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通过检测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超敏C反应蛋白(High sensitive creactive protein,hs-CRP )的水平,探讨Hcy、hs-CRP与老年性高血压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2012年5月至2014年5月高血压的老年患者105例,为高血压组,同时根据舒张压的变化分为2个亚组: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 Isolated systolic hypertension,ISH)组(单高组)52例;收缩压、舒张压均升高的老年高血压组(双高组)53例;72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分析3组的Hcy、hs-CRP 水平变化。结果:高血压组患者血浆Hcy水平为(18.66±0.99)μmoL/L与对照组(12.34±2.50)μmoL/L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高血压组患者血浆hs-CRP 水平为(8.84±0.94) mg/L与对照组(2.66±0.45) mg/L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单高组Hcy、hs-CRP水平分别为:(18.67±0.97)μmoL/L、(8.85±0.93)mg/L与双高组(18.65±1.03)μmoL/L、(8.83±0.96)mg/L分别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cy、hs-CRP水平的升高,可能是老年高血压的发病原因之一;Hcy、hs-CRP 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舒张压无影响。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浆C反应蛋白(CRP)水平的变化,并探讨其意义。方法:81例ACS患者入选,其中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41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患者40例,测定人院时血浆CRP水平,另测定稳定型心绞痛(SA)、非冠心病患者各30例的血浆CRP水平作为对照。结果:AMI、UA、SA与非冠心病患者人院时血浆CRP水平分别为(56.19±83.00)mg/L、(26.23±31.45)mg/L、(2.96±1.94)mg/L和(3.32±2.99)mg/L,总体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AMI组CRP水平高于UA组(P〈0.05),显著高于SA、非冠心病两组(P〈0.01)。UA组CRP水平亦高于SA、非冠心病两组(P〈0.05)。结论:ACS患者的CRP水平明显增高,高危ACS患者CRP水平更高。  相似文献   

3.
王博  毛蕾  沈滔 《中国医药导报》2013,10(13):39-41
目的观察血胆红素、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和同型半胱氨酸(Hcy)在急性脑梗死患者中的表达,并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1年1月~2012年12月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宝山分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98例,按照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标准分为轻型(0~15分)82例,中型(16~30分)61例,重型(31~45分)55例,选取同期颈动脉粥样硬化(AS)的体检者30例为对照组。分析两组胆红素、hs—CRP和Hey水平变化.观察胆红素、hs—CRP和Hcy水平与急性脑梗死严重程度的关系。结果急性脑梗死组hs—CRP[(14.82±1.93)mg/L1和Hey[(23.76±8.59)μmol/L]水平较对照组[(1.24±0.47)mg/L、(7.23±3.82)μmol/L]明显升高,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急性脑梗死组TBIL[(11.91±3.82)μmol/L]和IBIL[(6.54±1.26)μmol/L]水平较对照组[(15.53±2.18)、(9.95±2.98)μmol/L]明显降低,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的DBIL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重型组患者hs—CRP和Hcy水平[(18.04±2.27)mg/L、(27.73±8.03)mg/L1高于中型组[(14.93±2.02)mg/L、(24.06±8.63)μmol/L]和轻型组[(12.58±1.18)mg/L、(20.87±7.52)μmol/L]患者,中型组hs—CRP和Hcy水平高于轻型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重型组患者TBIL和IBIL水平f(8.97±2.08)、(3.64±3.29)Wmol/L]低于中型组[(10.87±2.37)mg/L、(5.51±2.87)μmol/L]和轻型组[(14.65±3.98)mg/L、(9.25±2.25)μmol/L]患者,中型组TBIL和IBIL水平低于轻型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各组DBIL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胆红素、hs—CRP和Hcy水平参与了急性脑梗死疾病发生发展,急性脑梗死的严重程度与血胆红素、hs—CRP和Hey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4.
