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 毫秒
1.
目的探索新生鼠部分输尿管梗阻建立及梗阻解除的动物模型制作,为临床小儿肾积水的研究提供可靠的动物模型。方法生后48h内新生Wistar鼠72只,随机分为6组,每组12只,选择1组行假手术.作为对照组,余各组用腰大肌压迫法制作左侧部分输尿管梗阻性(PUO)肾积水模型,再随机分为组2~组6,作为模型组。3周后解除梗阻,术中观察梗阻肾体积是否增大,皮试针穿刺证实肾盂是否积水。组2梗阻解除后即处死,余各组分别于梗阻解除后第2、6、8、12周处死。实验动物处死后,切取肾脏行病理学检查。结果大体观察:梗阻侧输尿管上段增粗,肾盂扩张积水,梗阻肾外观体积较时侧肾脏及对照组同侧肾脏增大;对侧肾脏体积又较对照组同侧肾脏体积大。镜下观察:梗阻肾皮质变薄,肾单位减少,肾小球萎缩变形,肾小管扩张,出现肾间质纤维化;对侧肾脏肾单位较对照组增多,余形态学无异常改变。随梗阻解除时间延长,病肾肾小球及肾小管结构逐渐恢复,正常形态肾小球数目增多,肾闻质纤维化逐渐减轻。结论本动物模型成功模拟了小儿肾积水梗阻解除前后的病理改变,可作为临床研究小儿肾积水的理想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单侧输尿管部分梗阻后输尿管平滑肌自律性和收缩功能的改变。方法将Wistar大鼠80只随机分为4组:9周实验组(20只)、8周对照组(20只)、16周实验组(20只)、16周对照组(20只)。采用对大鼠左侧输尿管上1/2段腰大肌包埋造成单侧输尿管部分梗阻的动物模型。成模后于不同实验点分离大鼠输尿管进行离体肌条实验,测定肌条的收缩幅度和频率。结果8周实验组输尿管收缩力和收缩频率分别为(0.62±0.38)g,(9.3±3.4)次/30s,8周对照组分别为(0.25±0.39)g,(7.4±2.5)次/30s,实验组输尿管收缩力和收缩频率均高于同期对照组(P<0.05)。16周实验组输尿管收缩力和收缩频率分别为(0.15±0.10)g,(6.4±1.7)次/30s,16周对照组分别为(0.41±0.38)g,(8.2±1.7)次/30s,实验组输尿管收缩力和收缩频率均低于同期对照组(P<0.05)。8周实验组均高于16周实验组(P<0.05)。8周对照组与16周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梗阻8周时输尿管平滑肌与对照组相比自律性和收缩力均增加,而梗阻16周比对照组输尿管平滑肌自律性和收缩力均降低。8周实验组输尿管肌条自律性和收缩力增加可能与代偿机制有关。  相似文献   

3.
<正>本研究小组在前期首先进行了对单侧输尿管部分梗阻(PUUO)实验大鼠输尿管中平滑肌形态及功能改变的实验研究,并从中观察发现了模型中病变输尿管肌条收缩力和收缩频率分别在不同梗阻时期的相应变化[1]。本实验则将继续采用前期的PUUO动物模型,通过对动物模型中不同梗阻时期  相似文献   

4.
笔者对59例单纯性单侧肾盂积水患者的输尿管排尿情况与静脉肾盂造影结果进行了对照分析,探讨输尿管排尿与输尿管下段梗阻之间的关系,现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中男42例、女17例,年龄11~67岁,B超扫描显示单侧肾窦分离8~25mm,其中12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家兔经输尿管灌注测压方法可行性,并对输尿管部分梗阻后输尿管功能进行评价。方法家兔建立输尿管部分梗阻模型,在梗阻不同时点,用经输尿管灌注测压的方法,对输尿管功能进行研究。并观察输尿管、肾脏形态变化。结果在5ml/min灌注时,梗阻组输尿管静息压力均高于对照组(P<0.05)。梗阻2周时,在不灌注、不同流速灌注时,静息压力均高于对照组(P<0.05)。梗阻4周时,在不灌注或5ml/min灌注时,压力高于对照组(P<0.05),而在1ml/min灌注时的静息压力没有变化(P>0.05)。梗阻4周时,肾脏明显出现肾间质纤维化等病理变化。结论该实验方法能评价输尿管功能变化。在梗阻4周时,输尿管功能出现不协调,这可能是4周时肾脏病变进展的原因。  相似文献   

