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内侧柱支撑重建联合常规内固定在老年肱骨近端骨折中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上海市市东医院收治的老年肱骨近端骨折患者35例,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研究组(n=18)和对照组(n=17)。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内固定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常规内固定基础上联合内侧柱支撑重建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影像学骨折愈合时间、完全负重时间、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以及术后肱骨头内翻角度。采用Constant评分评价并比较两组患者术后3个月的肩关节功能,测量并比较术后6个月肩关节活动范围。结果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6.83±1.32 d vs.7.53±1.13 d,P0.05)。研究组患者的影像学骨折愈合时间(90.53±10.03 d vs.120.81±15.22 d)、完全负重时间(120.33±20.31 d vs.150.92±30.12 d)、疼痛VAS评分(1.88±0.24分vs.2.89±0.45分)、肱骨头内翻角度(2.03±0.33°vs.4.03±0.55°)均小于对照组(P 0.05)。研究组患者的Constant评分(78.41±10.23分vs.61.22±8.93分)以及肩关节前屈(93.23±10.22°vs.80.32±8.31°)、后伸(38.41±5.24°vs.31.03±4.99°)、外展(98.31±11.34°vs.84.32±12.73°)、外旋(43.51±6.41°vs.33.41±4.85°)、内收(36.52±5.12°vs.29.12±4.43°)、内旋角度(75.32±10.21°vs.59.21±8.32°)均显著大于对照组(P 0.05)。结论在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折中,内侧柱支撑重建联合常规内固定治疗相较于常规内固定的方法,可使患者骨折恢复时间短,疼痛减轻,肩关节功能恢复及活动度更好。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正骨手法闭合复位结合经皮微创固定(mippo)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研究。方法:2014年10月至2016年1月,采用正骨手法闭合复位,经皮锁定钢板固定重建肱骨内侧柱稳定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折40例,分为手法组和切复组,记录术后3、6、12个月骨折恢复情况,内固定是否松动断裂,肱骨头有无缺血坏死,内固定取出时间及内固定取出后局部骨质情况、以及有无再骨折。术后应用Constant-Murley评分系统对肩关节进行评定。结果:40例患者均获随访,手法组1例患者术后出现肱骨头内翻畸形,骨折畸形愈合,1例患者出现肱骨头缺血性坏死;切复组2例患者出现肱骨头内翻,1例行肱骨头置换术,另1例行内固定拆除;肩关节功能Constant-Murley评分2组术后比较差异较大,术后12个月根据Constant-Murley评分,两组总分分别为平均为82-93分与77-85分。结论:正骨手法整复经皮微创锁定钢板固定治疗肱骨近端骨折,重建内侧柱稳定,具有创伤小、血循破坏少、固定可靠等优点,是治疗老年性肱骨近端骨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3.
选取2013年3月~2015年3月期间收治的66例成人肱骨近端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3例。观察组患者采用内侧柱支撑重建锁定钢板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无内侧柱支撑锁定钢板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肩功能恢复情况、肱骨颈干角、肱骨头内翻角、肱骨头高度丢失、并发症率、骨折愈合时间及转归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肱骨颈干角、肩关节功能Neer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肱骨头内翻角、肱骨头高度丢失、骨折愈合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并发症率(6.06%)显著低于对照组(18.18%),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二次手术率(0)显著低于对照组(12.12%),差异显著(P〈0.05)。