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报告17例心肌梗塞及3例心绞痛患者在进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中((A)组,10例)和应用经皮穿刺血管方法((B)组,10例),采用Nd:YAG激光进行激光冠状动脉成形术。激光治疗血管共22支,其中左前降支12支,左旋支1支,对角支3支,钝园支1支,右冠状动脉5支。即刻效果,(A)组冠状动脉再通全部成功,1例患者冠状动脉激光部位有轻度血肿,(B)组病变部位狭窄程度由术前的90.1%降至术后的48.9%,仅有1例患者在术后加用气囊冠状动脉成形术时发生血管急性闭塞。本文对激光血管成形术的适应症、方法、远期疗效及并发症进行了探讨和研究。  相似文献   

2.
腔内激光血管成形术是继经皮腔内气囊血管成形术和溶栓疗法之后,在闭塞动脉疾病治疗方面近年来新开展的一项非外科手术疗法。1981年LeeG首先进行了腔内冠状动脉血管成形术的研究。1982年Abela进行了新鲜尸体粥样硬化冠状动脉激光实验,证明各种激光对动脉硬化斑块都可汽化穿透,  相似文献   

3.
ChoICE PT导引钢丝在冠脉完全闭塞病变血管重建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在慢性完全闭塞病变血管成形术中应用ChoICEPT导入钢丝的效果。方法应用ChoICEPT导入钢丝为25例阻塞时间为(17±13)(2~84)个月、病变长度为(14±6)(5~25)mm的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病人行血管成形术。结果手术成功率为92%(23/25)。无1例发生冠状动脉夹层、急性心肌梗死和死亡。经皮冠状动脉血管成形术联合支架的植入获得了良好的即刻血管造影结果。结论在冠脉慢性完全闭塞病变血管成形术中应用ChoICEPT导入钢丝可获得较好的安全性,但其远期疗效仍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4.
近年,使用气囊的PTCA(经皮经腔冠状血管成形术)以及末梢动脉的PTA(经皮经腔血管成形术)已被广泛采用,关于其成果也有很多报道。但另一方面,有30~40%的患者出现再狭窄,这是目前尚未解决的问题。由于上述原因,日本神户大学第二外科的冈田昌义对代替PTCA与PTA的血管成形术进行探索,试将激光照射扩大血管成形术应用于末梢动脉及冠状动脉。其方法是,在血管内窥镜下,使用氩激光烧灼呈闭塞性硬化病变的动脉内病变部位,使之气化消失。在临床应用前首先进行了基础研究,以摘出的主动脉标本进行穿孔,分别比较在空气中、血中、生理盐水中激光穿透主动脉标本的能量,研究结果弄清了末梢动脉使用氩  相似文献   

5.
加拿大蒙特利尔消息:蒙特利尔心脏研究所(MHI)的医生在世界上首次使用了一种激光直接、全部地畅通了堵塞的冠状动脉而不需外科手术。由Gilies Cote领导的一组研究人员已经使用热氩激光对11名病人完成了这一手术。携带激光束的4组光导纤维被插入病人腿部的一支血管内,导向堵塞的冠状动脉。该疗法非常象经皮气囊血管成形术,在每一次激光疗法后都进行血管成形术以进一步扩大受患的动脉。该手术并不是在手术室而是在X光室进行的。病人意识清楚,并在24或48小时内离去。进一步实验证明该方法有效。目前研究人员  相似文献   

6.
李琴 《吉林医学》2012,(31):6858-6860
目的:通过分析急诊经皮穿刺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及冠状动脉内支架(Intracoronary stent)置入术对急性心肌梗死(AMI)的急诊介入治疗方法,探讨急诊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及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对急性心机梗死行介入治疗的护理经验。方法:选取ST段抬高的35例急性心肌梗死发病时间在12 h以内,行急诊冠状动脉造影的急诊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及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治疗的患者的护理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入选的急性心肌梗死35例行急诊冠状动脉造影。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及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成功率100%。术前梗死相关血管狭窄(93.1±5.8)%,术后残余狭窄(10.3±7.6)%。35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术后2例发生穿刺部位血肿,3例拔管时出现迷走反射性低血压,其余患者无并发症发生。结论:急性心肌梗死行急诊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及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成功率高,残余狭窄小,可获得较高的梗死相关血管再通率和较低的心肌梗死复发率和死亡率,同时可减少梗死面积,保护心功能。在急性心肌梗死急诊介入治疗的过程中,严密的观察,精心的、全方位的护理可降低心肌梗死的发生,促进患者的康复。  相似文献   

