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卢建民  吕秀丽  马翔 《眼科研究》2011,29(9):786-792
背景角膜缘干细胞缺乏可引起致盲性眼病,但传统的治疗方法疗效欠佳。最近的研究表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和人羊膜上皮细胞(AECs)有分化成多种细胞的能力,但其对角膜缘于细胞缺乏的疗效仍有待研究和评价。目的观察和对比兔BMSCs和人AECs移植治疗兔角膜缘干细胞缺损的治疗效果。方法将18只新西兰白兔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羊膜基质(AS)移植组、兔BMSCs移植组和人AECs移植组,每组6只。将浸有NaOH溶液的滤纸贴附于角膜表面建立碱烧伤角膜缘干细胞缺损的动物模型。抽取兔髂窝处骨髓并收集人胎盘组织分别分离、制备兔BMSCs和人AECs,通过密度梯度离心加贴壁培养法及胰蛋白酶多次分步消化法获取兔BMSCs和人AECs,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对培养细胞进行鉴定,再接种于人去上皮AS上,按照动物的分组分别将上述材料缝合至动物模型的角膜表面。术后28d,对各组动物的角膜新生血管(CNV)评分以及角膜混浊度评分进行对比,对角膜组织行组织病理学检查并针对角膜上皮细胞特异性标记物细胞角蛋白3(CK3)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第3代兔BMSCs接种于AS载体上12h后贴附生长,第1代人AECs接种于AS载体上48h后呈单层膜状生长,传代细胞经RT—PCR鉴定符合目标细胞的特征。兔BMSCs移植组术后28d,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显示,兔BMSCs移植组和人AECs移植组的角膜表面细胞CK3均呈阳性表达,而AS组CK3表达阴性。与AS移植组比较,兔BMSCs移植组和人AECs移植组CNV评分以及角膜混浊度评分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BMSCs:Z=-2.983,P=0.003;Z=-2.844,P=0.004;AECs:Z=-2.817,P=0.005;Z=-2.041,P=0.041)。组织病理学检查显示,AS组兔角膜组织有较多的炎性细胞生长,胶原纤维排列紊乱。兔BMSCs组术后角膜表层形成了角膜上皮样的复层结构,无明显杯状细胞,角膜基质内无新生血管生长,炎性细胞减少,胶原纤维排列更加规则,且兔BMSCs移植组角膜透明度明显优于人AECs移植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091,P=0.037),而2组间CNV评分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267,P=0.789)。结论移植至兔角膜缘干细胞缺损角膜表面的兔BMSCs和人AECs均能分化为角膜上皮细胞样细胞,可抑制CNV,减轻角膜混浊。在改善角膜透明度方面,兔BMSCs优于人AECs。  相似文献   

2.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眼表损害的初步实验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Guo T  Wang W  Zhang J  Chen X  Li BZ  Li LS 《中华眼科杂志》2006,42(3):246-250
