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 毫秒
1.
密云县2000年居民病伤死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焦欣然 《疾病监测》2002,17(3):100-102
死因统计数据是从卫生角度衡量一地区或国家社会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 ,为当地政策的制订提供依据。 2 0 0 0年死因统计工作在各卫生机构的协助下已经结束 ,现将密云县 2 0 0 0年人口资料分析如下。材料与方法1 人口数据来自密云公安局户籍科 ,包括总人口数、出生数。 (各年龄组人口数以 1 990年人口结构进行推算。)2 死亡数据来自各医疗机构上报的死亡医学证明书 ,经ICD - 9编码 ,应用SMTJ、SWB程序进行分析。结果分析1 人口变动情况 :2 0 0 0年密云县总平均人口为 42 381 1人 ,男女性别比为 :1∶0 99。 2 0 0 0年共出生 340 1…  相似文献   

2.
戴马清  徐佩文 《疾病监测》1992,7(5):120-121
为研究居民死亡水平,死亡原因及变动规律,并据此制订防治对策,现将1990年全国十城区疾病监测点居民病伤死亡原因分析如下:材料来源与方法人口和死亡资料系由上海卢湾区、北京东城区、南京鼓楼区、天津和平、红桥、塘沽区、哈尔滨道外区、武汉江岸区、沈阳和平区,杭州上城区等疾病监测点1990年出生、死亡报告及死因调查得来。死亡分类按照 ICD-9及卫生部《病伤死亡原因类目表使用说明》(1987.2)规定的类目范围统计。  相似文献   

3.
椒江区从2002年开始进行城区居民死因监测,据死因顺位统计,恶性肿瘤已成为第一死因。现将2002年~2005年城区居民恶性肿瘤死亡进行分析,为政府和卫生行政部门制定肿瘤防制策略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在研究危害人体健康的主要疾病时 ,分析死因具有重要意义 ,并且是制订有关卫生工作方针的重要依据之一。资料来源于所属市、乡级及厂企医院、保健站1 999年报告的《死亡医学证明书》 ,计划生育委员会提供的人口资料 ,据此归纳整理。死因分类按照国际疾病分类 (ICD - 9)。1 999年阿城市居民人口为 62 52 66人 ,死亡 2777人 ,总死亡率为 4 44‰。威胁我市居民健康的前三位疾病是脑血管病、心血管病、恶性肿瘤。其中恶性肿瘤由 1 998年的第四位上升到第三位 ,并以肺癌肝癌为主导死因 ,分别占恶性肿瘤死亡的 31 3%、2 2 8% ,呼吸系统疾病死…  相似文献   

5.
冉莎 《疾病监测》2014,29(12):992-994
目的分析重庆市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酉阳县)死因分布特点及流行病趋势,为卫生防病政策制定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死因登记信息系统数据,利用DeathReg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酉阳县2013年报告粗死亡率为560.82/10万,男性死亡率为664.16/10万,女性死亡率为452.11/10万。期望寿命为75.75岁,其中男性期望寿命为72.32岁,女性期望寿命为76.89岁,女性期望寿命高于男性。影响居民健康的前5位死因依次为循环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肿瘤、损伤中毒和消化系统疾病,死亡率分别为255.10/10万、101.56/10万、90.83/10万、36.47/10万和30.84/10万。结论当前影响酉阳县居民健康的主要是慢性非传染疾病。应将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列为今后卫生工作重点,通过健康宣传,高危人群干预等措施降低死亡率和发病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 调查兰州市2015年疾病监测点居民死因情况,为制定慢性疾病的综合防控策略及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2015年兰州市居民死因监测资料,分析监测点居民主要死亡原因及期望寿命。结果 2015年兰州市居民期望寿命为79.43岁,男性77.68岁,女性81.36岁;报告粗死亡率为480.48/10万,标化死亡率为381.99/10万,男性死亡率高于女性;死因前5位疾病依次为循环系统疾病、肿瘤、呼吸系统疾病、损伤和中毒及内分泌、营养和代谢疾病;循环系统疾病以心脏病和脑血管病为主,恶性肿瘤死因前3位依次为肺癌、胃癌和肝癌,呼吸系统疾病以慢性阻塞性肺病和慢性支气管炎为主;分别去除顺位前5类疾病死因后,不同人群期望寿命增加0.43~7.01岁,循环系统疾病对期望寿命影响最大。结论 目前,危害兰州市居民健康的主要死因是慢性非传染病,应对其加强开展常见慢性病的健康教育,防治结合,提高居民的整体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甘肃省张掖市甘州区居民伤害死亡分布情况及发展态势,为该区域人群伤害防控提供依据。  方法  收集2009—2020年甘州区居民伤害死因监测数据,应用Excel 2019和SPSS 25.0软件完成粗死亡率、标化死亡率、死因顺位、死因构成等指标的计算,应用年度变化百分比(APC)进行趋势性统计描述和分析。  结果  2009—2020年甘州区居民伤害的平均总死亡率为53.68/10万,随着年份变化伤害死亡率呈下降趋势(APC=?6.200%,P<0.05)。 男性伤害平均总死亡率为77.62/10万,随着年份变化呈下降趋势(APC=?6.854%,P<0.05),死因前3位分别是道路交通事故(43.95/10万),自伤(7.39/10万),非故意中毒(5.33/10万)。 女性伤害平均总死亡率为28.89/10万,随年份变化总体上呈现下降趋势(APC=?4.305%,P<0.05),死因前3位同男性一致。 0~14岁居民伤害平均总死亡率为17.38/10万,随年份变化呈下降趋势(APC=?9.154%,P<0.05),死因前3位为道路交通事故(6.74/10万),意外淹溺和沉没(5.47/10万),跌倒(1.27/10万);15~64岁居民伤害平均总死亡率为55.18/10万,随年份变化呈下降趋势(APC=?7.504%,P<0.05),死因前3位为道路交通事故(30.86/10万),自伤(6.94/10万),非故意中毒(4.11/10万);65岁及以上居民伤害平均总死亡率为113.5/10万,总体变化无明显趋势(APC=?3.343%,P>0.05),死因前3位为道路交通事故(47.48/10万),自伤(28.45/10万),跌倒(11.18/10万)。  结论  2009—2020年甘州区居民伤害死亡率呈下降趋势,男性伤害死亡率高于女性,道路交通事故为首位伤害死因,不同年龄段人群伤害死亡存在不同分布特点,应针对性地采取防控策略与措施。  相似文献   

