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DSA、CTA在颅内动脉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颅内动脉瘤破裂出血致死率高,早期诊断、治疗可明显改善病人的预后。DSA检查以灵敏度高、特异性高的优点.一直被作为颅内动脉瘤诊断的“金标准”,可动态观察血流情况,并可进行血管内治疗。但由于DSA属有创检查,操作复杂,不适合危重病人。CTA检查相对无创,成像迅速,可用于动脉瘤的筛选、诊断及随访观察,还可同时显示动脉瘤与周围结构的关系.有助于治疗方案的设计及评估预后。两种检查方法互为补充,可为动脉瘤的诊断、治疗提供更详实的信息。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比分析双源CT血管成像(CTA)及DSA对颅内动脉瘤的检测效果,评估双源CTA对颅内动脉瘤的诊断价值。方法 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收治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40例,均在入院1周内完善头部双源CTA及DSA检查。结果双源CTA及DSA均检出动脉瘤44个,两种方法显示动脉瘤部位一致,两种检查方法显示动脉瘤大小无统计学差异(P0.05)。DSA显示微小动脉瘤5个,接近颅底部位的颈内动脉C3~C5段动脉瘤4个;双源CTA对颈内动脉C3~C5段动脉瘤的检出率为100%,对微小动脉瘤的检出率为100%。结论双源CTA检查快捷、简单、准确,为颅内动脉瘤的一种快速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3.
3D—CTA、3D—DSA对颅内动脉瘤临床诊断价值的对比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三维CT血管造影术(3D-CTA)在颅内动脉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3D-CTA检查疑似颅内动脉瘤患者62例。根据3D-CTA结果决定直接手术者51例,进一步行三维数字减影全脑血管造影(3D-DSA)检查11例(5例诊断为颅内动脉瘤者接受了手术治疗)。术后复查3D-DSA56例。结果62例患者中,6例经3D-CTA及3D-DSA检查均未发现动脉瘤,56例依3D-DSA检查及手术所见,共发现68个颅内动脉瘤。3D-CTA在显示动脉瘤大小及形态方面与术中所见及3D-DSA检查发现相类似。3D-CTA和3D-DSA测得的颅内动脉瘤瘤体纵径、颈宽等均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尽管3D-DSA目前仍然是诊断颅内动脉瘤的金标准,但3D-CTA也是诊治颅内动脉瘤的一种快捷、安全、操作简便的方法,亦可为制定手术方案提供详细的资料。  相似文献   

4.
3D-CTA、DSA对颅内动脉瘤诊疗价值的对比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目的 评价3D-DSA、3D-CTA、2D-DSA在颅内动脉瘤诊疗中的作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32例动脉瘤患者3D-DSA、3D-CTA、2D-DSA和手术资料.结果 32例患者共35个动脉瘤(有3例患者为多发动脉瘤).3D-DSA能清楚显示所有动脉瘤的形态,准确判断3例多发动脉瘤中破裂的动脉瘤且手术顺利夹闭;3D-CTA检出33个,遗漏1个前交通动脉瘤及1个颈内动脉瘤;2D-DSA检出32个,遗漏2个前交通动脉瘤和1个大脑中动脉瘤.3D-DSA及3D-CTA在显示瘤颈上明显优于2D-DSA,3D-CTA可准确显示动脉瘤与相邻骨质结构关系.结论 3D~CTA是检查颅内动脉瘤高度敏感的无创影像手段,其诊断效价优于2D-DSA,可以作为动脉瘤首选影像学诊断方法 .必要时再行3D-DSA进行确诊,尤其是多发复杂动脉瘤和微小动脉瘤及3D-CTA阴性的SAH患者,3D-DSA应视作颅内动脉瘤诊断的金标准.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CT血管造影(CTA)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诊治颅内动静脉畸形的价值。方法对45例颅内动静脉畸形患者行CTA检查,三维重建采用最大强度投影(MIP)和容积成像显示(VR)技术;分析动静脉畸形显示情况并将结果与DSA和手术结果比较。