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的:观察新辅助化疗CEF方案对乳腺癌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通过78例乳腺癌病例采取CEF方案进行新辅助化疗,观察肿瘤大小的变化,为术前降期和手术切除提供较好的条件.结果:新辅助化疗总的有效率为74.36%.结论:新辅助化疗CEF方案对大多数乳腺癌患者有良好的效果,应该积极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TE方案新辅助化疗对乳腺癌ER、PR、CerBb-2的改变,从而影响内分泌、分子靶向治疗。方法:对136例接受TE方案新辅助化疗的Ⅱ,Ⅲ期乳腺癌,评价化疗前后ER、PR、CerBb一2变化情况。结果:乳腺癌经TE方案新辅助化疗前后ER、PR、CerBb一2有变化。结论:TE案新辅助化疗对乳腺癌内分泌、分子靶向治疗有影响。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新辅助化疗在辅助治疗乳腺癌中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文对64例乳腺癌患者行CTF辅助化疗;结果:新辅助化疗的总有效率达73.44%,化疗后行保乳手术者占10.94%;结论:新辅助化疗有缩小原发肿瘤病灶、降低分期、减少播散及体内药敏试验的作用,增加了保乳手术机会,同时在抑制乳腺癌微转移灶、降低复发及转移等方面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西黄丸联合TP方案治疗中晚期乳腺癌效果。方法选择本院于2014年1月—2015年2月收治的90例中晚期乳腺癌患者,在随机数字表法下分为西黄丸辅助组与TP化疗方案组,每组45例。TP化疗方案组给予TP化疗方案治疗,第一天给予紫杉醇注射液静脉滴注,剂量150 mg/m~2,第2~4天给予顺铂静脉滴注,剂量25 mg/m~2,每天1次。3周作为1个化疗周期,治疗4个化疗周期。西黄丸辅助组在TP化疗方案组治疗基础上联合西黄丸治疗,每次服用3 g,每天2次,治疗12周。对比两组疗效、治疗前后Kamofsky评分、乳腺癌患者生存质量测定量表(FACT-B)评分、糖类抗原125(CA125)、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53(CA153); TP化疗方案不良反应。结果西黄丸辅助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TP化疗方案组(P 0. 05);西黄丸辅助组中晚期乳腺癌患者KAMOFSKY评分、乳腺癌患者生存质量测定量表(FACT-B)评分高于TP化疗方案组,而糖类抗原125(CA125)、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53(CA153)低于TP化疗方案组(P 0. 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西黄丸辅助组中晚期乳腺癌患者TP化疗方案不良反应少于TP化疗方案组(P 0. 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西黄丸联合TP化疗方案治疗乳腺癌的临床疗效确切,可更好改善中晚期乳腺癌患者的生存质量,改善患者的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减少TP化疗方案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新辅助化疗在局部晚期乳腺癌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30例采用多西紫杉醇联合吡柔比星、环磷酰胺行新辅助化疗的局部晚期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本组患者总有效率为87%,有97%的患者分期降低。主要不良反应为呕吐、粒细胞减少及脱发。结论多西紫杉醇联合吡柔比星、环磷酰胺新辅助化疗治疗晚期乳腺癌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可耐受,是新辅助化疗治疗晚期乳腺癌的有效方案之一。  相似文献   

6.
多西紫杉醇作为乳腺癌辅助化疗药物治疗效果显著.国际乳腺癌研究组织最新研究结果表明,以多西紫杉醇为基础的联合辅助化疗能够显著提高淋巴结阳性的早期乳腺癌患者5年生存率,降低复发率,并由此获得美国食品与药品管理局的批准用于早期乳腺癌的辅助治疗.顺铂类药物属细胞周期非特异性药物,具有细胞毒性,可抑制癌细胞的DNA复制过程,并损伤其细胞膜上结构,有较强的广谱抗癌作用.自七十年代以来应用于临床,目前已成为恶性肿瘤治疗中最常用的化疗药物之一,对睾丸肿瘤、骨肉瘤、卵巢癌、乳腺癌、肺癌、头颈部癌及子宫颈癌等均有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穴位辅助疗法对乳腺癌化疗患者恶心、呕吐症状的影响.方法 将97例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进行常规对症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进行穴位辅助疗法;比较两组出现恶心、呕吐症状的差异.结果 两组间出现恶心、呕吐症状的例数差异无显著性,但进行穴位辅助疗法组患者恶心、呕吐症状程度较轻,持续时间短.结论 穴位辅助疗法可减轻乳腺癌化疗患者的恶心、呕吐程度.  相似文献   

