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以往的临床和实验研究观察到针刺效果的优劣与交感神经的功能状态以及血中5羟色胺(5-HT)的含量有密切关系。为了进一步探讨外周交感神经在针刺镇痛中的作用及其途径,我们利用腹腔内注射6羟多巴胺(6-OHDA)损毁外周交感神经纤维末梢。减弱其功能活动,观察对针刺镇痛作用的影响并同时检查了血中5-HT和5羟吲哚醋酸(5-HIAA)的含量以及胃壁APUD细胞5-HT荧光强度的变化。从中分析外周交感神经的功能状态与外周5-HT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正> 近年来,许多作者报告内源性鸦片样物质(Endogenons Opiate Like Substan-ces,OLS)可以抑制腺苷酸环化酸,使脑内环化-磷酸腺苷(cAMP)含量降低。设法提高脑内cAMP的水平,则可对抗吗啡的镇痛作用。现已证明,内源性鸦片样物质在针刺镇痛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在针刺过程中,脑内鸦片样物质亦明显升高。我们实验室还发现,给大鼠脑室注射cAMP,  相似文献   

3.
<正> 应用免疫细胞化学,我们曾研究针刺对大鼠脊髓内 P 物质和甲硫氨酸脑啡肽的作用。由于这些肽类牵涉到脊髓痛的传导过程。亦即 P 物质在感受伤害中起作用;鸦片受体立体特异性结合的脑啡肽具有镇痛的作用。我们应用大鼠研究的资料表明:针刺就像应用吗啡那样,可使脊髓后角胶状质神经元内的 P 物质增加。而针刺后甲硫氨酸脑啡肽根据抗血清的不同而出现不同程度的降低,我们理解为:针刺可使鸦片样肽、脑啡肽释放,阻滞也可邻近的突起梢 P 物质的释放,根据现行脊髓痛觉传导过程的假说,脑啡肽神经元可与 P 物质神经元的末  相似文献   

4.
电针镇痛和吗啡镇痛的个体差异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针刺镇痛具有较大的个体差异性。不论在针麻临床实践中,在正常人体测痛中,或实验动物中均观察到类似的现象。这种差异的原因是什么?能否用简便的方法加以预测?一直是针刺镇痛原理研究和针麻临床实践中的一个引人注目的课题。近年来镇痛原理研究的大量工作证明,中枢神经系统中存在着内源性的镇痛系统,各种镇痛措施如针刺、吗啡等虽然作用方式和途径  相似文献   

5.
伤害性刺激对躯体感觉皮层单位放电的影响及电针效应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正> 大脑皮层在针刺镇痛中的作用是研究针刺镇痛原理的课题之一,以往我们曾在正常人、颅脑手术病人以及实验动物上,用大脑皮层诱发电为指标研究机体对痛刺激(或伤害性刺激)时的大脑皮层诱发电位,并观察某些镇痛药及针刺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正> 很多实验证明中枢单胺类递质与针刺镇痛作用有关。我室对实验性电针镇痛的大鼠同时测定中枢单胺类递质表明,脑干的5-羟色脓增高,端脑去甲肾上腺素轻度下降。当用对氯苯丙氨酸耗竭脑内5-羟色胺时,可消除大鼠的针刺镇痛作用。北医针麻组也有类似的结果,而且证明5-羟色氨酸能加强针麻镇痛的效果。然而中枢儿茶酚胺在针刺镇痛中的作用比较复杂,实验报道较  相似文献   

7.
针刺镇痛过程中大脑皮层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就国内近年来研究大脑皮层在针刺镇痛中作用原理的文献作简要综述。针刺麻醉是在中医经络脏腑理论及针刺疗法的丰富实践,尤其是镇痛实践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众所周知针麻手术是在病人清醒状态下完成的。因此,这一课题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具有一定的意义。本文从临床和实验室,生理和生物化学等方面总结了针刺对大脑皮层功能活动影响的一些研究成果。结果表明大脑皮层参与针刺镇痛过程,在针刺镇痛过程中起一定的作用。当然,近年来做了一些研究工作,取得一定的成绩,但总的来说是不够的。进一步的研究将会对阐明针刺镇痛原理作出应有的贡献。参考文献约70篇。  相似文献   