目的观察体外培养的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hMSCs)移植到碱烧伤的兔角膜表面后,干细胞的成活、迁移和分化情况。方法采用NaOH溶液制作兔角膜碱烧伤模型,1个月后将培养有hMSCs的羊膜缝合到碱烧伤的兔角膜表面,以羊膜作为对照组,在裂隙灯显微镜下观察角膜的临床改变。术后1个月,摘除眼球,石蜡切片,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角膜组织结构的变化,并进行抗人核抗体和细胞角蛋白12(CK12)的免疫组化染色以观察hMSCs的分布和分化情况。结果兔眼碱烧伤1个月后,角膜表面和基质层均可见大量血管,角膜呈瓷白色混浊,表面粗糙干燥,出现大量杯状细胞。hMSCs移植1个月后,角膜表面粗糙程度减轻,新生血管略有减少,但是角膜混浊未见明显改善,角膜表面杯状细胞消失;角膜表面和基质浅层存在抗人核抗体染色阳性的细胞;角膜表面细胞CK12染色阳性,而基质层未见CK12阳性细胞。对照组在羊膜移植1个月后,角膜状况较移植前无明显改善,角膜表面仍可见杯状细胞,角膜各层均未见抗人核抗体和CK12染色阳性的细胞。结论hMSCs移植到碱烧伤兔角膜表面后,能够成活并向角膜基质迁移,未发生移植排斥反应。hMSCs由于所在部位不同,可以在周围组织的诱导下向不同方向发生分化,角膜表面的细胞向角膜上皮细胞分化。而基质层中的细胞未分化为角膜上皮细胞。移植后角膜表面结膜化程度有所减轻。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种植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的猪角膜基质治疗兔角膜损伤的可能性。方法用全骨髓贴壁法分离纯化人MSCs并传代,流式细胞仪检测免疫表型及诱导成脂、成骨分化鉴定。12只新西兰白兔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取第3代MSCs接种于去上皮的猪角膜基质上,培养4 d后移植到广泛损伤的兔角膜上,对照组单纯移植去上皮猪角膜基质。术后2、4、8周,取各实验眼行组织学检查,观察移植的MSCs及猪角膜基质的存活、转归及移植局部的反应。免疫组织化学、免疫荧光染色检测移植后角膜上皮细胞角蛋白12的表达。结果培养获得的MSCs中CD29阳性者占95.97%,CD44阳性者占96.49%,CD90阳性者占92.79%,CD105阳性者占94.66%,CD34阳性者占0.59%,CD45阳性者占0.36%,符合MCSs的免疫表型,并可以诱导成脂及成骨分化。实验组MSCs接种到去上皮猪角膜基质后贴附、生长迅速,术后植片在植床上存活良好,无排斥反应,角膜较对照组透明,新生血管少,而对照组在移植后发生排斥反应。实验组角膜免疫组织化学及免疫荧光染色均检测出CK12阳性细胞。结论种植MSCs的猪角膜基质移植到损伤兔角膜后可以存活,MSCs可以分化为角膜上皮样细胞,具有构建组织工程角膜的潜能。  相似文献   

4.
目的 评价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严重眼表损伤移植后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了化学烧伤4例,Stevens-Johnson综合征2例.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取自患者,细胞培养14 d后,经细胞检测鉴定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将细胞种植在羊膜表面,细胞扩增融合达90%后使用.手术切除表面结膜化组织达角膜缘外3 mm,将羊膜上培养的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到角膜及角膜缘表面,术后予抗生素、激素、人工泪液点眼治疗;病人定期随访,进行裂隙灯显微镜及印迹细胞学检查.结果 6例患眼均覆盖了含有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羊膜片,术后1周角膜上皮完整.3例患者视力有改善,2例患者视力保持术前水平,1例患者视力下降.术后所有患者眼表面光滑程度有所改善,但新生血管没有明显减少.术后12周印迹细胞学检查结果,1例患者角膜表面可检测到上皮样细胞及杯状细胞.结论 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可以改善眼表条件,有潜在应用于治疗角膜缘功能障碍的价值.  相似文献   

5.
