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腰椎MRI间盘信号及高度的改变与椎间盘源性腰痛的相关性,为临床应用腰椎MRI信号及高度评价椎间盘源性腰痛提供依据。方法164例椎间盘源性腰痛患者行腰椎MRI平扫并VAS评分,测量腰椎MRIT2加权像上椎间盘的信号强度及高度。根据VAS评分结果分为轻度疼痛组(A组)、中度疼痛组(B组)、重度疼痛组(C组)。检查结果与正常组(80例)进行比较。结果腰椎间盘信号与年龄间的直线回归的相关系数R值接近-1,信号与年龄呈负相关;椎间盘高度与年龄的相关系数R值接近0,椎间盘高度与年龄无关。三组椎间盘信号与正常组相比较及其三组间信号比较,P值都〈0.05,随着疼痛症状加重,间盘信号逐渐减弱,;中度疼痛组、重度疼痛组椎间盘高度改变与正常组相比较,P值均〈0.05,而轻度疼痛组与正常组差异不明显。椎间盘信号/高度的比值的回归相关系数R值与临近节段关系最为密切,说明椎间盘信号/高度的改变与临近节段的退变程度相关。结论椎间盘MRI的信号及高度改变是椎间盘退变的影像学表现,椎间盘源性腰痛早期椎间盘信号出现减弱而并无椎间隙高度改变,当腰痛程度进一步加重时信号明显减弱并出现椎间高度塌陷,而且椎间盘信号的减弱及高度的丢失可加速相邻节段的退变,为临床诊治椎间盘源性腰痛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棘突间稳定器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早期临床疗效。方法:2008年1~5月间,采用上海锐植生产的棘突间稳定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伴椎管狭窄患者7例,腰椎节段性不稳定1例;其中男2例,女6例,年龄38~68岁,平均(53.4±11.8)岁;病变部位:L3~4节段1例,L4~5节段7例。采用JOA评分评价手术前、后腰腿痛情况,手术前、后上下终板夹角测定腰椎活动度,中立位腰椎侧位片测量并比较椎间盘高度改变。平均随访(2.8±1.13)个月(0.5~4个月)。结果:术后患者腰腿痛有明显缓解,JOA评分术前20.1±1.46,术后6.9±1.96,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终板夹角术前为24.5°±4.4°,末次随访时为24.3°±3.5°,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椎间高度术前为(10.2±0.64)mm,末次随访时为(11.5±0.71)mm,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正确选择合适的病例,棘突间稳定器治疗腰椎退行疾病是一个有效而可靠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余辉 《当代医学》2021,27(24):29-31
目的 探讨腰痛患者腰椎小关节MRI影像学异常征象特点与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16年1月至2019年1月于本院行腰椎小关节MRI检查的腰痛患者282例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224名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椎间盘、附件、椎体病变MRI影像学异常征象.结果 观察组椎间盘退变、椎间盘突出、纤维环后方高信号、小关节退变、小关节积液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椎间盘膨出、软组织肿胀、棘间韧带高信号、Modic改变、Schmorl结节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腰痛症状患者椎间盘退变、椎间盘突出、纤维环后方高信号、小关节退变与积液MRI影像学异常征象和健康人群具有显著差异,可作为临床诊断腰痛患者的相关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腰椎间盘和小关节退变程度与曲度变化的关系。方法通过改良Pfirrmann分级系统评价腰椎间盘退变程度,采用Seze判定法取MRI正中矢状位T2WI图像评估腰椎变直与否,运用Weishaupt分级标准评价腰椎小关节骨关节炎程度。结果椎小关节骨关节炎影像学分级与椎间盘退变分级显著相关(P<0.01);腰椎曲度变直与曲度正常2组间椎小关节骨关节炎影像学分级及椎间盘退变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腰椎间盘各节段退变形式与腰椎曲度变化相关(P<0.01),并且在椎间盘退变较明显的患者中,腰椎曲度变直与曲度正常2组间椎小关节骨关节炎影像学表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腰椎曲度与椎间盘和椎小关节组成三关节复合体相互协调作用,同时腰椎间盘各节段退变形式可能影响腰椎曲度变化。