回顾分析我院2012年1月至2013年6月收住的216例急性脑梗死(ACI)患者的临床资料。ACI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高于186例体检者[(4.29±2.30)与(2.13±1.79)mmoVL,P〈0.01]。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8分的127例ACI患者血清hs—CRP水平高于NIHSS评分≤8分89例患者[(5.89±4.15)与(2.11±1.45)mg/L,P〈0.05)];98例大动脉粥样硬化型患者的hs—CRP水平为(6.32±4.12)mv/L,hs.CRP阳性(〉3mg/L)率为85.7%(84/98),均高于穿支小动脉病变型[(1.97±0.86)mg/L,7/71]、心源性栓塞型[(3,70±2.76)mg/L,14/24]、不明病因型[(3.43±3.52)mg/L,5/11]和其他原因明确型[(3.41±3.25)mg/L,5/12](均P〈0.05)。logistic回归分析高血压病、糖尿病、房颤、吸烟、TC、高同型半胱氨酸及he—CRP与ACI呈正相关(OR值为1.17~3.08,均P〈0.01)。提示ACI患者hs.CRP水平明显增高,且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5.
对病程在3d内的300例脑血管病患者入院时进行血清C反应蛋白(CRP)水平测定,根据血清CRP水平将患者分为A组(1.2±0.4)mg/L、B组(5.0±1.1)mg/L及C组(19.3±12.3)mg/L,同时应用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标准(SSS)和牛津残障评分(OHS)于治疗前和3个月后对患者重复评分,并将血清CRP水平与SSS及OHS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患者血清CRP水平与入院时及治疗后3个月的SSS评分呈正相关(r分别为0.39、0.43,均P〈0.01),与OHS评分呈正相关(r分别为0.40、0.42,均P〈0.01)。提示脑血管病发病后3d内的血清CRP水平对患者的预后有一定评估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肾病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和尿微量蛋白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比浊法对86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正常蛋白尿组27例、微量蛋白尿组29例、大量蛋白尿组30例)血清CRP和尿微量蛋白水平进行检测,并与38例健康受试者(正常对照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微量蛋白尿组及大量蛋白尿组患者血清CRP水平【(5.18±0.59)、(9.87±1.02)mg/L)]、尿IgG[(20.02±1.98)、(36.17±4.01)mg/L]、Alb[(70.46±7.12)、(260.31±24.08)mg/L]、TRF[(4.48±0.51)、(5.61±0.58)mg/L)】、α1-MG[(29.87±2.82)、(55.64±5.70)mg/L]、β2-MG[(2.57±0.31)、(5.28±0.62)mg/L]等各项微量蛋白指标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与正常蛋白尿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高血压肾病患者尿中自蛋白排泄率(UAER)与血清CRP及各项尿IgG、Alb、TRF、α1-MG、β2-MG等各项微量蛋白指标水平呈正相关(r=0.62、0.58、0.54、0.63、0.72、O.49,均P〈0.05)。结论:检测原发性高血压肾病患者血清CRP和尿微量蛋白水平对观察其病情变化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CRP)水平在冠心病不同病程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受试者29例,急性心肌梗死(AMI)组14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组15例;正常对照组21例。CRP含量采用免疫比浊法。结果:冠心病CRP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AMI组CRP(28.08±4.26mg/L)高于UA组(8.4±1.52mg/L),P〈0.001。结论:血清CRP与冠心病关系密切,其变化可早期预测AMI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脑卒中患者外周血降钙素原(PCT )、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变化与卒中相关性肺炎(SAP)的相关性。方法连续纳入神经内科脑卒中患者106例,动态测定血PCT及hs‐CRP变化,75例确诊为SAP的患者,根据PSI评分分为重症SAP组和轻症SAP组,并与非SAP组、对照组进行比较分析。结果重症SAP组、轻症SAP组血清 PCT 及hs‐CRP浓度明显高于非SAP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CT :(6.3±3.2) vs (0.5±0.1)μg/L,(5.6±1.3)vs(0.5±0.1)μg/L ;hs‐CRP:(28.5±7.2)vs(4.6±1.3)mg/L,(10.6±2.3)vs (4.6±1.3) mg/L ,均为 P<0.05),且重症SAP组血清 PCT 及hs‐CRP浓度和持续时间明显高于轻症SAP组(P<0.05)。第5,7 d血清PCT水平与PSI评分呈正相关,第3,5,7 d血清hs‐CRP水平与PSI评分呈正相关。以血清PCT(3.5μg/L)、hs‐CRP(8.1 mg/L)为界,诊断SAP的灵敏度分别为94%,91%,特异度分别为90%,75%。