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硫唑嘌呤(azathioprine,AZA)最早于1961年作为免疫抑制剂应用于肾移植的患者,随后又作为非皮质激素类药物而广泛应用于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治疗.AZA的不良反应以骨髓抑制、肝功能异常、胃肠道反应多见,引起药物热罕见[1-3].我院收治1例大动脉炎患者,予服用AZA后出现药物热,现结合文献复习,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特发性肺含铁血黄素沉着症(IPH)目前国内缺乏完整的治疗报道,仅见病例报道和误诊分析。笔者于1988年采用小剂量强的松和小剂量硫唑嘌呤联合治疗IPH9例。现将有关临床资料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原发性肺透明细胞癌在组织病理学分类中是大细胞肺癌的亚型.占原发性肺癌发病率的比重较低,资料报道占0.8% ~3,4%[1].搜索国外文献,近十几年原发性肺透明细胞癌的临床资料报道较少,对其临床特点目前尚无总结.现结合我科2005年6月-2010年10月诊治的3例原发性肺透明细胞癌病例,复习国内外文献,就其诊断及治疗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4.
甲氨蝶呤(methotrexate,MTX)目前被广泛用于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特别是类风湿关节炎。对于其发生黏膜溃疡、皮疹、胃肠道反应等副作用较常见,但对于短期小剂量即可引起严重的骨髓抑制导致全血细胞减少,临床上较少相关报道。我科目前收治1例应用小剂量MTX治疗风湿病中,因服错MTX剂量发生严重全血细胞减少,特作此报道。1病例资料张某,女,72岁,于2005年9月5日因间断性腹痛伴腹泻3d入院。患者既往有类风湿关节炎病史10年,发生腹泻前1周曾口服药物甲氨蝶呤片,将2.5mg2次/周看成2.5mg2次/d,服用1周(8月27日至9月3日),发生腹泻后停药,住我院消…  相似文献   

5.
王利苹  谢宁 《上海医药》2023,(3):54-55+64
目的 :分析并探讨1例对乙酰氨基酚导致的严重粒细胞缺乏发生的原因,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报道1例对乙酰氨基酚导致严重粒细胞缺乏症,同时对对乙酰氨基酚不良反应的文献进行分析,通过临床表现和文献分析推测其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结果 :对乙酰氨基酚导致粒细胞缺乏的可能性较大。结论 :对乙酰氨基酚导致药源性粒细胞缺乏发生概率小,但因其是非处方药,应用概率高,应引起临床药师、医师及患者警惕。  相似文献   

6.
炎性肠病虽然病因不明,但已知其发病机制中免疫功能紊乱是其最重要的因素,故可认为是一免疫相关性疾病。以硫唑嘌呤(AZA)为代表的免疫抑制药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AZA在炎性肠病诱导缓解、维持缓解的治疗中有着重要作用。虽然各家报道AZA的疗效不一,且存在一定的毒副作用,但总体上长程治疗的疗效较为满意,其在炎性肠病治疗中的重要地位已获广泛认可。  相似文献   

7.
李潇  张艳华 《中国新药杂志》2023,(12):1269-1274
目的:探讨atezolizumab致中枢神经系统不良事件的临床特征及治疗策略,为临床识别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检索Pubmed, Webscience, CNKI,Wanfang datebase等中英文数据库,筛选atezolizumab导致中枢神经系统不良事件的非综述性文章,并对相关病例总结分析,结合文献对我院收治的atezolizumab致小细胞肺癌患者SOX1抗体阳性副肿瘤性脑炎病例进行讨论。结果:atezolizumab致中枢神经系统不良反应案例已有报道,但以SOX1抗体阳性为特征的副肿瘤性脑炎为首例。自身抗体检测对本例临床诊断具有参考价值,及时的大剂量激素冲击疗法和血浆置换使本例患者得到较好的临床结局。结论:atezolizumab治疗前及治疗期间应密切监测患者的神经系统表现,警惕副肿瘤性脑炎的发生,必要时应对相关自身抗体进行系统性评估。  相似文献   

