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鉴别器质性与功能性ST—T改变 ,临床常用的方法是普萘洛尔试验 ,若普萘洛尔试验阳性 ,则提示患者为 β -受体高敏者 ,ST—T改变为功能性 ;若普萘洛尔试验阴性 ,则提示ST—T改变可能系因器质性病变引起。现在常用的试验方法为口服 2 0mg普萘洛尔片剂后 ,需 2h才能完成检查。为缩短普萘洛尔试验所需时间 ,我们采用了一个新的试验方法———改良普萘洛尔试验法。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一般资料 :选择 30 6例门诊及病房就诊的患者 ,年龄最大的 4 3岁 ,最小的 15岁 ,男 77例 ,女 2 2 9例。病例均为无明显器质性心脏病史 ,心电图中均有…  相似文献   

2.
本文应用口服心得安法对β—受体高敏者与冠心病患者两组共69例心电图 ST—T改变的影响进行观察,所得结果是β受体高敏组44例中阳性40例(91%),冠心病组25例中阳性仅1例(4%)其阳性率明显低于前者。对β受体高敏组阴性者4例经加大剂量给予心得安40毫克口服,于1小时后复查心电图 ST—T 均恢复正常。因此作者认为口服心得安法,对β—受体高敏与器质性心脏病可以提供鉴别诊断的根据,在临床上有重要参考意义。作者指出心得安试验结果阴性者似可除外β—受体高敏,如同时亦能除外其它影响心电图 ST—T 改变的因素应考虑有器质性心脏病的可能。作者推荐使用口服心得安法,认为此方法方便、可靠,便于临床使用和观察,并使受检者易于接受,尚可在短时间内加大剂量,重复试验。  相似文献   

3.
应用β—受体阻滞剂对心电图ST—T改变的影响,以往报道结果不一,临床上对其在鉴别诊断意义上的评价亦不尽相同。我们应用β—受体阻滞剂心得安口服法,观察其对β—受体高敏者及冠心病患者心电图ST—T改变的影响,并进一步探讨其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4.
应用β—受体阻滞剂对心电图ST—T改变的影响,以往报道结果不一,临床上对其在鉴别诊断意义上的评价亦不尽相同。我们应用β—受体阻滞剂心得安口服法,观察其对β—受体高敏者及冠心病患者心电图ST—T改变的影响,并进一步探讨其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5.
李云霞 《中国民康医学》2009,21(12):1472-1472
ST—T改变在临床上是最常见的心电图表现,引起ST—T改变的原因很多。临床上有些不明原因引起的ST—T改变,可能与受体兴奋性增高有关。普萘洛尔(心得安)为肾上腺素兴奋心肌的作用,使心率减慢,降低心肌耗氧量。在临床上,普萘洛尔常用于心血管神经官能症交感神经兴奋所致的ST—T异常与器质性心脏病(如冠心病、心肌炎等)ST—T改变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6.
为了探讨心得安试验对心电图ST-T改变的的诊断价值,对我院1987~IW3年间心电图有ST—T改变的150例患者,分为功能性及器质性心”脏病二组进行了心得安试验,现报告如下。l资料与方法本组患者均经心电图检查有ST-T改变伴有心率增快,但无其他心电图异常,其中门诊患者101例,住院患者49例,结合临床、体检、x光、心脏B超、化验,按病日分为功能性与器质性心脏病二组,功能性组共82例,男匕例,女67例;平均年龄34.2岁,临床诊断为B受体高敏综合征或更年期综合症、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等2器质性心脏病组优例,男础例,女兀例,平均年龄…  相似文献   

7.
本文报导用β—受体阻滞剂对心电图ST—T异常者进行试验,表明:1.能帮助临床鉴别器质性或功能性患者;2.高血压患者用该试验多无价值;3.维持时间暂短的阳性者仍应考虑为器质性病变.  相似文献   

8.
我院1992年7月~1993年7月选择50例门诊病人,用心得安试验对病人进行了鉴别观察,旨在探讨确诊心脏器质性及功能性缺血样改变的方法,达到确诊心肌炎、早期冠心病与心脏神经官能症(包括β受体高敏状态)的目的。结果提示心得安试验并不是鉴别心脏器质性及功能性缺血的唯一可靠方法,但对治疗有一定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9.
普萘洛尔为β受体阻滞剂,可使交感神经介质对β受体的兴奋作用受到阻断,从而使植物神经功能恢复平衡,通过对216例普萘洛尔试验,观察其对β受体高敏者及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型心脏病(冠心病)患者心电图ST-T改变的影响,做以下总结分析,并进一步探讨其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小儿β受体功能亢进症误诊为病毒性心肌炎的原因及如何诊断小儿β受体功能亢进症。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β受体功能亢进症的临床资料。结果β受体功能亢进症出现交感神经兴奋症状及心电图ST—T改变,但高频心电图正常,心得安试验阳性。结论临床症状及心电图改变是小儿β受体功能亢进症误诊为病毒性心肌炎的主要原因。高频心电图对β受体功能亢进症和病毒性心肌炎的鉴别诊断有参考价值,心得安试验是鉴别β受体功能亢进症与器质性心脏病的一种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1.
β-受体功能亢进症35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β-受体功能亢进症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方法:测血压,PCR法检测柯萨奇病毒,检测GOT、LDH、CPK、T3、T4、TSH、抗"O"、ESR、超声心动图、心电图及普萘洛尔试验等检查方法.结果:35例患者显示收缩压升高,舒张压正常,PCR检测柯萨奇病毒阴性,GOT、LDH、CPK、T3、T4、TSH、抗"O"、ESR正常;超声心动图心脏结构及功能正常;心电图窦性心动过速及Ⅱ、Ⅲ、aVF导联ST段压低,T波低平或倒置;普萘洛尔试验阳性.β受体阻滞剂治疗有效.结论:普萘洛尔试验对临床上β-受体功能亢进症的诊断和治疗具有较大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临床心电图常遇到一些休息时 ST—T 改变患者,不易明确是否是器质性心脏病,目前常采用如心得安试验、氯化钾试验、过度换气和立位试验等来助诊。我院以β—肾上腺素能阻滞剂心得安口服试验,对 ST—T 改变的影响进行了观察并探讨其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3.
本文观察了β—受体阻滞剂心得安口服后对心得安敏感者及冠心病患者的心电图ST—T的影响.作者认为心得安试验属非特异性诊断方法,对中青年女性有心电图ST—T改变者,可提供鉴别诊断的依据,但对中年以上的患者鉴别冠心病或心得安敏感所致的ST—T改变仍有困难.  相似文献   

