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协和医学杂志》2013,4(3):223-223
中国医师协会急诊医师分会自2009年8月15日正式成立以来,积极团结广大急诊和相关从业医学人士,目前已经成为推动和发展我国急诊急救事业,提高急诊医师临床实践水平的重要学术交流平台。为提升从事急诊医学、院前急救、创伤急救、危重症救治相关医护人员整体专业技术水平,普及急诊医护人员掌握急诊医师维权、人文医学等方面的知识,提高我国急诊医疗的整体水平,由中国医师协会急诊医师分会主办的第二届中国医师协会急诊医师分会第一次全国年会将于2013年9月13—15日在湖北省武汉科技会展中心举行。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高度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医院外突发各种伤亡以及各种心脑血管病亦有所增加;与此同时,社会公众对于准确、快速实施急救措施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卫生行政部门近几年来也加大了建设急诊、急救机构以及加强急诊医护人员队伍的力度。然而,提高院前急救水平则要求急诊医学分会提出的“急诊医学应关注‘三分提高、七分普及’的提高整体急救水平的原则”〔1〕,苏州医学院附属二院(苏州市中法友好医院)医务科,在一九九八年底组织进行了全院性的急诊急救医学知识的讲座,并进行了理论与实际操作的考核。旨在客观评价…  相似文献   

3.
为提升我国急诊急救、灾害医学救援水平,交流该领域治疗的新技术、新进展,推广临床治疗成果,中国医学救援协会、《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社定于2015年1月9日-12日在湖南省长沙市召开“中国急诊急救医师行业学术年会暨国家级突发事件医学救援大会”。此次会议是秉承一年一度“中国急诊急救医师行业学术年会”之后的又一次交流盛会,也是院外院内急诊急救医学人员的一次实用性、指导性的全国医学继续教育大会。  相似文献   

4.
《临床急诊杂志》2010,(3):145-145
由中国医师协会、中国医师协会急诊医师分会共同主办的“中国医师协会急诊医师分会第一届全国年会”将于2010年9月3日至5日在北京召开。本次会议面向各学科临床专业人员,包括急诊医学、全科医学、内外科、ICU、麻醉等专业的医生及其他相关专业医生。大会将秉承“协会是我家”的宗旨,以“新医改、新机遇、新起点、新目标”为主题,力求使广大参会者体会到急诊医学大家庭的温馨与亲情。  相似文献   

5.
《临床急诊杂志》2010,(2):70-70
由中国医师协会、中国医师协会急诊医师分会共同主办的“中国医师协会急诊医师分会第一届全国年会”将于2010年9月3日至5日在北京召开。本次会议面向各学科临床专业人员,包括急诊医学、全科医学、内外科、ICU、麻醉等专业的医生及其他相关专业医生。大会将秉承“协会是我家”的宗旨,以“新医改、新机遇、新起点、新目标”为主题,力求使广大参会者体会到急诊医学大家庭的温馨与亲情。  相似文献   

6.
《临床急诊杂志》2013,(8):354-354
由中国医师协会急诊医师分会主办的第二届中国医师协会急诊医师分会第一次全国年会将于2013年9月13-15日在湖北省武汉科技会展中心举行。我们热忱地邀请您参加此次会议,并踊跃投稿,网上投稿截止日期:2013年7月30日,投稿邮箱:ccep2013@126.com。中国医师协会急诊医师分会自成立以来,积极团结广大急诊医学人士和相关从业医师,用心打造中国  相似文献   

