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6 毫秒
1.
胃肠减压是一个较简单而有效的治疗腹部外科疾病的手段。胃肠减压是否恰当、有效,关系到腹部手术后胃肠功能恢复和由此引起并发症的发生。现对胃肠减压胃管置入长度、胃管的选择、胃管的固定、胃管留置期间的常见问题等方面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
胃肠减压患者胃管插入深度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腹外科患者胃肠减压时,置入胃管的长度研究其能否保持有效胃肠减压.胃肠减压是降低胃肠压力、减轻腹胀、缝线张力及切口疼痛,改善肠壁血液循环,促进消化道功能恢复的方法.那么,胃管置入的长度就是保持胃肠减压通畅的关键.以往由于身高的不同,插入深度很具盲目性.按教科书上规定插入的长度为45~55 cm,临床上多采用发际到剑突或耳垂至鼻尖再加鼻尖至剑突的长度.但两种方法均不能达到完全有效引流,因此我们对胃管置入的长度进行了改进和观察.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多孔胃管留置长度多少才更合适临床进行胃肠减压、鼻饲食物及药物的方法,达到治疗的目的,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方法:将60例脑出血术后患者按抽签法分成两组,实验组采用留置胃管长度为病人鼻尖至耳垂再至剑突再加13cm,对照组采用教科书上要求的留置胃管长度为病人鼻尖至耳垂再至剑突。两组病人早期行胃肠减压,一周后行胃肠内营养及胃管内注药。结果:病人发生食管内药物、食物滞留低于对照组(P<0.05),发生食管炎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使用多孔胃管进行胃肠减压、鼻饲食物及药物的病人置胃管长度应在常规长度上加13cm,可以使胃肠减压更充分,发生食管内药物、食物滞留(甚至食管堵塞)、食管炎情况少。  相似文献   

4.
2003年12月~2008年12月手术前留置胃管患儿23例,各年龄段患儿发际-剑突体表测量长度比实际胃管留置长度短9~10cm,差异非常显著。各年龄段患儿“发际-剑突下9~10cm”体表测量长度与实际胃管留置长度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按发际-剑突下9-10cm测量长度留置的胃管,术中证实胃管到达胃体部,术后能达到有效胃肠减压的目的,优于其他方法。  相似文献   

5.
段春霞 《基层医学论坛》2012,(36):4830-4831
目的探讨胃肠减压患者的护理措施。方法对我科19例留置胃肠减压管患者进行观察与护理,总结有效的护理措施。结果 19例患者中,1例转外科手术治疗,1例患者自行拔除胃管,1例起床时胃管脱出,1例胃管堵塞,其余15例均引流顺利。结论对留置胃肠减压管的患者采取正确、有效的护理措施,可减轻患者痛苦,缩短病程。  相似文献   

6.
成人胃肠减压时胃管留置长度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成人胃肠减压时胃管留置长度。方法:对120例行纤维胃镜患者按传统的测量方法,即耳垂至鼻尖再至剑突的距离并记录;再记录胃镜直视下胃管前端到达贲门的距离,以及传统测量长度分别延长7cm、10cm、13cm后胃管前端到达贲门下为距离。结果:胃肠减压时传统测量长度胃管前端到达贲门下的距离为10 ̄15cm,占6.7%。传统测量长度延长7cm,胃管前端到达贲门下为10 ̄15cm,占60%。传统测量长度延长10cm,胃管前端到达贲门下为10 ̄15cm,占73.3%。传统测量长度延长13cm,胃管前端到达贲门下为10 ̄15cm,占30%。结论:胃肠减压时留置胃管的最佳长度为传统测量长度延长7 ̄10cm。  相似文献   

7.
陈筱民 《中国医疗前沿》2013,(24):103-103,108
目的探讨胃管置入不同长度在肠梗阻患者胃肠减压时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010年9月-2012年9月肠梗阻患者9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5例,对照组以耳垂-鼻尖-剑突的体袁长度为胃管置入长度,观察组以耳垂-鼻尖加上发际-剑突的体表长度为胃管置入长度,观察两组置入胃管后ld内引流量、腹胀情况和留置时间。结果置入胃管ld内,观察组引流量明显多于对照组、胃管留置时间少于对照组;腹胀情况也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胃管置入长度合适,可有效提高减压效果。  相似文献   

8.
胃管插入深度不同对治疗肠梗阻疗效观察8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胃肠减压是治疗各种类型肠梗阻的重要措施,持续而有效的胃肠减压可缓解胃肠道扩张的症状,胃管插入深度的不同,直接影响减压效果。教科书中规定胃管插入45~55cm,即发际至剑突的长度,或鼻尖至耳垂至剑突的长度。由于患者具体情况(身高、体型)不同,所产生的临床效果也不尽相同,根据多年的临床实践,笔者对胃管插入的深度做了进一步的观察与改进。  相似文献   

