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调查常州地区单采血小板献血者抗丙型肝炎病毒(HCV)抗体的阳性率,探讨单试剂检测和双试剂检测对抗HCV抗体阳性检出率的差异。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单采血小板献血者血清中的抗HCV抗体,对抗HCV抗体的阳性献血者,应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技术检测其血清HCV-RNA含量。结果本地区单采血小板献血者抗HCV抗体阳性率低于外来人员(χ2=23.59,P<0.01)。单试剂检测抗HCV抗体阳性献血者的HCV-RNA阳性率低于双试剂检测组(χ2=14.09,P<0.01),单试剂检测组的HCV-RNA含量也低于双试剂检测组(t=5.29,P<0.01)。结论在没有核酸检测的条件下,对血小板献血者抗HCV抗体进行双试剂检测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我国供血员、受血者中经输血传播病毒(TTV)感染率,及经输血传播TTV的发生率。方法对130例输血者进行TTV以及HBV和HCV血清标志物检测,其相应的供血者也检查TTV。结果340例供血员中有36例(10.6%)可检测到TTV-DNA。130例受血者输血前有11例(8.5%)TTV阳性,其余119例输血后有18例TTV转为阳性,在他们的供血中至少可查到一份TTV阳性。46例输血后肝炎病毒感染者中,其中有45例为HCV感染(包括7例与TTV混合感染),2例为HBV感染(包括与HCV、TTV混合感染各1例)。TTV与HBV混合感染以及7例TTV与HCV混合感染中有3例的受血者ALT>90U/L,但是10例单纯TTV感染者,仅有2例伴有轻微的ALT增高。结论供血员及住院病人中有较高的TTV感染率,单纯TTV感染与ALT显著升高似乎并无关联。  相似文献   

3.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球丙型肝炎病毒(HCV)的感染率约为3%,每年新发HCV病例约315万例,而高度慢性化是该病的最大特征。据报道,慢性丙型肝炎患者10年内约有20%发展为肝硬化,肝硬化患者每年约3%发展为肝细胞癌,早期诊断仍是防止HCV传播的有效手段。因此,建立一种针对HCV的具有较高敏感度、特异性和稳定性的检测方法,对HCV感染的早期诊断和治疗以及输血前的检查具有重要意义。目前用于HCV感染的主要诊断指标为HCV-Ab、HCVRNA及HCV核心抗原,核心抗原检测是最近发展起来的新技术。  相似文献   

4.
5.
目的:通过检测85例肝炎患者、7例南通边防检查站ALT升高的新兵、20例职业献血员血清TTV DNA和IgG抗TTV,探讨TT病毒的感染性和致病性及其流行病学特征。方法:采用nPCR法检测TTV DNA,TTV DNA阳性者采用ELISA法测IgG抗TTV,同时检测甲、乙、丙、丁、戊、庚型肝炎病毒(HAV、HBV、HCV、HDV、HEV、HGV)及EB病毒、巨细胞病毒感染标志。结果:三种人群中TTV DNA的阳性率分别为29.4%(25/85)、57.1%(4/7)、10.0%(2/20),其中病原未明肝炎患者TTV DNA的阳性率为47.4%(9/19)。IgG抗TTV肝炎患者中检出率为28.0%(7/25),发现IgG抗TTV的Cut Off指数(CoI)分布在0.10~3.50之间。ALT升高的南通边防检查站的新兵、职业献血员中未检出IgG抗TTV。结论:TTV可引起局部点状暴发,职业献血员、肝炎患者中存在TTV感染,TTV是病原未明肝炎患者的重要病因。提示TTV有一定的致病性。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慢性肝炎、肝硬化、肝癌及输血史患者血清进行抗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测定及慢性肝病免疫指标观察分析,146例慢性肝病及输血史患者抗-HCV阳性率为52.7%(77/146),HBsAg和抗-HCV双阳性率为18.5%(27/146)。3种肝病患者抗-HCV及HBsAg阳性结果分析表明,HBsAg阳性率无明显差异,而抗-HCV阳性率肝硬化和肝癌明显高于慢性肝炎。HCV引起的慢性肝病IgG、IgA明显增高。预防输血后肝炎,减少HCV对血液的污染是重要一环。  相似文献   

7.
百色市不同人群输血传播病毒及其基因型检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百色市不同人群TTV及其基因型感染特点。方法 采用PCR法检测TTVDNA ,微板核酸杂交 -ELISA法检测TTV基因型。结果 本地慢性乙肝、慢性非甲~庚肝、静脉吸毒者、血液透析者、献血员的TTV阳性率与健康体检者相比较差异有高度显著性 (P <0 .0 1) ,慢性肝炎、肝炎肝硬化、肝细胞癌的TTV阳性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 >0 .0 5 )。 67例TTV感染患者中Ⅰ型 5 0例 ,占 74.63 % ,Ⅱ型 7例 ,占 10 .45 % ,Ⅰ、Ⅱ混合型 10例 ,占 14 .93 %。结论 本地慢性乙肝、慢性非甲~庚肝、静脉吸毒者、血液透析者、献血员和健康体检者存在TTV感染 ,且是慢性非甲~庚肝病的重要病因之一 ,前五者是高危人群 ,血液传播是TTV感染的主要途径 ,本地TTV基因型可分为Ⅰ型 ,Ⅱ型 ,Ⅰ、Ⅱ混合型 ,以Ⅰ型为主。  相似文献   