6.
单侧输尿管梗阻传统的诊断方法有B超、静脉尿路造影、逆行尿路造影等。这些检查各有其适应证,互为补充,一般能确定梗阻部位和原因,但仍有部分病人经上述检查不能明确诊断。随着CT检查的广泛应用,其用于输尿管梗阻的诊断日益受到重视。现对我们1990-08~2001-08收治的42例单侧输尿管梗阻病人进行综合分析,评价CT的诊断价值。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共42例。男26例,女16例。年龄20~69岁,平均42岁。其中30例经手术,12例经体外冲击波碎石确诊。其中输尿管肿瘤9例,息肉1例,输尿管结石14…  相似文献   

7.
王承承 《天津医药》1999,27(9):571-572
肾盂输尿管连接处(UPJ)是先天性上尿路梗阻最常见的部位[1],儿童男性较多发病,多见于左侧,双侧病变达40%。输尿管狭窄、扭曲、高位连接、输尿管瓣膜、迷走血管等,均可影响肾孟的排空而致肾积水,最终使肾功能破坏。由于UPJ梗阻发病隐匿,积水呈渐进性,症状轻微,因而易延误诊断。因此本病的早期诊断、及时成功的手术,对保护肾功能至关重要。我院自1985年至 1998年共收治UPJ梗阻15例,其中2例行肾切除术,13例行肾盂输尿管成形术,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1.对象本组 15例,女2例、男 13例。年龄 11—48岁,平均 36岁。左侧 11例,右侧 4例,合并肾…  相似文献   

8.
张端卫  冀荣俊 《淮海医药》2006,24(6):468-469
目的 探讨离断式肾盂成形术治疗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的方法和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1例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患者应用离断式肾盂成形术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 1次手术成功20例,1例术后肾盂输尿管连接处狭窄,经再次手术治愈,1例术前有肾功能不全,术后肾功能改善.21例中15例获得随访术后肾积水改善,肾盂输尿管连接处通畅.结论 离断式肾盂成形术是治疗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9.
为了探讨超声在分析输尿管梗阻原因的价值,本文对我院由超声明确梗阻原因并经手术、病理及其它方法证实的102例患者进行了回顾性分析,其中输尿管结石73例,输尿管囊肿5例,输尿管狭窄18例,原发性输尿管癌4例,输尿管息肉2例.超声显像对输尿管结石,输尿管囊肿,原发性输尿管癌及输尿管末段息肉的检查均具有很高的敏感性,可以成为查找输尿管梗阻原因的切实可行的首选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10.
宫颈癌致双侧输尿管梗阻的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芳  宋承霞 《江苏医药》2000,26(12):971-971
宫颈癌Ⅲ期并发双侧输尿管梗阻 ,可导致少尿、全身浮肿、尿毒症。我院自 1994年~ 1999年 ,共收治宫颈癌患者 10 52例 ,其中输尿管梗阻者 91例( 8 7% ) ,并发双侧输尿管梗阻者 15例 ( 1 4 2 % ) ,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本组 15例 ,年龄 60~ 80岁 ,临床分期均为Ⅲ期。病理均为鳞癌Ⅱ级 ,血肌酐、尿素氮、尿酸均升高。血肌酐最高达 4 78μmol/L ,血尿素氮最高达81 6mmol/L ,血尿酸最高达 4 87μmol/L。血色素最低为 61g/L。二、输尿管梗阻的诊断15例病人均有腰部酸痛 ,进行性尿量减少 ,排尿困难 ,全身有轻重不等的…  相似文献   