8.
目的新辅助化疗联合复方苦参注射液对中晚期女性乳腺癌患者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64例中晚期女性乳腺癌患者作为新辅助化疗研究对象,将这64病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新辅助化疗方法,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联合复方苦参注射液治疗,比较和分析两组患者的自体免疫功能和骨髓抑制。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自体免疫功能指标、白细胞指标相较于单纯新辅助化疗对照组,有明显好转(P 0. 05)。结论新辅助化疗联合应用复方苦参注射液可显著改善中晚期乳腺癌患者免疫功能,改善骨髓抑制。  相似文献   

9.
目的:总结42例乳腺癌患者新辅助化疗的护理措施,为此类患者护理提供依据.方法:观察42例在术前接受新辅助化疗的乳腺癌患者在新辅助化疗过程中所出现的护理问题,采取积极有效的的护理措施.结果:全部患者均能接受并配合新辅助化疗的实施,化疗期间患者的生活质量较好.结论:细致周到的护理是促进乳腺癌新辅助化疗顺利开展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
中医药协同新辅助化疗治疗乳腺癌近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董家辉  易嘉雯 《光明中医》2008,23(5):689-691
目的:通过总结国内近10年来临床上应用中医药配合新辅助化疗治疗乳腺癌的文献,说明中医药配合新辅助化疗治疗乳腺癌的有效性和必要性。资料来源:应用计算机检索维普数据库和中国核心期刊数据库1995-01/2007-10期间的相关文献,检索词“乳腺癌,新辅助化疗,中医药,治疗”,并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中文。资料选择:对资料进行初审,选取侧重临床配合新辅助化疗的中医中药治疗,及中医药辨证论治的文章,并查找全文,核对其详细的治法和方药。资料提炼:共收集到30篇关于中医药配合化疗治疗乳腺癌的文章,4篇关于目前研究概括的文章,其进行整理分析。资料综合:11文章论述中药方剂配合新辅助化疗治疗乳腺癌,17篇文章从中药制剂论述,2篇从中医外治法论述(30篇文章中9篇论述化疗过程中毒副反应的中医药治理),4篇总体论述性文章。中医辨证论治并配合新辅助化疗治疗乳腺癌,中药制剂在配合新辅助化疗治疗乳腺癌中得到广泛使用,中医药在治疗乳腺癌化疗所致毒副反应方面的疗效尤为突出。结论:中医药疗法通过整体调理,可以较好地缓解患者症状,减轻化疗所,致的毒副反应,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因此,临床上宜依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适时选择中医药治疗。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健脾化痰方结合托烷司琼治疗乳腺癌化疗/新辅助化疗后呕吐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20例乳腺癌化疗/新辅助化疗后呕吐患者分为治疗组60例、对照组60例。对照组第1天给予托烷司琼5 mg治疗,地塞米松5~10 mg化疗,地塞米松持续应用于第2天和第3天。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自拟健脾化痰方。观察两组患者化疗治疗前后P物质、血管活性肠肽、症状积分改善,并进行t检验。比较临床疗效,并进行χ~2检验。结果应用健脾化痰方结合托烷司琼治疗乳腺癌化疗/新辅助化疗后P物质、血管活性肠肽、呕吐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脾化痰方结合托烷司琼治疗乳腺癌化疗/新辅助化疗后呕吐方案,疗效明显,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2.
乳腺癌是中国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新辅助化疗是乳腺癌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中药因其独特的优势,在抗肿瘤方面有着明确的疗效。本文通过检索近十年来相关文献,对中药联合新辅助化疗治疗乳腺癌的研究进展进行系统论述,整理了中医介入乳腺癌新辅助时期治疗的理论来源与发展,认为此时期的主导思想是“攻邪兼顾扶正”。与乳腺癌术后治疗时期的中药应用不同,新辅助化疗时期“攻邪”为主、“扶正”为辅,消瘤是其主要目标,并将中药的作用归纳为3类:(1)降低肿瘤负荷,抑制肿瘤增殖与转移;(2)调节免疫功能;(3)缓解化疗不良反应,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另外,针对目前的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评述,以期为乳腺癌新辅助化疗时期的治疗及研究提供更进一步的参考。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穴位贴敷对乳腺癌阿霉素化疗所致心脏毒性的影响.方法 接受4周期阿霉素辅助化疗的64例早期浸润性乳腺癌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分为穴位贴敷组和对照组,每组32例.穴位贴敷组在每周期化疗前30 min接受中药穴位贴敷治疗,其他治疗均与对照组相同.观察化疗前、化疗结束后两组患者Karnofsky功能状态评分(KPS)、...  相似文献   