8.
5334例受血者输血前血液传染性疾病检测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受血者输血前经血液传播性疾病感染检测的意义。方法:对5334例受血者输血前用微粒酶免疫法检测抗HIV和抗HCV,采用双夹心抗体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梅毒抗体。结果:输血前受血者抗HIV阳性率0.26%,抗HCV阳性率1.18%,梅毒抗体阳性率0.41%。结论:受血者输血前作血液传染性疾病检测,能对受血者的健康状况作出判断,减少和杜绝医原性感染,防止医患纠纷,是一项对医患双方有自身保护作用的措施。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部分人群是否有输血传播病毒 (TTV ,TransfusionTransmittedVirus)感染。方法 利用半套式PCR方法对慢性乙肝患者、慢性丙肝患者、血液透析者、健康人群中TTV的感染状况进行了筛选。结果  2 40例慢性乙肝患者中发现 2例TTV阳性 ,10 0例慢性丙肝患者中发现 4例TTV阳性。 2 0例血液透析者和 10 0例健康人群中都未发现TTV感染。结论 慢性丙肝患者比慢性乙肝患者有较高的感染率 ,在血液透析者和健康人群中没有发现TTV感染者。  相似文献   

10.
[目的]调查非肝病人群中经输血传播病毒(TTV)的感染状况.[方法]在TTvORF1保守区设计引物,用巢式PCR检测125例医院工作人员、105例献血员、46例静脉透析病人、166例性病高危人群和83例静脉药瘾者,共525人血清中TTVDNA.[结果]TTVDNA阳性率,医院工作人员3.2%、献血员11.4%、静脉透析病人13.0%、性病高危人群20.5%和静脉药瘾者39.8%.[结论]静脉药瘾者、性病高危人群和静脉透析病人是TTV感染的高危人群.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保定市普通人群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virus,HCV)感染率,观察HCV感染趋势。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2006年至2008年保定市普通人群血清中抗-HCV。结果 2006年至2008年保定市普通人群抗-HCV阳性率依次为0.47%、0.48%和0.49%,呈轻微上升趋势。结论输血及静脉吸毒是HCV主要传播方式,对有过受血(血制品)史、静脉吸毒史、职业暴露史以及有血液透析、手术、拔牙、针刺纹身等经历的人员,实行抗-HCV筛检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2.
献血者血清抗-HCV阳性与ALT活性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分析献血者血清抗-HCV抗体及丙型肝炎病毒核酸(HCVRNA)含量与ALT的关系。方法 采用ELISA法检测抗-HCV抗体。阳性标本用荧光PCR试剂盒测定HCVRNA,分析ALT活性与HCVRNA水平的关系。结果 83份抗-HCV抗体阳性标本经PCR检测后有37份标本含HCVRNA,HCVRNA拷贝量与ALT活性呈正相关,且标本的HCVRNA含量越多,ALT活性也越高(P〈0.01)。结论 献血者中筛查ALT并结合PCR技术,能减少HCV经血传播的危险。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湖北省经血途径感染HIV-1人群中合并HCV感染情况及HCV基因型分布。方法2004年7月至2010年12月间在本院诊治或会诊的597例抗HIV阳性者进行HCV筛查,并行HCV病毒载量检测,对HCVRNA阳性者进行逆转录巢式聚合酶链反应扩增HCV核心基因区,并对扩增产物进行测序,采用Mega软件对所得序列进行基因树分析。结果既往有偿供血和受血的HIV感染者中HCV的感染率分别为76.5%(205/268),57.4%(189/329)。97例HIV、HCV合并感染者行HCV基因分型检测,发现1b型90例(92.8%)和2a型7例(7.2%),两型的HCV病毒载量(HCV—VL)差别无统计学意义[对数值分别为(6.0±1.0)拷贝/ml、(5.8±1.4)拷贝/ml,t=0.40,P=0.69]。结论血液途径为HIV、HCV合并感染的主要途径。受血感染者合并HCV感染率低于献血人群,感染者中HCV的基因型主要为1b型和2a型。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期间乙型肝炎病毒(HBV)YMDD变异的情况及其与临床的关系。方法采用通用模板信号扩增(UT-PCR)方法,对拉米夫定治疗过程中血清出现HBV DNA由阴转阳的52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进行HBVYMDD变异检测,并结合患者治疗前HBV DNA载量、丙氨酸转氨酶(ALT)水平、免疫标志物及YMDD变异后HBV DNA载量等临床信息进行结果分析。结果YMDD变异的检出率为53.85%,52例患者中,28例发生了YMDD变异,其中YIDD17例,YVDD7例,YIDD和YVDD混合变异4例。发生YIDD变异的患者较治疗前HBV DNA水平显著降低(P<0.05),发生YVDD变异的患者较治疗前HBV DNA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YVDD变异后的HBVDNA水平与YIDD变异后HBV DNA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YMDD变异组治疗前的ALT基础水平高于YMDD野生组治疗前水平(P<0.01),治疗前HBVDNA水平及HBeAg阳性率在变异组和野生组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拉米夫定治疗前ALT基础水平高可能是YMDD变异的一个易发因素。密切监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HBV DNA及ALT水平,有利于及时发现YMDD是否发生变异。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血清中输血传播病毒(TTV)抗体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间接ELISA法检测108例(包括20例献血员)血清中输血传播病毒(TTV)抗体,结果:分析88例患者,其中11例血透患者,35例乙肝患者,26例丙肝患者,4例庚肝患者,12例非甲 ̄庚型肝炎患者及20例正常献血员,TTV抗体阳性率分别为27.3%,20.0%,7.8%,0%,25.0%与5.0%,结论:在正常人群中TTV健康携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献血员血清抗-HCV-IgM与HCV感染的关联性。方法献血员血清836份。以HCV混合抗原包被聚苯乙烯反应板微孔,以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的羊抗人IgM单克隆抗体为酶标抗体,建立ELISA检测血清抗-HCV-IgM。以第二代ELISA法检测抗-HCV-IgG,以PCR检测血清抗-HCV-IgG或抗-HCV-IgM阳性样品中的HCV-RNA。结果2-巯基乙醇破坏试验及HCV抗原抑制试验结果显示,以所建立的ELIAS检测到的为HCV特异IgM,批内变异系数为3.47%,批间变异系数为7.06%。836份献血员血清中,有2份抗-HCV-IgG阴性而抗-HCV-IgM和HCV-RNA均阳性。结论本研究中建立的ELISA可较好地用于检测血清抗-HCV-IgM、献血员筛选及防止丙型肝炎传播。  相似文献   

