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低位直肠癌患者保肛手术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海峰 《河北医学》2012,18(6):801-803
目的:探讨保肛手术治疗低位直肠癌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回顾分析1998年7月至2010年4月于我院采取保肛手术治疗的35例低位直肠癌患者的手术资料.结果:35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1例出现吻合口瘘、1例发生切口感染,均给予保守对症治疗后愈合;术后8个月至1年,所有患者排便功能恢复至正常;1例患者于术后13个月时发生吻合口癌复发,复发率2.9%.结论:保肛手术治疗低位直肠癌在根治患者肿瘤同时可保留患者排便功能,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应用弧形切割缝合器在治疗低位直肠癌(距肛缘3~7 cm)中的保肛效应。方法:14例低位直肠癌患者,遵循全直肠系膜切除治疗原则,应用弧形切割缝合器行保肛手术。随访6个月,观察其根治性、术后排便功能、手术并发症及局部复发率情况。结果:本组无手术死亡,术后病理学检查无切端癌残留,无大便失禁,无吻合口漏发生,吻合口狭窄1例,发生率为7.1%(1/14),局部无复发,患者术后肛门功能恢复较满意。结论:保肛手术可获得较好的手术根治与保肛门功能的效应。在狭窄骨盆中应用弧形切割缝合器保肛治疗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3.
邓志平  王燕平  肖翔 《中国现代医生》2009,47(27):161-161,184
目的探讨低位直肠癌行保肛术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2月~2005年1月应用吻合器进行保肛根治术的40例低位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手术方法按照直肠癌根治性切除术及直肠系膜全切除术原则,切除近端肠管至少12cm、肿瘤下缘远端3cm的直肠,应用吻合器在骶前行结-直肠端端吻合术以保留肛门。结果40例均一次完成吻合,无1例手术死亡。吻合口狭窄3例,用手指扩张1次,周,3个月后排便基本恢复正常。余患者术后未发生吻合口瘘和吻合口狭窄及大便失禁现象。患者3年生存率为82.5%(33/40),5年生存率为65.0%(26/40)。结论应用吻合器械行保肛根治术治疗低位直肠癌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4.
王健宝 《医学综述》2012,(19):3309-3310
目的探讨超低位直肠癌经腹肛门内括约肌切除术保肛手术的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09年3月至2011年3月超低位直肠癌患者共22例,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实施全身麻醉或者硬膜外麻醉,实施超低位直肠癌经腹肛门内括约肌切除术保肛手术。术后对所有患者进行随访。结果该组无手术死亡,术后吻合口发生出血1例,经缝合后血止;出现吻合口瘘1例,均采取保守治疗后痊愈。该组患者随访时间为(18±6)个月,术后6个月局部复发1例,术后10个月局部复发2例,其中1例拒绝再次手术,术后18个月因癌转移死亡,其余2例改行Miles手术而存活。术后6个月排便紧迫感发生率、术后排便次数和大便失禁发生率显著低于术后3个月和术后1个月(P<0.05),且术后Kirwan分级主要集中于1~3级,随着时间的增加其级别也随之降低。结论经腹肛门内括约肌切除术保肛手术治疗超低位直肠癌有较好的根治效果,患者术后早期肛门功能保留良好,临床效果显著,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5.
超低位前切除肛门外吻合在低位直肠癌保肛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目的:评估超低位前切除肛门外吻合在低位直肠癌保肛术中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总结2年中采用该技术行直肠癌手术的42例病人,癌灶下缘平均距离肛缘7.3cm,其中4~7cm28例,7~9cm14例。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切除,吻合成功。术后吻合口瘘2例,吻合口狭窄5例,排便功能差4例,局部复发5例。结论:超低位前切除肛门外吻合可成为低位直肠癌肛保手术的一种安全、经济的术式。  相似文献   

6.
