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管氏补肾九宫穴在老年腰痛中的治疗作用。方法:选取40例老年腰痛患者,采用电针管氏补肾九宫穴治疗,每日治疗1次,5次为1个疗程,治疗1~3个疗程。结果:治疗后,40例老年腰痛患者治愈10例,显效21例,好转8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7.5%(39/40)。结论:老年腰痛患者发病以肾虚腰痛、寒湿腰痛及瘀血腰痛为主,湿热腰痛较少见,电针管氏补肾九宫穴治疗对肾虚腰痛、寒湿腰痛及瘀血腰痛的治疗效果明显,对湿热腰痛疗效较差。  相似文献   

2.
非特异性腰痛发病机制尚未明确,临床治疗方法多样。脊神经后支源性腰痛、椎间盘源性腰痛、脊柱不稳定性腰痛是最常见的三大类非特异性腰痛。治疗该类腰痛主要采用脊神经后支阻滞、微创治疗、运动疗法、中医中药治疗等。笔者对NSLBP发病机制、治疗方法进行概述,以期为该病的临床治疗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3.
结合具体临床案例,分析梳理傣医经筋理论及其指导下的腰痛病机、治疗思路。傣医学将腰痛分为风湿性腰痛,腰椎骨质增生、腰椎间盘突出性腰痛,跌打损伤性腰痛,以及慢性腰痛四类,认为腰痛的发病责之“经筋痹阻不通”和“经筋空虚失养”,治疗以清解为先。基于傣医经筋理论,针对不通与失养的情况,分别施以温通气血、调补四塔之法,治疗腰痛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4.
杨海俊  唐丹  高祖玲 《中国中医急症》2022,(10):1865-1868+1872
近年来,中医在治疗腰痛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中药内服治疗、外治法、导引术对腰痛的治疗起到了一定的效果。本文阐述了当前中医治疗腰痛的进展。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分析腰痛的病因病机及治疗手段,找到治疗腰痛的有效途径,为临床治疗提供思路。方法查阅近年国内外研究文献,从传统与现代医学两方面分析腰痛的病因病机,从药物与非药物治疗手段分析治疗优势,重点讨论针灸、拔罐疗法的临床应用。结果腰痛寒湿证居多,现代医学缺乏理想治疗手段,针灸、拔罐治疗具有简、便、效、廉,起效快等优点,为广大患者所接受。结论针灸、拔罐治疗腰痛具有明显优势,筛选适宜的疗效佳的临床方案,是目前解决腰痛临床治疗的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6.
针刺广泛用于治疗腰痛,为评价其疗效,瑞典隆德大学医院康复科的研究人员对在MEDLINE、Cochrane中心、EMBASE、AMED、CINAHL、CISCOM和GERA等数据库检索的针刺治疗腰痛的研究资料和数据进行了分析,比较针刺与假针刺、其他假治疗、非治疗或其他积极治疗对腰痛的疗效。结果显示,与假治疗和非治疗组相比,针刺可在短期内明显减轻慢性腰痛患者的疼痛症状,但对急性腰痛患者未见显著作用;针刺与其他积极治疗组的效果无显著差异。针刺治疗腰痛的文献分析@李宏建  相似文献   

