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多巴胺与多巴酚丁胺治疗新生儿吸入性肺炎的疗效。方法:120例新生儿吸入性肺炎患儿随机分成两组,各60例。其中治疗组除常规治疗外,加用多巴胺与多巴酚丁胺持续静脉滴入,输液泵维持,滴入速度为2~3μg/(kg.min),时间2 d,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并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3%,两组相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2χ=4.32)。结论:多巴胺与多巴酚丁胺治疗新生儿吸入性肺炎临床疗效显著,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比较不同血管活性药物治疗脓毒性休克的效果.方法 分析56例脓毒性休克患者应用血管活性药物的结果,按患者使用血管活性药物不同,分为多巴胺组(A组)、去甲肾上腺素组(B组)、去甲肾上腺素 多巴酚丁胺组(C组),比较3组用药0 h、6 h、12 h及24 h动脉血乳酸、平均动脉压的变化.结果 B组或C组动脉血乳酸浓度(24 h)显著低于A组(P<0.01),B组或C组平均动脉压(6 h、12 h)显著高于A组(P<0.05).结论 脓毒性休克患者应用去甲肾上腺素或去甲肾上腺素 多巴酚丁胺降低动脉血乳酸浓度、改善组织缺血缺氧、提高平均动脉压效果明显优于单用多巴胺.  相似文献   

3.
多巴胺、多巴酚丁胺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多巴胺与多巴酚丁胺联合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的效果。方法将40例顽固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对照组20例按心力衰竭常规综合治疗,治疗组20例在常规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多巴胺与多巴酚丁胺静脉注射治疗。结果治疗组显效率55%,有效率40%,总有效率为95%;对照组显效率30%,有效率40%,总有效率为70%,两组疗效对比有统计学意义(2χ=7.9,P<0.01)。结论多巴胺与多巴酚丁胺联合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疗效好,副作用小。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估乌拉地尔单用或与多巴酚丁胺、多巴胺、速尿联合治疗难治性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58例难治性心力衰竭病人分为两组,A组30例在用吸氧、洋地黄类、利尿等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乌拉地尔;B组28例将多巴酚丁胺、多巴胺、速尿与乌拉地尔联合治疗。结果:B组的总有效率(96%)高于A组(73%),P<0.05。结论:乌拉地尔治疗难治性心力衰竭效果显著,与多巴酚丁胺、多巴胺、速尿联合治疗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多巴酚丁胺联用去甲肾上腺素和多巴胺对感染性休克绵羊内脏灌注的影响。方法 :静脉注射内毒素 (L PS)复制绵羊感染性休克模型 ,当收缩压下降至低于 90 .0 0 m m Hg(1m m Hg=0 .133k Pa)或较L PS注射前降低 39.75 m m Hg时记录血流动力学及肠黏膜 p H(p Hi)的基础值。 2 0只绵羊随机分为两组 ,分别静脉注射多巴酚丁胺加去甲肾上腺素和多巴胺 ,调整药物剂量 ,使平均动脉压升高到 90 .0 0 mm Hg,观察药物使用前 (基础值 )及用药后 1、2、3、4 h的血流动力学和内脏灌注指标 p Hi。结果 :在 L PS注射前和基础状态 ,多巴胺组与多巴酚丁胺 +去甲肾上腺素组的血流动力学、氧代谢和肠道 p Hi指标均无明显差异 ;与基础值相比 ,两组动物在用药后血压、心脏指数及氧输送明显升高。多巴胺组用药 4 h动脉乳酸浓度及 p Hi水平与基础值比较无明显改变 ;但动脉 p H值基础水平为 7.4 0± 0 .0 5 ,多巴胺应用 1h后显著降低至 7.2 6± 0 .0 6 (P<0 .0 5 )。应用多巴酚丁胺加去甲肾上腺素后 3和 4 h,动脉乳酸浓度分别为 (2 .3± 1.1) m mol/ L 和 (2 .1± 1.1) m mol/ L,均显著低于基础水平 (4 .0± 1.8) m mol/ L(P<0 .0 5 )。应用多巴酚丁胺加去甲肾上腺素前动物 p Hi为 7.19±0 .0 4 ,用药后 3h,p Hi明显升高到  相似文献   