成人肱骨近端骨折中锁定钢板固定治疗中应用内侧柱支撑重建可提高复位固定效果,有助于改善患者肩功能,控制术后并发症,进而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正骨手法闭合复位结合经皮微创固定(MIPPO)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老年肱骨近端骨折40例随机分为正骨手法+MIPPO技术固定组(简称手法组)和传统切复内固定组(简称切复组),每组20例,分别进行治疗。术后3、6、12个月,观察恢复情况:骨折恢复、内固定松动断裂、肱骨头缺血坏死、内固定取出时间和内固定取出后局部骨质等情况,及有无再骨折,并采用Constant-Murley评分系统对肩关节功能进行评分。结果:40例患者均获随访,手法组1例患者术后出现肱骨头内翻畸形,骨折畸形愈合,1例患者出现肱骨头缺血性坏死;切复组2例患者出现肱骨头内翻。两组术后肩关节功能Constant-Murley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正骨手法闭合复位结合经皮微创固定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折,重建内侧柱稳定,具有创伤小、血循破坏少、固定可靠等优点,是治疗老年性肱骨近端骨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锁定钢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中使用内侧支撑固定对肱骨远端沉降及肩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4月至2015年1月于本院就诊的肱骨近端骨折并行锁定钢板治疗的患者共78例,资料完整的72例,其中内侧支撑固定(A组)39例,非内侧支撑组(B组)33例,对比两组患者术后3、6、12个月的肱骨远端沉降度和肩关节Neer评分,记录两组患者术后的并发症以比较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在术后3、6、12个月的肱骨远端沉降度比较,A组的肱骨远端沉降度均小于B组(P0.05)。其中A组术后3、6、12个月的肱骨远端沉降度D1、D2、D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的肱骨远端沉降度D1、D2、D3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3、6、12个月的Neer评分比较,A组患者的Neer评分均高于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之间合计的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肱骨近端骨折中应用锁定钢板使用内侧支撑固定有助于加强肩关节稳定性,减少术后肱骨远端沉降,促进肩关节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锁定板治疗老年肱骨近端三部分、四部分骨折疗效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2012年1月期间45例年龄>60岁,Neer三部分、四部分肱骨近端骨折患者,均采用切开复位锁定接骨板手术治疗,术后随访根据肩关节简单评分问卷和Constant-Mudey评分等对肩关节功能进行评估。结果 43例患者获得门诊随访,随访时间12~48个月,平均18个月。患者患侧Constant评分为(72.3±9.5)分,6例(14.0%)患者需翻修手术。影响肩关节功能评分因素除了骨折类型外,还有再移位4例(9.3%)、不愈合3例(7.0%)、撞击3例(7.0%)、肱骨头坏死6例(14.0%)、螺钉进入肩关节5例(11.6%)。6例肱骨近端内侧柱损伤患者中3例发生骨折再移位、2例骨折不愈合和2例螺钉进入关节腔,终末随访4例患者需翻修手术治疗,占翻修患者的2/3。结论虽然锁定接骨板治疗老年肱骨近端三部分、四部分骨折疗效肯定,但并发症多,医生应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骨折分型以及医生自身情况选择治疗方案。手术治疗需注重肱骨近端骨折的解剖复位、螺钉及钢板位置、螺钉长度、内侧柱支撑及稳定性,这是获得良好功能、降低并发症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正骨手法闭合复位结合经皮微创固定(MIPPO)重建肱骨近端骨折内侧柱稳定的临床研究。方法:采用正骨手法闭合复位结合经皮锁定钢板固定重建肱骨内侧柱稳定治疗肱骨近端骨折34例。记录术后3、6、12个月骨折恢复情况,内固定是否松动断裂,肱骨头有无缺血坏死,内固定取出时间和内固定取出后局部骨质情况以及有无再骨折。术后应用Constant-Murley评分系统对肩关节进行评定。结果:术后所有患者切口均愈合并获随访,时间8~21个月,平均16.7个月。1例患者术后出现腋神经损伤症状,6个月后症状消失;1例患者术后2个月出现肱骨头内翻畸形,但螺钉尚在肱骨头内,未予翻修,骨折畸形愈合,术后12个月拆除内固定,肩外展功能受限明显;1例患者术后1年出现肱骨头缺血性坏死,二期拆除内固定,行肱骨头置换;余患者术后6~9个月骨性愈合,摄片复查骨皮质连续,重塑良好。总分比较:3个月与6个月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12个月根据Constant-Murley评分,总分75~88分,良21例,中13例。结论:正骨手法整复经皮微创锁定钢板固定治疗肱骨近端骨折,重建内侧柱稳定,具有创伤小、血循破坏少、固定可靠等优点,是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8.
