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4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探讨正畸牙移动对雌激素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表达的影响,从体内实验角度阐明月经周期和应力对局部骨改建的影响机制。方法建立在Wistar雌性大鼠动情周期不同阶段给予正畸加力的实验模型,采用放射免疫、免疫组织化学和原位杂交等方法检测雌性大鼠动情周期不同阶段血清雌激素和牙周组织中的雌激素及IGFmRNA的表达变化。采用SPSS 11.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正畸牙移动使处于动情周期不同阶段的雌性大鼠血清和牙周组织中的雌激素及牙周组织中的IGF mRNA表达增加,其中血清、牙周组织中的雌激素和IGF- Ⅰ的表达均表现为在动情期最低,动情前期最高;而IGF- Ⅱ的表达在动情周期没有明显规律。结论牙周组织中的雌激素及IGF参与了正畸牙移动引起的牙周组织改建,牙齿移动速度与月经周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正畸治疗过程中牙周局部应力对血清和牙周组织中雌激素水平的影响,探讨正畸治疗的生物学机制。方法:建立雌性大鼠动情周期正畸牙移动的实验模型,120只Wistar雌性大鼠随机分为假处理组、加力实验组和空白对照组。各组又分为4个亚组,在动情周期不同阶段进行相应处理。采用放射免疫和免疫组织化学法分别测定处于动情周期不同阶段大鼠血清和牙周组织中的雌二醇含量。以SPSS11.0软件包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Student-Newman-Keuls(S-N-K)法进行样本间两两比较。同时采用余弦节律分析法进行时间生物学分析。结果:正畸牙移动使处于动情周期不同阶段雌性大鼠血清和牙周组织中的雌二醇含量增加(P<0.05),但不会改变其近5d的亚日节律性变化规律。结论:正畸牙移动引起的机体血清中的雌激素含量增加,可能是全身应激反应的结果,而局部雌激素水平的升高则与局部应力引起的牙周改建直接相关。  相似文献   

3.
大鼠动情周期正畸牙移动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生理周期正畸牙移动的实验动物模型。方法选取3个月龄Wistar雌性大鼠20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加力1次对照组和实验组、加力4次对照组和实验组。各组又根据所处动情周期的不同阶段分为4个亚组。加力组分别在动情周期的特定阶段给予重复的间断力1次或4次。每日固定时间对大鼠进行阴道涂片,确定处于动情周期的阶段。实验结束处死大鼠,制备形态学观察标本。结果采用阴道涂片的方法,可以较明确地对大鼠的动情周期进行分期;牙周组织的组织学改变符合正畸牙移动中牙周组织的正常反应,牙周组织处于一种活跃的骨形成和骨吸收的状态。结论本法成功建立了生理周期正畸牙移动的实验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不同孕期大鼠正畸牙施力后牙周组织骨桥蛋白(OPN)mRNA的表达,探讨其在孕期正畸牙周改建中的可能作用。方法将90只大鼠按所处孕期阶段和加力方式随机分3组,正常怀孕对照组30只、怀孕加力组30只和非孕加力组30只。怀孕加力组和非孕加力组大鼠戴入牙移动装置,加力使其上颌第一磨牙朝近中移动。分别在妊娠第6天、第12天和第19天处死动物,取上颌骨及牙齿标本,采用原位杂交法检测牙周组织OPN mRNA的表达。结果怀孕加力组大鼠牙周组织OPN mRNA的表达强于非孕加力组,且具有孕中期表达最强、晚期稍低而早期最低的特点;怀孕加力组和非孕加力组压力侧OPN mRNA表达都增强;怀孕加力组各孕期的表达具有显著差异。结论孕鼠牙周组织压力侧骨改建的骨吸收过程中,OPN mRNA起到了一定作用,而且OPN mRNA的表达受孕酮的调控。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对机械张应力刺激的反应及力学刺激下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IGF-Ⅱ)基因表达的规律。方法分离培养大鼠骨髓MSCs,应用四点弯曲加力系统对细胞施加单一周期的机械张应力刺激(2 000 με,40 min)。检测MSCs细胞增殖及碱性磷酸酶(ALP)活性,并采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检测TGF-β和IGF-Ⅱ的基因表达。结果机械张应力刺激下,MSCs的增殖活力、ALP活性以及TGF-β和IGF-Ⅱ的基因表达均显著增高。TGF-β和IGF-II的mRNA水平在加力后瞬时达最高水平;与对照细胞比较,分别增加了51.44和8.92倍。除加力后6 h有少许增高外,TGF-β和IGF-Ⅱ的表达随时间逐步下降,并于加力后12 h恢复到对照组水平。结论机械张应力刺激可促进MSCs增殖,提高其ALP活性,使TGF-β和IGF-Ⅱ基因表达呈时间依赖性上调,并最终诱导MSCs向成骨细胞分化。