卫同林  师玲  高潮光 《基层医学论坛》2012,16(14):1779-1780
目的探讨双吻合器在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24例低位直肠癌患者应用双吻合器行低位前切除保肛手术,并对患者术后的并发症和排便功能进行观察。结果全组手术进行顺利,无死亡病例,术后发生吻合口瘘1例(4%),吻合口狭窄1例(4%);局部复发1例(2%),盆腔内复发2例(8%);术后排便次数增多19例(79%)。结论双吻合器在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中操作简单,使用方便,手术成功率高,并发症发生率低,患者生活质量明显提高,具有较高的临床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陈鹏  吴铎 《中国乡村医生》2008,10(21):112-112
目的:探讨国产双吻合器联合TME(全直肠系膜切除术)在中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5年1月~2008年6月采用国产双吻合器联合TME对肿瘤下缘距齿线3~8cm的44例中低位直肠癌患者行保肛手术的临床资料。结果:全组无手术死亡,直肠闭合及直结肠吻合均顺利,术后发生吻合口瘘1例(2.2%),吻合口狭窄2例(4.4%),早期排便控制功能欠佳1例(2.2%),所有患者标本两切缘均阴性,术后平均随访期1.5年,除1例于0.5年后因晚期转移死亡外,余均未出现局部复发。结论:TME提高了中低位直肠癌的保肛成功率,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且局部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8.
低位直肠癌应用经肛门拖出单吻合器技术保肛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经肛门拖出单吻合器技术在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中的效果及应用价值。方法对2004年1月至2009年2月收治的低位直肠癌,75例行双吻合器保肛术(double stapling technique,DST),37例行经肛门拖出单吻合器保肛术(single stapling technique,SST)。结果两组所有患者保肛手术均获成功,无手术死亡,术后病理切缘均未见癌细胞浸润。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平均住院时间均无差异(P>0.05)。DST组发生吻合口漏3例,SST组无吻合口漏发生。随访4~65个月(平均15个月),DST组盆腔复发3例4%,吻合口复发2例2.7%,肝脏转移7例9.3%;SST组盆腔复发1例2.7%,无吻合口复发,肝脏转移4例10.8%;两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经肛门拖出单吻合器保肛术(SST)治疗低位直肠癌保肛成功率高,复发率低,简化了手术操作,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低位保肛手术治疗直肠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6月~2013年7月期间收治的98例行手术治疗低位直肠癌的病患资料,并分析保肛手术治疗低位直肠癌的临床效果。所有的病患均采用吻合器行肠吻合。结果:术后患者出现局部复发10例,局部复发率为10.2%。其中1个月内复发1例,1~2个月内复发2例,2~3个月内复发6例。术后3个月内存活84例,存活率为85.7%。术后发生吻合口瘘1例,吻合口狭窄2例,均经肠道造瘘术治疗后痊愈。结论:低位直肠癌行保肛手术可以明显的提高患者生存质量,保肛手术可以作为手术治疗低位直肠癌的首选术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总结直肠癌低位保肛手术治疗体会。方法:回顾分析48例直肠癌低位保肛手术治疗情况,讨论手术适应证、手术方法、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等。结果:48例患者所有切缘均未见癌转移,4例吻合口瘘经有效局部处理后治愈,术后肛门排便功能良好,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结论:在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熟练操作技术的前提下,直肠癌低位保肛手术优点明显,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总结直肠癌低位保肛手术治疗体会.方法 回顾分析42例直肠癌低位保肛手术治疗情况,讨论手术适应证、手术方法、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等.结果 42例患者所有切缘均未见癌转移,4例吻合口瘘经有效局部处理后治愈,术后肛门排便功能良好,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结论 在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熟练操作技术的前提下,直肠癌低位保肛手术优点明显,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2.
吴波 《中国现代医生》2008,46(28):37-38
目的评价直肠拖出式双吻合器技术治疗低位直肠癌的疗效。方法1998年1月~2007年12月对30例低位直肠癌采用直肠拖出式双吻合器技术进行保肛手术。结果30例患者均成功保留肛门,发生吻合口瘘1例(3.3%),吻合口狭窄1例(3.3%),局部复发2例(6.7%)。术后3~6个月排便功能均控制良好。结论直肠拖出式双吻合器技术方法简单,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3.