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下腰痛患者的腰椎终板矢状位形态重塑、Modic改变及腰椎间盘退变与腰椎节段活动度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420例(男249例,女171例)下腰痛患者共2 100个腰椎节段,采用动态MRI技术在患者中立及过屈、过伸3个体位成像,统计各节段的椎间位移和椎间角度变化,分析腰椎终板矢状位形态(凹陷型、平坦型和不规则型),Modic改变(0~3型),椎间盘退变(Ⅰ~Ⅴ级)与腰椎节段活动度的相关性.结果 腰椎终板凹陷型(63.24%)、2型Modic改变(71.79%)和Ⅱ级椎间盘退变(40.33%)最常见;1~3型Modic改变在不规则型、平坦型和凹陷型腰椎终板中的发生率依次减少,而椎间盘退变程度在凹陷型、平坦型和不规则型腰椎终板中依次加重,同样椎间盘退变程度随着腰椎终板0~3型Modic改变亦逐渐加重;腰椎椎间位移在不规则型、平坦型和凹陷型腰椎终板节段中依次增加,而椎间角度变化相反,在不规则型腰椎终板节段中最大,在凹陷型腰椎终板节段中最小;腰椎终板2型Modic改变节段椎间位移最大,而椎间角度变化在Modic改变各型中依次增加.结论 腰椎终板重塑与Modic改变可能参与机体对抗节段过度活动的调节机制,与腰椎节段活动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退变性腰椎滑脱症需手术治疗患者术前Modic改变与椎间盘退变程度之间的关系?方法:2009年1月~2011年10月,腰椎滑脱症需手术治疗的患者44例,术前MRI对病变节段进行Modic分型,并用Pfirrmann分级和改良的Pfirrmann分级评定病变节段椎间盘的退变程度;分析不同类型的Modic改变之间椎间盘退变分级的差异;评价Modic改变与椎间盘退变程度之间的关系?结果:44例患者中,12例无Modic改变,Pfirrmann分级为3.92 ± 0.29,改良分级为5.92 ± 0.90;ModicⅠ型改变16例,Pfirrmann分级为4.31 ± 0.60,改良分级为6.88 ± 1.54;ModicⅡ型改变15例,Pfirrmann分级为4.27 ± 0.46,改良分级为6.87 ± 0.83;ModicⅢ型改变1例,Pfirrmann分级为Ⅳ级和改良分级为6级?统计显示,ModicⅠ?Ⅱ型与无改变组之间的Pfirrmann分级与改良分级有显著性差异(P < 0.01)?ModicⅠ型改变和Ⅱ型改变之间的Pfirrmann分级及改良分级均无显著性差异 (P > 0.05)?ModicⅠ型改变和无改变组之间?Ⅱ型和无改变组之间的改良Pfirrmann分级有统计学性差异(P < 0.05)?结论:在本组退变性腰椎滑脱症病例中,Modic改变与椎间盘退变Pfirrmann分级和改良分级之间有明确关联;ModicⅠ型和Ⅱ型改变之间的Pfirrmann分级与改良分级无明显差别?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单纯髓核摘除术后10年以上的远期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进行单纯髓核摘除术治疗的100例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术后10年对其进行随诊观察,掌握其医学影像学资料并进行分析。结果:X线片检测显示腰椎序列正常人数占比为94.0%,Ⅰ度滑脱者人数占比为6.0%。100例患者均未显示腰椎过伸过屈位动态不稳定。57例(57.0%)患者手术节段椎间隙变窄,手术节段残存的活动度为0.2°~13.2°,平均(5.11±1.04)°。手术节段存在腰椎间盘突出的有16例,有10例患者自述出现腰腿疼痛症状。有32例患者的手术节段出现终板信号改变,其中ModicⅠ型有10例,Ⅱ型22例;有2例患者出现全终板信号改变,剩余患者则呈现出手术侧终板改变。X线片检测提示手术头侧相邻节段椎间盘出现退变改变者有21例,Ⅱ级15例,Ⅲ级6例。100例患者在MRI T_2像上头侧相邻节段椎间盘均出现不同程度的退变表现,Pfirrmann椎间盘退变分级:1~5级76例,≥6级24例。78例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骨质增生、黄韧带肥厚以及关节囊增厚等退变。X线片上手术节段椎间隙狭窄患者的ODI评分明显高于无狭窄患者(P<0.05)。结论: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进行单纯髓核摘除术治疗后,患者在10年时间内能保留一定的活动度,不会出现脊柱不稳情况,但手术相邻节段退变以及椎间隙变窄的发生率较高,需要临床进行重点关注。