6.
小剂量多巴胺和多巴酚丁胺对非少尿型肾功能衰竭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小剂量多巴胺和多巴酚丁胺对非少尿型肾功能衰竭患者肾功能的影响。方法29例血流动力学稳定的非少尿型肾功能衰竭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选择给药顺序,对照组给予质量分数为5%的葡萄糖,多巴胺组给予多巴胺5μg·kg-1·min-1,多巴酚丁胺组给予多巴酚丁胺5μg·kg-1·min-1;用微量注射泵持续静脉泵入一种药物4h后更换另一种药物,为消除上一种药物对各项监测指标的影响,每种药物更换前间隔1h再进入下一种药物观察阶段。每给一种药物后用SwanGanz导管监测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指标变化;同时取血、尿测定肾功能指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多巴胺、多巴酚丁胺能明显增加心率(HR)、心排血指数(CI)、尿量和肌酐清除率(CCr),差异均有显著性;多巴胺较多巴酚丁胺能更加明显地增加尿量和钠排泄分数(FeNa),差异均有显著性;而多巴酚丁胺增加CCr的程度与多巴胺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结论多巴胺和多巴酚丁胺对非少尿型肾功能衰竭均有增加HR、CI、尿量、FeNa和CCr的作用,多巴胺较多巴酚丁胺增加尿量和FeNa更明显,多巴酚丁胺增加CCr与多巴胺相比差异无显著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肝移植手术中分别静脉泵注血管加压药去氧肾上腺素和正性肌力药多巴胺/多巴酚丁胺的临床疗效。方法 68位接受肝移植的受体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34例,去氧肾上腺素组术中持续静脉泵注去氧肾上腺素0.3~0.4μg/(kg·min),多巴胺/多巴酚丁胺组持续静脉泵注多巴胺/多巴酚丁胺2μg/(kg·min)起至5~8μg/(kg·min),比较两组患者失血量、补液量及血浆中乳酸水平。结果去氧肾上腺素组患者术中失血量、红细胞输注量、新鲜冰冻血浆输注量均明显少于多巴胺/多巴酚丁胺组,手术结束时血浆乳酸含量低于多巴胺/多巴酚丁胺组。结论肝移植手术中,输注去氧肾上腺素,可安全有效地逆转血管舒张,较正性肌力药减少出血和输注液体量,有利于改善内循环。  相似文献   

8.
目的 评价不同血管活性药物对脓毒症休克兔肠黏膜通透性影响.方法 采用盲肠结扎穿孔联合静脉注入内毒素制备脓毒症休克模型,将63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假手术对照组(A组,n=7)、造模组(B组,n=14)、多巴胺组(C组,n=14)、去甲肾上腺素+多巴酚丁胺组(D组,n=14)和去甲肾上腺素+精氨酸升压素(arginine vasopressin,AVP)组(E组,n=14),各组分别于造模后3、6 h 2个时相点处死7只,留取尿标本测定各时相点乳果糖与甘露醇比值(lactulose/mannitol, L/M) ,并留取回肠标本作光镜和电镜检查.结果 各组尿中L/M值在各时相点均高于A组;C组与B组比较,尿中L/M值在3、6 h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D组尿中L/M值在3 h显著低于B组(P<0.05);E组尿中L/M值在3、6 h均显著低于B组(P<0.05).形态学观察发现D、E组回肠损伤明显轻于B、C组.结论 脓毒症休克时肠黏膜屏障损伤严重;去甲肾上腺素联用多巴酚丁胺或小剂量精氨酸升压素可以有效缓解脓毒症休克引起的肠形态和肠通透性改变;去甲肾上腺素联用小剂量精氨酸升压素效果可能更持久.  相似文献   

9.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为肺表面物质缺乏所致,是早产地呼吸衰竭最常见原因[1]。应用肺表面活性物质替代疗法降低了NRDS病死率及发病率[2]。但由于该药来源困难,价格昂贵,在基层不能广泛应用。我们试用多巴胺与多巴酚丁胺联合治疗NRDS32例,收到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1资料和方法1.1病例来源及分组:1992年6月~1997年5月我院新生儿病房收治的NRDS患儿62例,分为二组。治疗组32例,给予多巴胺及多巴酚丁胺。对照组30例,除不用多巴胶和多巴酚丁胺外,其它治疗措施相同。二组患儿均为早产及低出生体重儿。基本情况无差异,…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投影式红外血管成像仪在新生儿外周静脉穿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40例新生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静脉穿刺法,对照组A和对照组B分别进行头皮静脉和四肢静脉穿刺;观察组在投影式红外血管成像仪引导下行静脉穿刺,观察组A和观察组B分别进行头皮静脉和四肢静脉穿刺。比较穿刺效果。结果:观察组A与对照组A头皮静脉穿刺情况、启动静脉注射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B与对照组B四肢静脉穿刺情况、启动静脉注射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投影式红外血管成像仪引导下行新生儿外周静脉穿刺可提高一次穿刺成功率,缩短启动静脉注射时间,且红外成像光源不会产生辐射和热量,对皮肤无损害,是安全有效的可视化穿刺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