机械力学刺激是MSCs骨向分化的关键驱动因子,对牵张成骨骨痂形成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在牙周炎正畸牙移动过程中的表达,探讨其对炎性正畸牙周组织的影响。方法 36只wistar大鼠建立牙周炎动物模型,并随机平分为牙移动1天、3天、7天、14天、21天组及对照组,近中移动各实验组大鼠上颌第一磨牙,处死后制取牙周组织标本,行HE染色和免疫组化分析。结果在既定时间内,IGF-Ⅰ在压力侧和张力侧均有阳性表达,在加力第3天两侧表达均达到峰值,但强度较弱。结论 IGF-Ⅰ在正畸牙周组织改建中,参与了炎症正畸牙周组织改建过程,影响张力侧的成骨活动和压力侧的破骨活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正畸施力时间对雌性大鼠动情周期的影响。方法200只雌性大鼠均分为对照组、加力1次组、加力4次组、假处理1次组和假处理4次组。各组均分为4个亚组,在动情周期不同时段进行相应处理。测定雌激素含量,记录动情周期变化。结果在同一动情周期时段加力的各亚组之间,雌激素测量值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同一处理方式下各亚组之间,雌激素测量值的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力对动情后期和间期加力组大鼠的动情周期有影响。选择在动情期戴入矫治装置及加力,可减少加力对雌性大鼠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8.
大鼠正畸牙移动压力侧牙槽骨中cath K mRNA表达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研究组织蛋白酶K(cathepsin K,cath K)mRNA在大鼠正畸牙移动压力侧牙槽骨中的表达变化及时间分布特点,探讨正畸牙移动中牙周改建的分子生物学机制。方法选用80只6周龄SD雄性大鼠建立正畸牙移动模型,分别在加力后2d、5d、7d、10d和14d处死动物各16只,HE染色观察牙周组织改建的变化,TRAP染色计数压力侧破骨细胞数量;实时定量PCR(real-time quantitative PCR)检测cath K mRNA表达变化及时间分布特点。结果cath K mRNA表达随加力时间的增加而增加,在加力后的第7天开始下降。这与牙周组织形态学的变化以及TRAP染色阳性破骨细胞数目的变化规律相一致。结论在生物机械力的诱导下,cathK参与了正畸牙移动骨改建过程中有机基质的降解,cath K mRNA随正畸加力时间的增加出现规律性变化。  相似文献   

9.
正畸牙移动与月经周期关系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月经周期不同阶段加力正畸牙移动速度的差异及正畸治疗对月经周期的影响。方法:建立在Wistar雌性大鼠动情周期不同阶段给予正畸加力的实验模型,测量记录相应的牙移动距离差异,放射免疫法测定不同阶段血清中雌二醇的含量变化。采用SPSS11.0软件包,以单因素方差分析法比较动情周期同一阶段加力实验组与对照组的差异,以Student-Newman-Keuls(S-N-K)法进行同一组内动情周期不同阶段各亚组间的两两比较,同时采用余弦节律分析法进行血清雌激素含量变化节律的时间生物学分析。结果:大鼠动情周期不同阶段血清雌二醇含量存在近5天的节律变化,其中在动情期最低(P<0.05),此时加力牙移动速度最快(P<0.05),移动距离为(2.10±0.14)mm;在动情前期最高(P<0.05),牙移动最慢(P<0.05),移动距离为(1.79+0.03)mm。正畸加力使大鼠血清雌二醇浓度升高,但未改变其节律性波动的变化规律。结论:女性正畸患者可能存在一个牙移动最快的最佳加力时机,在雌激素水平最低的月经来潮前给予正畸加力,可能会获得最快的牙移动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BB(PDGF-BB)与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IGF-Ⅰ)联合应用对大鼠正畸牙压力侧牙周膜细胞(PDLCs)中整合素β3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建立SD大鼠正畸牙移动模型,隔日于正畸牙颊侧牙龈黏膜下单独或联合注射10 ng PDGF-BB及200 ng IGF-Ⅰ,加力10 d后处死大鼠,取材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正畸牙压力侧牙周膜细胞中整合素β3的表达。结果 PDGF-BB、IGF-Ⅰ单独或联合应用均能增强压力侧牙周膜细胞中整合素β3表达(P<0.01);与PDGF-BB、IGF-Ⅰ单独应用比较,IGF-Ⅰ加PDGF-BB组牙周膜细胞中整合素β3表达明显增强(P<0.05和P<0.01)。结论外源性PDGF-BB和IGF-Ⅰ在大鼠正畸牙的局部注射能上调压力侧牙周膜细胞中整合素β3表达,二者联合应用具有协同效应。  相似文献   

11.