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腰椎后外侧融合术(PLF)与腰椎后路椎体间融合术(PLIF)治疗腰椎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按照手术方式将105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分组,PLF组52例行PLF术治疗,PLIF组53例行PLIF术治疗,对比术后手术效果。结果 两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住院时间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LIF组术后总有效率94.34%高于PLF组80.7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能够提高椎间高度和增加节段角度,但PLIF组提高椎间高度和增加节段角度幅度明显高于PLF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PLIF组手术并发症发生率7.55%与PLF组15.38%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LIF术治疗椎间盘突出较大或节段不稳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效果确切,能够快速恢复腰椎前柱支撑功能和重建腰椎生理曲度,符合腰椎生物力学原理,在促进患者腰椎功能早期恢复和提高生存质量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腰搬间盘髓核T2信号强度与患者年龄、性别及与髓核退变程度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422例腰椎间盘退行性变患者的MRI资料,征正中矢状位上测量髓核T2WI信号强度值.对不同级别的信号值进行非参数相关分析和t检验;对午龄与椎间盘信号值砭退变级别采用卡方检验和相关分析;对不同椎间盘水平的信号值进行t检验;对不同椎间盘水平间信号值进行非参数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不同性别在同一级别和同一椎间盘水平的信号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年龄越大髓核信号值越低,髓核退变程度越高。T2WI信号强度可以代表椎间盘髓核退变程度。在所有腰椎间盘中第4~5腰椎间盘退变发生率最高结论腰椎间盘髓核T2信号强度与髓核退变程度及患者年龄具有相关性。T1信号强度有可能戍为一种评价髓核退变简便、易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旨在通过对比研究Coflex棘突间动态固定系统植入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近期临床疗效、安全性及意义。方法收集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60例,将其随机分为单纯组和Coflex组,每组各30例。单纯组接受单纯椎间盘髓核摘除减压术,Coflex组摘除责任节段椎间盘髓核后于该节段棘突间植入Coflex钛合金材料固定。分别于术前及术后1、6、12个月行VAS评分、腰椎JOA评分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同时行X线及CT检查并测量手术节段椎间盘背侧及腹侧高度、椎间孔间最大距离,棘突顶距及椎管面积等相关指标。结果 Coflex组的改善效果明显好于单纯组,术后12个月VAS评分、腰椎JOA评分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评定结果 Coflex组与单纯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个月两组椎间盘背侧高度、椎间孔间最大距离、棘突顶距及椎管面积与各自术前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组术后12个月结果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棘突间动态内固定装置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在近期临床疗效、防止腰椎退变、增加椎间盘背侧高度、增加椎间孔间最大距离、维持椎间隙高度及腰椎间盘突出症根性症状的缓解等方面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1.