8.
何士林 《疾病监测》2003,18(2):71-74
为了解我县居民疾病死亡情况 ,找出严重危害人民身体健康的疾病 ,制定相应的防治对策 ,提高人民的健康水平 ,特对我县 1 0个疾病监测点 1 995- 2 0 0 1年的居民死亡资料进行整理分析。资料来源及方法人口、死亡、死因资料均来源于我县 1 0个疾病监测区的人口报表及死亡报卡经核实、整理后的统计年报 ,死因分类统一按国际疾病分类 (ICD - 9)进行编码统计。结  果我县监测区 1 995 - 2 0 0 1年共报告死亡 6 6 0 3例 ,年均死亡率 5 2 3 2 8 1 0万 ,其中男性 5 6 0 6 4 1 0万 ,女性 485 3 6 1 0万 ,男性明显高于女性 (χ2 =3 4 3 4 ,…  相似文献   

9.
2004年太原市居民死因顺位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了解2004年太原市居民死因,为制定区域卫生规划提供依据。方法2004年太原市死因监测系统共收到9017例死亡报告。应用MicroAccess建立数据库,进行数据库清洗及死因分析。结果太原市前五位死因顺位为:恶性肿瘤、脑血管病、心脏病、损伤中毒和呼吸道疾病。5 ̄44岁组,损伤和中毒为第一死因;45 ̄79岁年龄组,第一位死因为恶性肿瘤;80 ̄84岁年龄组,第一位死因为脑血管病;85岁以上年龄组第一位死因为自然死亡。分性别死因顺位结果有差异,并且不同疾病死亡高峰季节不同。结论2004年太原市人群首位死因为恶性肿瘤,并且随年龄、性别、季节的差异而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应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0.
目的回顾性分析四川省自贡市居民1985~2009年死亡原因,为政府卫生决策和疾病预防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集1985~2009年自贡市居民死亡监测资料,对全死因死亡率、婴儿死亡率、孕产妇死亡率、疾病别死亡率、年龄别死亡率、期望寿命等指标进行分析。结果自贡市全死因年死亡率波动在6‰左右,男性死亡率高于女性(χ2=8059.769,P=0.000)。呼吸系统疾病、循环系统疾病、肿瘤、损伤和中毒等外部原因疾病、消化系统疾病以及传染病和寄生虫病是自贡市居民死亡的六大主要影响因素。全市不同地区死亡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643.926,P=0.000),经标化富顺县最高。性别、年龄组死亡率呈"U"型变化,从≥15岁组开始死亡率随年龄增加而升高,50岁以后上升趋势明显加剧。婴儿死亡率持续稳定下降并得到有效控制。孕产妇死亡率明显降低。全市平均期望寿命为74.72岁,呈上升趋势。结论慢性疾病是自贡市居民主要的死亡原因。应持之以恒地做好急性传染病和寄生虫病的预防和控制工作,努力降低发病率,减少死亡率。自贡市社会逐步步入老龄化,要大力发展老龄事业。  相似文献   

