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ultislice computed tomography,MSCT)仿真内窥镜在中央型肺癌中的临床运用价值。方法:48例中央型肺癌行MSCT薄层扫描后进行VE成像,其中23例与纤维支气管镜(fibrobronchoscope,FBS)检查对照。结果:仿真内镜(virtual endoscopy,VE)下表现为支气管管腔闭塞33例,支气管凸凹不平,偏心狭窄15例,23例VE与FBS对照符合率达93.3%。结论:MSCT VE可很好的辅助判断中央型肺癌的支气管狭窄部位和程度。  相似文献   

2.
目的 评价16层螺旋CT仿真支气管内窥镜(VB)在中央型肺癌诊断中的应用。方法对56例经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和病理证实的中央型肺癌患者进行16层螺旋CT仿真内窥镜检查。用16层螺旋CT机对患者进行扫描后,将数据建成CTVB图像进行分析,并与纤维支气管镜进行对照,其中30例与病理标本进行对照。结果CTVB显示100%的段以上支气管和90%以上的亚段支气管。肿瘤呈块状或结节状,引起管腔狭窄或闭塞。结论 评价16层螺旋CT仿真支气管内窥镜,酷似纤维支气管镜所见,能较好地辅助判断中央型肺癌的位置和支气管狭窄程度,结合其他三维重建功能,能同时显示管壁的厚度和肿瘤向管腔外侵犯的范围。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仿真内窥镜(VE)在腰椎骨性椎管狭窄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6例腰椎骨性椎管狭窄病变行MSCT扫描,将薄层轴位数据传输至工作站行CT仿真内窥镜(CTVE)成像,并将CTVE图像与CT轴位、多平面重组(MPR)及容积重建(VR)图像进行比较。结果:26例腰椎骨性椎管狭窄病变的CTVE图像均能清晰地显示椎管狭窄部位的内表面形态。结论:MSCT的VE成像能多角度、立体、全面地显示椎管内表面形态,结合二维及三维成像可以明确病变诊断,对临床治疗有独特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春增科  安红俭 《当代医学》2010,16(14):145-146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仿真内窥镜(VE)在中央气道良性病变评价中的价值。方法本组病例共29例中央气道良性病变,包括解剖性异常5例(气管性支气管2例,气管憩室1例,先天性支气管闭锁1例,食管气管瘘1例)、炎症性病变14例(支气管内膜结核9例,复发性多软骨炎3例,慢性炎症瘢痕2例)和其它10例(外伤性气管支气管撕裂2例,支气管腔内血凝块1例,支气管腔内痰栓5例,血管压迫2例)。痰液经随访复查证实,其余病例均经纤维支气管镜检查(FOB)及活检证实。采用多层面CT机,准直2.5mm或5mm,P=1.25或1.75,重建间隔1.6mm或2mm,容积性VB观察。结果解剖性异常和痰液栓VE明确诊断(12/12),显示详细;其它气道良性疾病能一定程度上显示补充信息,对有辅助定位及判断良性狭窄的程度或范围有一定的诊断价值。与FOB有较好地一致性(22/24)。结论 VB能充分显示良性病变,对横断面起很好的补充说明作用。解剖性异常和多数痰液能明确诊断,可免除FOB或重复检查。  相似文献   

5.
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对先天性(支)气管狭窄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评价多层螺旋CT气管、支气管三维重建在诊断先天性气管、支气管狭窄中的价值.方法:对21例先天性气管、支气管狭窄病变患者行多层螺旋CT(MSCT)检查及其多平面容积重建(MPVR)、表面遮盖显示(SSD)、容积再现(VR)最小密度投影重建(Min IP)和仿真支气管镜(VB)重建技术显示气管、支气管狭窄.结果:多层螺旋CT气管、支气管三维重建可显示气管、支气管狭窄的部位、形态、内部特征、程度、测量沿管壁累及的长度及病灶近端距气管隆突的距离.结论:多层螺旋CT扫描及其三维重建技术对先天性气管、支气管狭窄具有特征性征象,是一种较准确的无创性诊断方法,为治疗提供有意义的影像学信息,具有较高的临床诊断及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6.