培养兔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以羊膜为载体的兔角膜缘于细胞膜片移植治疗兔角膜缘于细胞缺损的效果。方法 制造兔角膜缘干细胞缺损的动物模型,以右眼为实验眼,从兔左眼取角膜缘组织,将兔角膜缘干细胞消化下来,接种于铺有羊膜的无菌六孔培养板中,待细胞形成多层角膜上皮细胞后,对兔角膜缘干细胞缺损动物模型行角膜缘干细胞羊膜移植术,并对治疗后的角膜进行裂隙灯及病理学检查。结果 临床和组织病理学染色证实:体外培养的兔角膜缘干细胞可在羊膜上继续增生、分化为多层角膜上皮细胞;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后兔角膜缘轻度充血、角膜上皮完整、基质细胞浸润减轻、新生血管减少或消失。结论 应用角膜缘干细胞羊膜移植术可恢复其角膜上皮结构的完整性,减少角膜新生血管的形成,维持角膜缘的细胞屏障功能。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治疗眼表疾病的效果。方法采用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治疗46例(52眼)眼表疾病,其中翼状胬肉40例(44眼),酸碱烧伤假性胬肉4例(6眼),角结膜肿瘤2例(2眼)。结果术后无一例眼发生感染,无一例角膜缘上皮脱落。随访观察6个月~1年,仅2眼术后复发。结论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治疗翼状胬肉,角结膜肿瘤等眼表疾病可有效防止胬肉或肿瘤的复发。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治疗翼状胬肉手术技巧及效果评价。方法 于显微镜下采用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治疗翼状胬肉36例(41眼),术后随访3~35个月,平均12.5个月。结果 36例41眼中,除1例植片溶解脱落,胬肉复发(2.4%)外,其余均1次治愈。结论 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是治疗翼状胬肉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8.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重建碱烧伤眼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索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的诱导分化条件,观察负载人MSCs的羊膜移植重建碱烧伤大鼠眼表的疗效.方法 传三代人MSCs分组培养,不同条件刺激后种于羊膜表面.碱烧伤后1个月大鼠随机分A、B、C和D组:A组(A1、A2、A3、A4)移植不同条件诱导的人MSCs,B组移植人角膜缘干细胞(LSCs),C组移植羊膜,D组未治疗.术后观察眼表并评分,2周和1个月时行印迹细胞学(IC)检查,1个月时切片行苏木精-伊红染色,免疫组织化学和免疫荧光检测溴脱氧尿嘧啶(BrdU)、ABCG2、K3/K12、Cx43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结果 术后A、B组较C、D组角膜新生血管和炎性细胞减少、透明度增加(P<0.05).IC检查示A、B组未见杯状细胞,C、D组可见杯状细胞.A、B组均形成3层以上上皮细胞,C组3层左右,D组为1~2层.免疫组织化学和免疫荧光检查示:A、B组角膜表面可检测到BrdU、ABCG2阳性细胞;A组Cx43均为阴性,A4组中有2个标本K3/K12为弱阳性,其余A组标本均为阴性,B组K3/K12、Cx43均为阳性;A、B组VEGF均较低,C组较强,D组最强.结论 人MSCs与人LSCs相同,可成功重建碱烧伤大鼠眼表.其眼表重建功能可能与抗炎和抗血管化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CMSCs)移植治疗兔角膜碱烧伤的疗效,分析多形核中性白细胞(PMNs)的浸润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变化。方法:将75只健康日本白兔随机分成A、B、C组,每组25只,均建立右眼角膜碱烧伤模型。A组兔右眼角膜碱烧伤后立即行角膜病灶区羊膜负载hUCMSCs覆盖术;B组兔右眼角膜碱烧伤后立即行角膜病灶区羊膜覆盖术;C组兔右眼角膜碱烧伤后未进行处理。角膜碱烧伤后3、7、14、21、28d,裂隙灯下观察实验兔角膜恢复情况并照相,对角膜新生血管(CNV)生长情况进行评分,并分离角膜组织制作病理切片,通过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PMNs浸润情况,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法测定VEGF的表达。结果:角膜碱烧伤后14d时,A组CNV较B组生长明显缓慢,A组病灶区周围CNV生长评分明显低于B组(P<0.05)。碱烧伤后3d时,角膜PMNs数量增加,浸润角膜基质层,7d时稍有下降,14d时达到峰值,后渐进性下降,碱烧伤后早期浸润在病灶区角膜基质内,后期浸润范围与溃疡面积相同,碱烧伤后各时间点A组和B组角膜PMNs密度均明显低于C组(P<0.05),且1...  相似文献   

10.
