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统计分析本院2009-2010年药品不良反应(ADR)情况.方法 收集ADR报告151份,对其上报科室、患者性别、年龄、药物类别、给药途径、ADR损害类型及临床表现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ADR报告以内科最多;61~80岁人群多发,男女比例相当;以抗生素引起者最多;静脉给药引发者占绝大多数;ADR主要表现在皮肤及其附件损害和胃肠道反应.结论 临床医师应充分了解患者情况,合理用药,采取恰当的给药方式,以保证患者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2.
我院2009-2010年151份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金 《中国药业》2011,20(20):47-48
目的 了解医院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特点,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对2009年1月1日至2010年12月31日收集的151份药品不良反应报告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主要与抗菌药物、静脉给药以及患者年龄偏大有关,最常见的损害发生在皮肤及其附件和胃肠道系统.结论 临床应注意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加强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减少药源性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2009—2010年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回顾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湖北省京山县人民医院药品不良反应(ADR)的表现及其特点,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我院2009—2010年收集的360例药品ADR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ADR损害几乎涉及机体的各系统,最多累及系统为神经系统(33.61%);静脉给药引发的ADR例数最多,占81.39%(其中抗感染药占38.5%,中药制剂占11.39%)。结论:临床应合理应用抗微生物药及中药制剂,慎重选择给药途径,加强ADR监测及相关知识宣传,减少或避免ADR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我院药品不良反应(ADR)病例报告,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我院2010年1~12月上报的200例临床ADR报告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例临床ADR病例报告中,最易引起不良反应的药物为抗菌药(120例,60.0%);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为皮肤及其附件损害(113例,56.5%);50岁以上患者构成比最高(89例,44.5%);发生ADR的给药途径以静脉滴注为主(168例,84.0%)。结论:ADR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应加强ADR监测工作,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5.
2009年我院206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哲安 《海峡药学》2011,23(3):197-199
对我院2009年收集到的206例ADR报告分别从患者年龄、性别、家族及既往ADR史、使用药品分类、临床表现、联合用药情况以及给药途径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6例ADR中,抗感染药占总例数的76.21%(157例)居首位,其次为中药制剂占总例数的8.25%(17例);主要的ADR类型为皮肤及其附件损害,占总例数的...  相似文献   

6.
2010年我院617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医院药品不良反应(ADH)发生的特点及一般规律.方法 对2010年收集到的617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别从患者性别、年龄、给药途径、用药情况、药品不良反应累及器官或系统及临床表现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引发药品不良反应最常见的药物为抗感染药物(267例)与中药制剂(70例).所累及的器官或系统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最常见,有237例(38.41%);其次为消化系统损害125例(20.26%).新的药品不良反应88例,严重的药品不良反应62例,其中新的、严重的药品不良反应8例.结论 临床应重视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以减少或避免药品不良反应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我市各医院及药品生产、经营企业的药品不良反应(ADR)报告情况,探讨引起ADR的因素。方法对我市2010年上报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平台的8614例ADR病例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结果抗感染药物引起的ADR 4686例占54.4%,中药制剂引起的ADR 1343例占15.6%。结论应加大ADR监测工作力度,最大限度的保障临床用药安全、合理、有效,尽量避免或减少ADR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我院药品不良反应(ADR)的发生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收集我院2008~2010年上报的340例ADR报表,将患者性别、年龄、给药途径、所涉及的药品种类、临床表现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给药途径方面,静滴引起的ADR比例最高;药品类别方面,抗菌药引起ADR比例最高;ADR所累及的器官或系统以皮肤及附件损害占首位。结论:应重视ADR监测工作,更好地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9.
852份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我院药品不良反应(ADR)的发生情况及影响因素,以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应用Excel软件,对2007年7月1日~2010年6年30日我院收集到的852份ADR报告,分别就患者性别、年龄、涉及的药品种类、器官或系统及临床表现等进行分类统计。结果:852份ADR报告中涉及的药品共有278个品种,抗感染药所占比例最高,共74种,占26.62%;给药途径以静脉用药为主,共450例,占49.29%;严重ADR 89例,占10.45%。结论:应重视ADR监测工作,加强对患者用药过程观察,保证患者用药安全、合理,减少ADR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张磊 《中国药业》2011,20(3):40-41
目的 了解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对2005年至2009年上报的ADR报告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引起ADR的药物以抗菌药物居首位,其次为中药注射剂;临床表现以消化系统损害居首位(24.67%),其次为皮肤及附件损害(22.00%).结论 ADR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医院应加强监测.减少ADR发生.  相似文献   

