMT及足背屈肌群MMT评定结果,判断各治疗方法康复疗效。结果 :三组在3个月治疗后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增加,但是C组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更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三种治疗方法对脑梗死下肢康复都有效果,但是低频rTMS及外周神经肌肉磁刺激联合常规康复治疗更有利于脑梗死患者下肢运动功能的恢复,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重复外周磁刺激(rPMS)联合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对脑卒中后上肢功能障碍的影响。 方法 选取符合入选和排除标准脑卒中患者12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对照组、中枢组、外周组和联合组,每组32例。4组患者均进行常规药物治疗和康复训练,联合组增加非受累侧M1区低频rTMS和患侧上肢Erb点的rPMS治疗,中枢组增加低频rTMS和安慰性rPMS,外周组增加rPMS治疗和安慰性rTMS,对照组给予安慰性rTMS和安慰性rPMS。rPMS和低频rTMS治疗均为每日1次,每次15 min,每周治疗6 d,连续治疗4周。治疗前和治疗4周后(治疗后),采用Fugl-Meyer评定量表上肢部分(FMA-UE)和Wolf运动功能测试(WMFT)评定4组患者患侧上肢运动功能,同时采用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定其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结果 治疗后,4组患者的FMA-UE、WMFT及MBI评分较组内治疗前均明显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中枢和外周组患者治疗后的FMA-UE评分[分别为(37.10±1.99)分、(28.10±3.15)分、(28.21±2.96)分]、WMFT评分[分别为(34.90±2.81)分、(26.87±2.79)分、(26.72±2.63)分]和MBI评分[分别为(69.55±3.67)分、(59.07±3.45)分、(58.90±3.79)分]均优于对照组治疗后(P<0.05),且联合组的FMA-UE、WMFT及MBI评分均显著优于中枢组和外周组治疗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rTMS和rPMS均可改善脑卒中后上肢功能障碍患者患侧上肢的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且两种刺激方式联合使用的疗效可能更佳。  相似文献   

3.
18 0例脑梗死患者均为我院神经内科住院患者。采用国内统一的脑血管病诊断标准[1] ,经CT或MRI检查证实 ,全部患者均为首次发病。根据Doll的随机分配卡 ,随机分成 2组 ,治疗组 94例 ,男 64例 ,女 3 0例 ,年龄 40~ 65岁 ,病程 5~ 3 0d ;对照组 86例 ,男 5 7例 ,女 2 9例 ,年龄 44~ 70岁 ,病程 4~ 3 0d。2组患者入院后药物治疗相同 ,脑梗死以药物降血压和控制脑水肿、活血化淤为主 ,对照组卧床期间肢体摆放良肢位 ,被动活动 ,定时翻身 ,恢复期站立平衡和步行训练 ;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 ,加用北京爱生电子技术研究所生产的NM…  相似文献   

4.
樊影娜  赵佳 《中国康复》2016,31(1):28-30
目的:观察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对急性脑梗死后运动性失语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116例急性脑梗死后运动性失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rTMS组各58例,对照组实施常规药物治疗及语言训练,rTMS组在此基础上采用低频rTMS和语言训练同步交叉的方法来进行康复。采用西方失语症成套测验(WAB)评价失语指数(AQ)及理解、复述、命名、自发言语等成分的得分情况。采用北京医科大学第一医院的汉语失语成套测验语言功能评分百分率提高程度和语言交流障碍好转程度进行疗效评定。结果:治疗30d后,2组AQ评分及理解、复述、命名、自发言语4项评分均高于治疗前(P0.05),且rTMS组提高幅度更高于对照组(P0.05);rTMS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低频rTMS治疗对急性脑梗死后运动性失语患者具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对脑梗死患者下肢运动功能的影响。 方法纳入脑梗死后下肢功能障碍患者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rTMS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2组均给予常规药物和康复治疗,rTMS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健侧M1区rTMS治疗,疗程4周。2组分别于治疗前、治疗4周后(治疗后)及治疗完成后2周(治疗后2周)进行下肢简式Fugl-Meyer运动功能(FMA)和10m最大步行速度(10m MWS)测定,观察并记录治疗过程中及治疗后2周内有无明显不良反应。 结果2组患者治疗前FMA、10m MWS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和治疗后2周,2组患者FMA、10m MWS均较组内治疗前有所改善(P<0.05),且rTMS治疗组治疗后FMA[(28.2±2.8)分]、10m MWS[(56.78±20.15)m/min]及治疗后2周FMA[(27.8±2.9)分]、10m MWS[(55.89±21.06)m/min]均较对照组改善更明显(P<0.05)。2组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 结论rTMS治疗可提高脑梗死后患者的下肢运动功能,安全性较好,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对急性期脑梗死患者焦虑抑郁状念及日常生活活f能力(ADL)的影响.方法:65例急性期脑梗死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32例)和治疗组(3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除常规治疗外,同时给予r-TMS治疗,疗程8周.