自体角膜干细胞移植治疗翼状胬肉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翼状胬肉手术切除是治疗的主要方法,但单纯的翼状胬肉切除术其复发率高达30%~69%。2001年10月~2003年10月我院采用自体角膜干细胞移植治疗翼状胬肉获得了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组织工程角膜上皮治疗兔角膜缘干细胞缺乏症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Lin Q  Lü L  Han B  Jin T 《中华眼科杂志》2006,42(8):679-685
目的 评价以纤维凝胶膜为载体,体外培养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治疗角膜缘干细胞缺乏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制作兔眼角膜缘干细胞完全缺乏模型,取对侧眼角膜缘组织进行干细胞培养,并以纤维凝胶膜为载体制成组织工程角膜上皮。将实验动物随机分为4组,其中Ⅰ-Ⅲ组为实验组,行组织工程角膜上皮移植术,Ⅰ组移植术后观察3个月,Ⅱ组移植术后观察1个月,Ⅲ组移植术后观察2周。Ⅳ组为对照组,移植不含干细胞的凝胶膜,术后观察3个月。以角膜上皮染色、角膜混浊及新生血管3项指标进行临床疗效评定,通过病理检查评估术后不同时期角膜上皮修复情况,印迹细胞学检查移植前后角膜上皮的细胞表型,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角膜上皮特异性角蛋白K3、MUCSAC及转录因子p63在移植角膜上皮的表达。结果 实验组角膜上皮逐渐愈合,透明度提高,新生血管减退或消失;对照组角膜呈持续混浊,上皮缺损迁延不愈,最终大量新生血管长入,上皮结膜化。临床指标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1)。角膜上皮印迹细胞学检查显示对照组为PAS(+)的结膜细胞表型,而实验组上皮细胞PAS(-)。组织病理学显示实验组为正常角膜上皮结构,对照组为结膜化生的上皮,可见血管和杯状细胞。免疫组织化学显示实验组角膜上皮表达角膜上皮特异性角蛋白l(3(AE5),不表达结膜特异性MUCSAC,在上皮基底部表达转录因子p63。对照组上皮持续表达MUCSAC。结论 组织工程角膜上皮移植术是一种有效的治疗角膜缘干细胞缺乏症的方法,可重建眼表,修复角膜上皮的损伤,抑制角膜上皮结膜化和新生血管。纤维凝胶膜为一种新型的组织工程材料,吸收快,透明度高,具有良好的组织相容性,是一种较理想的移植载体材料。(中华眼科杂志.2006.42:679-685)  相似文献   

12.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是一类具有自我更新能力、高度增殖及多向分化潜能的特殊细胞.其"可塑性"的特性在组织和器官损伤修复的临床应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不断深入的研究进展,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取材方便、增殖迅速及多向分化潜能等特点,使其在损伤修复和组织再生的领域中备受关注.眼科学者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深入研究将会拓展其在眼科应用的前景,为临床治疗眼科疾病提供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随着干细胞科学的飞速发展,近年间充质干细胞(MSCs)的研究已成为热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是来源于骨髓中的MSCs,具有免疫原性低、有多向分化潜能、促进损伤修复、性能稳定等生物学优点。研究发现,BMSCs是医学领域中极具前景的一种特殊细胞,几乎在各系统疾病的治疗方面都有广泛应用。眼科学者的研究也发现,BMSCs已经成为角膜疾病中一种兼具科研价值和临床价值的种子细胞,为角膜盲患者的康复带来了一线希望。本文就BMSCs对角膜损伤与角膜移植排斥反应治疗方面的研究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4.
同种异体角膜移植目前仍是治疗角膜疾病最为有效的方法,但术后发生的免疫排斥所引起的角膜炎症反应和血管化,最终导致植片水肿,甚至功能丧失仍是造成手术失败的最主要原因.角膜内皮细胞作为免疫赦免及角膜正常生理功能维系的首要屏障,在眼部系统中占据着至关重要的位置.本文就同种异体角膜移植术后免疫的识别,应答和最终反应的各阶段角膜内皮所呈现的特征改变及生物学意义进行阐述.
Abstract:
Allograft corneal transplantation is currently the most effective and optimum method to treat corneal disease, however it is the immune rejection that the main reason for graft edema caused by vascularization and inflammation of the cornea and surgical failure after transplantation. Corneal endothelial cells occupy a crucial position as immune privilege and the primary barriers for maintaining normal physiological function of eye. In this paper, the various stages (recognition, response and reaction of immune system) of corneal endothelial changes in the morphological and b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had been presented after allograft corneal transplantation.  相似文献   

15.
