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评价罗哌卡因局部浸润联合地佐辛肌肉注射对多发肋骨骨折手术患者术后镇痛的影响。方法:多发肋骨骨折内固定手术123例,其中对照组40例(A组)、罗哌卡因组41例(B组)和罗哌卡因联合地佐辛组42例(C组)。B和C组在手术缝合前用0.5%罗哌卡因20ml在手术切口处逐层浸润,A组给予相同容量的生理盐水,C组手术结束前30min肌肉注射地佐辛10mg。术后所有患者均行静脉自控镇痛(PCIA)。评估术后1h(T_0)、4h(T_1)、8h(T_2)、24h(T_3)、36h(T_4)患者的VAS评分,记录术后48h内舒芬太尼消耗量,记录患者术后苏醒期躁动发生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与A组比较,B、C两组患者苏醒期躁动发生率及术后舒芬太尼消耗量明显低于A组(P<0.05);与B组比较,C组患者躁动发生率及舒芬太尼消耗量明显降低(P<0.05);B组和C组患者T_0、T_1、T_2、T_3时的VAS评分也显著低于A组(P<0.05)。结论:罗哌卡因局部浸润联合地佐辛肌肉注射可增强多发肋骨骨折患者术后镇痛效果,减少镇痛药物用量,提高术后舒适度。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地佐辛联合罗哌卡因戳口局部浸润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镇痛的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2月-2013年4月60例择期行三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3组:A组、B1组和B2组,每组各20例.A组为空白对照组;B1组术毕前10 min静注地佐辛0.1 mg/kg,关腹前分别于3个戳口的皮下组织与壁层腹膜内各注入0.5%罗哌卡因2 mL;B2组术毕前10 min静注地佐辛0.1 mg/kg,关腹前仅于剑突下戳口的皮下组织与壁层腹膜内各注入0.5%罗哌卡因2 mL.在麻醉清醒后的0、2、6、12、24 h时点记录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 scale,VAS),若〉4分则予以哌替啶1 mg/kg肌注,并记录使用镇痛剂的例数.同时记录术后恶心、呕吐、眩晕、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及切口感染情况.结果:B1组、B2组与A组在术后0、2、6 h的VAS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1组与B2组在各时点VAS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12、24 h 3组间VAS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发生不良反应及切口感染例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后有10例需使用镇痛药,B1组与B2组分别为2例和3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地佐辛联合罗哌卡因戳口局部浸润应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镇痛,效果确切、不良反应少,单纯剑突下戳口局部浸润操作更为简便.  相似文献   

3.
金娴冰  许旭东 《吉林医学》2012,33(4):745-746
目的:观察地佐辛肌内注射超前镇痛联合罗哌卡因术中局部麻醉用于妇科腹腔镜手术的术后镇痛效果。方法:选择90例行妇科腹腔镜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三组,分别为A组、B组和C组。A组于麻醉诱导前10 min肌内注射地佐辛10 mg,并于切皮前用0.25%罗哌卡因15 ml行切口浸润阻滞,术毕在3个切口周围腹膜各注射0.25%罗哌卡因5 ml,腹腔喷注0.25%罗哌卡因15 ml。B组单纯行术中罗哌卡因局部麻醉镇痛,具体方法同A组。C组为对照组,不使用任何镇痛方法。术后分别记录术后2 h、6 h、12 h、24 h、48 h切口痛、内脏痛和肩部痛的VAS评分,并记录术后哌替啶的使用时间、人数和使用次数。结果:A组术后各时间点三个部位的疼痛VAS评分均显著低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除术后2 h和6 h内脏痛外,其余各VAS评分显著均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在术后12 h内,除术后2 h肩部痛外,其余各VAS评分均显著低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地佐辛肌内注射超前镇痛联合罗哌卡因术中局部麻醉的平衡镇痛方法,用于妇科腹腔镜手术的术后镇痛,具有镇痛效果完善,镇痛时间长的优点。  相似文献   

4.