多层螺旋CT仿真内窥镜的应用价值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CT仿真内窥镜成像是能重建出管道器官内表面三维立体图像的一种虚拟内镜技术,因类似纤维内镜所见,故称"仿真内窥镜(VE)".该技术主要优点是属于无创伤性检查,并可重复观察,不受时间限制.;能从梗阻部位的两端以任意方向观察;并可达到真实内镜无法达到的部位;可补充纤维内镜的某些不足之处.但目前对其应用价值尚存争议,随着MSCT的发展,其VE效果有明显改善[1].笔者拟就MSCT VE与纤维支气管镜(FB)在观察中央型肺癌的各种影像中的应用价值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胸部螺旋CT扫描支气管重建技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200例胸部螺旋CT扫描病例全部进行多平面图像征建(MPR),表面遮盖显示(SSD),最小密度投影(MinIP),仿真内窥镜(CTVE)等图像处理以使气管支气管成像。结果:118例表现为正常,其气管支气管外表面,管内壁,管腔均显示清晰,结构完整。82例表明为异常,分为腔内占位,腔外压迫和管壁受侵,支气管扩张改变。结论:胸部螺旋CT扫描支气管重建技术对于气管支气管本身及其腔内外病变的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多排螺旋CT(MSCT)综合成像和后处理技术对中央气道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32例中央型肺癌,11例气道外压性病变,7例支气管内膜结核,3例气管支气管复发性多发性软骨炎,3例先天性气管憩室,1例先天性气管性支气管,1例先天性右上叶前段支气管闭锁,1例右中间支气管支气管动脉肺动脉血管畸形,左主支气管断裂和气管部分断裂伤各1例,共61例病例。评价多层螺旋cr多层面/曲面重建(MPR/CPR),表面遮盖显示法三维重建(3D-SSD),四维重建(4D—Angio)和仿真支气管内窥镜成像(VB)对中央气道病变诊断意义。结果多排CT重建后MPR图像与原始横断面阶梯状伪影明显降低,图像质量提高。MPR/CPR显示支气管壁及腔内结构的敏感性为95%,特异性92%;3D-SSD对病变显示直观,整体感好,对气管支气管病变的敏感性为70%,特异性77%;4D—angio。可较准确反映病变的大体范围和与周围关系,其诊断敏感性为90%,特异性为87%;VB气道病变的敏感性为85%,特异性90%。显示支气管狭窄等管腔内结构以MPR和4D为好;对支气管外部轮廓及其外压改变的评价以3D较好;虚拟内窥镜分辨率较低,可用于对腔内病变的筛选。MPR和4D可较准确反映病变的大体范围和与周围关系。结论MPR/CPR、4D结合多层螺旋cT常规横断面技术对显示气道管壁和管腔较好,最为实用;而3D—SSD可显示气管支气管的外部轮廓和异常支气管的起源和起行,VB可帮助筛选气管内异常病变。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仿真内窥镜(VE)在腰椎骨性椎管狭窄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6例腰椎骨性椎管狭窄病变行MSCT扫描,将薄层轴位数据传输至工作站行CT仿真内窥镜(CTVE)成像,并将CTVE图像与CT轴位、多平面重组(MPR)及容积重建(VR)图像进行比较。结果:26例腰椎骨性椎管狭窄病变的CTVE图像均能清晰地显示椎管狭窄部位的内表面形态。结论:MSCT的VE成像能多角度、立体、全面地显示椎管内表面形态,结合二维及三维成像可以明确病变诊断,对临床治疗有独特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多层螺旋CT(MSCT)重建技术对气管支气管非金属异物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8例气管、支气管异物患儿行胸部螺旋CT扫描,获得扫描数据后进行图像后处理,成像技术包括多平面重建(MPR)、最小密度投影(MinP)、表面遮蔽显示(SSD)、CT仿真内窥镜(CTVE)。分析各种重建方法对支气管异物的显示情况及诊断价值。结果:18例患者均获清晰图像,18例异物部位与术中所见一致。各种重建方法均可清楚显示气管、支气管异物的位置、形状、大小及异物所致气管、支气管狭窄的部位、程度。