结论联合检测血清PCT和hs‐CRP可作为SAP的早期诊断及治疗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观察C-反应蛋白及纤维蛋白原的水平变化,探讨炎症标记物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中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ACS组122例,其中急性心肌梗死亚组46例,不稳定性心绞痛亚组76例,选择稳定性心绞痛66例作对照组。分别采用速率散射比浊法及热沉淀比浊法测定血清CRP及FIB。结果ACS组CRP高于SAP组[(18.82±17.32)mg/Lvs(1.96±0.88)mg/L,P〈0.05],AMI亚组明显高于UAP亚组与SAP组[(28.74±23.19)mg/Lvs(11.03±10.17)mg/L、(1.96±0.88)mg/L,P〈0.011,UAP亚组高于SAP组[(11.03±10.17)mg/Lvs(1.96±0.88)mg/L,P〈0.05]。ACS组FIB高于SAP组[(3.55±1.33)g/Lvs(2.46±2.77)g/L,P〈0.051,AMI亚组明显高于UAP亚组与SAP组[(3.98±1.46)g/Lvs(3.23±1.02)g/L、(2.46±2.77)g/L,P〈0.011,UAP亚组高于SAP组[(3.23±1.02)g/Lvs(2.46±2.77)g/L,P〈0.05]。结论炎症参与了ACS患者的发病过程,冠心病患者血清CRP和FIB水平增高可作为ACS的危险信号,同时也可以作为CHD患者危险分层的重要生化监测指标。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免疫球蛋白(Ig)水平和超敏 C 反应蛋白(hs -CRP)水平在小儿早期手足口病中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收集该院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间接诊的患手足口病的200例患儿进行临床研究,并将其作为研究组;同时选取同期于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200例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进行对照研究。分别对两组儿童的 Ig 水平与 hs -CRP 水平进行检测,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研究组患儿的 IgA 水平为(0.59±0.33)g/L,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16±0.69)g/L;研究组患儿的 IgG 水平为(7.84±2.56)g/L,明显低于对照组儿童的(9.21±2.60)g/L;研究组患儿的 IgM水平为(2.18±0.35)g/L,明显高于对照组儿童的(1.25±0.30)g/L;研究组患儿的 hs -CRP 水平为(5.81±2.13)mg/L,明显高于对照组儿童的 hs -CRP 水平[(25.0142)mg/L,P <0.05]。结论:Ig 与 hs -CRP 水平检测在早期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诊断中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李光荣 《当代医学》2010,16(22):82-83
目的探讨老年性痴呆患者血浆胆碱酯酶(cholinesterase,ChE)活性改变在临床上的应用。方法分别测定30例散发阿尔茨海默病(sporadic Alzheimer’s disease,SAD)和34例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D)患者及36例正常老年人空腹血浆ChE活性水平。结果散发阿尔茨海默病(4160±1048U/L)和血管性痴呆(5436±1722U/L)患者血浆ChE平均水平比正常老年人明显降低(5436±1722U/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散发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血浆ChE活性亦较血管性痴呆患者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结论老年性痴呆患者血浆ChE活性较正常老年人明显降低,SAD患者血浆ChE活性较VD患者亦明显减低。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与血管性痴呆(VD)的相关性.方法 检测37例VD患者的血浆Hcy浓度,并与39例非痴呆脑梗死患者作为同期对照组血浆Hcy浓度进行比较,根据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划分VD患者严重程度,分为轻度(20~24分),中度(10~19分),重度(10分以下).结果VD组血浆Hcy水平显著高于非痴呆脑梗死组(P<0.01),不同程度VD患者血浆Hcy水平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与VD发病密切相关,而且同型半胱氨酸水平越高,血管性痴呆的程度越严重.  相似文献   

13.
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血管性痴呆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与血管性痴呆(VD)的相关性。方法按诊断标准将我院脑梗死住院患者分别纳入VD组(78例)和非痴呆组(202例),另选取同期同龄正常体检者100例为对照组。检测并比较三组间的HCY浓度,并借助简易精神状态速检表(MMSE)对VD组进行痴呆程度分类,分析其与HCY之间的关系。结果 VD组和非痴呆组的HCY浓度均高于对照组,且以VD组最高(P〈0.05);随着痴呆程度的加重,MMSE评分逐渐降低,HCY的浓度则逐渐升高,MMSE评分和HCY浓度二者之间呈负相关(r=-0.703,P〈0.05)。结论深化HCY与VD关系的认识,监测HCY浓度,有利于VD的防治。  相似文献   

14.