宿颖岚 《海南医学》2012,23(18):30-32
目的 观察地佐辛应用于剖宫产术后硬膜外自控镇痛的临床效果和不良反应.方法 选择择期剖宫产手术患者75例(ASA Ⅰ ~Ⅱ级)随机分为三组(n=25),A组负荷剂量:地佐辛1.0 mg+0.15%盐酸罗哌卡因10 ml;镇痛泵剂量:地佐辛10 mg+0.15%罗哌卡因100 ml.B组:负荷剂量:地佐辛1.5 mg+0.15%罗哌卡因10 ml;镇痛泵剂量:地佐辛10 mg+0.15%罗哌卡因100ml.C组:负荷剂量:吗啡1.5 mg+0.15%罗哌卡因10 ml;镇痛泵剂量:吗啡3 mg+0.15%罗哌卡因100ml.镇痛泵输注背景剂量2ml/h,PCA剂量0.5 ml,锁定时间15 min.记录术后2h、4h、8h、12h、24h、48h各时点的VAS评分,观察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术后4h、8h、12hA组VAS评分高于C组,C组术后不良反应明显高于A、B组,患者满意度B、C组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以1.5 mg地佐辛+0.15%罗哌卡因10ml为负荷剂量,10 mg地佐辛+0.15%罗哌卡因复合液行PCEA镇痛效果较好,不良反应少,患者满意度较高,值得临床选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地佐辛复合罗哌卡因局部浸润用于老年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术后镇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行LC老年患者80例,随机分为4组:C组,对照组;D组,静脉注射地佐辛10 mg;D5R组,静脉注射地佐辛5 mg+0.5%罗哌卡因局部浸润;D10R组:静脉注射地佐辛10 mg+0.5%罗哌卡因局部浸润。观察拔管即刻(T0)、术后2 h(T1)、术后6 h(T2)、术后12 h(T3)及术后24 h(T4)的VAS评分、应激激素水平、术后补救镇痛例数、不良反应及患者满意度评分等。结果:C组患者均需采取补救镇痛,D组有6例采取补救镇痛。镇痛组患者的VAS和应激激素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D5R组和D10R组镇痛效果优于D组。患者满意度评分D5R组>D10R组>D组>C组(P<0.05)。结论:地佐辛复合罗哌卡因用于老年患者LC术后镇痛效果确切,安全性较高,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多瑞吉联合罗哌卡因局部浸润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镇痛的效能和安全性.方法 择期全麻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患者120例,均分为3组.罗哌组(A组):缝合切口前向胆囊床喷洒及切口局部浸润0.5%罗哌卡因;多瑞吉组(B组):入手术室时胸前贴多瑞吉贴膜;联合组(C组):入手术室时胸前贴多瑞吉,缝合切口前向胆囊床喷洒及切口局部浸润0.5%罗哌卡因.术中3组均采用气管插管控制呼吸异丙酚、芬太尼静脉麻醉,术后持续监测血氧饱和度、呼吸、血压、心电图,进行VAS评分、Ramsay评分,观察有无恶心、呕吐、瘙痒、眩晕、呼吸抑制等副反应.结果 镇痛效果:A组术后6 h内、B组术后6~48 h内镇痛效果满意,C组在术后48 h内镇痛效果满意;呼吸影响:3组病例均未出现血氧饱和度低于90%;副反应:恶心、呕吐发生率3组相似.瘙痒、眩晕发生率B、C组略高于A组,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多瑞吉联合罗哌卡因局部浸润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术后镇痛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7.
