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了解2007至2011年科学引文索引( SCI)收录期刊发表我国眼科学研究论文的文献计量学特征.[方法]以SCI数据库为数据来源,检索我国科研人员2007至2011年5年间在SCI来源期刊上发表的所有眼科学论文,手工分检我国学者为第一作者的论文,对逐年发表论文数量、论文产出机构及发表论文的期刊及被引频次等进行文献计量分析.[结果]5年间以我国学者为第一作者发表的眼科学论文共3498篇,各年分别为478、482、698、791和1049篇.发表论文数量最多的5个机构分别是中山大学、首都医科大学、复旦大学、香港中文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刊出论文分布在625种期刊,其中,Molecular Vision,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Ophthalmology,Investigative Ophthalmology & Visual Science,Chinese Medical Journal,Graefe's Archive for Clinical and Experimental Ophthalmology分别发表332、268、206、109、104篇,位居发表论文数量前5位.3498篇论文共被引用12 030次,篇均被引3.44次.5、3、2年零被引论文率分别为12.55%、24.21%和38.43%.[结论]SCI数据库收录的我国眼科学研究论文呈逐年递增趋势.论文产出机构主要集中在高等院校的附属医院.发表论文数量前5位的期刊中,眼科学专业期刊有4份.  相似文献   

2.
目的统计并分析我国大陆地区1993~2008年发表的被科学文献索引(Science Citation Index,SCI)收录的眼科学论文。方法自MEDLINE上检索我国大陆地区1993年1月1日至2008年12月31日公开发表的被SCI收录的眼科学论文,并统计分析论文总数、年度论文发表数量、年度影响因子总和及平均影响因子、亚学科发表论文数量、学校和医院发表论文数量排名等。结果自MEDLINE上检索到我国大陆地区近16年公开发表的被SCI收录的眼科学论文共计674篇,发表论文数量于2008年达到顶峰(190篇,28.2%),论文所刊登期刊的年度影响因子总分也于同年达峰值(409.2)。16年间,发表论文所刊登期刊的年度平均影响因子无明显改变。此外,发表的论文主要集中在视网膜亚学科方面(187篇,27.7%)。发表论文居首位的学校和医院分别为中山医科大学(207篇,30.7%)和中山医科大学眼科研究所(206篇,30.6%)。结论通过SCI可以间接看到一个国家、学科和院校的科研、临床的水平及发展趋势。近年来,中国大陆地区眼科学者都很重视在SCI收录期刊上发表论文,科技论文数量不断增加,说明我国大陆地区眼科学的科研、临床的能力和水平不断攀升,逐步与国际眼科学的发展接轨。  相似文献   

3.
Fan J 《中华眼科杂志》2006,42(2):171-173
目的探讨在中华眼科杂志发表论文较多的眼科专业和非眼科专业的第一作者及其单位的分布。方法采用手工记录汇总的方法,统计分析2002年至2004年在中华眼科杂志发表论文较多的第一作者及其单位。结果中华眼科杂志3年共发表文章775篇。以第一作者发表文章≥5篇的作者共10人,79篇(10.19%);第一作者单位发表文章≥10篇的共有20个单位,发文467篇(60.26%)。非眼科专业的第一作者单位18个,占载文中总单位量的2.32%,共发文25篇(3.23%)。结论在中华眼科杂志发表论文最多的作者分别为肖利华、谢立信及赵家良。发表论文最多的第一作者单位分别为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首都医科大学北京同仁眼科中心及山东省眼科研究所;非眼科专业的第一作者单位为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中心实验室。我国的眼科资源主要集中在大城市、大医院。  相似文献   

4.
目的 统计并分析我国大陆地区1993~2008年发表的被科学文献索引(Science Citation Index,SCI)收录的眼科学论文.方法 自MEDLINE上检索我国大陆地区1993年1月1日至2008年12月31日公开发表的被SCI收录的眼科学论文,并统计分析论文总数、年度论文发表数量、年度影响因子总和及平均影响因子、亚学科发表论文数量、学校和医院发表论文数量排名等.结果 自MEDLINE上检索到我国大陆地区近16年公开发表的被SCI收录的眼科学论文共计674篇,发表论文数量于2008年达到顶峰(190篇,28.2%),论文所刊登期刊的年度影响因子总分也于同年达峰值(409.2).16年间,发表论文所刊登期刊的年度平均影响因子无明显改变.此外,发表的论文主要集中在视网膜亚学科方面(187篇,27.7%).发表论文居首位的学校和医院分别为中山医科大学(207篇,30.7%)和中山医科大学眼科研究所(206篇,30.6%).结论 通过SCI可以间接看到一个国家、学科和院校的科研、临床的水平及发展趋势.近年来,中国大陆地区眼科学者都很重视在SCI收录期刊上发表论文,科技论文数量不断增加,说明我国大陆地区眼科学的科研、临床的能力和水平不断攀升,逐步与国际眼科学的发展接轨.  相似文献   