11.
夏金兰 《疾病监测》2009,24(11):891-892
目的了解2004-2008年贵州省独山县住院死亡病例的死因模式。方法对独山县人民医院2004-2008年296例死亡病例进行根本死因统计分析。结果住院死亡病例占同期出院病例(39 465例)的0.75%;男性死亡193例,女性103例,男女性别比为1.87∶1;5岁以下69例(23.31%),其中新生儿34例(占5岁以下的49.28%);5~19岁25例(8.45%);20~49岁96例(32.43%);50~69岁59例(19.93%);70岁以上47例(15.88%)。根本病因以伤害而死亡的人数位居各系统疾病死亡之首,其次是神经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起源于围生期某些情况、循环系统疾病等。结论伤害对人类健康影响日益突出,心脑血管疾病死亡逐年增多,呼吸系统疾病、起源于围生期某些情况不可忽视,针对住院死亡主要成因,积极开展伤害防范、慢性病三级预防、加强妇幼保健工作和提高新生儿疾病诊治水平,是当地当前卫生工作的主要任务。  相似文献   

12.
2007年福建省医疗机构死亡病例监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对福建省2007年医疗机构死亡病例监测结果分析,了解福建省医疗机构死亡病例的死因构成,掌握其动态变化趋势以及影响死因监测报告质量原因。方法利用2007年全省医疗机构死亡病例通过网络直报并经审核及有根本死因编码的死亡个案,应用SPSS 12.0版统计软件进行相关统计指标分析。结果慢性病是医疗机构死亡病例的最主要原因;死因顺位中排第一位的是循环系统疾病2577例,占全死因的22.46%,其次是肿瘤死亡2563例(占22.33%)和运输交通事故2029例。2007年死亡病例报告总数有了进一步的提高,但乡(镇)卫生院报告的死亡数占总的报告死亡数仅为2.65%;审核及时率明显低于2006年(下降19.70%);编码错误率与2006年相比上升了21.29%。结论慢性病是医疗机构死亡病例的主要构成,其中循环系统疾病、肿瘤和运输交通事故是导致居民死亡排前3位的根本死因。医疗机构死因报告质量有待提高,特别是根本死因编码质量仍然存在较大的问题;各级医疗机构报告单位应加强相关专业技术的培训和管理。  相似文献   

13.
2006-2008年陕西省眉县居民死亡原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陕西省眉县居民死因状况及规律。方法采用ICD-10死因分类法进行死因分类,并用SPSS13.0软件和M icrosoft Excel 2003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结果陕西省眉县年平均死亡率为585.75/10万,死因构成以脑血管病、恶性肿瘤、心脏病、呼吸系统疾病和损伤中毒居前5位,占全死因构成的85%以上。结论慢性病和伤害是死亡的主要原因,慢性病和伤害的预防是今后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14.
段旺吉 《疾病监测》2008,23(7):442-444
目的 分析甘肃省榆中县恶性肿瘤的流行特征及死亡情况。方法 对全县1997-2006年所有死因监测点居民恶性肿瘤死亡资料进行编码、分类、汇总和统计,按性别、年龄和恶性肿瘤类别分别计算死亡率。结果 1997-2006年全县恶性肿瘤标化死亡率为97.79/10万,居各类死亡原因的第2位。男女性别比为1.57∶1。在恶性肿瘤死亡的年龄分布上,40岁组保持在较低水平,40岁组随着年龄的增长死亡率逐渐增高。10年间主要恶性肿瘤死亡率前5位依次为:胃癌、肝癌、肺癌、食管癌、结肠直肠癌,占恶性肿瘤死亡的82.90%。从主要恶性肿瘤流行趋势分析,死亡率以消化道肿瘤为主,肝癌和肺癌有逐年上升趋势。结论 恶性肿瘤已成为榆中县居民的重要死因,尤其是胃癌、肝癌和肺癌。应加强农村恶性肿瘤防治,加大宣传力度,增强居民防癌意识。  相似文献   