梁坤辉 《黑龙江医学》2012,36(10):745-747
目的研究罗哌卡因联合地佐辛在下肢关节置换术后镇痛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90例需行下肢关节置换术的病人分为3组,每组30例,均采用硬膜外术后镇痛。A组采用地佐辛5.0 mg+罗哌卡因150 mg;B组采用吗啡5.0 mg+罗哌卡因150 mg;C组采用罗哌卡因150 mg。观察并记录各组病人术后4、8、24、48 h的镇痛VAS评分及不良反应等指标。结果 A组与B组镇痛效果好,VAS评分在术后各时点均无显著差异(P>0.05),但均低于C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不良反应方面,B组显著高于其他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A组与C组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罗哌卡因联合地佐辛同罗哌卡因联合吗啡均有良好的硬膜外镇痛效果,但前者不良反应少,是下肢关节置换术后镇痛的良好选择。  相似文献   

8.
何焕钟  唐新华  姚文英  潘甜  泮月仙 《浙江医学》2017,39(3):182-184,235
目的观察地佐辛复合罗哌卡因切口浸润对腹腔镜结肠癌手术患者术后疼痛的效果。方法择期腹腔镜下结肠癌手术患者9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C组)、罗哌卡因组(R组)和罗哌卡因复合地佐辛组(D组),每组30例。关闭腹膜后,D组给予0.375%罗哌卡因40ml(内含地佐辛5mg)对腔镜操作孔局部浸润,R组给予0.375%罗哌卡因40ml,对照组给予0.9%氯化钠溶液40ml。对术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术后舒芬太尼使用量及术后血浆TNF-α水平进行分析。结果C组术后各时点VAS评分和舒芬太尼用量较R组和D组高(P<0.05),而且术后24h时血浆TNF-α水平明显高于R组和D组;D组术后12、24hVAS评分低于R组(P<0.05);且术后12、24h镇痛泵舒芬太尼用量低于R组(P<0.05);D组在术后24h时TNF-α水平明显低于R组(P<0.05)。术后24h的血浆TNF-α水平与VAS评分呈负相关(r=-0.078,P=0.483),与PCIA舒芬太尼用量呈正相关(r=0.15,P=0.173)。结论应用地佐辛复合罗哌卡因切口浸润为基础的多模式镇痛,能提高腹腔镜下结肠癌手术患者术后镇痛效果,减轻炎性反应。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不同镇痛方式对日间腹腔镜胆囊手术术后疼痛的影响。方法:将60例行日间腹腔镜胆囊手术的患者随机分成氟比洛芬酯联合地佐辛组(D组)、氟比洛芬酯联合罗哌卡因局部浸润组(R组),两组均采用全身麻醉,氟比洛芬酯50 mg于麻醉开始前10 min静脉注射, D组于手术结束前15 min静脉滴注地佐辛0.1 mg/kg, R组手术结束前采用0.5%罗哌卡因6 ml/处局部浸润。结果:T_1、T_5时刻两组VAS评分差异不大,T_2、T_3、T_4时刻R组VAS评分较D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IL-6、INF-α含量均较术前增高;与R组比较,D组升高较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组与R组之间相比较,R组出现不良反应的例数少。结论:氟比洛芬酯联合地佐辛与氟比洛芬酯联合罗哌卡因局部浸润的镇痛模式具有减轻术后疼痛、加快恢复的效果;但氟比洛芬酯联合罗哌卡因局部浸润效果更显著。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穿刺孔罗哌卡因局部浸润复合右美托咪定静注对腹腔镜胆囊切除(LC)术后芬太尼镇痛及舒适度的影响。方法:择期行LC术患者60例,随机分成2组(n=30):观察组(A组)和对照组(B组)。A组于诱导前15 min静注右美托咪啶负荷量0.6μg/kg后,以0.3μg/(kg·h)的速率输注维持量至术毕。4个穿刺孔打孔前均给予0.6%罗哌卡因局部浸润(每个穿刺孔5 mL,共20 mL);B组未给予右美托咪啶和罗哌卡因。2组患者术毕均使用芬太尼静脉镇痛24 h。观察术后3 h、6 h、12 h和24 h不同时点VAS疼痛评分、BCS舒适评分及术后恶心呕吐(PONV)发生情况。结果:与B组比较,A组患者术后各时点BCS舒适度评分提高(P<0.05),PONV发生率降低(P<0.05)。2组术后VAS疼痛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穿刺孔罗哌卡因局部浸润复合右美托咪定静注可改善LC术后芬太尼镇痛的舒适度,降低恶心呕吐发生率。  相似文献   

11.
