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骨质疏松与老龄骨折发生率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4  
骨质疏松是老年期骨折的主要因素。为调查老年人骨折的发病情况及影响因素,为老年人健康保健及防治骨质疏松症提供依据,对292例60岁以上老年人骨折的发生率进行调查。结果表明老年期骨折的好发部位以髋骨为首,前臂次之,脊椎第三。女性骨折发生率是男性的2.4倍,70岁以上是老年女性骨折好发的年龄段,而男性好发年龄迟于女性,其原因可能是男性峰值骨量一般高于女性。  相似文献   

2.
摔倒是老年人最常见的问题之一,据调查,70岁左右的女性摔倒发生率为30%,80岁以上的女性摔倒发生率为50%;70岁左右的男性摔倒发生率为16%,80岁以上的男性摔倒发生率为35%。摔倒不仅是导致老年人伤残的主要原因,而且也是某些疾病,如心肌梗塞、脑出血、脑梗塞等疾病的诱发因素。因此,对老年人摔倒应该给予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3.
随着人口老龄化,骨折发生率增加,其带来的严重后果已成为日渐重要的课题。为探讨老年人骨折的危险因素,我们调查了178例老年人的生活起居状况,并测定其骨密度值。旨在为预防老年人骨折提供有效线索。 1 研究对象 随机选取1995年度参加体检的60a以上的老年人178例,有骨折史者32人,其中男性12人,女性20人。平均年龄69.97±6.25a;无骨折史者146人,其中男性106人,女性40人。平均年龄71.33±5.60a。研究对象均除外甲亢、多发性骨髓瘤,骨软化、恶性肿瘤骨转移等继发性骨质疏松者。  相似文献   

4.
目的利用桡骨定量超声(QUS)对正常人群进行普查,并对骨质疏松症及相关因素进行分析,为早期诊断和预测骨折危险性提供参考。方法用骨定量超声仪检测315例健康者右桡骨超声速度(SOS)。结果男性SOS峰值在35~39年龄组,女性在35~39年龄组。男性55岁以上各年龄组SOS下降,65岁以上下降更明显(P<0.01)。女性45岁以上SOS下降。在50~60岁年龄组下降迅速(P<0.01),60岁以后下降缓慢。SOS低于青年组均值2.0个标准差发生率为14.12%,50岁以上为18.25%。结论老年人桡骨SOS明显下降,老年女性下降更为明显。停经是导致骨质疏松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5.
老年人跌倒致伤情况分析   总被引:18,自引:8,他引:18  
郝燕萍  刘雪琴  靳海如 《护理研究》2006,20(22):2017-2018
[目的]探讨老年人跌倒致伤的特点及预防性的护理措施。[方法]我院10年间因跌倒致伤入院的老年病人384例,分析其年龄、性别、伴发疾病与跌倒致伤类型的相关性。[结果]骨折是不同性别、年龄段的老年人跌倒后较常见的致伤类型,尤其是患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骨质疏松症病人,股骨颈和股骨粗隆骨折最多。75岁~89岁年龄段的老年人跌倒致伤的发生率高于60岁~74岁年龄段的老年人;女性比男性更易发生骨折,且女性尺骨、桡骨骨折和胸椎、腰椎骨折的发生率明显大于男性。[结论]积极控制与治疗原发疾病,加强老年人的预防保健行为,提高对跌倒危害性的认识,是降低老年人跌倒的重要切入点。  相似文献   

6.
【摘要】目的调查上海市社区75岁及以上老年人的营养状况,分析营养不良及营养不良风险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方便抽样选取上海市社区1865名75岁及以上老年人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情况问卷、简易微型营养评估量表(MNA-SF)进行调查,应用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老年人营养不良及营养不良风险的危险因素。结果642例老年人存在营养不良或营养不良风险,发生率为34.5%;年龄大、女性、有医疗负担、咀嚼功能障碍、睡眠障碍、自觉健康状况较差、糖尿病、胃肠疾病、精神类疾病为老年人发生营养不良及存在营养不良风险的危险因素。结论 上海市社区75岁及以上老年人营养不良或营养不良风险发生率较高,危险因素较多,社区应重视老年人营养状况和营养状况评估,并注意改善老年人的营养状况。  相似文献   

7.
老年人跌倒致伤情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郝燕萍  刘雪琴  靳海如 《护理研究》2006,20(8):2017-2018
[目的]探讨老年人跌倒致伤的特点及预防性的护理措施。[方法]我院10年间因跌倒致伤入院的老年病人384例,分析其年龄、性别、伴发疾病与跌倒致伤类型的相关性。[结果]骨折是不同性别、年龄段的老年人跌倒后较常见的致伤类型,尤其是患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骨质疏松症病人,股骨颈和股骨粗隆骨折最多。75岁~89岁年龄段的老年人跌倒致伤的发生率高于60岁~74岁年龄段的老年人;女性比男性更易发生骨折,且女性尺骨、桡骨骨折和胸椎、腰椎骨折的发生率明显大于男性。[结论]积极控制与治疗原发疾病,加强老年人的预防保健行为,提高对跌倒危害性的认识,是降低老年人跌倒的重要切入点。  相似文献   