大鼠动情周期不同阶段加力对正畸牙移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讨在雌性大鼠动情周期不同阶段加力对正畸牙移动的影响,以期为正畸临床女性患者的治疗选择最佳介入时间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3月龄Wistar雌性大鼠8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加力组。各组又根据所处动情周期的不同阶段分为4个亚组(动情前期、动情期、动情后期和动情间期)。加力组分别在动情周期的特定阶段给予重复的间断力4次,而后测量大鼠的左侧上颌切牙远中邻面和同侧第一磨牙近中邻面间的距离。单因素方差分析、S-N-K法进行统计分析处理。结果 动情周期的不同阶段加力组的牙移动总量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组间两两比较显示:动情前期加力组和动情期加力组牙移动量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动情后期加力组和动情间期加力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它们与前两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动情前期加力进行牙移动,牙移动量最小;在动情期加力,则牙移动量最大。结论 选择在动情周期的不同阶段进行正畸加力,所获得的牙移动效果不同。  相似文献   

12.
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s (IGF-I and IGF-II) have been shown to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growth and differentiation in a number of tissues including mineralizing bone. Little is known about their role in tooth mineralization. Previous work in our laboratory has shown the presence of IGFs ligands, their receptors, and their binding proteins during mouse tooth morphogenesis. The expression of IGF I coincides with the expression of amelogenin, ameloblastin and enamelin at the late bell and secretory stage. The objective of this study is to determine the mechanisms by which IGFs modulate enamel and dentin formation. Mouse first mandibular molars were dissected from E16 and E17 mouse embryos and placed in organ culture in the presence of IGF-I or IGF-II. The molars were harvested after 12 days for histological examination or 1 day for mRNA expression analysis by real-time RT-PCR. Our results show an increase in enamel deposition, and an induction of enamelin, amelogenin and collagen type I mRNA expression, while expression of DSPP was down-regulated. These results suggest that IGFs increase enamel formation by the induction of gene expression of enamel related genes. Studies are underway to determine a possible mechanism for these factors.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正畸牙齿移动不同时期大鼠三叉神经节CGRP mRNA表达变化。方法: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检测正畸加力和撤力后不同时期大鼠三叉神经节CGRP mRNA水平的变化。结果:加力后2h CGRP mRNA的表达量没有明显增加,至加力后8h开始增加,加力1d-1W达到最高峰,至撤力后2~4WCGRP mRNA的表达量开始下降,但CGRP mRNA水平仍然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CGRP可能不仅参与早期正畸牙周组织的炎症损伤过程,而且可能参与了后期的组织修复重建过程。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正畸牙齿移动不同时期大鼠三叉神经节PPTA mRNA表达变化。方法: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检测正畸加力和撤力后不同时期大鼠三叉神经节PPTA mRNA水平的变化情况。结果:加力后2h大鼠三叉神经节PPTA mRNA的表达量开始增加,加力8h至加力3d达到最高,至撤力后2~4周PPTA mRNA的表达量开始下降,但PPTA mRNA水平仍然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正畸牙齿移动过程中大鼠三叉神经节PPTA mRNA表达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提示P物质可能不仅参与早期正畸牙周组织的炎症损伤过程,而且可能参与了后期的组织修复重建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