7.
急诊医学是一门新兴的综合学科,是一门主要研究急危重症的快速评估、救治及分流的二级学科.1986年,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在以邵孝鉷教授为代表的急诊急救专家的积极推动下成立,这标志着急诊医学在我国正式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经过近30年的发展,急诊急救从无到有,从急诊室到急诊科或急救中心,逐渐发展壮大:建立了较为完善的院前急救-院内急诊-急危重症监护的急诊医疗体系,“三环理论”得以实施[1];开展了多项急诊诊疗技术,如心肺复苏、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连续肾脏替代疗法(CRRT)、体外膜肺氧合(ECMO)等,诊疗水平得以提升并日趋规范;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急诊急救医务人员,涌现出一批优秀的中青年业务骨干;建立了多个学术交流平台,如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中国医师协会急诊医师分会、《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等.  相似文献   

8.
急诊医学是一门跨专业的综合性科学,急诊科是急诊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急诊急救工作的前沿。其任务应致力于急危重病人的抢救,强化抢救措施,提高抢救质量。由于我国急诊医学的滞前发展,使急诊急救任务的完成主要还在急诊室。急诊,急救质量的优劣一方面取决于急救设备的现代化,更重要的是取决于急诊科医护人员抢救意识、预诊意识、较高的技术素质以及一个组织严密的急诊急救系统。同此,加强急诊急救工作的管理,是提高服务质量的关键。1建立一个较完善的急诊急救组织系统包括急诊、观察、抢救等科室和急救指挥,急诊抢救、急诊接诊…  相似文献   

9.
院前急救机构的模式自1993年我国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实施以来,已明确系专职从事院前抢救医疗工作的独立单位。各急救中心(姑)与医院的配合,直接关系到急救的效果。为进一步加强院前急救与院内急诊的衔接与配合,提高整体急救水平,加强科研能力,浙江省急诊医学技术指导中心(设在浙江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与杭州市急救中心进行了有益的探索,经一年来的实践取得了明显的成效。现对合作情况进行探讨分析。1合作使式(1)浙江省急诊医学技术指导中心(甲方)作为乙方年轻医师的长期培训基地。杭州市急救中心(乙方)每期半年派出两名医师…  相似文献   

10.
《华西医学》2014,(3):547-547
为了使全国各医院(含港、澳、台)从事急诊医学、院前急救、危重症监护的专业人员,各社区、卫生站、急救点从事相关专业的医务人员,各医学院校从事急诊急救基础研究、临床教学的有关人员进一步了解、探讨有关急诊医学的新成果和新进展,认真总结交流基础和临床的经验,提高我国急诊救治的整体水平,由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主办的华西急诊国际高峰论坛将于2014年5月7日-11日在成都举行。本次论坛将集聚国内外从事急诊、危重症、  相似文献   

11.
急诊科和EICU的建设与发展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时至今日,我国急诊医学专业委员会已成立19年了,纵观我国急诊医学的发展历程,既艰难,又极不平衡。与别的专科相比,急诊医学还未显示出自己特有的理论体系和特有的临床优势,还未得到国家行政领导部门的重视和伤病员的普遍认可,急诊医师专业队伍极不稳定。以下就我国急诊科的建设提出几点看法与建议。1急诊科医师应掌握的急救技术急救技术不是哪个专科所特有的技术,而应当是综合性的:(1)急诊专科医师必须掌握救治伤病员所需的急救技术;(2)急诊专科医师必须进行确定性的救治;(3)急救技术分为手术性急救技术和非手术性急救技术;手术性急救技术有…  相似文献   

12.
国际上急诊急救医学发展有30年的历史,但真正成为一个学科是近20年的事情。特别是近10年来国外急诊急救医学发展迅速.是一个趋向成熟的学科。急诊急救医学正成为国际上医学发展中的挑战性课题。研究国外急诊急救的现状与发展趋势,措鉴已有的先进经验,对于促进我国急诊急救医学的发展,提高我国急诊急救的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社区获得性肺炎(community-acquired pneumonia, CAP)是急诊最常见的感染性疾病之一,目前我国急诊CAP治疗亟待规范.中国医师协会急诊医师分会通过充分总结国内外CAP研究成果,结合急诊科专家经验,经过反复研讨,于2011年10月、11月在<中国急救医学>杂志分两期推出了<急诊成人社区获得性肺炎诊治专家共识>,以下简称为<共识>,已成为规范急诊CAP治疗的重要依据.本文试图从治疗角度对其进行解读.  相似文献   