15.
许欣  李秋成  陶庆和  黄成  冯红 《疾病监测》2011,26(2):148-150,164
目的 探讨湖南省浏阳市居民死因状况及规律。 方法 采用ICD-10死因分类法进行死因分类,用SPSS 13.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 结果 浏阳市年平均死亡率为638.67/10万,死因构成居前5位的分别为循环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恶性肿瘤、损伤和中毒及消化系统疾病,占全死因构成的92.54%。 结论 心脑血管病、慢性病、恶性肿瘤、损伤和中毒是死亡的主要原因,有必要制定相应的预防策略和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16.
2005-2009年北京市东城区居民死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北京市东城区居民近5年主要死因构成、主要疾病死亡率变化趋势及疾病谱的变化,评价人口健康水平,为制定今后社区慢性病综合防治策略和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按照《国际疾病分类第10版(ICD-10)》编码进行死因归类,采用DeathReg 2005统计软件对2005-2009年北京市东城区全人群死因监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近5年东城区居民死亡构成前3位依次是恶性肿瘤、心脏病、脑血管病;恶性肿瘤中以肺癌的死亡率最高,死亡率为43.10/10万,其次是肝癌16.54/10万;减寿率最高的是恶性肿瘤为8.01‰。2005-2009年心脏病、脑血管病死亡率与1995-1999年比较呈下降趋势,而恶性肿瘤死亡率则呈上升趋势。结论北京市东城区居民以恶性肿瘤及心脑血管病等慢性病为主要死因,其中肺癌的死亡率和减寿率均居首位。  相似文献   

17.
杜晓英  辛若雷  樊朝阳 《疾病监测》2013,28(12):1017-1020
目的 分析北京同仁医院报告死亡病例的死因构成,了解死亡病例的死因动态变化。方法 对北京同仁医院2007年1月1日至2012年12月31日上报到《死因登记报告信息系统》的所有病例,按第10版国际疾病分类 (ICD-10)标准进行根本死因分类,采用SPSS 18.0软件包和Excel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统计分析。结果 2007-2012年共报告死亡病例2377例,各年龄段的死亡构成男性病例均高于女性。死亡病例主要集中在50岁以上年龄段人群(占92.6%),70岁年龄组构成呈下降趋势,而80岁年龄组构成呈上升趋势。报告死亡病例顺位前3位为循环系统疾病(838例,35.3%)、恶性肿瘤(752 例,31.6%)和呼吸系统疾病(404例,17.0%)。结论 心脑血管疾病和恶性肿瘤成为病例死亡的主要死因。整个人群预期寿命增加。加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宣传教育,早期发现,积极预防和治疗,是疾病防控和诊疗的重点。  相似文献   

18.
赵清水  马淑玲  黄少平 《疾病监测》2012,27(7):565-568,572
目的 了解北京市房山区居民恶性肿瘤死亡状况及变化趋势,为今后恶性肿瘤防治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使用由房山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整理保存的居民病伤死亡原因报表数据,按照国际疾病分类标准,对房山区1976-2011年居民恶性肿瘤死亡资料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房山区1976-2011年居民恶性肿瘤年均死亡率为80.55/10万,恶性肿瘤死亡率呈现上升趋势。去除人口因素,恶性肿瘤死亡率从1976年呈缓慢上升,到1994-2006年期间达到高峰,从2007年开始呈现下降趋势。随年龄的增长恶性肿瘤死亡率上升,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到90年代,分年龄段死亡率的变化,出现年龄提前的现象。在2000年代,年龄出现退后现象。目前人口老龄化是恶性肿瘤死亡率增长的主要原因。男性恶性肿瘤年均死亡率高于女性。肺癌和肝癌所占比例高且上升趋势明显。 结论 恶性肿瘤已经成为房山区居民的主要死因之一,50岁以后的中老年是高发人群,肺癌和肝癌是防治的重点。  相似文献   

19.
胡国忠  何存弘  邱凤梅 《疾病监测》2011,26(12):993-996,1003
目的 为掌握浙江省岱山县海岛地区居民健康状况和主要疾病死亡原因,评价居民健康水平,为政府和相关部门制定疾病预防控制策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对岱山县1986 -1988年和2009-2010年两个时期居民死亡资料进行比较分析,采用国际疾病分类法进行编码,以2000年全国标准人口构成比进行死亡率标化.结果 岱山县两个...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分析福建省居民伤害死亡流行病学分布情况,为防制伤害提供依据。 方法 采用福建省医疗卫生机构2010年通过全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死因登记报告信息系统)上报的死亡个案及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发布的福建省常住人口信息,描述伤害死亡水平,以及城乡和地区分布,计算死亡率、标化死亡率、潜在寿命损失年数(PYLL)等并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2010年福建省男性伤害标化死亡率(/10万)高于女性(χ2=132.83, Pχ2=275.02, Pr2=2837.77, P结论 伤害是福建省居民主要死因之一,特别是交通事故、跌倒和自杀。不同地区应根据分布特征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