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 评价老年人高血压病人24h动态血压昼夜节律变化,及24h动态血压监测对临床护理的作用和价值。方法 采用无创性携带式动态血压监测仪(日本尼士DS-250)监测72例老年高血压病人24h血压昼夜节律变化,以白昼每30min、夜晚每60min测收缩压、舒张压、心率1次,时间从上午8:00至次日8:00。结果 通过对白天、夜间平均收缩压与舒张压的数据的统计,发现夜间较白天的血压均值下降,提示大多数病人昼夜血压波动明显。结论 对老年高血压病人血压昼夜节律变化的监测,在临床护理中可以全面观察病人的血压,合理安排服药时间,对病人的治疗、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老年高血压并脑血管病患者动态血压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3.
老年高血压病人血压昼夜节律变化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醒后脑卒中(WUS)与非醒后脑卒中(non-WUS)血压昼夜节律、24 h动态血压特点对比分析,探讨WUS与血压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9月至2019年9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收治的原发性高血压合并急性脑梗死患者108例,按照卒中发病时间将患者分为两组:WUS组43例和nonWUS组65例。比较两组的24 h动态血压、血压昼夜节律,探讨WUS与血压昼夜节律的关系。结果①WUS组夜间收缩压(160. 88±16. 85 mm Hg)、夜间舒张压(92. 63±8. 00 mm Hg)均明显高于non-WUS组(153. 91±16. 77 mm Hg,89. 00±9. 46 mm Hg),差异均有显著性(P 0. 05); WUS组日间平均脉压(72. 00±12. 25 mmHg)、夜间平均脉压(68. 25±10. 24 mm Hg)和24 h平均脉压(70. 00±11. 13 mm Hg)明显高于non-WUS组(67. 86±8. 65 mm Hg,63. 78±10. 79 mmHg,65. 19±8. 56 mm Hg),差异均有显著性(P 0. 05);②WUS组血压昼夜节律异常者占88. 37%,以反杓型和非杓型为主; non-WUS组血压昼夜节律异常者占69. 23%,以非杓型为主(P 0. 01)。结论 WUS与昼夜节律相关,以反杓型和非杓型为主,同时WUS日间、夜间和24小时平均脉压大、夜间收缩压和舒张压较高。  相似文献   

5.
6.
高血压是人类常见疾病之一,可以引起严重的心、脑、肾等靶器官的损害,是威胁人类健康的大敌。为此,我科于2003年10~11月对高血压专项疗养员进行了24h动态血压监测(ABPM),旨在了解血压昼夜节律变化的情况,稳定的降低血压,减少高血压对靶器官的进一步损害。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对继发性高血压24h动态血压监测的特征,为该疾病的临床诊断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19年1月~12月我院收治的60例继发性高血压患者,将其纳入研究组,并将同时期6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纳入对照组,均进行24h动态血压监测.比较两组血压监测结果以及日间、夜间压力负荷值、夜间血压下降情况.结果 研究组24h平均收缩...  相似文献   

8.
董莲萍 《实用医学杂志》2003,19(12):1353-1354
目的:观察治疗后偶测血压(CBP)正常的高血压患者24h动态血压监测(ABPM)的结果。方法:对134例经过治疗、CBP正常的高血压患者进行ABPM,并留取24h尿测尿蛋白,行心脏彩色多普勒检查,对其结果结合临床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血压完全控制的占17.91%(A组),血压控制不好但昼夜节律存在者占8.95%(B组);血压控制尚好但昼夜节律不存在者占26.86%(C组);血压控制不好且昼夜节律不存在者占46.28%(D组)。B,C,D组的24h尿蛋白排泄率及左心室肥厚(LVH)均较A组高。结论:高血压患者治疗后仅CBP正常不能真实反映血压控制情况,而要行ABPM了解24h的血压情况,及时调整用药,以达到真正控制血压,减少靶器官损害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老年高血压患者动态血压监测特点及其预测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董玲  李润青 《中国康复》2002,17(3):135-136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动态血压监测特点、正常值及其预测意义。方法:使用英国产MEDILOG ABP monitoring system无创伤性动态血压监测仪对8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24h动态血压监测,包括采用固定日间和夜间时间段,日间每15min、夜间每30min记录1次。包括24h、日间和夜间收缩压及舒张压,24h、日间和夜间血压负荷值。结果:80 例患者24h平均压及平均脉压等常用参数值明显高于正常参考值,其中白大衣高血压占15%。结论:动态血压监测参数值比随测血压能更准确预测心脑血管并发症状发生。 单独诊断白大衣高血压与传统方式有高度一致性。  相似文献   

10.
11.
老年脑卒中高血压病患者24h动态血压的特点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 探讨老年脑卒中高血压患24h动态血压的特点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使用美国产太空实验室90207型无创伤性动态血压监测仪对78例老年脑卒中高血压患进行24h动态血压监测。结果 78例患24h平均压,平均脉压及血压负荷值等参数均明显高于正常值。结论 24h动态血压监测能更准确反映患的血压水平,准确预测心脑血管并发症发生的危险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了解 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动态血压的特点。方法 :对 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及单纯高血压患者各 3 0例进行动态血压监测 (ABPM )。结果 :两组患者比较 ,昼夜血压节律消失、2 4hSBP、NSBP、SBPload、2 4hMBP、NMBP ,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组高于单纯高血压组 ,有显著性差异 ;而PSBP、2 4hDPB、DDBP、NDBP、DBPload、DMBP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失去正常昼高夜低的血压波动规律 ,尤以收缩压负荷、夜间收缩压高为明显。 2 4h平稳降压是治疗 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有效降压方法  相似文献   