11.
张紫萍  邓英光 《今日药学》2010,20(8):52-53,56
目的 了解本院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特点,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对本院2009-03~2010-03收集到的54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静脉给药途径引发的ADR最多,占总报告例数的68.5%;抗微生物药品的ADR发生率最高,占35.2%;皮肤及其附件损害最常见,占总报告例数的50%.结论 加强ADR的监测,及时上报ADR报告,合理规范使用药物,减少或避免ADR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我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情况及相关因素,促进我院合理用药。方法:对我院2008年4月—2009年12月收集的445例ADR报告进行统计、分析。结果:445例ADR报告共涉及134种药品,静脉滴注是引起ADR的主要给药途径(84.49%);抗微生物药发生ADR最高(47.19%);中药注射剂引起的ADR在所有中药制剂中最多(82.35%);临床表现主要为皮肤及其附件损害(17.08%)。结论:加强ADR监测,减少或避免ADR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本院这3年里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和规律,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统计和分析,把本院这3年收集的1379例药物不良反应报告进行了统计和分析。结果 ADR涉及14类药品,抗感染药居首位。临床主要表现为消化系统损害,其次为皮肤及其附件损害。结论临床要加强合理用药监测,加强安全用药。  相似文献   

14.
本院202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本院药品不良反应(ADR)特点及相关因素,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从本院门诊药房退药记录中收集的202例ADR报告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2例ADR中,静脉给药引起的ADR最多,占总例数的75.74%(153例);与抗感染药物有关的ADR最为多见,占总例数的76.23%(154例);中药制剂占总例数的10.89%(22例);ADR表现以皮肤及附件损伤为主,占总例数的47.52%(96例),其次是消化系统,较严重的ADR有7例(3.47%)。结论:应重视ADR监测工作,加强对抗感染药物的使用管理并重点监测,以避免或减少ADR发生。  相似文献   

15.
2009年我院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分析我院不良反应发生的规律和特点,为临床合理使用药品提供参考。方法:采取回顾性研究方法对我院2009年不良反应报告进行汇总分析。结果:由抗微生物药引起的ADR所占比例最高(48.75%),其次为中药注射剂(25.00%);临床表现以皮肤及其附件的损害最常见(53.75%);静脉给药是引起ADR的主要给药途径(87.50%)。结论:应以抗微生物药、中药注射剂为重点,加强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提高临床安全用药意识,确保患者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6.
张爱华  符珏 《中国药业》2012,21(2):62-63
目的 分析药品不良反应(ADR)的发生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湖南省湘潭市中心医院2010年药品不良反应报告213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13例药品不良反应中,以60岁及以上年龄段发生率最高(38.03%);给药途径以静脉滴注最多(56.81%),口服给药次之(34.49%);涉及药品141种,以抗感染药物为主(19.25%):累及器官或系统多为皮肤及其附件,共96例(34.29%),其次为消化系统61例(21.79%);新的、不明的或严重的药品不良反应34例(15.96%).结论 应重试和加强药品不良反应的监测,避免和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我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及引发ADR的相关因素,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我院2006—2010年收集的303例ADR报告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03例ADR报告中,各年龄段均有分布,50岁以上的患者较多;给药途径以静脉给药为主,共235例(77.6%);抗微生物药139例(38.7%),其次是中药制剂58例(16.2%);皮肤及附件损害最多,有108例(28.7%)。结论:ADR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应积极开展ADR监测工作,以减少或避免ADR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该院2012年药品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s,ADR)发生的原因与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对该院2012年上报的120例ADR报告,采用回顾性分析,通过Excel表格,按照引起药品不良反应的给药途径、药品种类、不良反应涉及的系统与主要临床表现等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静脉给药方式ADR发生率最高(90%);抗肿瘤药物引起的ADR居首(35%),其次为抗感染药(15%);临床表现以胃肠道系统损害最常见(35%);ADR主要由药师和临床药师报告(98%)。结论应加强ADR监测和报告,促进临床合理用药,确保患者用药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9.
对我院上报的2010年度共319例ADR报告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 发现ADR可发生于各个年龄段,其中50岁以上患者共有120例,占37.62%;抗感染药物引起ADR的发生频率最高,共计173例,占总敷的54.23%,其中发生频率最高的药物为注射用头孢曲松钠(30例,占9.40%)和盐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28例,占8.7...  相似文献   

20.
436份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对436份药品不良反应报告的分析,提醒临床医务人员加强药品的安全意识,减少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方法:对两家大型综合性医院2年的药品不良反应报告汇总分析。结果与结论:药品不良反应发生较为普遍,尤其使用频率越高,发生机会越多。严重的药品不良反应虽机率低,但危害及后果严重,要注意防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