选取2013年5月~2014年9月我院收治的30例肱骨近端骨折患者,将患者根据是否存在骨质疏松进行分组,其中骨折疏松19例,设为研究组;未合并骨折疏松11例,设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均采用锁定钢板内固定联合髂骨髓内移植治疗,术后根据影像学资料判断骨折愈合、颈干角及肱骨头高度,采用肩臂手功能障碍评分(DASH)判断患者的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术后随访1年,研究组和对照组在骨折愈合时间及DASH评分对比上均无显著差异(P0.05)。锁定钢板内固定联合髂骨髓内移植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疗效确切,尤其对于骨折疏松患者能够减少术后内固定失败的概率,加强内侧柱的支撑,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正骨手法闭合复位结合经皮微创固定(MIPPO)重建肱骨近端骨折内侧柱稳定的临床研究。方法:采用正骨手法闭合复位结合经皮锁定钢板固定重建肱骨内侧柱稳定治疗肱骨近端骨折34例。记录术后3、6、12个月骨折恢复情况,内固定是否松动断裂,肱骨头有无缺血坏死,内固定取出时间和内固定取出后局部骨质情况以及有无再骨折。术后应用Constant-Murley评分系统对肩关节进行评定。结果:术后所有患者切口均愈合并获随访,时间8~21个月,平均16.7个月。1例患者术后出现腋神经损伤症状,6个月后症状消失;1例患者术后2个月出现肱骨头内翻畸形,但螺钉尚在肱骨头内,未予翻修,骨折畸形愈合,术后12个月拆除内固定,肩外展功能受限明显;1例患者术后1年出现肱骨头缺血性坏死,二期拆除内固定,行肱骨头置换;余患者术后6~9个月骨性愈合,摄片复查骨皮质连续,重塑良好。总分比较:3个月与6个月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12个月根据Constant-Murley评分,总分75~88分,良21例,中13例。结论:正骨手法整复经皮微创锁定钢板固定治疗肱骨近端骨折,重建内侧柱稳定,具有创伤小、血循破坏少、固定可靠等优点,是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3D打印技术联合肱骨近端锁定钢板内固定对肱骨近端骨折患者术后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及肩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将我院收治的80例肱骨近端骨折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内固定组(40例,肱骨近端锁定钢板内固定术)和联合组(40例,3D打印技术联合肱骨近端锁定钢板内固定术)。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联合组的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引流量均少于内固定组,手术时间短于内固定组(P<0.05)。两组术后12 h VAS评分、骨折愈合时间、治疗总有效率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6个月,联合组股骨头高度丢失、股骨头内翻角小于内固定组,股骨颈干角大于内固定组(P<0.05)。术后6个月,联合组的肩关节功能优良率大于内固定组(P<0.05)。结论3D打印技术联合肱骨近端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近端骨折,可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手术时间,降低术后引流量,最大程度重建内侧距支撑,改善患者的肩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锁定钢板内固定手术、活血补骨汤联用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4月~2017年6月我院收治的100例骨质疏松性肱骨近端骨折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经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行锁定钢板内固定手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活血补骨汤治疗,比较两组NRS评分、关节功能恢复情况和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3 d、7 d、14 d NR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随访6个月,观察组术后恢复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老年骨质疏松性肱骨近端骨折患者应用锁定钢板内固定手术、活血补骨汤联用方案治疗,有助于减轻患者术后疼痛程度,提高术后恢复效果,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安全性更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6,(19):3542-3544
目的探索中医骨折三期治疗对肱骨近端骨折术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0月~2015年1月收治的100例肱骨近端骨折术后患者,进行动态随机化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采用中医骨折三期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总并发症发生率、肩关节功能评分、肿胀程度和疼痛程度。结果 100例患者经密切观察后表明,观察组肱骨近端骨折术后患者的总并发症发生率、肩关节功能评分、肿胀程度和疼痛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骨折三期治疗肱骨近端骨折术后患者效果显著,可促进患者骨折愈合,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内侧柱不同支撑螺钉数量对锁定钢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疗效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8月至2018年9月在本院骨科收治的76例肱骨近端骨折患者临床资料,根据内侧柱支撑螺钉数量的不同分为无支撑螺钉组(A组,n=25)、1枚支撑螺钉组(B组,n=19)、2枚支撑螺钉组(C组,n=17),3枚支撑螺钉组(D组...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老年肱骨外科颈骨折的临床治疗方法,观察其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09年3月2010年3月收治的32例老年肱骨外科颈骨折患者,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接受肱骨近端解剖锁定接骨板术,出院后定期随访,依据Neer评分法,研究患者疗前疗后的关节运动机能,追踪治疗效果。结果:对患者进行半年以上随访,结果4例患者关节功能为良好,28例为优秀,治疗有效率达100%。同时,无1例出现显著并发症,平均骨愈合时间为10周,9例接受植骨患者,其平均骨折愈合时间为9.7周,预后效果良好。