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皮肤色痣和黑素瘤 色痣,是由色素细胞错构并聚集所形成的赘生物或色斑。为先天性畸形而非肿瘤。它可以终生稳定,亦可缓慢增生,亦可发生退化,亦可恶变为恶性肿瘤,为此一般将其列入肿瘤范围。色痣因临床表现不同,分为有色痣、雀斑、胎斑、幼年斑、蓝痣5种。  相似文献   

2.
4 皮肤囊肿 皮肤囊肿包括表皮样囊肿、皮脂腺囊肿、皮样囊肿、植入性囊肿.由于它们的临床表现相似或相同,极易混淆.如表皮样囊肿和皮脂腺囊肿,在临床上不易分辨,被泛称为粉瘤.又如表皮样囊肿与植入性囊肿,病理形态相同,但发生上相异.尽管这些囊肿的治疗方法相同,手术操作也基本相似,但在某些低地方仍有所区别,现分述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眼睑肿物临床和病理学特点。方法:282例小范围眼睑肿物手术切除标本均经HE染色,部分行免疫组织化学检查。结果:本组眼睑肿物中炎性病变占28.01%,肿瘤性病变占71.99%;肿瘤性病变中良性肿瘤占74.38%,恶性肿瘤占25.62%;皮脂腺癌、基底细胞癌、鳞状细胞癌居恶性肿瘤病理分型前3位,患者平均发病年龄分别为61.72,61.28,61.12岁;≥40岁者皮脂腺癌发病率高,基底细胞癌以60~70岁多见。结论:小范围眼睑肿物病理分类、分型,可为小范围眼睑肿物诊治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3.1皮赘亦称皮肤软纤维瘤和软瘊,由正常皮肤覆盖的体表赘生物,是纤维组织的一种赘生物,属良性肿瘤。  相似文献   

5.
目的 现察细胞周期蛋白E(CyclinE)、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在皮肤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在皮肤鳞状细胞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 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30例皮肤鳞癌石蜡包埋组织和8例正常皮肤组织CyclinE、PCNA的表达.结果 CyclinE在皮肤鳞癌组织中表达高于对照组(P<0.01),在皮肤鳞状细胞癌组织中各分级间表达强度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PCNA在皮肤鳞癌组织中表达强度高于对照组(P<0.001),在皮肤鳞状细胞癌组织中各分级间表达强度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CyclinE在皮肤鳞状细胞癌组织中阳性表达上调,PCNA在皮肤鳞状细胞癌组织中阳性表达强度上调,CyclinE在皮肤鳞状细胞癌组织中各分级间表达强度有显著差异,分级越高表达强度也越高.  相似文献   