5.
国人15年间在国际上发表的眼科论文统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对15a来国人在国际上发表地研究眼的论文进行统计分析。方法 应用相关检索词从当今世界上最最权威的生物医学数据库-Medline数据库中检索国人自1985年来以第一作者在国际上发表论文168篇,出自52个单位,主要是医学院校(及附属医院)和中国科学院,其中来自眼科的文章为103篇,这些文章发表于74种期刊。结论 15a来我国对眼的研究有了很大的发展,但仍需努力。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2012-2016年我国中文青光眼相关文章的整体情况。设计 文献计量学分析。研究对象  2012-2016年中文的青光眼相关文献。方法 利用中国学术期刊、万方电子期刊、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联合检索2012-2016年我国的中文青光眼相关文献,利用文献计量学的方法,对所发表的相关文献的论文数量及年代、发文机构、核心作者、期刊分布情况进行统计描述,对文献的关键词进行文本挖掘词云和聚类分析,以归纳青光眼领域的研究热点。主要指标 文献的年份分布、作者单位分布、作者分布、所属期刊分布、关键词聚类分析。结果 共检索到青光眼相关中文论文8332篇,自2014年起文献发表呈下降趋势(1707篇,1781篇,1698篇,1611篇,1535篇)。发表文章数量前三的单位是北京同仁医院(205篇)、中山眼科中心(109篇)、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78篇)。发表文章前三的作者是王宁利(65篇)、李建军(37篇)、孙兴怀(30篇)。刊载文献数量最多的期刊是国际眼科杂志(622篇)。近五年青光眼研究的热点是晶状体与青光眼的关系及青白联合手术、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治疗及白内障手术在抗青光眼中的应用、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降眼压治疗及临床护理、抗青光眼手术(包括小梁切除术、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房角分离手术等)的临床效果及并发症、相干光断层扫描在青光眼中的应用。结论 文献计量学分析可有效归纳我国青光眼相关文章发表的大体状况,我国中文青光眼相关文章发表有下降趋势,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研究仍是近五年我国眼科的研究热点。  相似文献   

7.
Zhao W  Shen XB  Guo WT  Huang YB 《中华眼科杂志》2010,46(10):944-947
目的利用文献计量学方法研究中华眼科杂志2005至2009年刊出论文的学术水平和期刊质量.方法依据<中国生物医学期刊引文数据库>(CMCI)提供的资料和数据,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中华眼科杂志2005至2009年刊出论文被来源期刊引用的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及评价.结果2005至2009年共刊出论文1358篇,共695篇被引2333次,篇均被引次数为3.36次.被引文章作者分布在我国的26个省、市、自治区以及我国香港、澳门,还有两篇被引文献的作者来自美国,其中北京、上海、广东、山东居前列,分别有202、93、82、69篇文章被引用.按被引文章作者单位划分,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被引频次(349次)排第一,首都医科大学北京同仁医院同仁眼科中心位居第二(265次).除本刊自引外,还被国际眼科杂志、眼科、中国实用眼科杂志等300多种期刊所引用.结论中华眼科杂志所载论文质量和被引率均较高,在我国眼科学研究领域具有较强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8.
Yang H  Xu HB 《中华眼科杂志》2007,43(9):829-833
目的从文献引证角度透视中华眼科杂志的作者发表论文和被引情况。方法依据《中国生物医学期刊引文数据库》(CMCI),采用文献计量方法对中华眼科杂志作者发表论文和被引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及评价。结果中华眼科杂志2001至2006年间,共有990名第一著者发表论文1513篇,其中来自479人的705篇论文被引用2611次。发表1篇论文的作者有748人,占第一作者人数的75.6%,发表4篇以上的核心作者50人,发表论文325篇(21.5%)。按作者地区划分,北京地区发表论文412篇(27.2%),被引666次,居首;广东地区发表论文235篇(15.5%)被引632次,居第二位。按作者单位划分,17个论文多产单位发表论文851篇(55.6%),被引1611次(61.7%);其中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发表论文198篇,被引526次,居机构排名首位;首都医科大学北京同仁眼科中心发表论文140篇,被引237次,居第二位。结论中华眼科杂志所载文献被引用比例较高,拥有一支实力雄厚、对刊物影响力较大、学术造诣较深的活跃核心作者队伍,作者群地区分布范围广,发表论文较多的地区是北京、广东、上海。  相似文献   