8.
福州市鼓山镇城乡结合部老年人抑郁症状及影响因素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福州市鼓山镇城乡结合部老年人抑郁症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横断面调查法对该地区60岁及以上老年人进行抑郁症状调查和体格检查.结果 该地区老年人抑郁症状的发生率为15.3%;性别、ADL功能受损情况、患病种数是影响老年人抑郁症状发生率的主要因素.结论 福州市城乡结合部老年人的心理健康问题不容忽视,其抑郁症状的发生率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老年女性、ADL功能受损、高患病种数者是老年人中的高危人群,是社区精神卫生保健的重点对象.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苏州市城市社区老年人跌倒的流行现状,探索老年人跌倒的危险因素。方法2018年4月—5月对苏州市姑苏区5家社区内≥60岁的具有本地户籍的老年人进行跌倒流行情况的调查。结果过去一年中共有195名老年人发生过238人次的跌倒,跌倒年发生率为9.79%,其中男性跌倒年发生率为8.04%,女性跌倒年发生率为10.84%。而且年龄越大,老年人跌倒发生率越高,90岁以上老年人跌倒发生率高达28.60%。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身体状况不适为苏州市姑苏区社区老年人跌倒的危险因素,运动为老年跌倒的保护因素。结论本次调查结果显示,苏州市城市社区老年人跌倒发生率9.79%,今后我们应针对本辖区老年人跌倒的发生因素开展干预工作,减少老年人跌倒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老年人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骨密度危险阈值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调查了解我国汉族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的骨密度(BMD)危险阈值,为老年人髋部骨折的防治提供参考数据。方法:采用双能X线骨密度测定仪对60岁以上225例骨质性部骨折病人及1382例健康人髋部进行骨密度测定;用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骨密度与骨折危险性。结果:骨密度每下降0.1g/cm^2,男性髋部骨折危险性增加2倍,女性髋骨部折危险性增加1.6倍;危险性大于10%时,男性髋部骨折阈值为0.5776g/cm^2,危险性大于20%时,女性髋部骨折阈值为04935g/cm^2。结论:老年人骨密度与髋部骨折危险性呈负相关,骨密度越低,髋部骨折危险性越大,提高老年人骨密度则是有效防止髋部骨折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1.
攀枝花市人群定量超声骨量测定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利用桡骨定量超声(QUS)对正常人群进行普查,并对骨质疏松病及相关因素进行分析,为早期诊断和预测骨折危险性提供参考。方法:用骨定量超声仪检测315例健康右桡骨超声速度(SOS)。结果:男性SOS峰值在35-39年龄组,女性在35-39年龄组。男性55岁以上各年龄组SOS下降,65岁以上下降更明显(P<0.01)。女性45岁以上SOS下降。在50-60岁以上下降更明显(P<0.01)。女性45岁以上SOS下降。在50-60岁年龄组下降迅速(P<0.01),60岁以后下降缓慢。SOS低于青年组均值2.0个标准差发生率为14.12%,50岁以上为18.25%。结论:老年人桡骨SOS明显下降,老年女性下降更为明显。停经是导致骨质疏松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2.
老年人跌倒相关因素与骨骼强度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目的:分析老年人平衡能力与跌倒的相关性以及跌倒的其他相关因素。方法:于2005-09/10调查北京市方庄地区60岁以上能够独立行走的老年人140名,男62名,女78名,男性年龄60 ̄79岁,女性年龄60 ̄77岁,均知情同意。采用描述性方法进行问卷调查、骨密度测量和平衡能力测试。①问卷包括一般情况、饮食、运动、健康情况和跌倒、骨折情况的调查。②测量左手桡骨骨密度。③平衡能力包括直立、单脚站立、行走步态、起立和行走、串行和列行步列检查以及握力检查。并分析老年人跌倒情况与以上各指标的相关性。结果:140名调查对象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不同性别调查对象的跌倒发生率比较:过去3年内,跌倒发生率男性为35%,女性为44%。②调查对象的日常生活习惯与跌倒情况的相关性:男女饮用牛奶量和年数以及家务劳动时间与跌倒次数、骨折次数、骨密度均无相关性(P>0.05),而过去和现在的运动时间与跌倒次数、骨折次数、骨密度都呈显著相关性(P<0.05)。③调查对象的健康状况与跌倒情况的相关性:男女的各种疾病患病率与跌倒次数无相关性(P>0.05),跌倒次数与骨密度无相关性(P>0.05)。④调查对象的平衡能力指标与跌倒情况的相关性:闭眼时单腿直立时间、行走步态、从椅子上的起坐情况、串行和列行的完成时间、左右手最大静态握力与跌倒次数都呈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老年人的跌倒发生率相当高,主要原因为平衡能力减弱,而与骨骼强度的相关性不大,提示老年人应加强协调性的锻炼和训练。另外,女性跌倒率高于男性,提醒女性应进行有目的的体育锻炼。  相似文献   

