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影响胃恶性淋巴瘤患者预后的临床病理因素。方法回顾分析73例胃恶性淋巴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临床病理因素与其预后的相关关系。结果本组73例患者的1年、3年、5年累积生存率为89.5%、78.6%和71.4%。经单因素分析显示,临床分期、病理分级、治疗方式是影响胃恶性淋巴瘤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P<0.05);经多因素分析显示,病理分级、治疗方式是影响胃恶性淋巴瘤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胃恶性淋巴瘤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容易造成漏诊和误诊,病理分级和治疗方式是影响胃恶性淋巴瘤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
为了探讨原发性男性生殖系统恶性淋巴瘤(PMGSL)的临床特点、治疗方法及预后,回顾性分析了30例原发男性生殖系统恶性淋巴瘤临床资料.结果显示,PMGSL占同期恶性淋巴瘤的0.7%,以睾丸恶性淋巴瘤最为常见,占PMGSL的86.67%.治疗方法采用手术、化疗和放疗相结合的综合治疗.全组患者中位生存期(MST)24个月,5年生存率35.2%.PMGSL预后与分期及病理分型有关,晚期病例的预后明显差于早期病例,P<0.05;B细胞性NHL的预后好于T细胞性NHL,P<0.05.初步研究结果提示,PMGSL是罕见的结外淋巴瘤,治疗方法应采用化疗、手术和放疗为主的综合治疗,分期和病理分型是预后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3.
甲状腺原发性恶性淋巴瘤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 探讨甲状腺原发性恶性淋巴瘤的病因、误诊原因及影响预后因素。方法 对 8例甲状腺原发性恶性淋巴瘤的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甲状腺原发性恶性淋巴瘤好发于中老年女性。临床确诊率为12 .5 % (1/8) ,病理误诊率为 37.5 % (3/8)。 8例中 2例为结外 MAL T型边缘区 B细胞淋巴瘤 ;6例为弥漫性大 B细胞淋巴瘤。 6例伴有 Hashimoto's甲状腺炎。 2例 MAL T型淋巴瘤分别随访 12年、2年零 8个月均存活 ,现健在。 6例弥漫性大 B细胞性淋巴瘤平均存活期为 35 .9个月。结论 甲状腺原发性恶性淋巴瘤致病因素与自身免疫性疾病有关 ;临床及病理均易误诊。其预后与临床分期、病理组织学类型及治疗方法等有关  相似文献   