9.
背景 近年来中国发表在国际期刊上的眼科随机对照试验(RCT)论文逐渐增多,目前尚缺乏系统的整理和归纳. 目的 系统检索并统计分析中国大陆地区截止2012年11月1日在SCI期刊上发表的有关眼科疾病的RCT论文.方法 在Pubmed检索平台,以Ophthalmology、Eye及其所有下位主题词、文献类型限定为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国家限定为China进行检索.对于检索到的文献进行筛选、数据提取和分析.结果 中国大陆地区自1989年以来共发表68篇眼科疾病方面的RCT论文,其中2005年后数量迅速增长,2006年7篇,2009年11篇,2011年15篇.68篇RCT论文集中在白内障、眼视光、青光眼、角膜结膜病、眼免疫/药理和眼底病等领域,共发表在35种SCI期刊上,覆盖了大多数的SCI眼科期刊,如Ophthalmology和IOVS等,以及少量其他专业期刊,其中发表论文最多的期刊为Clin Experiment Ophthalmol(8篇).68篇RCT论文来自中国26家单位,主要为广州、北京、上海、温州和杭州等地的医学院校附属医院. 结论 中国大陆地区在SCI期刊上所发表的眼科疾病相关的RCT论文数量持续增多,主要集中在白内障、眼视光和青光眼等领域,RCT论文的总体数量仍较少,且存在地区间分布不均衡.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北京市眼科研究所2013-2015年科技论文发表情况,为科研工作的发展和管理提供参考。设计 回顾性研究。研究对象 2013年1月1日至2015年12月31日北京市眼科研究所作为第一完成单位发表的中英文科技论文。方法 对2013-2015年各年度科技论文发表的分布(SCI、中华、核心、非核心),水平(影响因子),研究类型(临床、基础、流行病),研究方向,第一作者的年龄、职称、学位在各年度和期刊类型的分布情况,科研项目对论文的支持等情况进行统计描述。主要指标 论文数量、论文性质、期刊类型分布、研究类型、研究方向、第一作者年龄、职称和学位。结果 北京市眼科研究所3年间共发表科技论文292篇,其中2013、2014、2015年分别发表论文90篇、92篇和110篇。SCI收录期刊论文120篇(41.1%)、中华系列91篇(31.2%)、核心期刊68篇(23.3%)、非核心期刊13篇(4.5%)。三年间每年发表收录在SCI期刊的论文平均单篇影响因子为3.0~3.1,论文以临床研究类型为主,主要研究方向是青光眼和眼底病。<30岁年龄组和45岁以上年龄组是作为第一作者发表文章的主要人群。具有博士学位的人员发表论文数量最多,121篇(46.9%)。具有硕士学位的人员发表的论文SCI收录比例最高,占67.6%(25篇)。研究生作为第一作者发表论文数量最多,82篇(31.8%);其次是正高级职称人员,74篇(28.7%)。中级职称人员发表SCI收录期刊论文29篇(占总SCI论文数的28.7%)。发表论文标注的资助项目出现频次共计288次,主要来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科技新星和首都卫生发展科研专项。 结论 2013-2015年间发表论文的数量和质量整体趋势稳中有升,高影响因子论文数量有待提升。正高级职称人员是发表科技论文的主力。国家级科研项目等多渠道基金资助对科技论文的发表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1.
中华眼科杂志1999至2004年载文被引分析研究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Yang H  Qiu J 《中华眼科杂志》2005,41(8):758-762
目的从文献引证的角度透视中华眼科杂志的学术水平和期刊质量。方法依据《中国生物医学期刊引文数据库》(CMCI)提供的资料和数据,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中华眼科杂志载文被CMCI来源期刊引用的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及评价。结果单篇平均被引次数为4.17次,被引频次较高的论文数占载文量的多数。被引作者群分布在我国的32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其中北京、广东、上海居前列。有354种期刊引用中华眼科杂志,被引率49.96%,自引率8.87%。结论中华眼科杂志所载论文质量和被引率均较高,已形成具有独立风格和特色且相对稳定的研究体系。该刊不仅是我国眼科学研究领域最重要的信息源之一,也是我国医学领域的主要核心期刊。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究国内外儿童青少年近视的研究现状、热点和未来的发展趋势,为该领域深入研究提供借鉴和参考。方法:以中国知网(CNKI)和Web of Science(WOS)为数据源,收集2003-01-01/2022-12-31儿童青少年近视研究领域的文献,使用VOSviewer进行发文量、作者、发文机构和期刊分析; 使用CiteSpace进行关键词共现、关键词聚类、关键词时间线图谱和关键词突现分析。结果:中文和英文文献量整体呈现增长趋势; 文献量最高的作者分别是何鲜桂和Saw Seang-Mei,期刊分别是《中国学校卫生》和Investigative Ophthalmology &#x0026; Visual Science,机构分别是上海市眼病防治中心和Sun Yat-sen University。国内外均以临床观察为主,研究热点显示,对于角膜塑形镜、户外活动、眼轴、患病率和影响因素等的研究备受关注。结论:目前国内外对于儿童青少年近视的研究主要围绕流行病学、干预措施和生物学参数展开,未来针对近视流行病学的研究将会成为热点。  相似文献   