9.
留置胃管在NICU中常用于危重新生儿、早产儿的营养支持和胃肠减压,有效的胃肠减压可降低胃肠压力,减轻腹胀,改善胃肠壁的血液循环,促进消化功能的恢复。通过胃管喂养为患儿提供必需的营养、热卡及胃内给药,是促进患儿康复的方法之一;还可通过抽吸胃液,了解患儿消化及胃排空情况,为患儿继续喂养制定合理方案。但在工作中,我们发现,留置胃管对胃肠功能有一定负面的影响,对此,我们通过留置胃管喂养与经口喂养进行了比较与探讨,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胃管留置长度与胃肠减压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胃管留置长度与胃肠减压效果的相关性。方法将648例胃肠减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4例,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观察组改用“前额正中发际-剑突加上鼻尖-耳垂”的长度55~69cm来留置胃管;对照组按常规插胃;观察两组患者的腹胀、引出胃内容物的量、缝合口愈合等情况。结果观察组能有效的引出胃内容物和胃肠内积气,两组术后腹胀、引出胃液量和伤口愈合情况比较经统计学处理,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真正达到胃肠减压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张军  王艺  丁海涛 《吉林医学》2012,33(12):2635-2636
目的:分析普外科术后胃肠减压不适症状的原因和处理方法。方法:将普外科术后行胃肠减压的141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71例和对照组70例,分别采用传统胃管插管法和改进胃管插管法(胃管顶端涂抹5%复方利多卡因并适当增加胃管插管长度)行胃肠减压,所有患者出现不适症后均给予对症护理及积极心理干预。观察记录所有患者术后24 h及3 d胃肠减压不适症发生率(%)及两组患者腹部不适症状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胃肠减压共同不适症主要为咽喉疼痛、口渴饥饿、排痰困难、语言表达能力受限、腹胀恶心、呕吐,对症护理及积极心理干预后不适症发生率显著降低(P<0.01),观察组腹部不适症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加强对症护理及积极心理干预可显著降低普外科术后胃肠减压不适症发生,在胃管顶端涂抹5%复方利多卡因并适当增加胃管插管长度可显著降低腹部不适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胃造瘘技术在膀胱全切回肠代膀胱手术中的应用及实际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3月~2010年2月在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行膀胱全切回肠代膀胱手术的两种胃肠减压方式(胃造瘘组48例和经鼻留置胃管组50例)的患者资料,如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手术相关并发症及住院时间等,通过统计学分析评价两种胃肠减压方式对患者术后恢复及并发症所带来的影响,了解胃造瘘技术在该手术中的作用。结果两种术后胃肠减压方式在胃肠道恢复、胃肠道并发症、切口愈合及住院天数上无明显差别,但术后肺部感染率胃造瘘组较经鼻留置胃管组为低,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造瘘技术成熟、安全、并发症低;在高龄患者或有潜在术后呼吸系统并发症风险的患者中,可以采用胃造瘘方式来进行胃肠减压来降低肺部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庞明辉  罗斌  张伟  王康  李平  郭志义  胡阳  杨春  杨洲  王波 《西部医学》2011,23(2):306-307
目的探讨下消化道手术废弃胃肠减压并术后早期进食的安全及有效性。方法对我院胃肠外科进入快速康复的下消化道手术患者共413例,按术前是否常规安置胃肠减压分为研究组(187例)及对照组(226例)。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死亡率、吻合口漏发生率、肛门排气时间、呕吐、切口感染、肺部感染发生率及术后住院时间。结果两组患者在术后死亡率、肛门排气时间、呕吐、切口感染、吻合口漏发生率及术后住院时间等指标无明显差异。研究组的术后肺部感染率要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下消化道手术废弃胃肠减压并术后早期进食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14.
目的改进传统经鼻置入胃肠减压管和十二指肠营养管的方法,总结食管癌根治术后病人应用逆行胃肠减压管和十二指肠营养管的临床护理经验。方法采用常规根治性外科手术,行胃代食管弓下或弓上吻合术,于胃窦部前壁戳孔置入自制胃肠减压管和十二指肠营养管。两管汇合部于胃壁处作荷包包埋处理,大网膜包绕后经左侧肋弓下腹壁穿出固定。对食管癌术后应用逆行胃肠减压管和十二指肠营养管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常规护理及术后恢复指导等综合护理措施。结果84例患者中无一例发生胃肠潴留和/或吻合口瘘、肺部感染、管周皮肤严重损害等相关并发症;拔管后无局限性腹膜炎或瘘口迁延不愈。由于术后合理护理,减少了患者恐惧与术后不适,术后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精神状态良好,生活质量得以改善。结论使用逆行胃肠减压管和十二指肠营养管置入方式,克服了传统置管的不适,操作简便、安全可靠、易于实施。加强术后护理,可减少术后并发症,明显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肠梗阻导管联合泛影葡胺对腹部术后急性粘连性小肠梗阻的治疗效果.方法 收集2013年9月至2016年9月206例急性粘连性小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5组.