杨义发  魏国义 《吉林医学》2010,31(5):632-633
目的:探讨肛管外结肠肛管手法吻合在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中的应用。方法:对20例采用肛管外结肠肛管手法吻合保肛治疗低位直肠癌的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所有肿瘤均完整切除,无一例死亡。术后吻合口漏1例,经保守治疗愈合。术后9个月复发1例,改Miles术。结论:采用肛管外结肠肛管手法吻合完成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安全可靠,降低费用,避免了永久性人工肛门,提高了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纪龙 《吉林医学》2014,(25):5710-5711
目的:探讨经肛门外切除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的临床治疗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取具有低位直肠癌患者68例,进行肛门外切除和保肛手术治疗后,观察其疗效。结果:所有患者都采用经肛门外切除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在手术后1个月内所有患者的吻合口没有渗漏情况,切口没有出现感染,每天大便次数为4~10次。对本组68例患者进行2年随访,结果如下:复发转移导致死亡的患者0例;局部复发的患者0例;远处转移的患者0例;吻合口狭窄的患者0例。总之,存活率为100%,并且患者的生活质量良好。结论:应用肛门外切除和保肛手术治疗低位直肠癌后,其存活率明显提高,且致残率明显降低,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的治疗效果。方法:52例患者按直肠全系膜切除(TME)原则进行直肠癌切除手术,吻合器或手工吻合断端肠管。结果:患者术后1周内5例发生吻合口瘘,肛门狭窄4例,吻合口复发6例,盆腔复发3例。术后1、3、5年生存率分别为100%,88%,72%。结论:按TME原则采用保肛手术治疗低位直肠癌效果理想。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单吻合器在低位直肠癌行Dixon保肛手术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采用单吻合器治疗低位直肠癌68例的疗效及复发情况。结果:所有肿瘤均完整切除,无1例死亡。术后吻合口漏1例,经短期保守治疗痊愈出院,无吻合口狭窄及切口感染,术后8个月复发1例,改用Miles术。结论:使用单吻合器可完成低位直肠癌的保肛手术,安全可靠、省时、实用、根治、降低费用,避免了永久性人工肛门,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牟云川 《中外医疗》2010,29(10):27-27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直肠癌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近6年来收治的50例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50例直肠癌患者,保肛手术均获得成功,手术成功率100%。术后出现肛门刺激症状31例,占62.0%,主要表现为大便次数增多、肛门下坠、便意感明显等。对症治疗后1~2个月内症状明显改善,无吻合口瘘及术后并发吻合口狭窄。继续随访6个月~5年,6例患者肝、肺及腹腔广泛转移,死亡4例,5年生存率为92.0%。结论采用保肛手术治疗低位直肠癌临床疗效确切,值得推广使用,但必须以根治肿瘤为首要任务,并严格把握保肛手术的适应证。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究超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对直肠癌患者肛门直肠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7月至2015年7月太康县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55例直肠癌患者,均采用超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进行治疗,对比手术前后肛门直肠测压结果和术后排便功能情况。结果患者在术前3、6个月的排便功能优良率显著低于术前(P<0.05);术后12个月的排便功能优良率与术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在术后3、6个月的各项直肠测压标准与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个月与术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对直肠癌患者肛门直肠功能具有较大的影响,但在术后12个月直肠肛门排便功能显著恢复,保肛手术可运用于超低位直肠癌患者。  相似文献   

19.
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4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亚非 《海南医学》2011,22(7):74-75
目的探讨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的临床意义。方法对2005年1月至2009年12月在我科治疗的距肛缘7cm以下、行保留肛门括约肌功能的直肠癌根治术的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所有病人无手术死亡,术后吻合口漏2例,6个月~1年吻合口癌肿复发2例,远期发生吻合口轻度狭窄无梗阻5例。结论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规范TME操作,行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既能起到癌症根治作用,又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弧形切割缝合器在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16例低位直肠癌采用弧形切割缝合器完成低位或超低位前切除术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无手术死亡,术后病理学检查无切端癌残留,无大便失禁,无吻合口出血和吻合口漏发生,吻合口狭窄1例,术后随访5~36个月,局部无复发,患者术后肛门功能恢复满意.结论 在低位直肠癌低位保肛手术中应用弧形切割缝合器安全可靠、操作方便,可提高低位直肠癌保肛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