13.
引起老年人髋部骨折跌倒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老年髋部骨折是指发生在65岁以上老年人的股骨颈和股骨粗隆间骨折。流行病学调查表明,亚洲国家的老年髋部骨折发生率较欧美国家低。但是随着老龄化的加速发展,我国65岁以上老年人越来越多(2000年已达1.1亿,占总人口的8.5%),老年人髋部骨折的发生率也逐年增加(目前估计为每年30多万例)。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老年人跌倒致伤情况,并探讨预防跌倒的措施。方法选取93例2008年1—12月因跌倒致伤入院的老年病人,描述性地分析了这些病人的年龄、性别、伴发疾病与跌倒致伤部位的情况。结果70岁-95岁年龄段的老年人跌倒致伤的发生率高于52岁~69岁年龄段的老年人;女性比男性更易发生骨折,尤其是女性尺骨、桡骨骨折和胸椎、腰椎骨折的发生率明显高于男性(p均〈0.05)。结论积极控制与治疗原发疾病,为老年人提供预防跌倒的自我护理知识,提高老年人对跌倒危害性的认识,是降低老年人跌倒的重点。  相似文献   

15.
老年髋部骨折是指发生在65岁以上老年人的股骨颈和股骨粗隆间骨折[1,2],男性骨折率大于女性[3].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到来,老年髋部骨折呈逐年上升趋势,其中股骨颈骨折以女性较多,而股骨粗隆间骨折者则以男性居多[4].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索住院老年人意外跌倒影响因素。方法 对2006年1月至2010年12月份,住院期间发生意外跌倒老年人采取问卷、查阅病历档案及护理记录等方式进行回顾性调查。对跌倒的有关因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80岁以上高龄老人跌倒发生率高,女性>男性,男女性别比(P<0.01);患有心脑血管等慢性疾病及行动不便且体位变动的老人跌倒发生率增高明显。结论 患心脑血管等慢性病老人是发生意外跌倒的高危人群,应采取相应的干预消除不安全因素,减少跌倒发生率以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跌倒是指患者身体的任何部位(不包括双脚)意外地“触及地面”,是老年人最常见、最严重的家庭伤害.据统计,30%的65岁以上老年人每年跌倒1次或多次。80岁以上的老年人跌倒的发生率高达50%,其中5%~10%的跌倒会造成脑部损伤、软组织损伤、骨折和脱臼等伤害。跌倒的发生率随着年龄而增加,女性发生率高于男性,并随着年龄的递增而增加,由此带来严重的后果。现将预防老年人跌倒的应对措施探讨如下。  相似文献   

18.
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危险因素与护理干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老年人骨质疏松(OP)性骨折的危险因素并提出护理干预措施。方法:对150例老年人OP性骨折患者,根据骨质疏松症的诊断标准及危险因素进行分析、总结。结果:女性骨折占68.67%,男性占31.33%,骨折发生频率依次为股骨颈、椎体、前臂远端。跌倒是导致老年人OP性骨折的高危因素。结论:老年人骨质疏松者,由于骨骼脆性增加而受到轻微的外力碰撞或震动即可发生骨折,护理人员应针对OP性骨折的危险因素帮助老年人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降低OP性骨折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社区老年人隐性便秘的发生率及影响因素。方法应用排便情况调查问卷调查60岁以上的社区老年人,依据罗马Ⅲ便秘的诊断标准,筛选出隐性便秘者,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对影响社区老年人隐性便秘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社区老年人隐性便秘的发生率为45.65%,其中男性为36.8%,女性为51.9%。隐性便秘的症状主要表现为:排便费力(88.1%)和大便干结(73.8%)。排便习惯为社区老年人隐性便秘的一个独立影响因素(P〈0.05),性别、文化程度、社区分布是隐性便秘的伴随因素或间接因素(P〉0.05),隐性便秘的发生与年龄无相关性。结论正确评估老年人便秘情况,帮助老年人正确识别便秘及养成定时排便的的习惯对降低老年人隐性便秘的发生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下颌骨骨折,在临床上比较多见,本文通过对210例下颌骨骨折的分析,阐述了下颌骨骨折的常见原因、骨折的好发部位及临床治疗方面应注意的问题。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男性159例,女性51例1。20岁以下39例,20~40岁138例,40岁以上3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