背景 椎间盘退变是一系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始动因素,既往研究多集中于腰椎间盘退变的流行病学及影像学研究方面,而关于严重腰腿痛的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需手术干预的研究少见,其椎间盘退变分布规律并不明确,而责任间隙(手术节段)退变分布情况鲜有报道。目的 分析腰椎退行性疾病手术患者椎间盘退变及责任间隙分布规律。方法 选择2012年1月-2016年2月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960医院行腰椎正侧位、过伸过屈位X线和腰椎矢状位MRI检查并确诊为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503例,分析腰椎间盘退变及责任间隙分布特点〔包括腰椎失稳、Modic改变、高信号区域(HIZ)、许莫结节(SN)〕;椎间盘退变分级采用Pfirrmann分级标准,Ⅰ、Ⅱ级为正常椎间盘,Ⅲ、Ⅳ、Ⅴ级为退变椎间盘(其中Ⅳ级、Ⅴ级为严重退变);多间隙椎间盘退变采用自定义W分级标准,即两个及以上节段椎间盘退变程度。结果 503例患者共2 515个腰椎间盘,退变率为74.08%(1 863/2 515),严重退变率36.46%(917/2 515)。上腰椎椎间盘(L1~2、L2~3)退变率为56.96%(573/1 006),严重退变率为34.55%(198/573);下腰椎椎间盘(L3~4、L4~5、L5~S1)退变率为85.49%(1 290/1 509),严重退变率为55.74%(719/1 290)。下腰椎椎间盘退变率、严重退变率均高于上腰椎(P<0.05)。≥40岁女性腰椎间盘退变率高于男性(P<0.05)。<40岁男性腰椎失稳发生率与女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Modic改变、HIZ、SN发生率两性别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40岁女性腰椎失稳发生率高于男性(P<0.05);而Modic改变、HIZ、SN发生率两性别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40岁男性Modic改变、HIZ与女性腰椎失稳、HIZ、SN与<40岁者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腰椎失稳、Modic改变、SN和HIZ腰椎退变节段分布情况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手术节段单间隙381例,两间隙102例,三间隙14例,四间隙4例,五间隙2例;责任间隙椎间盘退变率为99.01%(498/503),严重退变率为62.82%(316/503)。结论 腰椎退行性疾病手术患者的椎间盘退变率较高,且女性较高,下腰椎椎间盘高于上腰椎椎间盘,女性腰椎失稳、Modic改变发生率均高于男性,SN发生率低于男性,40岁是男性Modic改变及HIZ发生的转折点,也是女性腰椎失稳、HIZ、SN发生的转折点。责任间隙椎间盘大部分发生退变,且严重退变率较高。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腰椎人工椎间盘置换术的不同适应证的临床疗效。方法自1999年12月至2006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骨科使用Charite SBⅢ假体进行人工腰椎间盘置换术治疗65例腰椎间盘退行性病变的患者。共有48个患者获得平均8.3年(5.2至11.1年)的随访,根据患者的术前诊断,把患者分为3组:①椎间盘源性腰痛(discogenic low back pain)的患者9例;②椎间盘退变(degenerative disc disease,DDD)合并腰椎间盘突出(nucleuse pulposus prolapse,NPP)的患者35例;③髓核单纯摘除术后复发(post-disctomy)的患者4例。分别在术前、术后1个月、6个月、12个月、24个月及末次随访时对患者进行VAS疼痛评分(visual analogue score,0~100分)和Oswestry功能评分(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并拍腰椎正侧位、动力位片,测量术前及随访期间手术节段的活动度(range of motion,ROM)。对上述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组内比较结果:在随访期间,3组患者的VAS评分、ODI评分都有明显改善,与术前评分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期间,3组患者的手术节段活动度得到很好的保持,与术前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椎间盘退变合并腰椎间盘突出的患者术前评分较其他两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各组之间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椎间盘退变合并腰椎间盘突出的患者的评分缓解率好于其他两组(P<0.05);术前及各随访时间段,3组患者的手术节段活动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椎间盘源性腰痛、椎间盘退变性合并腰椎间盘突出、髓核单纯摘除术后复发都是腰椎人工椎间盘置换术较好的适应