结论:针对老年肱骨外科颈骨折,应用肱骨近端锁定板进行治疗,能够有效治疗骨折,促进骨愈合,提升关节灵活度,有着积极的临床效果,值得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早期系统康复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折对患者临床疗效及睡眠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2月至2018年12月福州市第二医院康复科收治的肱骨近端骨折的老年患者82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1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实施早期系统康复治疗。于随访1年后比较2组肘关节功能、并发症发生状况及睡眠质量比较。结果:观察组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肘关节屈曲度高于对照组,肘关节伸直度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及PSQI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早期系统康复治疗可增强老年肱骨近端骨折患者肘关节功能、提高睡眠质量并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内固定术治疗老年股骨近端骨折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将52例股骨近端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2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全面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术后下床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患者术后1年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优良率和Harris评分。结果:干预组患者术后下床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0.01)。干预组术后1年Harris评分优良率高于对照组,术后6个月、1年Harris评分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老年患者股骨近端骨折后,在PFNA内固定治疗中采用护理干预有利于股骨近端骨折术后的功能恢复,缩短了愈合时间,提高了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微创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折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12月老年肱骨近端骨折患者102例,依据治疗方案分为两组,每组51例。观察组给予微创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对照组予以微创常规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视觉模拟评分法(VAS)、生活质量、肩关节功能及并发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肩关节功能优良率(88.24%)高于对照组(χ~2=3.981,P=0.046)。观察组术后并发症比例(5.88%)低于对照组(χ~2=4.320,P=0.038)。观察组骨折愈合时间、VAS评分低于对照组,SF-36评分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微创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折效果良好,患者疼痛程度轻,骨折愈合时间短,并发症少,肩关节功能恢复快,有利于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锁定钢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窦文杰 《临床医学》2008,28(7):58-59
目的 探讨锁定钢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疗效.方法 2005年6月至2007年8月,我科采用肱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39例,其中二部分骨折12例,三部分骨折21例,四部分骨折6例.经肩关节前内侧入路,复位各骨折块,锁定钢板固定于肱骨近端大结节下0.5 cm处.结果 术后平均随访1.5年,按Neer功能评定:术后功能优23例,良12例.可4例.结论 锁定钢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疗效理想.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比分析切开复位锁定钢板内固定术和人工肱骨头置换术对老年肱骨近端骨折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8年1月老年肱骨近端骨折患者80例的临床资料,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研究组行锁定钢板内固定术,对照组行人工肱骨头置换术。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12个月内并发症发生情况;记录手术前、手术后12个月时肩关节功能(Neer肩关节功能评分)及肩关节活动范围[关节活动度(ROM)]水平。结果研究组患者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与手术前相比,手术后12个月,两组患者Neer功能评分均明显升高(P0.05),但两组患者Neer得分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12个月,两组患者肩关节活动范围、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切开复位锁定钢板内固定术和人工肱骨头置换术均为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折患者的有效途径,其中切开复位锁定钢板内固定术对患者身体负担较小。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中医骨折三期治疗对肱骨近端骨折术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0月~2017年3月我院诊治的肱骨近端骨折患者88例,随机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各44例。参照组采用常规手术治疗,研究组在参照组基础上采用中医骨折三期治疗,比较两组术后肩关节功能、肿胀程度及并发症情况。结果:研究组术后肿胀改善程度及肩关节功能均优于参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参照组(P0.05)。结论:肱骨近端骨折患者术后采取中医骨折三期治疗,有助于改善肩关节功能,降低并发症发生的风险,促进患者早期康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