13.
我国医学期刊近两年发表的眼底病研究论文情况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Duan X  Liu X  Zhang C 《中华眼科杂志》2002,38(3):132-134
目的 分析我国医学期刊眼底病研究论文的刊出情况,为我国眼底病的研究和发展提供参考依据。数据来源 收集1999年1月至2001年6月,我国418种医学期刊(416种为中文期刊,2种为英文)公开发表的眼底病临床与基础研究论文,并进行文献计量学分析。数据选择 我国418种医学期刊发表的有关眼底病研究文献2352篇,其中论著1651篇,病例报告324篇,综述171篇。论著中,基础研究402篇,临床研究530篇,中医及中西医结合治疗性论著270篇,检测技术的临床应用295篇,流行病学研究142篇,其他研究12篇。结果 分析结果显示视网膜脱离、眼外伤、视网膜静脉阻塞、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等是目前我国眼底病研究的重点;眼科期刊是刊载眼底病研究成果的主要刊物,但也有相当比例的眼底病研究文章发表于其他综合性医学期刊上。目前尚缺乏有关我国眼底病研究资源及其应用情况的论述,缺乏对临床医疗措施有效性的系统评价论述。结论 我国眼底病的临床及基础研究工作已具有相当规模,是一个较为活跃的研究领域。但我国对眼底病研究资源的评估和利用,对临床医疗措施的系统分析和评价尚需加强。  相似文献   

14.
自"视觉2020"行动发起已有10a余.尽管中国的文章总量在20强国家中排第五位,但各地区的文章分布尚不清楚.本文比较来自中国三个主要地区:大陆、香港和台湾在这10a内发表在国际期刊上的眼科文章情况.检索2000/2009年的PubMed数据库,分别对文章的数量,影响因子(IF)和顶级杂志发表文章数量进行比较.从2000/2009年,中国发表共计 2 493篇眼科相关文章,其中大陆1 076篇,台湾784篇,香港633篇.三个地区发表的文章数量随时间推移有所增加(从99到491).自2006年开始,大陆发表的文章总数超过了香港及台湾.大陆累计影响因子2 565.108分,高于台湾(1 794.049)和香港(1 544.021),但香港在平均影响因子分值方面最高.通过研究发现,近10a来大陆在SCI期刊发表文章的数量有很大的飞跃,并缩小了与台湾和香港之间的差距.  相似文献   

15.
我国眼科现状调查研究与分析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目的 了解我国眼科医疗机构的数量、类型、地理分布、人力资源结构及医疗服务和设备使用情况等。方法 1997年11月至1998年6月采用卫生部医政司与全国防盲办统一编制的《眼科现状调查表》,以信函方式调查我国1996年所有已注册的眼科医疗机构,1999年3月应用SAS统计软件对其函调结果进行汇总及分析。结果 1996年我国眼科医疗机构共有4151家,眼科编制床位43204张,眼科医师22577人,眼科技术人员1527人,眼科护理人员16448人。结论 眼科医疗机构分布不合理、人力资源分布不均衡是制约我国防盲治盲工作深入开展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6.
Sun XL  Li B 《中华眼科杂志》2005,41(8):748-755
简要叙述了5年来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眼病理学组的发展历程,眼病理学组主要成员单位的重要研究课题和科研成果以及人才培养、出版著作等情况;同时对眼病理、眼肿瘤、眼眶病以及相关领域的临床和基础研究进行了综合报道,并提出了本学科今后的发展方向和应做的工作。  相似文献   