6.
Merkel细胞癌(Merkel cell carcinoma,MCC)是一种较罕见的皮肤高度恶性肿瘤,我科2010年收治1例发生于皮肤的MCC患者,结合近几年来国内外报道的MCC案例临床特点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7.
1疣 疣是皮肤表皮层,由人类乳头瘤病毒感染引起的皮肤增生和角化病变,俗称“瘊”。由于发生的部位和人体反应不同,临床表现也不一样。按外观特点,分为扁平疣、寻常疣、跖疣以及传染性软疣和尖锐湿疣。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应用旋转皮瓣修复头面部肿物切除术术后皮肤缺损的效果。方法自2015年以来,收治头面部基底细胞癌、鳞状细胞癌、色素痣、血管瘤等切除后皮肤缺损的患者86例,应用旋转皮瓣修复,术中切除病变组织后,在缺损邻近设计皮瓣,在合适层次分离皮瓣后修复创面。结果皮瓣成活良好,无一例有血运障碍,切口均良好愈合,局部组织无明显移位,修复效果满意。结论应用旋转皮瓣修复头面部皮肤缺损,方法易于操作,美容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9.
皮肤鳞状细胞癌(squamous cell carcinoma,SCC)又称表皮样癌、棘细胞癌,系源于表皮或附属器角质形成细胞的皮肤恶性肿瘤,发病率仅次于基底细胞癌,约占非黑色素皮肤肿瘤的20%.SCC好发于中老年人头面部等暴露部位,近年来发病率呈持续上升的趋势[1].光动力疗法(photodynamic therapy,PDT)是一种联合应用光敏剂及相应光源,产生自由基和单态氧等强氧化剂引起局部病灶组织中肿瘤细胞受损、凋亡或坏死的非产热微创治疗方法,已逐渐应用于治疗消化道、呼吸道、耳鼻喉、眼科、泌尿系、皮肤等部位的肿瘤,不仅是一种缓解、姑息治疗的手段,而且对部分肿瘤,已可达到治愈目的.我们应用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5-aminolevulinic acid photodynamic therapy,ALA-PDT)治疗16例面部鳞状细胞癌,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在颜面部皮肤恶性肿瘤中,基底细胞癌(BCC)和鳞状细胞癌(SCC)是最主要的类型,恶性黑色素瘤及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等其它类型则甚为少见。其发病率各地报道不一,与人种、肤色、年龄和地域有关。其治疗虽有手术、放疗、化疗、冷冻、激光或光动力学等多种方式,但目前仍以手术为最主要的治疗手段。本科1995年6月至2005年12月共收治颜面部皮肤基底细胞癌和鳞状细胞癌患者53例,通过手术治疗均获得痊愈,无1例随诊复发,作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皮肤镜在诊断头面部色素型基底细胞癌中的价值。方法选择48例临床拟诊为色素型基底细胞癌患者,发病部位位于头面部,年龄3786岁,男24例,女24例,对其行皮肤镜检查。由两名医师参照色素型基底细胞癌皮肤镜特点,盲法独立诊断,再以病理诊断为金标准,通过诊断性试验的研究方法,研究皮肤镜在诊断头面部色素型基底细胞癌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及与病理诊断的一致性。结果 48例患者中36例经组织病理学诊断为色素型基底细胞癌,医师A皮肤镜诊断为色素型基底细胞癌的34例,非色素型基底细胞癌14例;医师B皮肤镜诊断为色素型基底细胞癌的38例,非色素型基底细胞癌10例。与组织病理诊断比较,两名医师皮肤镜诊断头面部色素型基底细胞癌的正确率、灵敏度、特异度、误诊率、漏诊率、Youden指数、Kappa值分别是91.67%、91.67%、91.67%、8.33%、8.33%、83.34%、0.789 5和91.67%、97.22%、75%、25%、2.78%、66.22%、0.764 8,两名医师经皮肤镜诊断头面部色素型基底细胞癌的水平经卡方检验无统计学差异(χ2=0.889,P>0.050)。结论头面部色素型基底细胞癌皮肤镜诊断结果与组织病理学结果有较好的一致性,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2.
Merkel细胞癌2例报道及文献复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皮肤Merkel细胞癌的临床病理特点,诊断和预后,方法:对2例Merkel细胞癌进行光镜和免疫组化观察并结合文献进行分析。结果:瘤细胞圆形,卵圆形,胞质少呈裸核状,核分裂象多;瘤细胞呈弥漫分布或巢索状排列。免疫组化标记CK、NF、NSE和Syn(+)。1例切除后复发。结论:Merkel细胞癌是一种高度恶性的皮肤原发性神经内分泌癌。病理诊断依赖于组织学,免疫组化和电镜观察,免疫组化在该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局部扩大切除加放有控制复发的作用,有转移的患者可考虑化疗,远期疗效不理想。  相似文献   

13.
体表肿物来源于皮肤、皮肤附件、皮下组织等浅表组织的肿物[1].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门诊手术室的改善以及门诊手术档案制度的建立,此类浅表肿物完全可以在门诊进行.现将2002年4月至2010年5月8年来本院门诊手术体表良性肿物6100例患者资料,重点复发率作一统计分析.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皮肤CT在基底细胞癌手术治疗中的应用。方法选取四川省人民医院皮肤外科2012年3月至2013年12月临床诊断为基底细胞癌的患者20例,应用皮肤CT对病损及其边界进行检测并指导手术切除范围,手术切除组织送术中冰冻及行病理切片检查,评估皮肤CT指导手术切除范围的可行性。结果应用皮肤CT指导手术切除范围,其中18例患者,术中冰冻组织切片报告显示标车四周边缘未见肿瘤组织累及。结论皮肤CT能正确指导基底细胞癌的手术切除范围。  相似文献   