证,对于椎间盘变性合并腰椎间盘突出的患者,人工椎间盘置换术是一种较好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单侧椎弓根螺钉内固定联合腰椎后路椎间融合术(PLIF)治疗腰椎间盘突出伴腰椎不稳定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6月我院拟实施手术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伴腰椎不稳定患者76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单侧组(单侧椎弓根螺钉内固定+PLIF)和双侧组(双侧椎弓根螺钉内固定+PLIF),每组38例,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腰椎功能恢复、疼痛程度等指标的差异.结果 单侧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和手术出血量分别为(95.8±11.7)min、(304.8±55.7)mL,均低于双侧组患者的(110.4±17.0)min、(482.6±84.5)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1个月、3个月,单侧组患者的ODI指数分别为(22.04±6.95)%、(12.87±4.03)%、(13.16±4.76)%,均低于双侧组的(25.59±7.80)%、(16.48±5.52)%、(16.42±5.1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侧组患者术后骨性融合平均时间为(7.9±1.7)个月,与双侧组的(8.2±1.9)个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单侧组患者完全骨性融合率为100.00%,双侧组97.37%,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单侧椎弓根螺钉内固定联合PLIF治疗腰椎间盘突出伴腰椎不稳定患者具有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治疗效果更好的优点.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长节段、短节段固定对腰骶节段退变发生过程中的影响.方法:取20具绵羊L1~S5节段标本,以椎弓根螺钉固定,依据固定长度的不同分为完整对照组、短节段固定组、长节段固定组.本实验为自身对照实验,对各组标本分别进行6Nm力矩的加载,比较各组腰骶节段活动度及椎间盘压力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短节段固定组腰骶节段活动度、椎间盘压力增加不明显,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长节段固定组腰骶节段活动度、椎间盘压力增加不明显,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长节段腰椎内固定对腰骶节段退变的影响较大,建议尽量减少固定长度.  相似文献   

15.
李丹荣  李宏  沈伟辉  蒲鹏吉  罗浩 《吉林医学》2014,(20):4475-4476
目的:对腰椎后路减压和钉棒系统内固定结合椎间Cage植骨融合术治疗多节段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进行分析。方法:对24例腰椎邻近多节段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进行后路全椎板减压、钉棒系统内固定、椎间盘切除加cage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的手术治疗,并对其进行术后临床效果回访分析研究。结果:24例患者中有21例患者术后椎间盘突出症情况得到显著改善,同术前情况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该手术方法治疗多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总有效率达到了87.5%,手术效果优良。结论:腰椎后路全椎板减压、钉棒系统内固定、椎间盘切除加cage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术对于治疗相邻多节段椎间盘突出症具有显著的疗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CT引导下臭氧腰椎间盘造影在腰椎间盘多节段退变性疾病的临床诊疗价值。方法:2012年1月-2015年8月,经保守治疗6个月症状无缓解的多节段腰椎间盘退变疾病的患者12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椎间盘造影组(A组)对术前经MRI显示位腰椎间盘退变的节段行CT引导椎间盘造影术,根据造影结果选择手术治疗的节段;B组(常规诊疗)根据影像结果及患者体征选择手术治疗的节段。结果:随访及比较两组患者术后3、6、12个月后VAS评分及ODI指数均较术前明显好转,但VAS评分、ODI指数A组优于B组(P0.05)。结论:腰椎间盘多节段退变性患者术前依据椎间盘臭氧造影术后纤维环不同的影像形态,指导临床手术治疗方案,可有效减少需手术干预节段,临床疗效得到了提高,且减少了术后的疼痛反应,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庄伟  庄汝杰 《现代实用医学》2014,26(12):1560-1562