刘祥琴  刘小琦  晏宁 《重庆医学》2012,41(1):19-21,24
目的探讨老年性痴呆(AD)患者血浆中一氧化氮(NO)、硫化氢(H2S)、同型半胱氨酸(Hcy)和C反应蛋白(CRP)的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AD患者(AD组)31例,正常对照组(NC组)23例。全部研究对象均进行简明精神状态量表(MMSE)、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Hachinski缺血指数(HIS)和Hamilton抑郁量表(HRSD)量表检测,AD患者用全面衰退量表(GDS)分级。取空腹静脉血6mL,迅速分离血浆并置于-70℃冰箱保存。分别测定血浆NO、H2S、Hcy及CRP的含量;进行比较和相关性分析。结果 (1)NO水平:AD组血浆NO水平为(36.06±13.92)μmol/L较对照组[(60.17±19.77)μmol/L]明显降低(P<0.01)。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血浆NO水平与AD的严重程度呈负相关,与AD患者的MMSE评分呈正相关。(2)H2S水平:AD组血浆H2S水平为(34.03±6.78)μmol/L较对照组[(44.92±6.53)μmol/L]明显降低(P<0.01)。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血浆H2S水平与AD的严重程度呈负相关。(3)Hcy水平:AD组血浆Hcy水平为(14.02±2.95)μmol/L显著高于对照组的[(9.79±2.51)μmol/L](P<0.01)。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血浆Hcy水平与AD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4)CRP水平:AD组血浆CRP水平为(1.25±1.35)mg/L与对照组[(1.11±1.30)mg/L]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AD组内4个指标血浆水平的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AD组中血浆Hcy水平与H2S水平呈负相关,而其余各指标没有明显的相关性,即从血浆水平不能看出四者间存在相关性。结论 AD患者血浆NO和H2S水平显著下降,Hcy水平显著升高,与AD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经等离子辅助改良悬雍垂腭咽成形术(UPPP)治疗前后血清C反应蛋白(CRP)的变化和意义。方法应用免疫比浊法测定阻塞平面为口咽平面狭窄的30例重度OSAHS患者经术前持续正压通气治疗(CPAP)前后、低温等离子辅助改良悬雍垂腭咽成形术(UPPP)术后1周、3月及6月血清中CRP水平,同时检测10例健康体检志愿者血清中的CRP水平。结果重度OSAHS组血清CRP(8.61±0.23 mg/L),健康对照组血清CRP(2.86±0.34 mg/L);重度OSAHS组CR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OSAHS患者经CPAP治疗1周后血清CRP(4.88±0.32 mg/L),CRP水平低于治疗前(P〈0.05);UPPP术后1周、3个月、6个月血清CRP水平分别为(7.78±0.4 mg/L,3.12±0.28 mg/L,3.46±0.82 mg/L);UPPP术后1周、3个月、6个月PSG监测AHI分别为(24.5±13.2次/h,4.5±3.1次/h,5.2±1.6次/h)、最低血氧饱和度(Sa O2)分别为(80.2±4.8)%、(90.3±3.1)%、(89.6±3.2)%。结论重度OSAHS患者术前CPAP治疗可降低血清CRP水平,提高UPPP手术的安全性,CRP可作为OSAHS患者炎症反应严重程度及疗效判断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阿尔茨海默病(AD)、血管性痴呆(VD)患者血浆中硫化氢(H2S)和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AD患者31例、VD患者28例、脑血管疾病(CVD)患者20例、正常对照组23名.全部对象均进行简明精神状态量表(MMSE)、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Hachinski缺血指数(HIS)和Hamilton抑郁量表(HRSD)等检测,用全面衰退量表(GDS)分级.取空腹静脉血6 ml,迅速分离血浆并置于-70℃冰箱保存.分别测定血浆H2S及Hcy的含量,进行比较和相关性分析.结果 (1)AD组、VD组和CVD组血浆H2S水平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34±7)μmol/L、(36±5)μmol/L、(37±7)μmol/L vs(45±7)μmol/L,均P<0.01];AD、VD和CVD3组之间血浆H2S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的相关性分析显示:血浆H2S水平与AD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呈负相关.(2)AD组血浆Hcy为(14.0±3.0)μmol/L、VD组为(16.0±6.1)μmol/L、CVD组为(14.4±4.9)μmol/L,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9.8±2.5)μmol/L,均P<0.01].