11.
一种简便可靠大鼠肾移植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尚攀峰  赵彦宗  岳中瑾  秦大山 《江苏医药》2006,32(2):154-156,F0002
目的 为开展器官移植的实验研究,建立一种简便可靠的大鼠肾移植模型。方法 用雄性Wistar大鼠作为供体和受体,左肾原位移植,HGA离体肾保存液原位低温灌注。供体肠系膜上动脉套叠吻合于受体左肾动脉;供体下腔静脉与受体左肾静脉端端吻合;供体输尿管保留直径约3mm的膀胱瓣,与受体膀胱吻合。结果 供、受体手术时间共约100~120min,成功率为89%。34例术后6~30d病理检查显示移植肾动静脉通畅,无缺血性损伤。结论 此模型可以在条件比较简陋的实验室开展,手术成功率高。  相似文献   

12.
大鼠小肠移植模型的建立与改进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目的为研究小肠移植排斥反应提供良好的动物模型。方法选用SD大鼠进行一期同种异体异位节段性小肠移植。结果模型稳定后40次小肠移植的术后5天存活率达90%。结论良好的血管吻合方法以及输血、补液、保温等围手术期处理是提高手术成功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动物模型制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构建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 (ovarianhyperstimulationsyndrome ,OHSS)的大鼠模型。方法  18只雌性Wistar大鼠 ,2 2日龄 ,体重 4 2 0~ 5 0 0 g ,随机分成超排卵组 1、组 2和对照组。卵巢过度刺激组从 2 2~ 2 5日龄连续 4d皮下注射马促性腺激素 (eCG) 10IU(0 1ml生理盐水稀释 ) ,在第 2 6日龄皮下注射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hCG) 30IU、10 0IU ;对照组从第 2 2~ 2 6日龄连续 5d注射生理盐水。在hCG注射 4 8h后 (即 2 8日龄 )尾静脉注射 1%EB(Evensblue)染料 0 1ml,6 0min后腹腔灌注 5ml生理盐水 ,回收灌注液并置一个含有 5 0 μl0 1NNaOH的试管中 ,双侧卵巢分别称重后 ,把左侧卵巢置于 4ml甲酰胺中萃取EB。结果 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组卵巢重量组 1为 (4 0 0 5 0±5 1 0 6 )mg ;组 2 (4 2 1 83± 88 93)mg ,显著高于对照组的 (32 82± 5 2 0 )mg(P <0 0 1)。卵巢EB浓度组 1为 (73 18± 11 38)ng/mg ;组 2 (73 2 6± 18 4 4 )ng/mg ,显著高于对照组 (35 87± 5 14 ) ng/mg(P <0 0 1)。组 1腹腔EB浓度 (13 994± 0 4 5 6 ) μg/ml,组 2 (4 15 4± 1 0 90 ) μg/ml,显著高于对照组 (0 333± 0 0 82 ) μg/ml(P <0 0 1)。 结论 利用适当日龄Wister大鼠构建OHSS动物模型成功。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罗格列酮 (RSG)对单侧输尿管梗阻 (UUO)大鼠肾间质纤维化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将大鼠随机分成UUO组和UUO +RSG组 ,另设假手术组 (SHAM)为对照。用药组于术前 3d给予RSG 3 0mg·kg-1·d-1,ig ,直至术后 14d处死动物 ,对照组给予等量的灭菌去离子水同样处理。观察左侧肾脏病理学改变 ,比较肾间质基质含量和肾间质纤维化程度 ;以α 平滑肌肌动蛋白 (α SMA)的免疫组化结果观察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型情况。结果 :与UUO组相比 ,RSG +UUO组左侧肾脏的病理改变及肾间质纤维化程度明显减轻 (P <0 0 5 ) ,肾小管上皮细胞α SMA的表达显著减少 (P <0 0 5 ) ;而SHAM组对左侧肾脏病理学无显著影响。结论 :RSG对UUO所致的大鼠肾间质纤维化具有保护作用 ,其机制可能部分是通过减少肾小管上皮细胞向肌纤维细胞的转型 ,从而改善肾间质纤维化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肾上腺髓质素在梗阻性肾病中的表达及缬沙坦、红花对其的影响。方法结扎SD大鼠单侧输尿管制备肾间质纤维化实验动物模型,同时给以缬沙坦及红花灌胃治疗,14d后摘取肾脏,免疫组化及原位杂交方法测定肾上腺髓质素的表达。结果梗阻性肾病实验动物肾脏肾上腺髓质素表达强度及面积均明显减弱,缬沙坦及红花可促进其表达。结论缬沙坦及红花拮抗肾间质纤维化可能与调控肾上腺髓质素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CGRP对小鼠单侧输尿管梗阻(UUO)模型肾间质纤维化的影响.方法 选择雄性小鼠36只,建立小鼠UUO模型,前2 d治疗组和模型组分别每天给予CGRP 1 R.0 nmol·kg-1·d-1和同等量0.9%氯化钠溶液静脉注射.观察模型第14天肾小管损害百分比、肾间质纤维化程度、肾间质α-SMA平滑肌肌动蛋白、肾间质巨噬细胞数,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以及F4/80 mRNA的表达.结果 CGRP显著减轻肾小管损害和肾间质纤维化(P<0.05);治疗组肾间质巨噬细胞数F4/80和肾间质α-SMA表达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CGRP显著抑制MCP-1以及F4/80 mRNA的表达(P<0.05).结论 CGRP减少小鼠UUO模型肾间质巨噬细胞浸润、降低MCP-1以及F4/80 mRNA表达、抑制α-SMA的表达,从而减轻肾间质纤维化.  相似文献   