15.
基底细胞癌(BCC)是一种颌面部常见的皮肤恶性肿瘤,虽然发展缓慢,恶性程度和转移率较低,但发病人数逐年增多,已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研究显示,多种癌基因的异常表达在基底细胞癌的发生、发展及转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复习文献,对与基底细胞癌发生有关的基因作一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16.
李灵  ;杨红  ;李科  ;董丹丹 《华西医学》2009,(8):2042-2044
目的:观察CyclinD1,P16在皮肤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探讨CyclinD1,P16在皮肤鳞状细胞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40例皮肤鳞癌石蜡包埋组织和10例正常皮肤组织的CyclinD1,P16表达。结果:CyclinD1在皮肤鳞癌组织中表达高于皮肤正常对照组,两者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P16在皮肤鳞癌组织中表达低于皮肤正常对照组,但两者差异无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CyclinD1,P16在皮肤鳞癌中表达呈正相关性(r=0.782,P〈0.01)。结论:CyclinD1在皮肤鳞状细胞癌组织中阳性表达上调,P16在皮肤鳞状细胞癌组织中阳性表达下调,CyclinD1,P16在皮肤鳞癌中表达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7.
姚莹  梁虹  张启国  张璃  曾静 《医学临床研究》2005,22(9):1197-1199
【目的】研究p33^ING1基因表达与皮肤鳞状细胞癌的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检测本院1999-2004年收治的35例皮肤鳞状细胞癌及25例原位鳞癌(Bowen病)组织中的p33^ING1表达情况。【结果】皮肤鳞状细胞癌p33H^ING1蛋白表达阳性率为42.9%(15/35),明显低于正常组的82.9%(29/35),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x^2=11.99.P〈0.05)。其原位鳞癌中阳性表达为56%(14/25),同样明显低于正常组织的阳性率82.9%(29/35).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x^2=5.18,P〈0.05)。【结论】p33^ING1蛋白在皮肤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下降.提示p33^ING1蛋白在皮肤鳞状细胞癌的发生、进展中有重要意义.并有可能成为其肿瘤检测蛋白之一。  相似文献   

18.
基底细胞癌是最常见的皮肤恶性肿瘤,发病率逐年上升,尽管其转移率和死亡率均较低,但其可通过局部的破坏造成严重的并发症,目前手术切除是其首选的治疗方法,术前准确的病理分型及确定手术边界对患者的预后至关重要.近年来,高频超声在皮肤疾病中的应用越来越多,本文就高频超声在基底细胞癌中的应用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9.
<正>基底细胞癌又称为基底细胞上皮瘤,是源自表皮或其附属器的皮肤恶性肿瘤,为最常见的皮肤恶性肿瘤之一[1],多发生在中年以后,常好发部位于口角、耳垂、面部、鼻、颧、颞和眼睑等皮肤暴露区[2],也可见于手背和外阴部,躯干部较为少见,手术治疗仍是目前首选的治疗方法[3]。本院于2012年2月收治1名胸部多发性皮肤癌的患者,在全麻下行前胸基底细胞癌扩大切除术。因切除肿瘤较多,且最大的肿块约6 cm×4 cm×4 cm,  相似文献   

20.
颌面部皮肤鳞癌在颌面部肿瘤中常见,恶性程度较高且易出现转移。结果显示Cy-clinE对细胞增殖分裂的调控失常以及癌、抑癌基因的失常是肿瘤发生的重要原因。本文经过免疫组化法研究Cy-clinE在颌面部皮肤鳞癌的表达与相关性,探索CyclinE在颌面部皮肤鳞状细胞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