(1)胃管组(55例):为传统的经鼻胃管减压治疗;(2)胃管+泛影葡胺组(60例):为传统经鼻胃肠减压联合泛影葡胺治疗;(3)导管组(38例):应用经鼻型肠梗阻导管治疗;(4)泛影葡胺组(23例):为单纯口服泛影葡胺治疗.(5)导管+泛影葡胺组(30例):应用经鼻型肠梗阻导管联合泛影葡胺治疗.应用泛影葡胺组,口服或经鼻胃管以及肠梗阻导管注入60~100 mL 76%的泛影葡胺注射液,注药后夹管2 h,观察临床症状,并结合腹部X线摄片、螺旋CT动态观察梗阻加重和缓解情况.比较5组的腹部疼痛缓解时间、给予治疗后首次排便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治疗有效率.结果 所有患者均按要求置管成功.经鼻型肠梗阻导管联合泛影葡胺组患者腹痛缓解时间、首次排便时间、住院时间及有效率等情况明显优于传统鼻胃管、传统鼻胃管联合泛影葡胺、单纯泛影葡胺以及单纯肠梗阻导管组(P<0.05).结论 肠梗阻导管联合泛影葡胺可成为治疗急性肠梗阻的新手段、新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上消化道穿孔修补术时不常规留置胃肠减压管并早期进食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 随机选取2008年2月至2010年9月上消化道穿孔行修补术患者28例作为观察组,术后不留置胃管并早期进食;2003年5月到2008年1月上消化道穿孔行修补术患者31例作为对照组,常规留置胃管,并于肝门排气后拔管、进食。比较2组患者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恢复排气时间及恶心、呕吐、腹胀等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较对照组的肠鸣音恢复时间及肛门排气时间均显著提前,恶心显著减少(P < 0.01),呕吐和腹胀发生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在上消化道穿孔行修补术中不留置胃肠减压管并早期恢复进食是安全可行的,有利于患者的快速康复。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上消化道穿孔修补术不留置胃肠减压管并早期进食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选择2009年1月-2011年1月上消化道穿孔行修补术病人66例,术后不留置胃管并早期进食33例作为观察组,对照组33例实施常规留置胃管,并于肛门排气后拔管、进食。观察两组病人的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恢复排气时间及恶心、呕吐、腹胀等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较对照组的肠鸣音恢复时间及肛门排气时间均显著提前,恶心显著减少(P<0.01),呕吐和腹胀发生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上消化道穿孔行修补术中不留置胃肠减压管并早期恢复进食是安全可行的,有利于病人的快速康复。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气管切开患者留置鼻饲管长度不同对所发生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鼻饲管置入长度为45~55cm,观察组为60~70cm。结果:观察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延长鼻饲管插入长度后,保证胃管末端达到胃幽门部,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胃癌根治术后不常规留置胃肠减压管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胃肠外科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间收治的行胃癌根治术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其中术后未常规留置胃肠减压管患者(A组)与术后常规留置胃肠减压管患者(B组)各纳入5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进食半流时间、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等情况.结果 A组的术后平均进食半流时间[(5.82±1.10)d vs (7.80±1.92) d]及术后平均住院时间[(6.82±1.27)d vs(9.10±3.42)d]均较B组缩短(P<0.001),B组术后发生咽喉痛的患者明显多于A组(P<0.001),而恶心呕吐、吻合口瘘、吻合口出血、切口感染、腹胀、腹腔感染及二次手术等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在两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胃癌根治术后不常规留置胃肠减压管是安全的,并能加快患者术后的恢复,缩短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20.
王开成  刘良燕  鲁厚清 《安徽医学》2009,30(10):1206-1208
目的评价X线辅助下联合放置鼻空肠营养管、鼻胃管在危重症早期胃肠道管理中的安全性、有效性。方法选择17例不能经胃直接肠内营养的早期危重病患者,在X线辅助下将带有金属导丝的鼻空肠营养管置入空肠,再将鼻胃管自对侧鼻腔置入胃内减压引流行早期肠内营养。结果X线下可将鼻空肠营养管放置至Treitz韧带30cm以远的空肠部位和将带有金属导丝的鼻胃管置入胃部,置管成功率100%,置管时间24-52min,平均(35±10.6)分钟,置管后导管在位良好,喂养及引流过程顺利,空肠管留置时间7-21天,平均(14±6.5)天,发生鼻窦炎1例,余无明显并发症发生。结论x线下联合放置鼻空肠营养管、鼻胃管是一种操作简便、快捷、安全、有效的置管技术,对危重症患者早期胃肠道管理提供了一种更为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