部分动静脉畸形病例术后行CTA和DSA复查。结果CTA对颅内动静脉畸形的敏感性为93.33%,特异性为100%。能可靠地显示动静脉畸形的位置、形态、供血动脉和引流静脉。结论CTA是有效的血管成像技术,对颅内动静脉畸形有重要的诊治价值,临床疑诊为颅内动静脉畸形患者可作为一种筛选方法。CTA可作为动静脉畸形术后复查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比CTA与DSA在前交通动脉瘤显微夹闭术前评估的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82例显微镜下夹闭前交通动脉瘤的病例资料,其中术前行64排CTA检查(CTA组)33例,术前行DSA检查(DSA组)49例。对比两组影像学检查结果和显微镜直视下动脉瘤的形态、大小、瘤颈宽度及其与载瘤动脉关系等信息,评价二者一致性,比较两组手术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CTA组中30例成功经显微镜下夹闭动脉瘤,2例因动脉瘤颈的解剖暴露不理想改为介入栓塞治疗,1例脑肿胀明显,先行脑室外引流术,后行动脉瘤夹闭术。DSA组显微镜下成功夹闭44例,1例因瘤周穿支血管复杂致瘤颈暴露不满意,转为为介入栓塞治疗,4例先行脑室外引流术,待脑水肿消退后行动脉瘤夹闭术。CTA组在显示动脉瘤大小、瘤颈等信息方面和手术直视结果的一致性较好,而在动脉瘤形态及其与载瘤动脉之间关系的信息显示方面和手术直视结果的一致性一般,两组在手术并发症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在影像评估满意时,CTA作为前交通动脉瘤显微夹闭术前的评估手段也是安全可靠的。  相似文献   

7.
3D-CTA在颅内动脉瘤诊治中的应用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探讨3D-CTA在颅内动脉瘤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3D-CTA检查疑似颅内动脉瘤病人52例,根据造影结果决定直接手术或进一步行3D-DSA检查。术后均复查3D-CTA。结果共发现58个动脉瘤,6例查3D-CTA及3D-DSA均未发现动脉瘤。3D-CTA对颅内动脉瘤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阴性似然比分别是94.8%、100%、0.052。诊断颅内动脉瘤病人的敏感度、特异度、阴性似然比分别是97.8%、100%、0.022。术前3D-CTA在估计动脉瘤大小及形态方面与术中所见 3D-CTA结果相似。3D-CTA清晰显示了动脉瘤的自身形态和周边的关系。结论3D-CTA是诊治颅内动脉瘤的一种快捷、安全、操作简便的方法,为制定手术方案提供了详细的资料,具有很高的临床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CTA)及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在颅内动脉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对二者进行对比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经CTA、DSA双重检查并经手术证实的68例颅内动脉瘤患者临床及影像学资料。将CTA和DSA的诊断结果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差异显著性采用χ2检验,比较二者诊断颅内动脉瘤的准确性、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 CTA诊断的准确性、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93%、92.31%、98.72%;DSA诊断的准确性、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95%、94.87%、100%,二者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CTA、DSA是截然不同的两种检查方法,都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在诊断颅内动脉瘤方面各有其优势和不足,可以互补。  相似文献   

9.