7.
杂志信息     
血管内超声的冠状动脉 腔内成形术的机制研究 据《中华内科杂志》2001年5月40卷第5期报道 北京协和医院心内科沈珠军等,为进一步明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的机制,应用血管内超声方法对50例择期行PTCA的病人,进行了PTCA前后冠脉内粥样斑块和血管壁变化的研究。共对68支血管于  相似文献   

8.
据发明冠状动脉血管成形术原型激光设备的洛杉矾Cedars-Sinai医学中心的一组研究人员说,一种以前用来蚀刻计算机集成电路块的紫外线激光可以用来切除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这种称为激发二聚体的激光,在十亿分之一秒钟的激发下释放高能量,通过光化作用破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分子。据共同研制血管成形术激发二聚体的医生Frank Litvack说:“此激光用极少或不用热切除组织,因此可以直接切除。精确度比其它激光要好,而且容易  相似文献   

9.
12例急性心肌梗塞患者应用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进行早期血运重建,11例梗塞相关血管再灌注血流为TIMI3级,残留狭窄15.5±8.8%,1例并发血管内膜夹层形成行紧急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术后死亡。结果认为急性心肌梗塞早期直接进行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可实现稳定有效的血运重建,有利于减少心肌梗塞面积及心脏泵功能损害、降低再梗塞率和病死率。  相似文献   

10.
12例急性心肌梗塞患者应用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进行早期血运重建,11例梗塞相关血管再灌注血流为TIMI3级,残留狭窄15.5±8.8%,1例并发血管内膜夹层形成行紧急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术后死亡。结果认为急性心肌梗塞早期直接进行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可实现稳定有效的血运重建,有利于减少心肌梗塞面积及心脏泵功能损害、降低再梗塞率和病死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经桡动脉冠状动脉血管成形术的可行性、安全性和成功率。方法选择抚顺市中心医院2004年3月至2009年6月660例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血管成形术患者和720例经股动脉行冠状动脉血管成形术患者作为对照,记录患者基本情况和手术资料。结果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血管成形术的成功率为96.9%,经股动脉行冠状动脉血管成形术的成功率为96.3%,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完成手术的操作时间(63.2±15.0)m in比(60.1±21.7)m in和造影剂用量(221±34)mL比(216±42)m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桡动脉径路冠状动脉血管成形术患者血管并发症的发生率(0%)明显低于股动脉径路冠状动脉血管成形术患者血管并发症的发生率(3.6%),P<0.01。结论相比股动脉径路,桡动脉径路PCI具有手术成功率高、血管并发症少等优点,并且和股动脉径路PCI具有同样的临床效果以及可行性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12.
冠状动脉造影已广泛用于评价冠状动脉病变情况,但其对于狭窄病变生理功能的评估、血管成形术后的节段、分支病变、开口病变、左主干病变的评价有其局限性,而由压力数据获得的血流储备分数可弥补这一缺陷。在介入诊疗过程中,其有一确切数值0.75来界定病变是否就进行介入治疗及评价经皮穿刺冠状动脉血管内成形术(PTCA)、支架术结果是否满意,且优于冠状动脉血流储备、冠状动脉血流速度储备。  相似文献   

13.
梁亚群 《河北医学》2004,10(9):820-821
目的:总结107例急性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血管成形术患者的护理要点,以提高护理质量及成效。方法:对107例急性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血管成形术患者针对性地制定和实施术前、术中、术后护理计划。结果:107例患者均能顺利完成冠状动脉血管成形术,疼痛迅速消失98例。明显减轻9例。结论:针对性地制定和实施护理计划是确保手术成功的关健,可预防和减少术后并发症。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14.
目的:设计德国血管成形术-搭桥手术研究的目的是比较经皮冠状动脉球囊成形术(PTCA)与冠状动脉搭桥术(CABG)治疗有症状性多支血管病变患者的症状改善效果和安全性。本随访研究旨在确定接受这些干预治疗患者的远期临床疗效。方法和结果:1986—1991年间,在8所德国中心纳入359例心绞痛CCS分级为Ⅱ~Ⅳ、年龄<75岁、冠状动脉多支血管病变且至少两支主要的冠状动脉血管需行血运重建的患者,患者被随机分配接受PTCA或CABG。在337例接受既定术式的患者中,对324例(96%)患者进行了随访。两组间基线参数相同,CA BG组患者处理了2.2±0.6支血管,…  相似文献   