正确选择角膜内皮移植的适应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角膜内皮移植具有许多独特的优点,有望取代穿透性角膜移植成为治疗角膜内皮失代偿的首选术式.然而,内皮移植也存在术后内皮细胞密度偏低的缺陷,而且,我国的大泡性角膜病变主要见于白内障等眼内手术造成的角膜内皮损伤,病情严重且伴多种眼内异常,使角膜内皮移植面临较大的困难,术后内皮细胞密度下降更明显.根据患者的病情特点,选择合适的术式和适应证是保证手术成功的关键.采用一些改良技术也能减轻内皮细胞的损伤,提高手术成功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葡萄膜炎(EAU)的抑制作用,探讨其对活体内免疫机制的调节机制.方法 将18只Lewis大鼠采用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干预组和正常对照组,每组6只.将浓度为1 mg/ml的人视网膜可溶性抗原第35号抗原决定簇多肽片段(HS-AgP35)溶液与完全福氏佐剂等体积混合,取0.2 ml分别注射至Lewis大鼠双侧后足垫内进行免疫.7 d后相同抗原剂量行第二次免疫制作模型组.造模当日将1 ml细胞数为2×106/ml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悬液经尾静脉注射干预组大鼠体内,观察时间为2周.正常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理.比较3组大鼠的眼部表现、组织病理学分级和血清内干扰素γ(IFN-γ)水平.结果 正常对照组大鼠的眼前节及眼底检查未见异常.模型对照组大鼠的眼部表现分级为1级1只、2级1只、3级3只、4级1只;干预组大鼠的眼部表现分级为0级2只、0.5级3只、1级1只.与模型对照组相比,干预组大鼠眼部表现分级显著降低(P=0.015).正常对照组大鼠视网膜各层细胞排列整齐,细胞形态正常.模型对照组大鼠组织病理学分级为3级4只、4级2只;干预组大鼠组织病理学分级为0级1只、0.5级4只、1级1只.两组大鼠组织病理学分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组大鼠外周血中IFN-γ水平下降,与模型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057 4,P=0.01).结论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EAU有明显抑制作用.其机制可能是通过降低大鼠血清内炎性因子INF-γ水平.  相似文献   

17.
目的体外构建出形态结构功能正常的组织工程人角膜内皮(TE-HCE),并以猕猴动物模型验证其维持角膜透明的作用。方法实验研究。以非转染人角膜内皮单克隆细胞株细胞(mcHCE细胞)为种子细胞,以去上皮层修饰羊膜(mdAM)为载体支架体外构建出TE-HCE,对其透明度、形态、细胞密度、组织学结构、超微结构、功能蛋白的荧光表达进行检测;采用穿透性角膜移植手术(PKP)对猕猴右眼分别移植TE-HCE(3眼,TE-HCE组)和mdAM(3眼,mdAM组),未移植的左眼作为正常对照眼(6眼,对照组),利用裂隙灯显微镜、角膜内皮镜、角膜测厚仪和眼压计对术后动物的角膜透明度、角膜内皮细胞密度(ECD)、中央角膜厚度(CCT)和眼压(IOP)进行在体检测,并利用荧光显微镜检测移植眼角膜内皮细胞的CM-DiI标记。数据处理均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体外构建的TE-HCE透明度高,具有与活体角膜内皮近似的形态结构,单层细胞密度高达(3 602±45)个/mm2,细胞连接蛋白和膜运输蛋白呈阳性表达;术后跟踪观测结果显示,TE-HCE移植眼的角膜没有出现明显的炎症和免疫排斥反应,角膜维持透明,虽然出现了轻度角膜水肿,但随着时间的推移CCT逐渐下降,术后181 d时单层细胞密度为(2 796±157)个/mm2;而mdAM移植眼的角膜则出现了明显的炎症反应,长入了新生血管,角膜持续混浊与水肿,厚度没有明显的下降趋势;各组间IOP的变化无明显差异。CM-DiI荧光检测结果显示TE-HCE移植眼的角膜内皮移植区的细胞均带有CM-DiI标记(来自于移植的TE-HCE)。