进一步的相关性分析显示:血浆Hcy水平与AD及VD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均呈正相关(r=0.683、P<0.01,r=0.292、P<0.05).结论 AD和VD患者血浆H2S降低、Hcy升高,并与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检测缺血性脑血管病(ICVD)患者甘露糖凝集素(MBL)基因外显子I区54位密码子(ExonI54)点突变情况,分析血浆MBL及C反应蛋白(CRP)含量与ICVD的相关性。方法ICVD组患者100例,健康对照组60例,用聚合酶链反应—扩增产物的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PCR-RFLP)法测试MBLExonI54点突变,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MBL水平,用免疫比浊法测定CRP水平。结果ICVD组血浆MBL基因点突变频率分别为GGC84.0%、GAC16.0%,MBL平均含量为(3372±661)μg/L,CRP平均含量为(7.5±4.9)mg/L,健康对照组MBL基因点突变频率分别为GGC84.2%,GAC15.8%,MBL平均含量为(2065±196)μg/L,CRP平均含量为(2.2±1.3)mg/L。ICVD组与对照组基因点突变频率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CVD组MBL水平、CRP含量均高于对照组(均P<0.01),CRP与MBL水平成正相关(γ=0.5,P<0.01),结论ICVD患者MBL点基因突变频率与健康者无显著差异。MBL和CRP可能参与ICVD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尿中阿尔茨海默病相关神经丝蛋白(AD7c-NTP)含量在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诊断和病情评估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酶免法(ELISA)检测223例老年人,其中AD组43例、早期AD组20例、血管性痴呆组(VD组)50例、智能正常老年对照组110例尿液中AD7c-NTP的含量,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AD组、早期AD组、VD组和正常老年对照组尿中AD7c-NTP含量分别为(4.61±2.49)、(4.32±2.60)、(1.21±0.68)和(1.10±0.46)ng/mL。AD组、早期AD组含量明显高于另外两组;而VD组与正常老年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D组内患者尿液中AD7c-NTP的含量与其痴呆程度呈正相关。结论检测尿液中AD7c-NTP含量作为无创性的检查,在AD诊断和病情评估中具有重要的临床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血浆3-硝基酪氨酸(3-NT)浓度与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认知功能损害的关系.方法 应用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检测入组患者的认知功能,将其分为3组,即正常对照组(NC,37例)、血管性痴呆组(VD组,41例)、AD组(48例),分别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SIA)测定3组患者的血浆3-NT浓度,并对AD组患者的血浆3-NT浓度与MMSE得分及各个认知领域分值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NC组、VD组、AD组患者血浆3-NT浓度分别为(55.09±9.63) nmol/1、(70.42±11.45) nmol/1、(119.46±21.82) nmol/1,AD组患者血浆3-NT浓度明显高于NC组、VD组(均P<0.05);AD组患者血浆3-NT浓度与MMSE得分成明显负相关(r=-0.638,P<0.05);AD组患者血浆3-NT浓度与记忆力、定向力、注意力和计算能力均成明显负相关(均P<0.05).结论 血浆3-NT浓度测定有可能作为判断AD患者认知功能损害的生化指标,亦可作为AD与VD鉴别诊断的生物学指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C反应蛋白、氧分压与肺动脉收缩压之间的关系。方法将100例AECOPD患者(实验组)分为肺动脉高压组(50例)和肺动脉压正常组(50例),测定两组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和动脉血氧分压(PO2)水平,并与40例健康志愿者(对照组)比较。结果肺动脉高压组与肺动脉压正常组CRP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40.44±14.35)mg/L、(12.29±4.63)mg/L VS(2.52±0.88)mg/L,均P〈0.05],且肺动脉高压组血清CRP水平显著高于肺动脉压正常组[(40.44±14.35)mg/L VS(12.29±4.63)mg/L,P〈0.05]。肺动脉高压组PO2水平显著低于肺动脉压正常组[(65.72±7.17)mmHg VS(82.6±6.08)mmHg,P〈0.05]。血清CRP水平与SPAP呈正相关(r=0.68,P〈0.05),PO2与SPAP呈负相关(r=-0.64,P〈0.05)。结论 COPD患者的肺动脉压力增加与血清CRP水平增高及氧分压降低密切相关,系统性炎症和低氧可能在COPD继发肺动脉高压发病中起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