治疗前后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进行精神心理评定,以中国脑卒中神经功能评分量表(Css)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定,用改良Barthel指数(BI)量表进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结果:对照组治疗后HAMA、HAMD及CSS评分分别下降13.33%、13.13%及20.62%,其中,精神性焦虑和躯体性焦虑评分分别下降11.71%和15.30%,MBI评分提高40.85%,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HAMA、HAMD及CSS评分分别下降33.60%、35.66%及26.23%,其中,精神性焦虑和躯体性焦虑评分分别下降34.64%和20.26%,MBI评分提高40.10%,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另外,治疗后治疗组较对照组HAMA、精神性焦虑、HAMD及CSS评分均动显下降,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但两组间躯体性焦虑评分下降及MBI评分提高差异并不明显,无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间焦虑状态改善总有效率分别为78.95%和12.00%,抑郁状态改善总有效率分别为86.96%和9.52%,两组间焦虑抑郁状态改善率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低频r-TMS能改善急性期脑梗死患者焦虑抑郁状态,尤其是精神性焦虑症状,促进神经功能恢复,但对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可能不大.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中枢联合外周重复磁刺激对卒中后运动功能障碍的有效性.方法 选取2019年1月-12月于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康复医学科住院的脑卒中患者40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和康复训练,在此基础上试验组给予重复经颅磁刺激和重复外周磁刺激,对照组给予重复经颅磁刺激和假重复...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低频和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脑卒中吞咽功能障碍患者的临床效果对比。方法:选取2018年6~12月收治的50例脑卒中吞咽功能障碍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在采用常规药物治疗及吞咽训练的基础上,对照组采用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观察组采用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与治疗后吞咽功能评分、表面肌电信号最大波幅。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吞咽功能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表面肌电信号最大波幅值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脑卒中吞咽功能障碍患者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吞咽功能。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和分析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对改善恢复早期脑卒中患者下肢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40例恢复早期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0例.2组患者均接受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1Hz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前及治疗6周后,分别采用Fugl-Meyer (FMA)量表下肢部分(FMA-LE...  相似文献   

10.
彭源  陈康  张瑾  陈钰杰  张顺喜 《中国康复》2015,30(2):112-113
目的:探讨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预刺激结合功能性电刺激(FES)对脑梗死患者偏瘫上肢功能的影响。方法:脑梗死患者32例分为3组,均接受常规康复训练,A组加用rTMS刺激患侧大脑运动皮质区(M1区),后行患侧上肢FES治疗;B组加用FES治疗,不进行rTMS预刺激。治疗前后评定患侧上肢Fugl-Meyer评分(FMAUE)和改良Barthel指数(MBI)。结果:3组治疗2及4周时,FMA-UE及MBI评分均较治疗前呈逐渐提高趋势(P<0.01);且A组治疗2及4周时FMA-UE及MBI评分更高于B、C组(P<0.01),B组更高于C组(P<0.01)。结论:FES能够促进脑梗死后偏瘫上肢运动功能的恢复,通过高频rTMS预刺激能进一步增强FES的疗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联合神经肌肉电刺激(NMES)治疗帕金森病吞咽功能障碍的治疗效果。 方法 纳入符合英国(United Kingdom)脑库原发性帕金森病临床诊断标准的帕金森病伴吞咽障碍患者90例,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rTMS组(采用rTMS联合NMES治疗)和假刺激组(采用NMES联合假rTMS治疗),每组45例。分别于治疗前、治疗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及治疗完成后3个月时,采用洼田饮水试验和标准吞咽功能评定量表(SSA)对2组患者的吞咽障碍严重程度及其吞咽功能进行评定,并比较治疗前后不同时间点2组患者的洼田饮水试验评分、SSA评分及临床疗效。 结果 ①治疗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及治疗后3个月时组内比较,rTMS组患者的洼田饮水试验及SSA评分较组内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F=82.004,P<0.001;F=33.753,P<0.001),假刺激组亦较组内治疗前明显改善(F=53.673,P<0.001;F=19.208,P<0.001);②治疗1个疗程、2个疗程及治疗后3个月时组间比较,rTMS组患者的洼田饮水试验评分明显优于同时间点假刺激组(t=2.212,P=0.031;t=2.398,P=0.017;t=2.119,P=0.028),且同时间点的SSA评分亦明显优于假刺激组(t=2.188,P=0.021;t=2.417,P=0.019;t=2.507,P=0.016);③治疗2个疗程后,rTMS组患者的总有效率(95.56%)明显高于假刺激组(80.00%),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75,P=0.024)。 结论 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神经肌肉电刺激可显著改善帕金森病患者的吞咽功能,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2.