目的 探讨下腰痛患者腰椎终板Modic改变的发生率和临床分布特点.方法 对因腰痛就诊并行MRI检查的1 063例患者的腰椎终板影像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腰椎终板Modic改变的发生率及其与椎间盘节段、性别、年龄等因素的关系.结果 1 063例患者共5 315个腰椎间盘中,328例(30.8%) 1685个(31.7%)邻近终板发生了Modic改变,其中Ⅰ型的发生率为9.8%,Ⅱ型为20.4%,Ⅲ型为1.5%; L4/5与L2/S1为腰椎终板Modic改变的多发节段;性别间Modic改变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40岁以上患者Modic改变发生率显著高于40岁以下患者.结论 Modic改变Ⅱ型的发生率最高,与性别无关,且多发于40岁以上人群的L4/5、L5/S1节段.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临床手术,综合分析在对患有多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采用钉棒系统内固定以及腰椎后路减压的办法,并结合使用椎体间融合器植骨融合的手段,揭示了使用以上的手术方法对多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进行手术后的实际效果。方法使用钉棒系统内固定、腰椎后路全椎板减压、椎间盘切除加椎间融合器植骨融合内固定的手术方法,对84例患有腰椎邻近多节段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进行手术,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施行单纯减压,观察组施行经后路减压椎间融合内固定术治疗。并对其进行术后的临床效果的回访记录与其术前的病症及治疗记录做分析研究。结果观察组患者治总有效率(95.23%),在术后的疗效要明显优于对照组(73.8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钉棒系统内固定、腰椎后路全椎板减压、椎间盘切除术和融合器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术对于相邻多节段椎间盘突出症具有非常显著的疗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经单切口行邻近双节段后路显微内镜下椎间盘摘除术(MED)的可行性及其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我院2006年4月至2010年4月行双节段MED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单切口和双切口组,应用MacNab评分标准进行术后疗效评估。选取我院2010年1月50名成年人的腰椎MRI资料,测量腰椎相邻两椎间隙中线在皮肤上交点的距离。结果:50名成年人腰椎相邻两椎间隙(L4/L5、L5/S1)中线在皮肤上交点的距离为(9.59±1.59)mm;单切口组为(13.14±5.44)mm、双切口组为(12.84±4.50)mm。经统计学处理两组数据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各与总体间分布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患者手术疗效单切口组优良率为88.9%,双切口组为91.7%。结论:经单切口行邻近双节段ME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可行有效。  相似文献   

20.
李丹丹  张昌政  周泽旺 《西部医学》2018,30(12):1851-1855
【摘要】目的 研究许莫氏结节在腰椎MRI中的分布特点,及其与腰椎间盘退变类型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6年9月1日~2016年12月1日在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腰椎MRI检查的患者781例,记录其年龄、性别、结节发生部位、结节MRI信号类型及其邻近椎间盘退变类型等信息,并对其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在781例(男376例,女405例)患者中发现许莫氏结节患者93例(男性54例,女性39例)。许莫氏结节在男性中的发生率为144%,女性96%(P<0.05);许莫氏结节多发生于上终板(33%),下终板的发生率为24%(P<0.05);93例许莫氏结节患者共计465个腰椎间盘节段,退变255个,许莫氏结节在腰椎间盘退变中的发生率较高(47.8%),许莫氏结节MRI信号无异常改变组的相应椎间盘退变发生率低于脂肪沉积组及急性炎症水肿组(P<0.05);膨出127个,许莫氏结节在腰椎间盘膨出中的发生率较高(48%),双侧或单侧终板发生许莫氏结节在腰椎间盘膨出中的发生率之间无明显差异;许莫氏结节与腰椎间盘突出、脱出、HIZ无相关性(P>0.05);modic改变64个,许莫氏结节在腰椎modic改变中的发生率较高(73.4%)(P<0.05)。结论 腰椎许莫氏结节的发生与腰椎间盘退变、膨出有明显关系,并与modic改变密切相关;许莫氏结节的MRI信号类型不同,相邻腰椎间盘退变的发生率也不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