14.
黄遵宇 《陕西中医》2014,(11):1453-1454
目的:探讨扶正合剂辅助化疗治疗乳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在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乳腺癌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新辅助化疗,治疗组新辅助化疗期间口服扶正合剂,并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近期疗效明显大于对照组(86.7%VS63.3%),Ⅲ~Ⅳ级毒副反应发生率明显小于对照组,治疗后的生存质量评分明显大于对照组,乳腺癌组织中P-gp(P-糖蛋白)和GST-π(谷胱甘肽转移酶)阳性表达率明显小于对照组,且P0.05。结论:扶正合剂辅助化疗治疗乳腺癌患者效果显著,可明显降低毒副反应发生率,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并降低化疗期间的耐药多药性。  相似文献   

15.
平胃散治南瓜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的临床研究均支持乳腺癌是一种全身性疾病,术前化疗又称新辅助化疗或诱导化疗,作为乳腺癌综合治疗手段,提高手术切除率,已逐渐为大家所接受,但其化疗毒性较大,导致许多患者不能按计划实行手术。临床上为了减轻其毒副作用,顺利地进行新辅助化疗,我院于2000年2月-2004年2月采用补中益气汤加味协同新辅助化疗治疗乳腺癌48例,疗效满意,并与单用新辅助化疗治疗的48例进行对照观察,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新辅助化疗联合内分泌治疗对乳腺癌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对2009年5月-2010年8月就诊于我院的70例乳腺癌患者采用新辅助化疗结合内分泌治疗。所有患者随机平均分为两组,实验组内分泌治疗联合新辅助化疗后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对照组术前采用新辅助化疗后施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对比分析。结果:实验组35位患者采用新辅助化疗联合内分泌治疗,RR51.4%,DCR84.8%。对照组35位患者采用新辅助化疗,RR25.7%,DCR62.9%。两组患者RR、DCR均有显著差异,P〈0.05。实验组患者瘤体平均体积3.43±1.25cm^3,对照组为5.53-4-2.17cm^3;实验组瘤体平均面积为2.36±0.94cm^2,对照组为4.13±1.49cm^2,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辅助化疗联合内分泌治疗乳腺癌,它可以有效缩小肿瘤体积,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乳腺癌是目前妇女最主要的恶性肿瘤之一,虽然随着健康体检的普及和乳腺检查技术的提高,早期乳腺癌在临床上所占比率不断升高,但是临床上还是可以遇到不少局部晚期乳腺癌(LABC)。新辅助化疗已成为治疗局部晚期乳腺癌的标准治疗。临床实践中,我们对新辅助化疗人群,在标准化疗的基础上结合复方苦参注射液治疗,取得满意效果。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共纳入我科2011年1月至2013年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新辅助化疗联合复方苦参注射液对乳腺癌病理疗效的影响。方法:将行新辅助化疗的女性乳腺癌患者10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新辅助化疗方法,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复方苦参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化疗后肿瘤评估情况及肿瘤分期变化。结果:两组化疗后肿瘤评估情况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和稳定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肿瘤分期降低,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苦参注射液对乳腺癌有较好的疗效,可有效提高乳腺癌患者的病理完全缓解率,使局部晚期乳腺癌病灶缩小,以便于手术治疗,对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有很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乳腺癌术后辅助化疗24例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目的观察复方苦参注射液在乳腺癌术后辅助化疗中疗效。方法24例术后辅助化疗的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2组。12名患者采用CTF方案治疗,12名患者在CTF方案基础上给予复方苦参注射液辅助治疗,3周为1个周期,化疗2个周期后评价不良反应、KPS评分、T细胞亚群等变化情况。结果T细胞亚群方面,试验组CD4+/CD8+有明显上升趋势(P〈0.01)。试验组化疗后KP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复方苦参注射液可以减少乳腺癌术后辅助化疗的不良反应,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和改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0.
刘刚 《中国中医药咨讯》2010,2(2):140-140,142
目的:观察和探讨CEF(环磷酰胺、表阿霉素、氟尿嘧啶)方案在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应用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对45例乳腺癌患者,确诊后立即行以CEF方案新辅助化疗,化疗3~4个周期,每周期间隔21天。结果:术前达到临床完全缓解CCR2例,有效35例,其中PR23例、MR12例,有效率82%;化疗过程中,未出现严重的化疗毒性。结论:CEF方案新辅助化疗可为乳腺癌的治疗提供更多的选择机会,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