14.
心得安试验是使用β受体阻滞剂心得安鉴别ST-T改变为器质性或功能性改变的方法,是临床医师常用的协助诊断冠心病的无创性检查方法。早在1965年Nordenfdlt就应用了心得安试验,以鉴别植物神经功能紊乱造成的非特异性ST-T改变与心肌缺血引起的ST-T改变。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β-受体阻滞剂干预更年期妇女心电图变化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无器质性疾病但有心电图改变的更年期妇女62例,经患者知情同意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31例,予以β-受体阻滞剂治疗3周;另31例为对照组,不给予任何治疗。观察治疗前后2组间及治疗组心电图指标(心率、心律、ST-T)的改变。结果(1)经β-受体阻滞剂治疗3周后,2组平均心率、心律、ST-T改变(除ST上斜外)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组治疗前后比较,成对房早、ST上斜和T波倒置虽有改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指标均有明显改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β-受体阻滞剂应用于心电图改变的更年期妇女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6.
药物试验是诊断疾病的一个重要方法,因其方法简易,诊断可靠,无明显副作用,放在基层医院应用较广泛。笔者选择目前心内科临床常用且具较高诊断价值的几种试验作一简要介绍。1心得表试验主要用以鉴别器质性与功能性S-T段的异常改变。凡有窦性心动过速伴S-T段异常,特别是疑其功能性心脏病而又不能排除器质性心脏病者,可做本试验。方法为先于静息状态下做一常规12导联心电图,随后口服心得安20~40mg就地休息30min,1h、1.5h后分别作心电图,并与基础心电图作比较。若心电图完全恢复正常,为心得安试验阳性,说明S--T段与T波改变为…  相似文献   

17.
心得安试验对功能性ST-T改变的临床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口服心得安试验对功能性ST—T改变的临床价值。方法分析86例40岁以上伴有心悸、胸闷、气短症状,静息心电图有ST段水平或下斜型压低,T波低平的患者,通过口服心得安药物20mg,分别在30、60、90、120min描记心电图观察其变化。结果口服心得安20mg60min后描记心电图,86%女性S—T段恢复正常,呈阳性改变,与男性组相比有明显差异性(P〈0.05);与男性不同年龄组相比,随年龄增加阳性率逐渐降低,无明显差异性(P〉0.05)。结论86%以上的女性ST—T改变是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所致,为功能性改变,与器质性ST-T改变无相关性和必然联系,对冠心病诊断敏感性为92.3%.特异性为90.6%.阳性预测价值为88.9%.  相似文献   

18.
杨庆君  陈原 《实用医技杂志》2007,14(20):2773-2773
目的:探讨心得安试验在基层医院应用的临床价值。方法:236例17岁~50岁心电图表现为非特异性ST—T改变的患者,口服心得安20mg后分别在30min、60min、120min记录心电图并观察其变化。结果:在236例心得安试验中,阳性221例占93.7%,9例改善占3.8%,6例阴性占2.5%。结论:心得安试验可鉴别器质性与功能性ST—T改变,且用药安全、副作用小、费用低,适合于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女性心电图ST-T异常患者心得安试验结果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庆彦  张广东 《陕西医学杂志》2007,36(12):1695-1696
冠心病患者的心电图常表现为ST—T改变,而心电图ST—T改变并非都是冠心病,特别是女性患者,由于雌激素的影响,在临床上很难与器质性心脏病进行鉴别,为此我们筛选100例女性心肌缺血患者的心得安试验结果进行分析,以帮助我们对女性心电图非特异性ST—T改变的进一步认识。  相似文献   

20.
在临床进行心电图检查时,经常遇到ST—T异常变化出现。ST—T变化产生的原因很多,可见于各种器质性心脏病、颅内压病变、药物和电解质的影响,也可见于植物性神经功能失调等。心电图ST—T改变为一种非特异性表现。Frieberg氏分析1000份心电图中,有ST—T变化者为209例,其中原因不明者为49例(4.9%),占全部ST—T改变的24%,其中有不少病例虽经临床检查,无器质性心脏病存在的证据。患者以女性为多见,常伴以心悸、出汗,胸闷、气急和失眠等植物性神经失调症状,一般称为心脏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