创伤性脑损伤(TBI)是指大脑受到外部的冲击而导致意识丧失或改变的一种颅脑损伤。虽有证据表明,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对TBI后的抑郁、疼痛、创伤性应激障碍等有较好的疗效,但其对于长期意识障碍和复合认知障碍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目前仍不统一。本文旨在通过综述近年来rTMS在TBI后功能障碍中的应用研究进展,以期为TBI后功能障碍的康复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r TMS)对脑梗死患者恢复期运动功能障碍的影响。方法:120例脑梗死恢复期患者随机分入r TMS患侧刺激组、健侧刺激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患者,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及康复训练。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患侧刺激组给予M1区100%运动阈值(MT)的r TMS,健侧刺激组给予M1区70%MT的r TMS。比较三组患者治疗前后的Fugl-Meyer评分(FMA)、Barthel指数(BI)、运动诱发电位(motion evoked potential,MEP)潜伏期并计算中枢运动传导时间(centermotion conduction time,CMCT)。结果: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三组患者的FMA评分、BI及MEP潜伏期、CMCT均改善(P0.05),r TMS组治疗后优于对照组(P0.05),但两治疗组间上述指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低频r TMS可改善脑梗死恢复期的神经功能缺损,提高患者生活自理能力,改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4.
李丹丹 《临床医学》2022,(11):56-58
目的 探讨利培酮联合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3月至2021年8月驻马店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84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常规组,每组42例。常规组予以利培酮治疗,研究组予以利培酮联合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对比两组疗效、疗效总评量表(CGI)评分、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后,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92.86%,39/42)较常规组(76.19%,32/42)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59,P=0.035);治疗4周后,研究组CGI评分较常规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7.14%,3/42)较常规组(26.19%,11/42)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486,P=0.019)。结论 利培酮联合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效果显著,可降低患者幻听程度,提高安全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对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共选取30例脑梗死偏瘫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健侧刺激组、患侧刺激组及对照组(每组10例),各组患者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患侧刺激组及健侧刺激组在此基础上分别对患侧或健侧脑皮质M1区进行rTMS治疗,持续治疗10 d.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10 d及40 d时对各组患者进行疗效评定,采用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改良巴氏指数(MBI)对患者神经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ADL)能力进行评定,同时检测各组患侧脑区运动诱发电位(MEP)潜伏期及中枢运动传导时间(CMCT);另外每组各随机挑选3例患者检测治疗前及治疗后40 d时的磁共振波谱(MRS)数据,对各组氮-乙酰天门冬氨酸/肌酸比值(NAA/Cr)进行比较.结果 健侧刺激组及患侧刺激组NIHSS及MBI评分均较治疗前及对照组明显改善,且以健侧刺激组的改善幅度相对较显著,与患侧刺激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患者MEP潜伏期及CMCT均较治疗前有一定程度改善,其中健侧刺激组CMCT在治疗后10 d及40 d时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及患侧刺激组;健侧刺激组及患侧刺激组NAA/Cr比值均较对照组明显提高.结论 低频rTMS治疗能提高急性期脑梗死患者皮质兴奋性及ADL能力,缓解神经元受损程度;刺激健侧或患侧脑半球M1区均对脑梗死患者神经受损功能恢复具有促进作用,并且以刺激健侧脑半球的疗效相对较显著.