《陕西医学杂志》2018,(1):20-22
目的:探讨地佐辛静注辅助罗哌卡因浸润麻醉对改善结直肠癌患者实施腹腔镜根治术后麻醉恢复期应激反应程度所起作用。方法:将98例择期实施腹腔镜根治术的结直肠癌患者均分为两组,对照组仅切皮前10min时用罗哌卡因进行浸润麻醉;观察组切皮前使用罗哌卡因,手术结束前0.5h静注地佐辛。观察两组患者麻醉药物使用量、麻醉恢复、拔管时间及麻醉恢复期躁动发生情况,麻醉前(T_0)、手术结束(T_1)、拔管后(T_2)、拔管后10min(T_3)及拔管0.5h(T_4)时患者血糖(BG)及血浆中皮质醇(Cor)、白细胞介素-6(IL-6)、肾上腺素(E)、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变化。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舒芬太尼、丙泊酚使用量明显减少(P<0.05),麻醉恢复及拔管时间明显缩短(P<0.05),麻醉恢复期躁动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与T_0时相比,T_1~T_4时两组患者BG、血浆Cor、IL-6、E及TNF-α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然此期间,观察组各项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地佐辛静脉注射辅助罗哌卡因浸润麻醉可有效降低结直肠癌根治术中麻醉剂使用量,缓解患者麻醉恢复期应激反应程度,降低躁动发生率。  相似文献   

12.
赵琳  王建芳  赵金石 《医学综述》2013,19(6):1141-1143
目的比较不同剂量地佐辛联合罗哌卡因超前镇痛应用于腹腔镜子宫切除术后镇痛的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1月至2012年1月在怀来县中医医院就诊的90例择期腹腔镜子宫切除患者进行完全随机分为A组、B1组和B2组,每组各30例。妇科腹腔镜手术结束前30 min子宫切除后残端缝合时,A组静脉滴注地佐辛0.2 mg/kg、B1组地佐辛用量为0.1 mg/kg、B2组地佐辛用量0.15 mg/kg;另B1、B2两组且均在切皮前切口周围0.5%罗哌卡因阻滞、术毕拔套管时盆腔喷洒0.25%罗哌卡因15 mL;并分别在术后的0.5、2、6、12、24 h记录患者在安静和咳嗽状态下的视觉模拟评分,记录术后自主呼吸恢复、拔管时间、苏醒期躁动程度例数、麻醉性镇痛药的使用情况、术后镇痛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A组、B1、B2组术后疼痛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1、B2组患者手术时间及拔管时间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术后拔管期躁动发生率无统计学意义。术后三组恶心、呕吐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妇科腹腔镜子宫切除术应用地佐辛0.1 mg/kg联合罗哌卡因超前镇痛安全有效、不良反应少,小剂量应用对术后苏醒影响小且可减少术后躁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切口局部注射罗哌卡因对腰椎间盘切除手术超前镇痛的作用。方法:选择全麻下行腰椎间盘切除手术的患者120例,随机分为3组,每组40例:A组在麻醉后切皮前以0.25%的罗哌卡因+肾上腺素在切口皮下、肌层等逐层浸润麻醉;B组在麻醉后切皮前以0.9%生理盐+肾上腺素在切口皮下、肌层等逐层浸润麻醉;C组患者不作局部浸润麻醉处理。分别观察记录术后2、4、6、8、12 h患者安静时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并记录术后12、24 h内要求额外给予镇痛药的人数、患者睡眠质量的满意认可度及对伤口愈合时间的影响。结果:术后6、8、12 h时A组病人VAS评分明显小于B组和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24 h内A组病人要求使用额外镇痛药的人数明显少于B组和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睡眠质量的满意认可度明显好于B、C组(P>0.05)。A、B、C 3组病人手术时间及术后拆线时间无明显差异,未有伤口感染病例的发生。