结论体外构建的高密度TE-HCE具有正常的形态结构,且功能蛋白表达正常,移植后能使猕猴角膜逐渐恢复透明度和厚度,表明TE-HCE在体内可重建出功能正常的角膜内皮,有望用于角膜内皮异常疾病的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尾静脉注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对小鼠视网膜激光损伤后细胞凋亡的影响。 方法 体外培养绿色荧光蛋白(GFP)标记的C57BL/6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GFP-MSCs)。135只C57BL/6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损伤对照组和MSCs治疗组,分别为15、60、60只。采用激光光凝方式建立视网膜激光损伤模型。激光光凝后1 d,MSCs治疗组小鼠尾静脉注射0.2 ml GFP-MSCs细胞悬液(含MSCs 1×106个),损伤对照组小鼠尾静脉注射等体积磷酸盐缓冲液。分别于激光光凝后3、7、14、21 d,处死各组小鼠并摘除眼球。采用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视网膜组织形态,并用图像处理软件测量激光斑直径和外核层光感受器细胞核完全缺损区域直径;原位末端标记(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情况;荧光显微镜观察MSCs治疗组GFP-MSCs的迁移情况。 结果 光学显微镜观察发现,正常对照组视网膜组织结构完整;损伤对照组及MSCs治疗组均可见视网膜组织结构损伤,但MSCs治疗组较损伤对照组损伤程度减轻。激光光凝后3 d,损伤对照组与MSCs治疗组激光斑直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964,P>0.05);MSCs治疗组外核层细胞核完全缺损区域直径小于损伤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769,P<0.05)。激光光凝后7、14、21 d,MSCs治疗组激光斑直径(t=5.180、5.417、2.381)和外核层细胞核完全缺损区域直径(t=3.530、3.224、3.162)均小于损伤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激光光凝后3、7、14、21 d,正常对照组小鼠视网膜内均未见凋亡细胞;损伤对照组及MSCs治疗组小鼠损伤部位视网膜内可见凋亡细胞;MSCs治疗组平均细胞凋亡数均小于损伤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1.142、7.479、6.678、3.953,P<0.05)。荧光显微镜观察发现,激光光凝后3、7、14、21 d均未见MSCs治疗组GFP-MSCs大量向视网膜内迁移;仅于激光光凝后7、14 d时在视网膜下及脉络膜新生血管处有少量迁移。结论 尾静脉注射MSCs能有效限制小鼠视网膜激光损伤范围及抑制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小切口深板层角膜内皮移植术后角膜伤口愈合的组织病理学特点。方法 45只豚鼠分为受体组30只(30只眼)和供体组15只(30只眼),进行同种异体深板层角膜内皮移植。受体组豚鼠右眼为术眼,左眼的正常角膜作为组织病理学对照。于术后1、2周、1、2、3、4个月分别处死受体组2只角膜恢复透明的豚鼠,取左、右眼角膜组织经内皮细胞茜素红染色、苏木素-伊红和(或)高碘酸希夫染色后行光镜检查,计数角膜基质内细胞。结果 受体组有22只眼术后角膜透明,角膜内皮细胞经茜素红染色后显示植片上内皮细胞形态和排列正常,在植床与植片间存在环形的内皮细胞异型区域。光镜检查显示,术后早期在角膜板层分离的径路上,基质内细胞明显增多;植床与植片的交接处,后板层胶原纤维和后弹力层中断,后者的残端卷起;交接处的空隙由结构紊乱、细胞成分较多的组织填充;而板层界面上胶原排列整齐。术后1个月时,出现新生的后弹力层。术后3~4个月时,后弹力层和后板层连续性恢复。结论 小切口深板层角膜内皮移植术的基质创口愈合特点与损伤形式有关,板层界面上胶原排列整齐,纤维化的愈合方式见于植床与植片的连接处。(中华眼科杂志,2006,42:694-69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