7.
周婕  李淑蕾  肖俊杰  李双飞  潘锐焕 《新中医》2023,55(11):226-230
中风后腰痛是中风后常见并发症,但学术界对中风后腰痛针对性研究较少。基于《黄帝内经》探 讨中风后腰痛的中西医概况、中医学病因病机和针刺治疗方法;并探讨用浮针治疗中风后腰痛的可行性及疗 效。认为浮针治疗中风后腰痛疗效良好,可以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腰痛宁胶囊治疗腰椎骨性关节炎寒湿瘀阻型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108例寒湿瘀阻型腰椎骨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腰痛宁高剂量组、腰痛宁低剂量组和痹痛宁组各36例。腰痛宁高剂量组口服腰痛宁胶囊,每次6粒,每日1次;腰痛宁低剂量组口服腰痛宁胶囊,每次4粒,每日1次;痹痛宁组给予痹痛宁胶囊,每次2粒,每日2次。各组均治疗4周。治疗前及治疗14、28天对患者腰部疼痛程度进行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评价临床疗效,并进行安全性评价。结果腰痛宁高剂量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85.71%,腰痛宁低剂量组为83.33%,痹痛宁组为75.00%,腰痛宁高、低剂量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痹痛宁组(P0.05)。治疗14天,腰痛宁高剂量组ODI积分较本组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治疗28天,各组静息痛、活动痛VAS评分及ODI积分均较本组治疗前、治疗14天明显下降(P0.05);治疗14、28天,与腰痛宁低剂量组、痹痛宁组比较,腰痛宁高剂量组静息痛、活动痛VAS评分均明显降低(P0.05);治疗28天与腰痛宁低剂量组、痹痛宁组比较,腰痛宁高剂量组ODI积分明显降低(P0.05)。各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腰痛宁胶囊治疗腰椎骨性关节炎寒湿瘀阻型,能够有效缓解患者腰部疼痛,改善腰部功能,且不良反应较少。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埋线针刀治疗椎间盘源性腰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经埋线针刀治疗的21例椎间盘源性腰痛患者的治疗前临床表现、影像学资料及治疗后腰痛改善程度。结果椎间盘源性腰痛的主要临床表现为伴有功能障碍的长时间腰痛,可伴随腹股沟、大腿前外侧痛或根性放射痛;MRI上出现椎间盘或终板信号的改变;埋线针刀治疗后临床症状减轻。结论埋线针刀治疗椎间盘源性腰痛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10.
分析《内经》中腰痛的病因病机,总结足五经腰痛的症状及取穴、治疗方法,为针灸临床治疗腰痛选穴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1.
运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系统,对《中医方剂大辞典》(第一版)中所载558首腰痛方剂的用药特点进行分析,总结中医治疗腰痛,用药以补虚为主,兼以驱邪、祛瘀,表明腰痛病因多以"正虚"为本,而外感、血瘀等邪实为标,切合现代腰痛临床诊治的基本思路。通过对宋以前、金元时期、明清及近代时期腰痛方剂数据进行分类分析,发现宋及以前腰痛治疗温通为主,重在驱邪,兼以补肾、祛风湿、行气止痛;金元时期腰痛治疗补肾、祛湿为主,补虚驱邪并重,且开始重视清热类药物的使用;明及以后用药补虚补正为主,重在补肾养血,药性渐趋平和,驱邪寒温有别。对理清中医治疗腰痛方法演变的脉络、发展更有针对性的治疗方法,为中医药临床治疗腰痛提供有价值的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2.
椎间盘源性腰痛是常见慢性腰痛之一,约占慢性腰痛的40%。目前,对椎间盘源性腰痛治疗方法的选择尚存在分歧。采用椎间盘内注射亚甲蓝治疗椎间盘源性腰痛在临床上已广泛应用,但仍存在许多问题,如其适应证和禁忌证尚未形成统一的标准、亚甲蓝的作用机制还不完全清楚、临床疗效和疗效持续时间在不同研究中存在较大差异等。本文对亚甲蓝进行了概述,并从亚甲蓝治疗椎间盘源性腰痛的适应证和禁忌证、作用机制、临床疗效、安全性几个方面对椎间盘内注射亚甲蓝治疗椎间盘源性腰痛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针刺带脉(BV)治疗腰痛的可行性.方法:系统回顾相关文献,阐述BV和腰痛之间的联系,总结BV腰痛的临床特点和取穴要点,观察针刺BV治疗腰痛的效果.结果:BV与腰痛存在紧密的联系,临床上BV腰痛患者主要临床表现是腹部坠胀感,腹大膨隆,腹股沟牵涉痛等.针刺BV治疗腰痛主要取命门、五枢、第三腰椎横突附近阿是穴.针刺...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腰痛汤内服外熏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腰痛的临床效果。方法: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腰痛患者145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腰痛汤内服外熏,对照组予双氯芬酸钠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4.9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1.39%(P<0.05)。结论:腰痛汤内服外熏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腰痛有效可靠。  相似文献   

15.
非特异性腰痛是骨伤科临床常见病。国医大师韦贵康教授治疗非特异性腰痛经验丰富,形成了“主手法、合奇穴、佐中药、练功法”的完备治疗体系。本文总结了韦贵康教授治疗非特异性腰痛的临床经验,为临床治疗该病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6.
腰痛是现代临床常见病、多发病,随着经济的发展进步,腰痛从老龄化逐渐转变为年轻化。与此同时,临床上治疗腰痛的手段越来越多样,西医对较为严重者采用手术方法居多。对此病的中医治疗具有一定的理论基础。《丹溪心法·腰痛》中指出,对于不同病因的腰痛须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并根据脉象进行辨证治疗。笔者通过对“丹溪学说”进一步研读探讨后,从“阳常有余,阴常不足”“百病皆生于痰”“相火论”等方面,对朱丹溪治疗腰痛做出理论分析与研究,为临床预防及治疗腰痛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7.
将腰痛分型为皮痹、肌痹、筋痹、骨痹、脉痹5种类型,并依据相应腰痛类型采用相适合的推拿治疗方式,使中医对腰痛病的发病、诊断及治疗的认识与西医相统一,以指导临床处方用药,发挥中西医结合治疗腰痛病的优势。基于"五体痹"理论探析腰痛病的辨证分型及推拿治疗手法。  相似文献   

18.
腰痛治疗方法多种多样,临床疗效亦众说纷纭,为探寻腰痛致病原因和腰痛治疗所选腧穴的规律性,本研究对清代著名针灸学家李学川所著《针灸逢源》中提到的腰痛治疗和腧穴选用规律加以整理、分析,旨在为针灸规范化和临床腧穴选穴的标准化提供借鉴,以期进一步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铺灸疗法对不同证型腰痛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肾虚型、湿热型、瘀血型、寒湿型腰痛患者各30例,比较治疗前后腰痛评分和临床疗效,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经过2个疗程治疗,各组患者均取得显著疗效,肾虚型腰痛总有效率为93.3%,湿热型腰痛总有效率为86.7%,瘀血型腰痛总有效率为90.0%,寒湿型腰痛总有效率为96.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间治疗后患者疼痛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铺灸对各证型腰痛患者均有很好的疗效,对寒湿型腰痛患者疗效最好。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电热中药砭石腰带疗法干预风寒湿痹型腰痛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风寒湿痹型腰痛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临床传统砭石疗法,治疗组采用电热中药砭石腰带疗法。两组在干预前、第1次治疗后、治疗3 d、治疗7 d后,进行患者腰痛评估。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腰痛评估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后3、7 d腰痛评分均高于治疗前(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后3、7 d腰痛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7 d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5.7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3.37%,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热中药砭石腰带疗法治疗腰痛症有较好疗效,可缓解患者疼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