17.
献血员血清抗-HCV-IgM检测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献血员血清抗-HCV-IgM与HCV感染的关联性。方法献血员血清836份。以HCV混合抗原包被聚苯乙烯反应板微孔,以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的羊抗人IgM单克隆抗体为酶标抗体,建立ELISA检测血清抗-HCV-IgM。以第二代ELISA法检测抗-HCV-IgG,以PCR检测血清抗-HCV-IgG或抗-HCV-IgM阳性样品中的HCV-RNA。结果2-巯基乙醇破坏试验及HCV抗原抑制试验结果显示,以所建立的ELIAS检测到的为HCV特异IgM,批内变异系数为3.47%,批间变异系数为7.06%。836份献血员血清中,有2份抗-HCV-IgG阴性而抗-HCV-IgM和HCV-RNA均阳性。结论本研究中建立的ELISA可较好地用于检测血清抗-HCV-IgM、献血员筛选及防止丙型肝炎传播。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阳性者乙肝病毒核心抗体IgM(HBc-IgM)及其他血清病毒标志物(HBsAb、HBcAb、HBeAg、HBeAb)不同阳性结果时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的变化,分析其相关性。方法:检测1056例HBsAg阳性者血清病毒标志物和ALT,依据乙肝病毒标志物阳性情况的不同分为A、B、C、D共4组。计算各组ALT>40 U/L的例数及其百分率。结果:ALT异常增高的例数及其百分率分别为A组174例(76.7%),B组105例(55.3%),C组22例(21.4%),D组123例(23.2%),A、B组分别与C、D组间ALT异常增高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上同时检测抗HBc-IgM及各项血清学病毒标志物对了解乙型肝炎患者的病情和指导治疗具有较大的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获得人-人嵌合型抗丙肝抗体的阳性对照品。方法:采集20例具有高抗体滴度的抗丙肝抗体阳性患者外周血,混合后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TRIzol提取总RNA,逆转录合成cDNA。PCR分别扩增重链可变区和轻链可变区并以其为模板,获得ScFv,导入到PCANTAB 5E载体上构建噬菌体展示库。分别用NS3、NS4、NS5和core抗原对噬菌体库进行5轮的富集和淘洗;通过Phage ELISA的方法对单克隆菌落进行特异性鉴定,分别获得抗丙肝NS3、NS4、NS5抗体和两个抗丙肝core抗体。将ScFv的VH和VL分别克隆到pcDNA3.4载体上,构建人IgG全长抗体并通过Lipo3000转染293T细胞。收集细胞上清,经protein A纯化,保存于-80℃。结果:成功构建了抗丙肝抗体噬菌体库;筛选并表达了5个分别针对NS3、NS4、NS5和core抗原的阳性抗体,经验证表达的抗丙肝阳性抗体在-20°C~37°C表现稳定。多次重复冻融后不会影响抗体的使用效果。且5种抗体在国内外多种丙型肝炎检测试剂盒间测试均为阳性,具备一定的通用性。结论:获得5种人-人嵌合型抗丙肝抗体的阳性对照品且适用于多种丙型肝炎检测试剂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