8.
Somebrainareashaverelationtothepainmodulation,andplayasignificantroleinana1ge-siawhenthesebrainareaswerestimulatedbyelectricity.Theanalgesiceffectproducedbyelectro-stimu1atingbrainareasiscalledthestim-ulation-producedanalgesia(SPA).TheSPAcanrelievechronic…  相似文献   

9.
<正> 由延髓下端到中脑头端、脑干中缝两旁,有相对集中的中缝核。人、猫、兔和鼠的中缝核,由尾侧向头端均可分成下述八个核团:中缝隐核、中缝苍白核、中缝大核、中缝桥脑核、中央上核、中缝背核、线形中核和线形上核。在中枢神经内,5-羟色胺(5-HT)神经元主要分布在中缝核及其邻近的网状结构内。中缝核的联系相当广泛,共机能是多方面的。近来研究表明,它在针刺镇痛中起重要作用。 (一)损毁或电刺激中缝核对针刺镇痛的影响无论以电针刺激大鼠尾部引起嘶叫反应测痛,还是以刺激大鼠牙髓诱发的皮层  相似文献   

10.
<正> 在针麻原理研究中,我国工作者分别论述了中枢神经系统不同部位及神经介质在针刺镇痛机制中的作用。部分文献报导了针刺诱导和针刺镇痛对脑分区乙酰胆碱(ACh)含量和胆碱酯酶(ChE)活力的影响。但这方面工作较少,结果也不一致。为了增加对胆碱能神经介质在针刺镇痛机制中作用的了解,我们观察了电针镇痛时家兔尾核、下丘脑、大脑皮层 ACh 含量和乙酰胆碱酯酶(AChE)活力的变化。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平衡针对大鼠下肢痛镇痛作用规律及机制,为临床上平衡针治疗各种痛症提供可靠的实验依据。方法将48只SD健康雄性大鼠按随机数字表分为治疗组28只和对照组20只。对照组采用空白对照,治疗组采用热刺痛仪使大鼠后肢足底部致痛,观察平衡针刺"踝痛穴"的不同时段大鼠耐痛阈以及下丘脑和血清-EP、5-HT、Ach含量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治疗后血清中-EP和Ach含量、下丘脑中5-HT含量及耐痛阈明显提高,下丘脑中-EP含量明显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结论平衡针可以激活机体内源性镇痛系统的功能,通过中枢和外周的全身性广泛的调节,发挥快速和持续性镇痛效应。  相似文献   

12.
K Xiong  P Zheng 《针刺研究》1990,15(1):1-5, 12
This review summarized some articles on the effect of the septal area in acupuncture analgesia. The data showed that the pain threshold of animal was increased when septal area was stimulated by electro-acupuncture, and that electrical stimulation of septal area had a marked inhibitory effect on the pain discharges of cells in parafascicular nucleus of thalamus, lateral habenular nucleus, periaqueductal gray and dorsal raphe nucleus. The septal area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acupuncture analgesia. The majority of the cholinergic neurons in septal area are located in nucleus of the vertical limb of the diagonal band (VDB); gamma-aminobutyric acid of septal area is mainly found in the diagonal band nucleus(td); Dopamine is present in high levels in td and lateral septal nucleus(S1) of septal area; The S1 contain high densities enkephalin-containing neuronal cell bodies and terminals; In addition, substance P and norepinephrine are also high levels in the septal area. These substance above-mentioned have a relations with acupuncture analgesia of septal area. A large number of serotonin-containing neurons are found in the raphe nuclei. The serotonin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acupuncture analgesia. The serotonin-containing neurons in dorsal raphe nucleus project to S1. The fiber connections of the raphe nuclei with the td are reciprocation. The periaqueductal gray is a important structure on pain modulation. It projects to septal area and receives the fibers from S1. A number of adrenergic neurons are located within the locus coeruleus. The locus coeruleus participate pain modulation and acupuncture analgesia. The neuro-anatomy study demonstrated that locus coeruleus projects to septal area.(ABSTRACT TRUNCATED AT 250 WORDS)  相似文献   