8.
抗甲状腺药物是Graves’病的一线治疗药物,粒细胞缺乏是其少见但严重的副作用,发生机制仍不十分清楚,目前认为主要和免疫反应有关。PTU能诱导ANCA的产生及ANCA相关性血管炎的发生,部分患者合并出现粒细胞减少。虽然粒细胞减少症并未列入ANCA相关的疾病谱,近年越来越多文献报道支持ANCA参与粒细胞减少的发生。这里报道一个MMI治疗后出现ANCA阳性合并严重粒细胞减少不伴血管炎的病例,并对相关的文献进行复习。  相似文献   

9.
睾丸恶性淋巴瘤少见,占全部睾丸恶性肿瘤的2.6%~7%.睾丸恶性淋巴瘤可以是原发,也可是全身性恶性淋巴瘤累及的部位之一.国内对于本病报道的病例较少.本文报道在我院诊治的3例睾丸原发恶性淋巴瘤和1例外院会诊的睾丸原发恶性淋巴瘤,对其临床病理特点、免疫组织化学表达进行观察,并结合文献复习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并探讨本院1例对乙酰氨基酚导致的严重粒细胞缺乏症、血小板和白细胞降低发生的原因,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报道1例对乙酰氨基酚导致严重粒细胞缺乏症,同时对对乙酰氨基酚不良反应的文献进行分析,通过临床表现和文献分析推测其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结果:对乙酰氨基酚导致严重粒细胞缺乏症、血小板和白细胞降低的可能性比较大.结论:对乙酰氨基酚引起药源性粒细胞缺乏、血小板、白细胞降低发生概率小,但因其是非处方药物,应用率高,应引起临床药师、医师及患者警惕,为临床提供合理的用药方案,最大程度地保障患者的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急性嗜酸粒细胞性肺炎(AEP)的临床表现、诊治及预后。方法结合我院收治的1例急性嗜酸粒细胞性肺炎的临床资料及国内外文献报道的病例进行综合分析加以总结。结果患者70岁,老年男性.发热伴咳嗽、咳痰呼吸困难10d,于2015年4月15日入院。胸部CT示双侧肺炎、双侧胸腔积液,经抗感染治疗无效,病情进行性加重,痰中找到嗜酸粒细胞计数46%,考虑急性嗜酸粒细胞性肺炎,在抗感染基础上加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后好转,随访3年未复发。结论急性嗜酸粒细胞性肺炎是一种少见病,糖皮质激素治疗有效,治愈后无复发,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12.
重症肌无力是累及神经肌肉接头的自身免疫紊乱疾病,在免疫治疗药物广泛使用之前,其治疗手段缺乏,死亡率高,随着临床药物研究进展,其治疗疗效也有了显著改善;本文对近年来重症肌无力免疫药物治疗的高质量文献进行查阅分析,对重症肌无力急性加重以及维持病情稳定的长期免疫治疗进行总结,以期临床医药工作者对重症肌无力的免疫用药进一步深刻了解,有利于规范用药,并重视治疗中的不良反应监测。  相似文献   

13.
徐军 《中国医药科学》2011,(10):146-147
目的探讨多发性硬化合并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的临床特征及治疗方法。方法分析笔者所在医院近10年来收治的多发性硬化合并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应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疗效。结果 25例患者经治疗后,复发率为12%(3/25);缓解期时间为2周~5个月,平均1.6个月;EDSS评分0分1例,1分7例,2分9例,3分5例,5分以上3例。结论多发性硬化可合并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其治疗尚无特效的方法,中西医结合治疗可有效抑制多发性硬化合并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的进程,减少神经功能的损伤。  相似文献   