14.
为完善急诊绿色通道,适应现代急救医学的发展,提高急危重症患者到急诊救治的成功率,对绿色通道建设及意义和现状进行分析。发现急诊绿色通道有效地提高了患者抢救成功率,提高了整体护理水平,但部分管理问题仍有待改进。急诊绿色通道的建立和完善在未来急救医学中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为了适应现代医学发展及社会发展需要,探讨急诊医学的发展方向。方法:采用我院急诊科人员配备、病区设置、设备等数据及急诊业务范围而说明加强建设急诊医学的必要性。结果:由于急诊业务的发展,实现了现代急诊一体化救治模式,提高了急救水平,获得了较好的临床及社会效益。结论:只有不断加强急诊医学的全面发展,才能综合提高我国的急救水平,充分体现"以患者为中心"的急救原则。  相似文献   

16.
《中国急救医学》2007,27(7):673-674
《中国急救医学》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的中国医师协会系列杂志之一,是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生物医学核心期刊,连续多年入编《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被国内多家主要期刊数据库收录。是目前我国办刊较早且较具权威性的急救医学学术期刊。内容涉及各有关学科(如内、外、妇产、儿、麻醉等)疾病导致的急危重病的发病机制的基础实验研究、临床救治的方法研究、教学研究及院前急救研究等。主要读者对象为各学科、各专业从事急诊医学方面的科研、临床及教学的医护人员。本刊设有专题研究、述评、论著、临床研究、院前急救、急救…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急诊医护人员心肺复苏认知现况及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19年5月我院急诊医护人员64名为研究对象,采取横断面调查方式对我院急诊医护人员心肺复苏的认知现况及影响因素进行调查。结果我院急诊医护人员对心肺复苏的认知现况整体有待提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工作年限、是否参加过心肺复苏培训及心肺复苏实际接触频次是影响我院急诊医护人员实施心肺复苏的独立危险因素(P 0. 05)。结论我院急诊医护人员实施心肺复苏的影响因素较多,应定期对我院急诊医护人员进行心肺复苏专业知识及技能的培训,使其更加全面、及时了解心肺复苏最新动态和技术,熟练掌握心肺复苏新理论和新知识,形成全新的急救理念和意识,不断提升急救技术和认知水平,提高急诊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18.
中国与法国院前急救模式的对比与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芳 《临床急诊杂志》2008,9(5):321-322
武汉市急救中心与法国巴黎急救中心(SAMU)近年来进行了许多中法急诊与急救的合作与交流,包括共建院前急救培训中心、选派急救医师赴法国SAMU学习等,这些合作与交流为推广法国SAMU急诊急救系统的先进管理和技术奠定基础。深入而全面的了解法国急救医学系统后,对比并分析我国现行院前急救模式,为我国院前急救医学的发展提供参考与帮助。  相似文献   

19.
推进急诊医学建设应遵循的几项原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十年来,我国的急诊医学事业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各地卫生行政和各级医院管理部门,以及广大从事急诊医疗工作的医护人员,多是热情高涨地在为推进我国急救医学的建设进行大量工作。根据我国的现实情况,笔者认为在建设急诊医学的进程中,应遵循以下几项原则。  相似文献   

20.
发展急诊医学学科提高临床急诊教学效果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随着我国急诊医学学科及教学发展,我院急诊医学学科在临床危重病急救、学科人才梯队培养、多项急救治疗新技术的开展及结合学科的研究方向等方面已经取得一定的成绩,并积极开展《急诊医学》选修课教学,切实保证了临床实习的教学效果,说明急诊医学学科的发展使急诊医学教学水平得以提高,急诊医学教学实践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急诊医学学科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