13.
<正> 针灸治病的调整功能,已引起国内外学者的关注。为了探讨针灸对机体内在物质含量变化的调整功能,本文对针灸治疗的不同疾病患者血清蛋白比例的调整功能;对全血胆硷酯酶活性的调节作用;对血清无机盐类含量变化的调整功能等三方面,采用生化实验方法分别进行了分析,现将结果(限于篇数,实验方法从略)报道如下: 一、针灸治疗对血清蛋白比例调整功能的两种电泳行为分析: 在同一时期治疗的24例患者(包括炎症6例、神经痛10例及瘫痪8例),在针灸治疗前、治疗中期和治疗结束的三个阶  相似文献   

14.
<正> 在针刺镇痛原理和痛觉生理的实验性研究中,大白鼠是被研究和应用得较多的一种动物,有人采取闭式装置,即将动物装入硬质筒内,这样只能使其身体的一部分露于筒外。我们是采用敞式法,将清醒大白鼠比较自然的固定在特制的实验基座上,使其身体的绝大部分敞露于外。这对选择伤害性  相似文献   

15.
<正> 为了研究电针镇痛过程中脑内乙酰胆碱(ACh)代谢的动态变化规律,本文将用更新率的研究方法,从电针镇痛过程中脑内ACh含量的变化,电针对脑内ACh合成率的影响和电针对ACh利用率的影响等三个方面作一探讨。一、电针镇痛过程中脑内ACh含量的变化  相似文献   

16.
<正> 中脑黑质致密部是多巴胺神经元中(Do-paminergic Neuron)比较集中的部位由此发出黑质纹体束主要通往同侧尾核、壳核和中央杏仁核。近年来有报道提示黑质纹体多巴胺系统可能有对抗电针镇痛和吗啡镇痛的作用。本文将海人酸(Kainic Acid KA)直接注入家兔黑质,观察黑质神经元被损毁后,对电针镇痛和吗啡镇痛的影响,并用连续切片、染色和荧光组织化学的方法,观察了神经元被损毁的情况。方法实验对象造体重为2~3公斤的家兔39只,雌雄未限。电针取穴为一侧相当“足三  相似文献   

17.
<正> 汉防己具有一定的镇痛和肌松作用。把汉防己总硷和针刺合并应用,是否是一种有利于提高针刺麻醉效果的复合措施?我们用家兔单侧电针镇痛模型,观察了汉防己总生物硷对动物电针镇痛效果的影响。实验材料及方法以体重1~2公斤的普通健康家兔为实  相似文献   

18.
外周5-羟色胺系统与针刺镇痛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正> 5-羟色胺(5-HT)是体内一种重要的吲哚型生物活性单胺。因其不能透过血脑屏障,所以存在于中枢神经系统和外周的5-HT基本上分属两个独立的系统。在中枢神经的系统中,5-HT主要存在于中枢5-HT能系统,中缝核则是脑内5-HT能神经元胞体最集中的部位。中枢5-HT即是由这些神经元合成、分泌的神经激素,经其末梢释放,作为神经介质或突触传递调节物参与多种生理功能的调节。有人认为5-HT是中枢抑制性介质。  相似文献   

19.
针刺对分娩活跃期产妇血中P物质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华  姜恩魁 《针刺研究》1992,17(1):65-66
<正> 1931年Von Euler和Gaddum在猫的脑和小肠的提取液中发现一种强效舒血管物质,阿托品不能阻断其作用。他们将其命名为P物质(Substance P,SP)。1971年Leeman和他的同事确定了它的分子结构,是由11个氨基酸组成的小肽。  相似文献   

20.
急性疼痛及电针镇痛评估系统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急性疼痛和电针镇痛时各项生理指标和血清生化指标之间的关系,从而探讨采用生理指标代替生化指标实现即时监测疼痛,调整针刺强度达到最佳针刺镇痛效果的可行性。方法100例患者随机分为疼痛刺激组和针刺镇痛组,疼痛刺激组和针刺镇痛组均分别以10Hz、20Hz、30Hz电刺激模拟不同强度的疼痛,刺激前及每次刺激后即刻记录生理指标并采集外周血检测血清生化指标,针刺镇痛组在模拟疼痛刺激前先采用电针刺足三里穴15min。结果两组在电疼痛刺激前后生理和生化指标都有显著差异,生理指标的变化和生化指标的变化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性,并且针刺镇痛组模拟疼痛刺激后的生理和生化指标变化幅度均小于疼痛刺激组。结论生理指标可以代替生化指标即时监测疼痛的程度,据此调节针刺强度,以优化针刺镇痛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