结论:切口局部逐层注射罗哌卡因用于腰椎间盘手术,患者术后能获得良好的镇痛效果、较满意的睡眠质量,并能显著降低患者使用额外镇痛药。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盐酸右美托咪定(DEX)联合罗哌卡因对脊柱后路手术超前镇痛的效果。方法75例患者随机分为A组(对照组)、B组(DEX持续至手术结束)、C组(DEX持续至手术结束后24 h),术后均以罗哌卡因在手术切口局部浸润麻醉。结果与A组相比,B组和C组拔管后6~72 h内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降低,术后首次镇痛需要时间延迟,盐酸曲马多总量减少(P<0.05);C组拔管后VAS评分低于B组(P<0.05);B组和C组患者血清皮质醇水平降低(P<0.05)。结论盐酸右美托咪定持续静脉输注联合手术切口罗哌卡因局部浸润麻醉可显著减轻脊柱后路手术患者的术后疼痛程度,减少术后使用镇痛药物的总量。  相似文献   

15.
《中国现代医生》2017,55(18):108-111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复合罗哌卡因切口浸润对后腹腔镜手术镇痛的效果。方法选择后腹腔镜手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右美托咪定复合罗哌卡因组(DR组)和罗哌卡因组(R组),各30例。所有患者接受全凭静脉麻醉,术毕DR组对手术切口进行0.75%罗哌卡因+1μg/kg右美托咪定共11 m L局部浸润麻醉,R组对手术切口进行0.75%罗哌卡因+生理盐水共11 m L局部浸润麻醉。观察记录患者手术后VAS评分(1 h、2 h、8 h、24 h和48 h),如患者VAS评分5分,则给予地佐辛5 mg,并记录48 h内补充镇痛的例数以及术后48 h内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DR组和R组两组间术后VAS评分有显著差异(P0.01);DR组需要补充镇痛的例数较R组显著降低(P=0.004),DR组术后恶心呕吐、寒战发生率较R组显著降低(P=0.013,P=0.026)。结论复合右美托咪定能够增强罗哌卡因对后腹腔镜手术手切口浸润的镇痛效果,并能减少术后镇痛药用量及术后恶心呕吐、寒战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电针预处理联合腹腔内注射罗哌卡因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患者内脏痛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9月—2021年12月在本院外一科择期进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患者9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每组30例。A 组患者麻醉诱导前予以电针预干预处理,B组患者术后缝合前予以罗哌卡因腹腔内注射,C组患者麻醉诱导前予以电针预干预处理、术后缝合前予以罗哌卡因腹腔内注射。观察3组患者术后12h、24h内脏痛VAS评分,记录3组患者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术后24h内镇痛补救次数,比较3组患者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治疗后,C组患者术后12h、24h内脏痛VAS评分均显著低于A 组、B组(P<0.05)。C组患者术后24h内镇痛补救次数显著少于A组、B组(P<0.05)。C组患者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明显短于A 组、B组(P<0.05)。C组患者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A 组、B组(P<0.05)。结论 电针预处理联合腹腔内注射罗哌卡因可明显减轻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患者内脏痛,减少术后镇痛药物的使用,缩短患者术后早期下床活动时间,减少术后不良反应发生,适宜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地佐辛与吗啡联合罗哌卡因用于剖腹产术后硬膜外镇痛的效果和不良反应。