结论:多层螺旋CT及图像后处理技术CPR、MinP、SSD、CTVE在气管支气管异物诊断中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多平面重组(MPR)重建对中央气道占住的CT诊断价值和对治疗的指导意义。方法对9例中央气道占位的病例进行多层螺旋CT扫描,在工作站上进行MPR重建处理,分别对轴位图像和重建图像进行分析对比。结果MSCT对于6例中央气道肿瘤及3例异物的病例进行横断薄层扫描及MPR重建后分析得出,MPR重建能明确显示中央气道,气道占位部位、大小、管腔狭窄程度、截断,管壁增厚及管周改变。结论多层螺旋CTMPR重建功能能够有效地评价中央气道病变的解剖与病理关系,有助于气管占位的诊断与鉴别诊断,并指导治疗。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64排CT仿真内窥镜(VB)在微小中央型肺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5例临床可疑中央型肺癌经纤维支气管镜(FB)证实,使用64排CT常规横断面扫描与仿真内窥镜检查对照研究。结果经64排CT横断面扫描均未明显显示病灶,而VB显示清晰。结论VB对大气道微小病灶的显示明显优于横断面图像,对于临床可疑中央型肺癌VB可作为常规检查。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图像后处理技术在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通过对我院25例疑似支气管异物的患儿行多层螺旋CT扫描,采用MPR、Min IP、VR及VE等后处理技术,分析并比较其在气管、支气管异物中的诊断价值。结果经临床纤维支气管镜证实为气管、支气管异物的25例患儿均获得清晰的CT图像及后处理图像,多平面重建(MPR)对异物显示较佳,显示率为100%(25/25),容积再现(VR)能明确异物的位置及与气管的关系,显示率为97%(24/25),最小密度投影(Min IP)对异物的测量较精确,显示率为97%(24/25),及仿真内窥镜(VE)能准确显示异物在气管内的位置及对气管的堵塞情况。结论 MSCT后处理技术在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诊断中准确率较高,可成为首选的影像学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仿真内镜(VB)在中央型肺癌诊断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10年6月~2009年10月收治的16例中央型肺癌VB检查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16例患者均施行超薄厚度0.625 mm的横断面重建,其中15例患者均有阳性发现,1例为可疑阳性病灶,与病理活检符合率为93.8%。显示支气管腔内肿块者12例,肺门区肿块者4例;其中支气管壁增厚者11例,造成支气管腔狭窄与阻断者9例,显示继发的阻塞性肺炎者3例,继发性肺不张者2例,显示病灶附近和(或)肺门淋巴结肿大者4例。结论:VB对于中央型肺癌的诊断具有敏感性、方便性、准确性的特点,可以作为筛查肺癌的重要手段使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 CT(MSCT)三维重建对病因可疑的小儿喘鸣或喘息性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8例有喘鸣或喘息、怀疑误诊的患儿行 MSCT 三维气道重建检查,对照检查前后的诊断。结果18例患儿经 MSCT 三维气道重建检查后,原诊断为先天性喉喘鸣的9例中,于检查后发现为气管狭窄2例,支气管狭窄1例,喉蹼2例,胸腔内脂肪瘤1例;原诊断为婴幼儿喘息的7例中,于检查后发现为气管支气管异物3例,闭塞性细支气管炎2例;原诊断为先天性喉喘鸣伴婴幼儿喘息1例,于检查后发现为气管软化伴支气管狭窄联合畸形;原诊断为毛细支气管炎1例,于检查后发现为 H 型食管气管瘘。发现误诊13例,误诊率72.22%。