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effect of low frequency repetitive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 (rTMS) on the recovery of neural function in patients with cerebral infarction.Methods Thirty cerebral infarction patients with hemiparalysis were divided randomly into three groups: unaffected side stimulation group ( 1Hz rTMS on M1 area of unaffected hemisphere, n = 10), affected side stimulation group ( 1Hz rTMS on M1 area of affected hemisphere, n = 10), and control group without rTMS, n = 10).All the groups were assessed with their motor function and ADL scores ( NIHSS, MBI) and corticospinal excitability (MEP, CMCT ) before and after 10 and 40 days of treatment.Three patients were chosen randomly in each group who accepted 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 (MRS) examination before and after 40 days of treatment and assessed with regard to the ratio of N-acetyl aspartate/creating(NAA/Cr).Results Before treatment the scores of 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 (NIHSS), modified Barthel Index( MBI), Motor evoked potential (MEP) and central motor conduction time (CMCT) were not statistically different among the three groups ( P > 0.05 ).After treatment, scores of NIHSS and MBI were obviously higher than those before treatment (P < 0.01 ) in rTMS groups no matter the rTMS was applied on the affected or unaffected hemisphere.However, the score in unaffected side stimulation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affected side stimulation group ( P < 0.05 ).The MEP latency and CMCT was significantly shorter after treatment in all the stimulation groups, with the unaffected side stimulation group improved to a significantly greater extent, in terms of MEP latency and CMCT than the affected side stimulation and control groups at the 10th d and 40th d of treatment(P <0.05 or P <0.01 ).There was a significantly higher ratio of NAA/Cr in two rTMS treatment groups compared with control group.Conclusion Low frequency rTMS on M1 of the unaffected or affected hemisphere can both improve neural function in patients with 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 rTMS on unaffected hemisphere seems more effective than that on affected hemisphere.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联合康复治疗对脑梗死偏瘫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脑梗死偏瘫患者4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2组均给予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加用rTMS治疗。治疗前后采用FuglMeyer量表(FMA)评定偏瘫侧的肢体功能,采用Berg平衡量表(BBS)评定平衡功能,采用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定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结果:治疗8周后,2组FMA、MBI和BBS评分与治疗前比较明显提高(P<0.01),且观察组更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rTMS结合康复治疗可有效地改善脑梗死偏瘫患者的运动功能和ADL能力。  相似文献   

17.
摘要 目的:观察高频(10Hz)、低频(1Hz)及高低频相结合的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对急性期脑梗死患者运动功能恢复的疗效。 方法:选取60例急性期脑梗死后偏瘫患者,采用单盲法完全随机设计分为4组(各15例):低频组、高频组、高低频结合组、对照组。四组均接受药物治疗及肢体康复为常规治疗。所有患者接受rTMS,治疗前和治疗后进行Fugl-Meyer(FMA)评分、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评分)、Barthel指数(BI)。每组各随机挑选6例患者于治疗前后进行神经电生理检查,记录运动诱发电位(MEP)潜伏期。 结果:①rTMS治疗后四组FMA、NIHSS、BI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②rTMS治疗后高频组、低频组以及高低频结合组较对照组的FMA、BI、NIHSS评分改善(P<0.05)。且高低频结合组较高频及低频组FMA、BI评分的改善更明显(P<0.05)。③rTMS治疗后高频组和高低频结合组较本组治疗前MEP潜伏期降低(P<0.05)。且高频组较高低频结合组MEP潜伏期降低更明显(P<0.05)。 结论:高频(10Hz)、低频(1Hz)、高频(10Hz)与低频(1Hz)相结合的rTMS较对照组患者运动功能的恢复更有效。其中高低频结合组的效果更为明显。