17.
中华眼科杂志1995至2004年论文核心作者分析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3  
Yu G  Yang H  Zhao YY 《中华眼科杂志》2005,41(8):763-766
目的 探讨中华眼科杂志载文作者及其机构、地区分布情况,了解科研人员合作类型及其特点,确定核心作者、核心机构及核心地区。方法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该刊1995至2004年论文作者发文量、合作情况、地区分布、系统分布、核心作者、论文多产单位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该刊10年发文2143篇,其中发文1篇作者912人,占第一作者人数的70.59%;作者合作论文1853篇,合作率86、47%,合作度3.56;独著论文290篇(13.53%)。高校发文246篇(11、48%),科研院所发文176篇(8.21%),医学院校附属医院发文969篇(45.22%),省、直辖市、自治区医院发文423篇(19.74%)。核心作者82人,发文553篇(25.81%);论文多产单位20个,发文1016篇(47.41%),其中北京地区发文574篇(26.78%)居第一位。结论该刊作者分布范围广,合作率高,并拥有一支实力雄厚、对刊物影响力较大、学术造诣较深的活跃核心作者队伍。  相似文献   

18.
背景按照循证医学(EBM)的理念对医学临床研究进行随机对照试验(RCT)能够为医疗决策提供重要证据,国际编辑组织提供的临床试验报告统一标准(CONSORT)是医学临床研究者正确撰写RCT报告的指南。目前中国临床研究人员对RCT的评价和使用方法了解的还不够。目的采用2010版CONSORT对中国大陆地区眼科研究者在SCI期刊上所发表的有关眼科疾病的RCT报告的方法学质量进行评价,为RCT报告的正确撰写提供方法学介绍。方法在PubMed平台检索中国大陆眼科研究者在SCI期刊上发表的眼科RCT研究文章,检索文献截止至2013年3月,由2位评阅者对检索的文献独立评分,统计所纳入文献对于CONSORT各项条目的符合率,根据CONSORT的发表和修订年份对文章进一步分层分析。结果共纳入60篇眼科研究相关的RCT文献,研究中的干预措施以手术类为主(34/60),共有44篇文献设立了2个研究组,样本量的中位数为76.0。纳入的文献中,仅有22%的文章(13/60)在文题中标注了RCT。绝大多数文章在摘要和背景部分进行了合理描述,仅4篇文章提出了试验的假设,占7%。在方法部分,仅12篇文章报告了如何计算样本量,有41篇报告了资料收集的场所和地点,仅6篇文章提到了中期分析和中止原则。2010版CONSORT声明发表后,中国大陆地区所发表的RCT报告对随机化的描述并未显著改善(RR=1.06,95%CI:0.62~1.82),对盲法进行描述的报告仅占42%(25/60)。结论中国大陆地区发表在SCI期刊上的RCT报告还存在较多问题。严格按照CONSORT声明设计并报告高质量的RCT有助于真实、客观地反映中国眼科临床研究的现状,提高中国大陆地区眼科临床试验的质量,并为眼科临床工作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9.
AIM: To explore the trends in the ophthalmic literature over a 5-year period in relation to country, research expenditure and demographics. METHODS: Articles published between 2009 and 2013 by the 20highest-contributing countries in the 20 top-ranked ophthalmology journals were identified by their country of affiliation. The number of articles published and mean impact factor were measured per country for each year and trends explored using regression analysis with 5-year and 10-year forecasts calculated. Data on research expenditure was collected and tested for correlation with the number of articles and mean impact factor. RESULTS: The analysis included 19 338 articles. The USA, UK and Europe accounted for 60.2% of articles published, with the USA contributing 7388 articles (34.0%). The USA also demonstrated the highest mean impact factor (3.5). Research expenditure was significantly correlated with both research output (r=0.86, P<0.001) and scholarly impact (r=0.42, P<0.001). China (P<0.01), Korea (P<0.01) and India (P<0.02) demonstrated a significant growth in research output over the study period. The research contribution of these three countries combined is forecasted to overtake that of Europe within ten years, with China expected to be the second-largest contributor within five years. These countries were also among those demonstrating the greatest growth in research expenditure. CONCLUSION: While the USA and European countries are major contributors of ophthalmic research, the productivity of some Asian countries is growing impressively. The contribution of China, Korea and India is forecasted to outweigh that of Europe by 2023. Research expenditure is highly correlated with research productivity and these trends reflect the differing economic priorities across the worl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