17.
大鼠创伤性脑损伤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建立一种控制性皮层撞击脑损伤大鼠模型。方法:采用BenchmarkTM颅脑损伤撞击器制备大鼠创伤性脑损伤,并在伤后1、3、5、7、28 d借助Morris水迷宫评价其认知功能,同时观察损伤部位及其邻近区域的形态学改变。结果:脑损伤大鼠寻找隐藏平台所用时间显著高于假手术组。损伤部位及海马回可见神经细胞肿胀、坏死,胶质细胞明显增生。经铜银染色可见神经元及其轴突溃变。结论:建立的大鼠控制性皮层撞击脑损伤模型重复性好,适合脑保护药物的药效学筛选。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肾间质纤维化实验大鼠肾脏细胞增殖的特点及缬沙坦、红花对其的抑制作用。方法结扎大鼠单侧输尿管(UUO)复制肾间质纤维化实验动物模型,分别给以缬沙坦10mg·kg-1·d-1、红花4.0g·kg-1·d-1经口灌服,14d后摘取肾脏,采用免疫组化、RT-PCR检测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表达、流式细胞学检测细胞增殖/凋亡及细胞周期。结果免疫组化结果显示UUO大鼠肾脏PCNA阳性细胞表达明显增多,RT-PCR显示其基因表达增强,流式细胞学显示UUO大鼠肾脏细胞增殖/凋亡比例下降,S期细胞比例增多;缬沙坦及红花治疗组均可在蛋白及基因水平下调其表达。结论单侧输尿管结扎可诱导肾脏细胞增殖,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缬沙坦及中药红花可下调其表达。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柴芍承气汤治疗结核性腹膜炎并粘连性不全肠梗阻的疗效。方法对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及百色市人民医院2006年1月至2011年6月期间收治的结核性腹膜炎并粘连性不全肠梗阻72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治疗组,对照组予内科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柴芍承气汤,并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及症状缓解时间均较对照组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柴芍承气汤应用于结核性腹膜炎并粘连性不全肠梗阻能有效缓解肠梗阻症状,临床上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