4.
原发性扁桃体NHL临床特点和预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扁桃体是淋巴结外恶性淋巴瘤的好发部位,本研究对扁桃体恶性淋巴瘤的临床特点和预后因素进行分析,探讨临床指标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对我院1990年1月至2000年12月收治的26例原发于扁桃体的恶性淋巴瘤患者的临床特点,预后因素、治疗进行总结,并结合文献进行分析。结果:本组扁桃体恶性淋巴瘤患者以中老年居多,病理均为非霍奇金淋巴瘤(non-hodgkin'slymphoma,NHL)。中高度恶性居多。全组5年总生存率、癌症相关生存率、无瘤生存率分别为68%、70.8%、61%。死亡15例,12例死于肿瘤本身,3例死于并发症。Cox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国际预后指数(internationalprognosticIndex,IPI)、血清乳酸脱氢酶(serumlactatedehydrogenase,LDH)、一般状况和分期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因素。结论:原发于扁桃体的非霍奇金淋巴瘤,年龄、IPI、LDH、一般状况和分期是预后的重要指标。早期发现,早期治疗是提高生存率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5.
原发性胃肠道恶性淋巴瘤预后因素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探讨影响原发性胃肠恶性淋巴瘤预后的因素。方法:对104例原发性胃肠恶性淋巴瘤的一般情况、病理类型、分期、治疗效果与5、10年生存率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具有下列因素的患者:年龄大于60岁;瘤体直径大于10cm;瘤体突破浆膜或浸润周围脏器;病理分期Ⅲ、Ⅳ期;T细胞型;未接受手术治疗;初治未达CR,与其他患者对比并经统计学分析处理,结果显示:二者的5年生存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结论:除IPI指标外,肿块体积、病理分期与分型、临床分期、治疗手术以及初治效果,均是影响原发性胃肠恶性淋巴瘤预后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恶性淋巴瘤骨髓侵犯的相关因素。方法分析恶性淋巴瘤骨髓侵犯57例初治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恶性淋巴瘤骨髓侵犯与患者的年龄、病理类型、临床分期、受累部位、有无全身症状、病程等有关,年龄以30岁以下为多(50%),病理类型以小淋巴细胞型及弥漫型裂细胞、淋巴母细胞、大细胞多见(84%),临床分期以Ⅲ期、Ⅳ期为多(95%),受累部位以纵隔及脾脏为多(44%、32%),有全身症状者占63%,平均病程4.5月,45例NHL骨髓侵犯(BMI)患者仅有3例外周血象异常。结论恶性淋巴瘤患者年轻、病理类型差、临床分期晚、纵隔及脾脏受累、有全身症状、病程长者易出现骨髓侵犯,但BMI患者外周血象不能提示骨髓侵犯。为正确分期和指导临床治疗,应常规行骨髓涂片检查。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原发性胃淋巴瘤的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8例原发性胃淋巴瘤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对其诊断、治疗及预后进行分析。结果:临床表现以上腹疼痛不适、消瘦、腹部肿块为主,术前误诊率为35.7%,5年生存率,低度恶性胃淋巴瘤为89.5%,高度恶性胃淋巴瘤为55.6%。结论:胃原发性淋巴瘤是误诊率较高的胃部少见恶性肿瘤。治疗是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影响预后的主要因素有:病理分型、分期及综合治疗方案;提高对原发性胃淋巴瘤的认识及早期确诊可以提高原发性胃淋巴瘤患者的生存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原发性胃淋巴瘤的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8例原发性胃淋巴瘤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对其诊断、治疗及预后进行分析。结果:临床表现以上腹疼痛不适、消瘦、腹部肿块为主,术前误诊率为35.7%,5年生存率,低度恶性胃淋巴瘤为89.5%,高度恶性胃淋巴瘤为55.6%。结论:胃原发性淋巴瘤是误诊率较高的胃部少见恶性肿瘤。治疗是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影响预后的主要因素有:病理分型、分期及综合治疗方案;提高对原发性胃淋巴瘤的认识及早期确诊可以提高原发性胃淋巴瘤患者的生存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初步分析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临床病理因素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70例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的性别、年龄、ECOG评分、恶性程度、临床分期、最大肿瘤直径、结外受累部位数、有无B症状、LDH、β2微球蛋白、疗效及肿瘤进展时间(TTP)等.应用SAS 8.2统计软件分析各临床病理因素与预后的关系.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P=0.040)、ECOG评分(P=0.032)、临床分期(P=0.033)、最大肿瘤直径(P=0.028)、结外受累部位数(P=0.000)、血清乳酸脱氢酶(LDH,P=0.041)和疗效(P=0.000)是影响TTP的单个因素.多因素分析显示,ECOC评分(P=0.046)、临床分期(P=0.035)、最大肿瘤直径(P=0.021)、结外受累部位数(P=0.007)和疗效(P=0.000)影响TTP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ECoG评分、临床分期、最大肿瘤直径、结外受累部位数、疗效等许多临床病理因素影响着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0.
66例原发胃肠非霍奇金淋巴瘤临床因素与预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原发胃肠道非霍奇金淋巴瘤(PGI—NHL)临床因素与预后关系。[方法]观察66例PGI—NHL临床分期、症状类别、病理组织类型、治疗方式与生存预后情况。[结果]临床Ⅰ、Ⅱ期3年持续缓解(CCR)71.42%,临床Ⅲ、Ⅳ期则为11.76%;中低度恶性组3年CCR62%,高度恶性组37.5%;综合治疗组CCR65.96%,单一治疗组31.58%;症状A组3年CCR60.42%,症状B组44.44%。[结论]临床分期、症状类别、病理类型及治疗方式与生存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11.
程敏  吴令英  白萍  张蓉  佐晶  郑闪 《癌症进展》2009,7(3):339-344
目的研究原发性宫颈恶性淋巴瘤的临床病理特征、治疗方法和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13例宫颈淋巴瘤患者的临床及病理资料。结果宫颈淋巴瘤均为非霍奇金淋巴瘤。临床症状表现为不规则阴道出血或接触性阴道出血,4例患者因宫颈息肉而发现病变。临床分期按FIG0分期标准:Ⅰb1期4例、Ib2期2例、Ⅱa期1例,Ⅱb期3例、Ⅲb期2例,Ⅳ期1例。按AnnArbor分期标准:ⅠE期10例,ⅡE期2例,ⅣE期1例。6例Ⅰb期和1例Ⅱa期患者行手术治疗,5例术后接受辅助化疗或化疗加放疗,最长生存180个月。3例Ⅱb期、2例Ⅲb期、1例Ⅳ期患者行化放疗,生存期最短为6个月。结论宫颈淋巴瘤是罕见的结外型淋巴瘤,临床易误诊,联合应用组织学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标记检查可提高宫颈淋巴瘤诊断的准确性。治疗可采用手术、化疗及放疗的综合治疗,临床分期和病理类型是预后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研究原发于小肠及回盲部的恶性淋巴瘤的临床特点。方法:收集14例原发小于小肠及回盲部的恶性淋巴瘤,通过随访进行回顾性研究。临床表现以腹痛、腹块、腹泻、纳差为主。治疗以手术为主,术后补充放疗化疗。影响预后的因素有临床分期、治疗情况、病理类型等。结果:小肠回盲部淋巴瘤多为非何杰金氏淋巴瘤。随访3 ̄7年,5年生存率为14.3%。结论:因本病无特异性症状与体征,早期诊断困难、剖腹探查很重要,治疗采  相似文献   