三维CT血管造影在颅内动脉瘤诊治中的临床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三维CT血管造影(3D-CTA)在颅内动脉瘤诊治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6年1月至2009年3月以来72例颅内动脉瘤患者的3D-CTA及DSA影像学资料,3D-CTA及DSA图像分别由两位神经外科医师及放射科医师采用双盲法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经手术证实72例患者共85个动脉瘤,其中单发动脉瘤61例;多发动脉瘤11例,9例发现2个动脉瘤,2例发现3个动脉瘤。3D-CTA发现67例80个动脉瘤,而DSA发现70例83个动脉瘤。动脉瘤体最大径及瘤颈宽度的测量值在CTA与DSA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3D-CTA的敏感性及特异性分别为97.65%及94.12%,而DSA的敏感性及特异性则分别为98.82%及97.65%,两组间也无显著差异(P均0.05)。结论 3D-CTA是一种快速、价廉的无创性检查技术,对颅内动脉瘤诊断的敏感性及特异性较高,并可准确显示动脉瘤的位置、形态及大小,较好评估动脉瘤体、载瘤动脉及周围血管之间的关系,从而为选择适当的手术治疗方案提供了可靠的直观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CT血管造影(CTA)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诊治出血性脑血管病的价值。方法对65例出血性脑血管病行CTA检查,采用最大强度投影(MIP)和容积成像显示(VR)技术进行三维重建;分析脑血管显示情况并将结果与DSA和(或)手术结果比较。部分动脉瘤病例术后行CTA和DSA复查。结果 CTA对出血性脑血管病的敏感性为83.1%,特异性为100%。能明确动脉瘤的部位、大小、瘤颈及瘤体与载瘤动脉的空间关系;能可靠地显示动静脉畸形的位置、形态、供血动脉和引流静脉。CTA不能很好地反应动脉瘤夹闭情况。结论 CTA是有效的血管成像技术,对出血性脑血管疾病有重要的诊治价值,临床疑诊为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可作为一种筛选方法。CTA不适合动脉瘤术后的复查。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评估3D-DSA在颅内动脉瘤夹闭术后检测残留动脉瘤中的利用价值.方法 对29例已实施动脉瘤夹闭术的颅内动脉瘤(35个动脉瘤)患者,在术后3-6个月内行3D-DSA及DSA检查,评估3D-DSA对残留动脉瘤的检出效果并与DSA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3D-DSA检出残留动脉瘤共10个,其中8个瘤颈残留动脉瘤为术中已经确认瘤颈残留的动脉瘤,其他2个瘤体残留动脉瘤为术中不能确认是否完全夹闭的动脉瘤.而DSA共检出残留动脉瘤3个.其中1个瘤颈残留动脉瘤及2个瘤体残留动脉瘤与3D-DSA结果符合,而其他残留动脉瘤均表现为假阴性结果.结论 3D-DSA对动脉瘤夹闭术后残留动脉瘤的检出效果明显优于DSA,尤其对较小瘤颈残留动脉瘤具有较高的敏感度和准确性,故有助于术后长期随访观察残留动脉瘤的形态变化.  相似文献   

12.
三维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对颅内动脉瘤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目的探讨3D DSA在颅内动脉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49例疑诊或确诊恼动脉瘤病例,在常规数字减影(2D DSA)的基础上,行3D DSA检查,并对其结果对比分析,结果49例中,经3D DSA证实共检出47例53个动脉瘤,与2D DSA相比,3D DSA能更准确地显示动脉瘤形态、瘤颈及其与载瘤动脉的关系,精确计算动脉瘤的瘤领,体大小,对微小或复杂动脉瘤的诊断亦明显优于2D DSA结论3D DSA可提供很多2D DSA不能提供的有价值信息,提高颅内动脉瘤诊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三维数字减影血管造影(3D-DSA)、多排螺旋CT血管成像(CTA)技术对锁孔手术治疗颅内动脉瘤的应用价值.方法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外科自2007年4月至2009年6月应用3D-DSA、CTA技术分析动脉瘤的影像学特征,个体化设计锁孔手术并治疗颅内动脉瘤患者175例(192个动脉瘤),其中眶上锁孔人路38例(40个动脉瘤),翼点锁孔入路132例(146个动脉瘤),额锁孔纵裂入路3例(4个动脉瘤),颞下锁孔入路2例(2个动脉瘤),分析3D-DSA、CTA在颅内动脉瘤锁孔手术策略中的应用与意义.结果 本组患者均一次性成功完成手术,其中动脉瘤夹闭188个,动脉瘤包裹4个.术后复查DSA或CTA显示动脉瘤均夹闭满意.GOS评分显示术后良好165例,轻残6例,重残2例,死亡2例.结论 3D-DSA、CTA可清晰显示颅内动脉瘤三维形态特征,为个体化的锁孔手术入路设计提供依据,是手术成功的前提.  相似文献   

14.