方法:选取剖腹产手术且需要硬膜外镇痛的患者60例(ASAⅠ~Ⅱ级)。随机分为地佐辛联合罗哌卡因组(D组:镇痛配方为地佐辛5mg+1.192%甲磺酸罗哌卡因20mL+生理盐水至100mL)和吗啡联合罗哌卡因组(M组:镇痛配方为吗啡5mg+1.192%甲磺酸罗哌卡因20mL+生理盐水至100mL),每组30例。观察两组患者术后镇痛期间的镇痛效果和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术后镇痛效果相当,但D组术后恶心呕吐、皮肤瘙痒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M组(P<0.05)。结论:地佐辛联合罗哌卡因用于剖腹产术后硬膜外镇痛,其镇痛效果与吗啡相当,但阿片类镇痛药相关不良反应更少,更适合剖腹产术后镇痛。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地佐辛用于腹腔镜胆囊术后对肩背部酸痛和膈下、腹部胀痛等非切口疼痛的疗效。方法将80例行择期腹腔镜胆囊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即罗哌卡因组及地佐辛组,分别给予镇痛处理:硬膜外持续输注罗哌卡因和芬太尼、静脉持续输注地佐辛。观察术后切口疼痛和非切口疼痛的发生率及疼痛评分,记录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罗哌卡因组和地佐辛组的切口疼痛均明显减轻。与罗哌卡因组相比,地佐辛组非切口疼痛的发生率和wong-baker面部表情量表评分均减少。结论腹腔镜胆囊术后镇痛措施中地佐辛静脉给药能缓解腹壁切口疼痛,同时对肩背部酸痛、膈下、腹部胀痛等非切口疼痛也有明显效果,临床剂量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19.
赵琳  章燕  岑建文 《医学综述》2013,19(11):2094-2096
目的探讨腹腔镜子宫切除术应用地佐辛联合罗哌卡因超前镇痛的镇痛效果。方法怀来县中医院于2011年6月至2012年1月择期行腹腔镜子宫切除术患者(美国麻醉医师协会分级Ⅰ、Ⅱ级)96例,采用区组随机化分组法分成超前镇痛组和术后镇痛组,各48例。超前镇痛组于手术结束前30 min子宫切除后残端缝合时静脉滴注地佐辛0.1 mg/kg;并于切皮前在每个切口周围用0.5%罗哌卡因3 mL进行阻滞、术毕拔套管时盆腔喷洒0.25%罗哌卡因15 mL;术后镇痛组在手术结束后、自主呼吸恢复、拔除气管插管后单纯给予静脉滴注地佐辛0.1 mg/kg。术后30 min、2 h、6 h、12 h、24 h对患者术后的疼痛程度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进行评分并记录术后止痛药的需求情况及术后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超前镇痛组术后30 min、2 h、6 h、12 h、24 h VAS评分明显低于术后镇痛组。超前镇痛组没有患者术后需要止痛药,术后镇痛组却有9例。两组恶心、呕吐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地佐辛联合罗哌卡因术前应用在腹腔镜子宫切除术中能起到超前镇痛作用,可安全、有效地减轻术后疼痛。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缩宫素与罗哌卡因配伍用于术后硬膜外自控镇痛的效果。方法选择硬膜外阻滞剖宫产90例,随机分为3组,每组30例。A组为0.18%甲磺酸罗哌卡因,B组为10 U缩宫素 0.18%甲磺酸罗哌卡因,C组为对照组0.5%曲马朵 0.18%甲磺酸罗哌卡因,持续量2.0 ml/h,PCA为0.5 ml/15 min,记录24 h、48 h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疼痛语言评分、PCA次数及产妇主观不适感。结果A、B、C 3组24 h VAS评分分别为(4.3±0.6)、(2.1±0.8)、(1.9±0.6);优良率(VAS<3)分别为23.3%(7/30例)、83.3%(25/30例)、86.7%(26/30例)。B组术后镇痛优良率明显优于A组(P<0.01),与C组镇痛效果相当(P>0.05)。结论缩宫素与甲磺酸罗哌卡因联合用于剖宫产术后硬膜外镇痛有良好的术后镇痛作用,其镇痛效果与曲马朵大体相当,不良反应小于曲马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