13.
贺晓娟  姚依群  李丽丽 《护理研究》2010,24(6):1471-1472
高龄老年高血压病人是高血压病人中的一个特殊群体,随着年龄的增长,使原本就存在的各系统老化性失能及广泛动脉硬化加剧,因此其发生心血管事件的风险更高,高血压是其致残、致死的重要原因。我科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应用24h动态血压监测(ABPM)的方法,回顾性分析了9年间高龄老年高血压病人治疗状态下血压昼夜变化特点,探讨预防对策,为有针对性地开展降低高龄老年高血压病人病残率和病死率寻求更多的护理临床依据。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新发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异性和血尿酸水平的关联性。方法 纳入2019年9月至2021年12月因首次确诊为原发性高血压在宣城市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住院的患者385例,并完善动态血压监测。根据三分位方法将纳入患者分为低血尿酸组(≤305 mmol/L)128例,中血尿酸组(305~386 mmol/L)130例,高血尿酸组(>386 mmol/L)127例。基于多变量回归分析新发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血尿酸水平与收缩压变异系数以及舒张压变异系数的关系。结果 与低血尿酸组比较,中、高尿酸组患者的白天收缩压血压负荷、白天收缩压平均值、24 h收缩压标准差、24 h舒张压标准差、24 h收缩压变异系数和24 h舒张压变异系数更高(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年龄、糖尿病、中高血尿酸分组是24 h收缩压变异系数独立的影响因素(P<0.05)。年龄及中、高血尿酸分组是24 h舒张压变异系数独立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在新发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血尿酸是24 h收缩压变异系数及24 h舒张压变异系数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24h动态血压与心脏结构功能的关系。方法研究对象为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肾脏科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和慢性肾脏病(CKD)5期非透析患者各31例。采用动态血压计测定各组患者动态血压(ABPM),收集24h平均收缩压(24h-SBP),24h平均舒张压(24h—DBP),24h平均动脉压(24h-MAP),白昼平均收缩压(D-SBP),白昼平均舒张压(D-DBP),夜间平均收缩压(N—SBP)和夜间平均舒张压(N—DBP)以及昼夜节律。用超声心动图测定左心室舒张末内径(LVDd)、左心室收缩末内径(LVDs)、左房内径(LAD)、左心室后壁厚度(LVPWT)、室间隔厚度(IVST)。并收集临床指标。结果比较两组患者左心室肥大(LVH)发生比率,LVDd、LVDs和LVMI值,血液透析组要高于非透析组,而射血分数较低。血液透析组的24h—SBP,24h-DBP,24h—MAP,D—SBP,D-DBP,N-SBP和N-DBP均显著性高于非透析组;并且其非勺型血压比率也显著性增高(90.3%VS64.5%,P=-O.015)。在24h平均白昼、夜间高血压比率及夜间收缩期高血压比率方面,血液透析组也明显高于非透析组。血液透析组24h平均血压〈135/85mmHg的患者中夜间非勺型血压的比率也高达87.5%。血液透析组患者的心脏结构的改变与患者的血压密切相关,尤其与收缩压及夜间非勺型血压呈正相关;另外还与Alb、PTH、透析龄和透析剂量存在相关。结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普遍存在高血压或血压节律改变,夜间非勺型节律以及夜间收缩压升高与这些患者心脏结构和功能改变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6.
有研究表明,动态血压昼夜节律消失与高血压井发症密切相关[1]。我院对1996年住院的63例高血压病患者,通过24h动态血压监测观察,以探讨动态血压昼夜节律消失与高血压肾功能损害的关系。正对象与方法1.且对象高血压病患者63例,男33例,女30例;年龄38~72岁,平均50士8岁。均符合1978年WHO制订的诊断标准。经询问病史、查体及实验室检查均除外继发性高血压。1.2方法所有研究对象停服降压药至少1周,采用BY-960无创伤携带式动态血压测定仪,每30min自动测1次血压,并记录,24h测量结果由微机进行分析。异常昼夜节律分析依据:白昼(6…  相似文献   

17.
18.
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动态血压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对高血压患者的动态血压的影响。方法选取62例合并2型糖尿病的高血压患者及64例单纯高血压患者,行24h动态血压监测。结果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昼夜节律消失率、24hSBP、NSBP、24hPP、NPP、NMBP明显高于单纯高血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正常的杓型动态血压节律消失较明显,收缩压负荷、夜间收缩压升高明显。  相似文献   

19.
高血压是引起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靶器官损害不仅与血压水平有关,也与血压昼夜节律紊乱相关。腕带式动态血压仪监测老年高血压患者的24h动态血压(ambulatory blood pressure monitoring,ABPM)具有全面、客观、动态、方便等优点,掌握其ABPM变化规律,对高血压的诊疗、疗效、预后及判断靶器官损害和临床合理护理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我科2007年8月-2009年4月应用腕带式动态血压仪监测145例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数据真实、可靠,现将方法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0.
厄贝沙坦及倍他乐克对高血压患者动态血压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厄贝沙坦及倍他乐克对高血压患者动态血压的影响。方法选择8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分成厄贝沙坦组及倍他乐克组,每组40例。治疗前及治疗后3个月行24h动态血压检测,观察血压控制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血压无显著差异,经治疗后两组患者血压都有显著性下降,两组在治疗后24h夜均舒张压没有显著差异性,其余24h收缩压、24h舒张压、日间收缩压和舒张压、夜间收缩压均有显著差异性,厄贝沙坦组血压下降更明显。结论厄贝沙坦和倍他乐克对原发性高血压降压疗效均明显,厄贝沙坦组血压下降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