15.
目的:本旨在总结冠状动脉造影和成形术后血管径路并发症的发生原因。防治措施。方法:对1995-2002年我院进行冠状动脉造影和血管成形术的24例血管径路并发症进行分析,并提出有效的治疗方法。结果:本组病例中局部皮下血肿10例,出血3例,动静脉瘘3例,假性动脉瘤8例,24例血管径路并发症均治疗成功。结论:冠状动脉造影和成形术的血管径路并发症是可以预防的,超声引导下压迫修复是一种治疗假性动脉瘤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6.
传统治疗缺血性心脏病的方法,有经皮穿刺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简称搭桥术)。尽管方法先进,而且十分成熟,但病人有广泛冠脉病变,病变血管太细,既往有搭桥术史或 PTCA 后,症状仍不改善者等不适用。近几年新兴的技术还有冷激光血管成形术,即用心导管引导激光探头在冠脉内打通堵塞部位。然而这种方法较 PTCA 的适应面更小,病例选择更严。另外手术风险较大,必须防止打穿冠状动脉管  相似文献   

17.
因管内支架在冠状动脉复杂病变成形术中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血管内支架在冠状动脉复杂病变成形术中的应用效果及价值。方法 对冠心病患者复杂冠状动脉病变在经皮穿刺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并发急性血管内闭塞、内膜严重撕裂、术后显著残留狭窄及短期内再狭窄等情况下进行了血管内支架植入术(CASI)。结果 31例患者CASI均获成功,术后急性血管闭塞和内膜撕裂征象消失,残留狭窄及再狭窄解除,未出现出血和穿刺部位血管并发症及CASI后亚急性血栓形成。随访16  相似文献   

18.
血管内支架在冠状动脉复杂病变成形术中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血管内支架在冠状动脉复杂病变成形术中的应用效果及价值.方法对冠心病患者复杂冠状动脉病变在经皮穿刺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并发急性血管内闭塞、内膜严重撕裂、术后显著残留狭窄及短期内再狭窄等情况下进行了血管内支架植入术(CASI).结果31例患者CASI均获成功,术后急性血管闭塞和内膜撕裂征象消失,残留狭窄及再狭窄解除,未出现出血和穿刺部位血管并发症及CASI后亚急性血栓形成.随访16例,1例术后13天发生猝死;2例因胸痛复发经造影证实支架血管再狭窄,再次球囊扩张后再狭窄改善;余13例冠状动脉造影示支架血管正常.结论冠心病复杂冠状动脉病变行CASI是解除PTCA急性并发症的安全、有效和可行的方法,并有助于PTCA后再狭窄的防治.  相似文献   

19.
本文报告对5例心肌梗塞及1例心绞疼患者在冠脉旁路移植术时用激光进行冠脉血管成形术的即刻疗效,并对其合并症进行讨论。6例患者均为男性,年龄39~60岁,平均49.7岁。冠状动脉造影证实冠脉阻塞75~100%,且无明显钙化或钙化较轻。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时,将直径1mm探针从冠脉吻合口逆行插入达靶目标梗阻处,不能通过。改换无菌的直径400μm石英光导纤维(其中3例用裸露光纤,3  相似文献   

20.
5例新鲜尸体心脏13支冠脉分为非病变组和病变组。使用Nd—YAG激光照射闭塞冠脉,4支人造冠脉血栓和3支粥样斑块阻塞冠脉获得再通。钙化斑块所致的6支闭塞血管2支获得再通。实验说明使用激光进行冠脉血管再通与病变血管类型有密切关系。不同类型的病变血管,激光成形术所需能量也有差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