14.
硫唑嘌呤(azathioprine,AZA)是6-巯基嘌呤的咪唑衍生物,为嘌呤代谢阻断药。1961年,硫唑嘌呤作为免疫抑制药应用于临床,使同种肾移植术成为可能。目前,AZA用于与皮质类固醇或其他免疫抑制药联用,防止器官移植患者发生的排斥反应,并可减少肾移植患者对皮质类固醇的需求。AZA应用于临床已有50年,其药物不良反应日益受到医药工作者的关注,本文对AZA的药物不良反应和合理用药注意事项作一概述。1药物简介AZA的作用机制是其在体内分解为6-巯基嘌呤,后者在细胞内转化成6-巯基嘌呤核苷酸,阻碍嘌呤的合成,从而抑制了去氧核糖核酸或核苷酸的生成,阻止参与免疫识别和免疫放大的细胞增生。AZA具有抑制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的作用。通常AZA与皮质类固醇和(或)其他免疫抑制  相似文献   

15.
肿瘤化疗可导致粒细胞缺乏伴发热,而粒细胞缺乏伴发热主要与感染相关。对于粒细胞缺乏伴发热,及时识别、尽早开 始经验性抗感染治疗,规范管理并合理调整抗感染治疗方案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探讨临床药师参与1 例粒细胞缺乏伴 发热合并低蛋白血症患儿的抗感染诊疗过程,以期为临床类似病例抗感染治疗方案的调整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1例脑卒中合并房颤患者发生腹壁出血的病例进行讨论,以便提高患者用药安全性.方法 :查阅文献结合该患者的治疗方案和个体差异,对该病例中发生腹壁出血的相关因素进行判断和分析.结果 :低分子肝素钙联合阿司匹林、多种活血药物治疗以及患者自身个体差异等原因可能是导致腹壁出血的原因.结论 :临床药师利用专业知识对腹壁出血进行分析和监护,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建议,提高患者用药安全性.  相似文献   

17.
纤维素性支气管炎临床少见,国内可见成人病例报道,有关儿童病例报道较少.由于缺乏认识,常易误诊、漏诊,鉴于该病起病急,进展快,对患儿生命构成威胁,回顾我院2004年1月至2005年10月收治的5例患儿的诊治体会,并复习相关文献,总结诊断与治疗方法,以引起儿科医师对该病的认识和重视.  相似文献   

18.
<正>溃疡性结肠炎(UC)是一种非特异性的结肠炎症,1859年由Wliks首先提出并描述,我国于1956年首次报道。北欧和北美研究资料显示每年的发病率为2~10/10万。国内文献报道近20年来,尤其最近10年该病的发病率明显上升,近10年报告的病例数是前10年的3.8倍。UC病因和发病机制复杂,多数学者认为,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其发病机制与机体免疫功能的异常、炎性介质的增多存  相似文献   

19.
《中国药房》2015,(20):2790-2792
目的:探讨药源性高钾血症的特点及相关因素,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检索1979-2014年国内医药期刊公开报道的药源性高钾血症的个案和群案文献46篇,共计病例66例,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66例药源性高钾血症病例中主要涉及心血管药物和免疫抑制剂。大部分停药及对症治疗后好转,其中2例患者死亡。结论:药物诱发高钾血症具有潜在的危险性,需提高警惕,重视防治。  相似文献   

20.
<正>免疫检查点抑制药相关糖尿病属于罕见的免疫相关不良事件,指免疫检查点抑制药治疗后导致糖尿病的发生,若不及时识别并妥善处理,极易发生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等急性严重并发症,甚至引起患者生命风险,也可能诱发医疗纠纷。为提高临床医生对免疫检查点抑制药相关糖尿病的认识,本文报道1例免疫检查点抑制药治疗所致的糖尿病病例,并对免疫检查点抑制药相关糖尿病进行文献复习。1病历摘要患者,女,67岁,农民,因“肺癌术后放化疗后7月余,口干多饮5月余”于2021年12月9日入住衢州市柯城区人民医院医共体航埠分院。患者于2019年8月体检发现肺癌,并于同年9月行肺癌根治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