另外高频(10Hz)、高频(10Hz)与低频(1Hz)相结合的rTMS能够更有效的增强患侧大脑M1区的兴奋性,促进肢体运动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对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共选取30例脑梗死偏瘫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健侧刺激组、患侧刺激组及对照组(每组10例),各组患者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患侧刺激组及健侧刺激组在此基础上分别对患侧或健侧脑皮质M1区进行rTMS治疗,持续治疗10 d.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10 d及40 d时对各组患者进行疗效评定,采用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改良巴氏指数(MBI)对患者神经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ADL)能力进行评定,同时检测各组患侧脑区运动诱发电位(MEP)潜伏期及中枢运动传导时间(CMCT);另外每组各随机挑选3例患者检测治疗前及治疗后40 d时的磁共振波谱(MRS)数据,对各组氮-乙酰天门冬氨酸/肌酸比值(NAA/Cr)进行比较.结果 健侧刺激组及患侧刺激组NIHSS及MBI评分均较治疗前及对照组明显改善,且以健侧刺激组的改善幅度相对较显著,与患侧刺激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患者MEP潜伏期及CMCT均较治疗前有一定程度改善,其中健侧刺激组CMCT在治疗后10 d及40 d时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及患侧刺激组;健侧刺激组及患侧刺激组NAA/Cr比值均较对照组明显提高.结论 低频rTMS治疗能提高急性期脑梗死患者皮质兴奋性及ADL能力,缓解神经元受损程度;刺激健侧或患侧脑半球M1区均对脑梗死患者神经受损功能恢复具有促进作用,并且以刺激健侧脑半球的疗效相对较显著.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对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共选取30例脑梗死偏瘫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健侧刺激组、患侧刺激组及对照组(每组10例),各组患者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患侧刺激组及健侧刺激组在此基础上分别对患侧或健侧脑皮质M1区进行rTMS治疗,持续治疗10 d.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10 d及40 d时对各组患者进行疗效评定,采用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改良巴氏指数(MBI)对患者神经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ADL)能力进行评定,同时检测各组患侧脑区运动诱发电位(MEP)潜伏期及中枢运动传导时间(CMCT);另外每组各随机挑选3例患者检测治疗前及治疗后40 d时的磁共振波谱(MRS)数据,对各组氮-乙酰天门冬氨酸/肌酸比值(NAA/Cr)进行比较.结果 健侧刺激组及患侧刺激组NIHSS及MBI评分均较治疗前及对照组明显改善,且以健侧刺激组的改善幅度相对较显著,与患侧刺激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患者MEP潜伏期及CMCT均较治疗前有一定程度改善,其中健侧刺激组CMCT在治疗后10 d及40 d时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及患侧刺激组;健侧刺激组及患侧刺激组NAA/Cr比值均较对照组明显提高.结论 低频rTMS治疗能提高急性期脑梗死患者皮质兴奋性及ADL能力,缓解神经元受损程度;刺激健侧或患侧脑半球M1区均对脑梗死患者神经受损功能恢复具有促进作用,并且以刺激健侧脑半球的疗效相对较显著.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高频3Hz与低频0.5Hz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对脑梗死后认知障碍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 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90例脑梗死后认知功能障碍患者分为低频(0.5Hz)rTMS组、高频(3Hz)rTMS组及对照组,每组30例。3组患者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及认知功能训练,低频rTMS组、高频rTMS组在此基础上分别给予相应频率rTMS治疗,对照组则给予rTMS假刺激治疗,均持续治疗4周。于治疗前、治疗4周后分别采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及改良Barthel指数(MBI)对各组患者认知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ADL)能力进行评定,同时检测入选患者事件相关电位P300潜伏期及波幅改善情况。 结果治疗前3组患者MoCA、MBI评分、P300潜伏期及波幅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组患者MoCA、MBI评分及P300潜伏期、波幅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并且治疗后高频rTMS组、低频rTMS组MoCA评分[分别为(29.6±6.6)分、(28.2±6.7)分]、MBI评分[分别为(55.7±6.1)分、(54.3±6.3)分]、P300潜伏期[分别为(346.4±18.5)ms、(348.7±18.4)ms]及P300波幅[分别为(9.8±3.5)μV、(9.1±3.6)μV]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水平,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高频rTMS组与低频rTMS组上述指标组间差异仍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0.5Hz及3Hz rTMS均能显著改善脑梗死患者认知功能,提高其ADL能力,该疗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