13.
原发输尿管淋巴瘤一例并文献复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报道1例罕见的原发于输尿管的非霍奇金淋巴瘤并进行文献复习。方法 结合该例患者情况同时分析国内外相关文献资料对该类患者的诊断及治疗进行总结。结果 原发于输尿管的淋巴瘤罕见,患者多为中老年男性,临床症状以尿路梗阻、肾盂积液、血尿及肾区不适多见,病理类型以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居多,尚有1例原发于输尿管的霍奇金淋巴瘤的报道。预后与病理的恶性程度相关。结论 原发于输尿管的淋巴瘤患者初诊时多以尿路部分或完全梗阻为主要症状,宜尽快行外科治疗解除梗阻,同时行病理检查以明确诊断及组织学亚型。进行系统的检查以确定其临床分期,治疗原则应根据病理类型及临床分期来确立。  相似文献   

14.
鼻型NK/T细胞淋巴瘤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鼻型NK/T细胞淋巴瘤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31例该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鼻型NK/T细胞淋巴瘤容易误诊;3年及5年生存率分别为58.1%和33.3%;随着分期增高,生存率明显下降;有B症状者或IPI评分≥2者,其生存率分别显著低于无B症状者或IPI评分<2者;综合治疗组3年生存率显著高于单纯化疗组。结论鼻型NK/T细胞淋巴瘤的诊断应结合其临床特征、形态学、免疫表型及遗传学改变综合确定;AnnArbor分期、IPI及B症状是影响预后的重要因素;综合治疗可能是目前最佳的治疗选择。  相似文献   

15.
女性生殖系统恶性淋巴瘤少见。我们对具有完整临床病理资料的10例卵巢及子宫恶性淋巴瘤进行分析,以探讨其预后因素及治疗规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1984年1月至1998年6月我院共收治女性生殖系统恶性淋巴瘤10例,其中卵巢恶性淋巴瘤7例,宫颈淋巴瘤2例,宫体淋巴瘤1例。患者年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甲状腺原发恶性淋巴瘤(PTL)的临床特点及预后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44例PTL患者的临床特点,将相关因素纳入单因素分析,单因素分析中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纳入多因素分析。结果 单因素分析显示,ECOG PS评分、结外侵犯数、Ann Arbor分期、国际预后指数评分(IPI)、B症状、治疗前血红蛋白(Hb)浓度、乳酸脱氢酶(LDH)及β2-微球蛋白(β2-MG)水平、治疗模式、病理类型、肿块大小与PTL患者的生存期有关。多因素分析显示,PS评分、IPI评分、LDH及HGB水平、病理类型、肿块大小是PTL患者生存期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 PS评分、IPI评分、LDH及HGB水平、病理类型、肿块大小是PTL的独立预后因素。  相似文献   

17.
  【摘要】 目的 探讨原发性甲状腺恶性淋巴瘤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27例原发性甲状腺恶性淋巴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27例原发性甲状腺恶性淋巴瘤病理类型均为B细胞型,多为低度恶性的结外边缘区B细胞淋巴瘤,临床分期均为Ⅰ、Ⅱ期,予以合理综合治疗,预后相对较好。结论 原发性甲状腺恶性淋巴瘤应强调综合治疗,外科手术主要起协助诊断的作用,术后放疗与化疗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18.
原发性胃肠道非霍奇金淋巴瘤45例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对原发性胃肠道非霍奇金淋巴瘤的临床特征、诊治、预后进行探讨.方法:回顾性分析45例原发性胃肠道淋巴瘤.结果:Kaplan-Meier生存分析结果,2年生存率为82.80%,不同病理类型生存曲线有显著性差异.COX多因素分析,总生存期在不同病理类型有显著差异,而在性别、年龄、分期、有无B症状及浸润深度间无显著差异.结论:手术联合化疗治疗早期胃肠道淋巴瘤疗效较好.胃肠道非霍奇金淋巴瘤的病理分型与预后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原发性胃肠道非霍奇金淋巴瘤临床特征、影响预后的因素进行探讨。方法:回顾性分析68例原发性胃肠道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Ⅰ、Ⅱ、Ⅲ、Ⅳ期患者5年生存率分别为66.67%、55.56%、25.00%、12.25%;低度恶性组、高度恶性组5年生存率分别为78.05%、7.41%;综合治疗组、单一治疗组5年生存率分别为61.54%、12.50%;症状A组、症状B组5年生存率分别为56.60%、26.67%。结论:胃肠道非霍奇金淋巴瘤的病理类型、治疗方式、症状类别、临床分期与其预后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0.
陈千金  裴莉 《实用癌症杂志》2014,(12):1676-1678
目的研究30例非霍奇金淋巴瘤老年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和生存情况,探讨其中规律。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非霍奇金淋巴瘤老年患者的临床病理特点、预后情况,探讨临床病理因素与生存率之间的关系。结果初治者在1年、2年、5年生存率方面均优于复治者(P<0.05),性别、病理类别对生存率无影响(P>0.05),有B组症状者以及分期较高者的生存率显著降低(P<0.05)。结论非霍奇金淋巴瘤老年患者病理分型复杂,以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为主,复治、有B组症状以及分期较高均为降低生存率的因素,其他因素影响尚不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