64层3D-CTA对颅内动脉瘤诊断及临床评估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通过比较64层3D-CTA与DSA在临床诊断颅内动脉瘤及其评估外科治疗的优缺点,评价64层3D-CTA在颅内动脉瘤诊断及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9月至2006年12月期间,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外科99例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均行3D-CTA检查,分析CTA检查结果并与DSA检查结果比较。结果99例SAH患者经3D-CTA检查发现动脉瘤70例,其中41例同时接受DSA检查,除1例外,全部证实DSA的发现, DSA所漏诊的1例经手术证实为微小动脉瘤。结论64层螺旋CTA对颅内动脉瘤的诊断敏感性及特异性高,且能够清楚显示解剖结构,有助于治疗方法的选择和难度的评估。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血管造影(CTA)在颅内镜像动脉瘤(IMIA)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分析经显微外科手术和介入栓塞证实的20例IMIA患者的临床资料。20例IMIA术前均经64排螺旋CTA检查确诊,CTA扫描层厚0.625mm,后处理技术包括多层面重建(MPR)、表面遮盖三维重建(3-SSD)、容积显示重建(VR)、最大密度投影重建(MIP),并对照手术及介入栓塞治疗评估其诊断价值。结果 20例IM-IA患者64排螺旋CTA共发现42个动脉瘤,其中2个动脉瘤19例,4个动脉瘤1例。两侧动脉瘤的位置、大小、形态完全对称(Ⅰ型)7例,不完全对称(Ⅱ型)13例。64排螺旋CTA能清晰显示IMIA的位置、瘤体大小、瘤颈宽度、瘤顶指向、载瘤动脉及动脉瘤与临近血管和骨性组织间的空间关系。结论 64排螺旋CTA诊断颅内镜像动脉瘤具有较高准确性,可作为IMIA诊断的首选无创伤检查方法。将IMIA分为Ⅰ型和Ⅱ型有助于判断出血的责任动脉瘤。  相似文献   

16.
16层螺旋CT脑血管造影在脑动脉瘤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16层螺旋CT脑血管造影对脑动脉瘤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74例怀疑颅内动脉瘤患者行头颅16层螺旋CT脑血管造影检查,应用多平面重建(MPR)、曲面重建(CPR)、最大密度投影(MIP)、容积显示(VR)及仿真内窥镜(VE)等后处理技术,并对照DSA及手术结果,评估诊断准确性.结果 16层螺旋CT脑血管造影发现动脉瘤65例共77个动脉瘤.其中单发动脉瘤55例,9例为2个动脉瘤,1例为4个动脉瘤:瘤体最小约2.0mm,最大约49mm;瘤颈最小约1.5 mm,最大约8.5 mm.与手术结果对比符合率为94.74%,同DSA对比灵敏度、诊断符合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16层螺旋CT脑血管造影能清晰显示颅内动脉瘤瘤体的部位及走向.瘤颈、载瘤动脉以及动脉瘤与周围结构的空间关系,诊断脑动脉瘤有较高的准确性,可作为急诊颅内动脉瘤患者的首选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7.
64层螺旋CT血管成像对颅内动脉瘤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血管成像(CTA)对颅内动脉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或DSA证实的颅内动脉瘤40例,所有患者均行64层螺旋CT头颈部血管成像,分析颅内动脉瘤的图像资料,评价动脉瘤自身情况及合并的颅内病理状态,比较CTA与手术或DSA的符合情况。结果 40例患者44个颅内动脉瘤,CTA准确诊断44个动脉瘤,误判1个,诊断符合率与手术及DSA分别为100%和96.2%。CTA准确评价动脉瘤的位置、大小、瘤颈、瘤顶指向、载瘤动脉及其与邻近血管和骨性组织间的解剖关系及合并的颅内病理状态。结论 64层螺旋CT血管成像诊断颅内动脉瘤有较高的准确性,可作为手术或介入治疗动脉瘤的术前常规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