结论MSCT 三维气道重建技术能清晰显示气道及其周围组织的结构,对明确小儿喘鸣或喘息性疾病的病因诊断、减少误诊有着极其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用多层螺旋CT支气管仿真内窥镜、多平面重建、最小密度投影后处理技术 ,探讨其在气道病变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 3 0例患者行多层螺旋CT扫描 ,经重建后数据传送工作站处理 ,进行仿真内窥镜及多平面重建和最小密度投影处理。 2 8例有纤维支气管镜对照。结果 :共检查了中央型肺癌 10例 ,发现支气管狭窄 12处 ,支气管闭塞 8处 ,淋巴结外压性狭窄 7处 ;支气管内膜结核 5例 ;烧伤患者气道灼伤 7例 ;韦格式肉芽肿 1例 ;及出血血凝块 2例 ,炎症 5例。结论 :多层螺旋CT仿真支气管镜结合多平面重建、最小密度投影技术是一种安全无创的检查方法 ,可作为纤维支气管镜的筛选方法 ,并可部分代替纤维支气管镜检查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支气管内膜结核与中央型肺癌的螺旋CT表现,提高对支气管内膜结核与中央型肺癌的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纤支镜病检及痰检证实的48例中央型肺癌与66例支气管内膜结核的多排螺旋CT表现,总结各型病变的影像学特点。结果:48例中央型肺癌中能够显示支气管管壁增厚、管腔狭窄44例,阻塞性肺不张8例;66例支气管内膜结核中能够显示支气管管壁增厚62例,管腔狭窄后扩张36例,阻塞性肺不张16例。结论:支气管管壁增厚的厚度及长度、管腔狭窄后是否有扩张,对中央型肺癌与支气管内膜结核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MSCT)扫描技术在诊断婴幼儿气管支气管非金属异物中的应用价值及地位.方法 使用四排螺旋CT对32例可疑气管支气管非金属异物病例行薄层CT扫描,运用容积扫描作多平面重建、曲面重建、CT仿真内窥镜成像等图像后处理,明确诊断后即由纤维支气管镜取出.结果 32例婴幼儿气管支气管非金属异物,其中气管6例、右主支气管12例、中间支气管1例、右肺下叶支气管8例、左主支气管4例、左肺下叶支气管1例,纤维支气管结果与CT结果一致.结论 多层螺旋CT薄层扫描结合后期重建技术对婴幼儿气管支气管异物的直接征像和间接征像的显示率为100%.MSCT扫描技术是诊断气管支气管非金属异物的最可靠手段,MSCT扫描是诊断气管支气管非金属异物的首选检查.  相似文献   

19.
冯敏  杨春霞  卢铃铨  张林 《实用医技杂志》2003,10(10):1089-1090
目的:研究CT仿真支气管内窥镜结合三维重建对中央型肺癌的诊断临床应用价值。方法:10例正常志愿者和52例中央型肺癌病人,行薄层螺旋CT容积扫描后将图像传到工作站,使用内窥镜软件将图像数据重建为仿真支气管内窥镜图像(VB),并进行三维重建(3D)包括多层面/曲面/X线体积成像(MPR/CPR/XVR),最小密度投影(MinIP),最大密度投影(MaxIP)、表面遮盖成像(SSD)。结果:VB显像类似纤维支气管镜(FB)所得,结合MPR,MinIP定位准确,MPR/CPR/XVR对支气管腔内外的组织及比邻关系显示清晰,有利于对病灶空间关系的判断,MaxIP显示病变内的钙化灶,SSD显示病灶的外表形态和内部特征,有助于定性诊断。VB+3D对中央型肺癌的诊断灵敏度为92.3%,特异度为100%。结论:VB结合3D对病变显示直观,整体感好,是对FB检查技术的有效补充,对临床治检和手术治疗起指导作用,有一定的临床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价多层面螺旋CT仿真支气管镜(CTVB)在中心型肺癌外科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32例中心型肺癌的患者进行了多层面螺旋CT检查,将数据重建成CTVB图象。对与肺叶切除或全肺切除有关的支气管图像进行分析,并与纤维支气管镜的观察结果、手术及病理结果进行对照。结果:CTVB可清晰显示全部的段以上支气管及80%以上的亚段支气管。对管腔狭窄、闭塞的显示与纤维支气管镜所见一致,但对肿瘤粘膜下浸润、粘膜充血、肿胀及出血,CTVB不能明确显示或区分,也不能进行活检。结合多层面螺旋CT的其他图像重建功能,能较完整综合地反映中心型肺癌支气管受侵的情况。结论:CTVB是一种新的无创性观察支气管的方法,有独特优势,能为外科手术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